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32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可变信息印刷的普及,可在批量生产包装中实现可变信息印刷,提高了产品的销量,以及对顾客服务的提高。在饮料水商品中,为了商品促销,在饮料水商品的瓶颈位置挂上商品POP标签,告知顾客促销活动,同时记载有因特网上主页的链接地址,消费者通过在移动设备上连接地址就可获得详细的活动信息。在此,通过可变信息印刷技术,在商品POP标签上印刷抽奖码,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参与抽奖活动,并可获得豪华赠品,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实现上述的促销方法,传统上在日本有关于“促销活动的展开系统”(专利文献1)的公知技术的发表。该专利提出通过手机读取二维码,连接网络服务器可以进行抽奖等促销活动。

为解决商品的包装上印刷的二维码,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被不法者盗读的问题,日本的企业还发表了“用于容器的标识”(专利文献2)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提出针对印刷在容器上的如“中奖了”,或印刷有“中奖号码”等字样的需要隐蔽的信息的上面,通过印刷不透明的刮刮涂层(Scrachi Print),可利用硬币等将其刮开显示出隐蔽信息,可以防止促销用的隐蔽信息被泄漏。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174639)

【专利文献2】(特开2007-178911)

上述(专利文献1)没有考虑商品的包装上印刷的二维码,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被不法者盗读的问题,致使通过手机读取二维码进行促销活动的大规模展开受到影响。

上述(专利文献2)并没有预测出用手机识别二维码进行促销活动的特点,针对隐蔽信息所采取的全部印刷刮刮涂层的方法,对于消费者用硬币刮奖时带来不便,而且还提高了印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通过手机读取二维码实现促销活动中,防止二维码被盗读,影响手机读取二维码的促销活动大量普及的问题。同时,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机二维码识读上网进行促销活动的刮刮涂层的印刷方法,以及防止消费者用硬币刮奖时,不小心把二维码刮坏的方法的瓶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是由瓶盖塑料基层101,标识图像102,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附加保护层104,刮刮涂层105构成;

瓶盖塑料基层101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要材质;

在瓶盖的表面印有标识图像102,在标识图像102上赋有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用黄色油墨,白色油墨或者黑色油墨,在瓶盖上用喷码机进行一标一码的可变信息印刷,也可以用激光进行赋码;

在瓶盖上印刷的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上面,再通过胶印,或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或丝网印刷机用透明UV油墨进行附加保护层104的印刷,在保护层104的上面,印刷刮刮涂层105。

而且,所述附加保护层是用UV硬化油墨进行丝网印刷,或胶印,或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2各种第二代条码显性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三代条码隐形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4是通过在瓶盖上加热缩膜来防止盗读的瓶盖构成示意图。

图5是在瓶盖的里面赋码防止代码被盗读的方法示意图

图6是在热缩标的里面赋码防止被盗读的瓶盖构成示意图

图7是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的印刷顺序示意图

101为瓶盖 102为标识图像 103为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

104为透明UV油墨印刷的附加保护层 105为刮刮涂层

300为隐形二维码

301为假想基准线

302为隐形的二维码的方向的特征点阵

303为隐形的二维码的信息点阵

304为标识图像

305为埋入信息的标识

400为瓶盖

401为热缩膜

402为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

500为瓶盖

501为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

600是瓶盖 601是热缩膜

602是在热缩膜的里面的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

700是瓶盖胶印机

701是彩色胶印的一个颜色,如浅蓝色(C)

702是彩色胶印的另一个颜色,如粉红色(M)

703是彩色胶印的一个颜色,如黄色(Y)

704是彩色胶印的另一个颜色,如黑色(K)

705是用喷码机进行一标一码的可变信息印刷

706是透明UV油墨的保护层的印刷

707是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被盗读的印刷

708是在胶印机印刷生产线上的瓶盖等赋码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说明书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结构示意图。图1(a)为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示意图,图1(b)为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101为瓶盖,102为标识图像,103为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4为透明UV油墨印刷的附加保护层,105为刮刮涂层。

作为商品包装的基本材料,瓶盖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要材质。各自的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分别为2~2.5GPa(2.9×105~3.6×105lbf/in2)、1.5~2GPa(2.17×105~2.9×1051bf/in2),厚度为0.5mm~2mm,较硬的树脂材料。

