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防摔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2128阅读:4098来源:国知局
多用防摔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包装纸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用防摔包装纸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渐发展与逐步成熟,货物寄送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货物寄送时,商家多使用包装纸箱进行打包。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大多为体积较小的商品,所使用的包装纸箱体积也较小,在商品寄送完成后,包装纸箱因为体积较小,无法重复使用多被丢弃,非常浪费资源且不利于环保。同时商品在寄送过程中,用于包装纸箱必然会发生碰撞,在纸板质量较差或者纸板厚度较小时,包装纸箱还可能会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包装纸箱内的商品被损坏。为了避免商品随包装纸箱的碰撞被损坏,商家在寄送商品包装使都会在包装纸盒内填充一些废旧报纸和泡沫塑料等,在商品送达之后,旧报纸和泡沫塑料不能被重复利用也会被丢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多用防摔包装纸箱,以解决商品包装纸箱因为较小不能再次利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多用防摔包装纸箱,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纸板、第二纸板、第三纸板、第四纸板;所述第一纸板和第三纸板的上端均连接有第一底板,下端均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纸板和第四纸板的上端均连接有第二底板,下端均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纸板、第二纸板、第三纸板、第四纸板、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均设有竖直的多个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中间两条向内的第一折痕和两侧两条向外的第二折痕,折叠单元中两条第一折痕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第二折痕的距离1/2,第二折痕上设有第一缺口;两个第一底板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一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二纸板沿折叠折起来的宽度,两个第二底板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二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一纸板的宽度;所述第一纸板、第二纸板、第三纸板、第四纸板均对应设有与其沿折叠折叠面积相等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上均设有与第一缺口配合的第二缺口。

折叠单元上的第一折痕向内是指:可将纸板沿第一折痕向箱体内折叠;折叠单元上的第二折痕向外是指:可将纸板沿第二折痕向箱体外折叠。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使用本纸箱寄送货物时,可将本纸箱上的折叠单元全部折叠起来。由于折叠单元中两条第一折痕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第二折痕的距离1/2,可使得第二折痕靠拢,然后分别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第二缺口与第二折痕的的第一缺口配合,使得折叠单元被固定。两个第一底板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一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二纸板沿折叠折起来的宽度,使得本纸箱在折叠单元折叠起来使用时,只需要将两个第一底板靠拢并固定,两个第一顶板靠拢并固定,即可使本纸箱全部封闭。此时由于本纸箱每个面被折叠起来,使本纸箱每个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本纸箱的容积减小,适于寄送商品时的包装。由于此时本纸箱的六个面均存在折叠单元,折叠单元的第二折痕靠拢,第一折痕想内将纸板折叠,使得折叠单元设有空腔体,商品包装于本纸箱中,可折叠单元的空腔可有效缓解寄送商品过程中折叠箱发生碰撞造成商品或者纸箱的损坏。本纸箱中折叠单元还是本纸箱的每个面加厚,同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也使得本纸箱在折叠时每个面的厚度、强度增加,从而使本纸箱更为牢固,更适用于寄送货物。

当使用本纸箱寄送完货物后,可将所有折叠单元全部打开,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贴合于本纸箱对应面的内壁。由于所述两个第二底板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二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一纸板的宽度,此时将两个第二底板靠拢并固定,将两个第二顶板靠拢并固定,即可使本纸箱封闭。本纸箱的折叠单元全部被打开,使得本纸箱每个面的面积增加,从而使得本纸箱的容积大大增加,此时可将本纸箱用于物品收纳、放置等,使本纸箱在寄送物品后不会因为容积太小而无法再次利用,导致资源被浪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纸箱可变换容积大小,适于商品寄送时使用和商品寄送完成后再次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纸板、第二纸板、第三纸板、第四纸板均对应设有与其沿折叠面积相等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还包括两块固定板底板两侧设有卡合条,卡和条位于两个折叠之间。在本纸箱折叠使用时,可将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插入纸箱内侧,使纸箱内壁厚度增加,从而使本纸箱各个面的厚度增加,进一步防止寄送货物时商品和本纸箱被损坏。由于本纸箱上设有折叠单元,从而使得本纸箱在打开使用时各面存在折痕,导致本纸箱的强度有所降低,可使用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贴合于本纸箱各面的内壁,加强本纸箱打开使用的强度。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第一折痕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上均设有与第三缺口配合的第四缺口。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在纸箱折叠使用时,可插入折叠单元与第一折痕的第三缺口配合,使得本纸箱在折叠使用时更为牢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第一纸板和第三纸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宽度等于两个第二折痕之间的距离。在本纸箱折叠使用时,连接于第一纸板和第三纸板上端的第一顶板,需要相向折靠拢并固定,由于折叠单元被折叠起来,对两个第一顶板的靠拢会有所影响,第一开槽可便于两个第一顶板相向折靠拢;同理也便于两个第一底板的相向折靠拢。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所述第二纸板和第四纸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宽度等于两个第二折痕之间的距离。在本纸箱折叠使用时,连接于第二纸板和第四纸板上端的第二顶板,需要相向折靠拢并固定,由于折叠单元被折叠起来,对两个第二顶板的靠拢会有所影响,第二开槽可便于两个第二顶板相向折靠拢;同理也便于两个第二底板的相向折靠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用防摔包装纸箱折叠使用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纸板11、第二纸板12、第三纸板13、第四纸板14、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第三插板33、第四插板34、第一底板41、第二底板42、第一盖板51、第二盖板52、第一折痕61、第二折痕62。

如图1、图3、图4所示,多用防摔包装纸箱,包括两侧顺次通过边铰接的第一纸板11、第二纸板12、第三纸板13、第四纸板14;第一纸板11和第三纸板13的上端均通过边铰接有第一底板41,下端均通过边铰接有第一盖板51;第二纸板12和第四纸板14的上端均连通过边铰接有第二底板42,下端均通过边铰接有第二盖板52。第一纸板11、第二纸板12、第三纸板13、第四纸板14、第一底板41、第二底板42、第一盖板51、第二盖板52均设置竖直的多个折叠单元,如图3所示,折叠单元包括中间两条向内的第一折痕61和两侧两条向外的第二折痕62,折叠单元中两条第一折痕6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第二折痕62的距离1/2。第二折痕62上设有第一缺口;两个第一底板41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一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二纸板12沿折叠折起来的宽度,两个第二底板42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二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一纸板11的宽度。

第一纸板11、第二纸板12、第三纸板13、第四纸板14均对应设有与其沿折叠折叠面积相等的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上均设有与第一缺口配合的第二缺口。第一纸板11、第二纸板12、第三纸板13、第四纸板14均对应设有与其沿折叠折叠面积相等的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第三插板33、第四插板34。第一折痕61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第三插板33、第四插板34上均设有与第三缺口配合的第四缺口。为了便于本纸箱折叠时的装配,