在瓶盖的表面印有标识图像102,在标识图像上赋有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采用UV喷墨印刷工艺印刷,用黄色油墨,白色油墨或者黑色油墨,还可以考虑其他任何颜色在瓶盖上用喷码机进行一标一码的可变信息印刷。也可以用激光进行赋码。

点的大小为移动设备自带的照相镜头可读的大小,直径为200um的圆形或者160um大小的四角形。

上述显性二维码或隐形码的设计主要考虑手机直接识别,并可连接网络,进行网络销售,展开网络促销活动。

为了满足高端的防伪需求,在瓶盖上印刷的隐形二维码还可以采用UV透明油墨印刷,点阵尺寸同黄色油墨印刷的点阵同等大小,这种点阵用肉眼几乎不能看到。黄色点阵的隐形二维码,当用蓝色照明时,在移动设备的相机上可成为与蓝色图像有明显对比度的图像,因此可以准确的被识读。用透明的UV油墨印刷的隐形二维码,如果被400nm左右的UV光源照射时可发出可见光,在太阳光、白炽灯、荧光灯等的照射下完全不能捕捉隐形二维码的图像,在400nm左右的UV光源照射时,可以被肉眼看到或者被移动设备捕捉到图像,识别出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值。

上述隐形二维码的结构,再加上用UV透明油墨进行印刷,可以完全实现隐形的二维码的效果,肉眼几乎不可识别,主要用于高端的防伪需求。

为了防止瓶盖与其他商品、货架、墙壁、箱子等摩擦造成的网点损坏或污染,或者是防止在刮奖时不小心刮坏了代码,致使移动设备不能很好地识读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信息,在硬树脂材质的瓶盖上印刷的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103上面,再通过胶印,或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或丝网印刷机用透明UV油墨进行附加保护层104的印刷,赋予了瓶盖与玻璃同等5H的硬度,有效地保护了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在保护层104的上面,印刷刮刮涂层105。这里刮刮涂层可以印刷一少部分,也可以印刷多半部分,也可以全部印刷在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上,刮开刮刮涂层后,才可以显现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并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识别,可以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被盗读的处理。

为了防止商品在销售前就被盗读,同时又让消费者在刮奖时不占用时间,用最少的刮刮油墨(Scrachi Ink)印刷在瓶盖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显性二维码以及隐形二维码的代码的假想基准线的附近,或特征符号,特征点阵的附近进行刮刮涂层的印刷。

总之,针对印刷在瓶盖上的显性二维码以及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在一定的范围内,再印刷具有隐蔽性的刮刮涂层,可以将隐形二维码信息隐藏起来,只有刮开涂层才能够识别隐形二维码信息,具有隐蔽的效果,可以防止商品被盗读,另外还可以节省油墨。

不仅仅是上述的方法,所有建立在用最少的面积进行刮刮涂层的印刷,而使显性二维码以及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读不出来,可以防止商品被盗读的瓶盖构成方法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2是各种第二代条码显性二维码的示意图。

常见的显性二维码的种类有QR二维码,DM二维码等,甚至一维条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内容。

如图所示:所有的显性二维码的特点是至少有一条假想水平基准线,以及至少有一条假想垂直基准线,在假想基准线上分布的符号称为基准符号,用以界定信息符号的位置,至少有一个符号表示代码的方向,称为特征符号,以及每一个记录信息的符号是以有点或黑点记录信息“1”或信息“0”,以无点或白点记录信息“0”或信息“1”,因此二维码的一个符号只能记录一个比特信息。显性二维码的印刷率平均在50%左右,需要占用专用的空间。

图3是第三代条码隐形二维码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隐形二维码(300)是由相互分离的,并且是矩阵分布的点阵组成的,点阵矩阵中至少有一个假想基准线(301),在假想基准线上分布的点阵称为基准点阵,用以修正打印或印刷时在X方向,以及Y方向的位置误差, 以及界定各个信息点阵的位置关系。

隐形的二维码的信息点阵(303),是通过点阵的不同位置记录不同的信息,例如某一信息点阵的点相对基准点阵所计算出的中心,通过微小的错位记录不同的信息,例如如果是在中心的左上方的错位,为信息“0”,如果是在中心的右上方的错位,为信息“1”,如果是中心的右下方,为信息“2”,如果是在中心的左下方错位,为信息“3”。因此隐形二维码的一个符号可以记录多比特的信息。

用于表示隐形的二维码的方向的特征点阵(302),一般设在假想基准点阵上的某一位置,通过微小的错位表示隐形码的方向,可以使隐形码在360度任意方向上都可识读。

隐形的二维码是以占用最小面积而获得最大信息量为前提的,所有点阵的总面积小于2.8%,因此可以将97%以上的空间用来表示标识图像,因此这种特征决定它是隐形码的结构。因此,隐形码还有节约喷码油墨的特点。

利用上述隐形二维码的特点,将隐形的二维码(300)同标识图像(304)重合,就可得到埋入信息的标识(305)。通过手机识读埋入信息的标识,就可使商品连接网络,进行各种的促销活动。

隐形的二维码不仅仅是上述的信息点阵通过不同位置记录多比特信息,信息点阵还包括可以通过不同方向的分布,不同距离的分布,集中与分散的分布,不同大小的分布等等在内的几何学分布,以及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位相调制结果,不同的力学特性等等在内的物理学分布来记录信息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隐形二维码的范畴。

图4是通过在瓶盖上加热缩膜来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构成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如图1所示的塑瓶的瓶盖(400)上加入一个具有某种颜色的不透明或不完全透明的热缩膜(401),该热缩膜包住瓶盖,并将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402)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盖住,致使手机不能直接识读,必须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后,撕下瓶盖上的热缩膜,或打开瓶盖后热缩膜自动脱落后才可用手机识别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值,连接网络参与促销活动。

图5是在瓶盖的里面赋码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构成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饮料水的塑瓶的瓶盖(500)的里面进行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501)的赋码,可以通过激光器进行赋码,也可以印刷在小密封材料的圆片上,再把小圆片压制到瓶盖的里面。用以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被盗读。

图6是在热缩膜的里面赋码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构成示意图。

如图6所示:图6(a)为附有热缩膜的瓶盖示意图,(600)是瓶盖,(601)是热缩膜。图6(b)为揭开部分热缩膜的瓶盖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在热缩膜的 里面印有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602)。通过在热缩膜的里面印刷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只有消费者购入饮料后,撕开热缩膜,才可以通过手机识别印刷在热缩膜里面的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实现防止代码被盗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防止代码被盗读的瓶盖具有如下的特征:

在诸如瓶盖上直接赋予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在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的表面附加保护层,通过刮刮涂层,或者附加热缩膜,在标识里面或在容器的里面赋予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的方法中至少一种方法,进行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被盗读的处理。

上述瓶盖上的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可以通过消费者手中的手机识读直接连接网络,可以形成以商品为中心的社交群,可以进行OTO的网络销售,可以进行抽奖活动,可以进行商品广告宣传中至少一种网络功能。

上述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被盗读的方法是考虑了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结构特性,使覆盖代码的面积最小化的方法。

图7是可防止被盗读代码的瓶盖的印刷顺序示意图。

如图7所示:(700)是瓶盖胶印机,(701)是彩色胶印的一个颜色,如浅蓝色(C),(702)是彩色胶印的另一个颜色,如粉红色(M),(703)是彩色胶印的一个颜色,如黄色(Y),(704)是彩色胶印的一个颜色,如黑色(K),(707)是在胶印机印刷生产线上的瓶盖等赋码媒体。印刷防止被盗读的代码的赋码方法的印刷顺序是:在瓶盖等的赋码媒体上先通过上述四色中至少一色印刷标识图像,再在标识图像上面进行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赋码,可以是用喷码机进行一标一码的可变信息印刷(705),也可以用激光进行赋码,之后再在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上进行透明UV油墨的保护层的印刷(706),最后再进行防止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代码被盗读的印刷(707)处理。

所述追加印刷的保护层是用UV硬化油墨,或刮刮涂层的印刷不仅可以使用胶印印刷,还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或胶印,或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实现。

上述防止代码被盗读的方法不仅限于瓶盖,在各种可作为赋码媒体诸如:塑瓶,玻璃瓶,纸质,树脂,木质等商品容器上,在一切赋码媒体上赋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方法,以及对于显性二维码或隐形二维码的附加保护层的方法,或附加防止被盗读的方法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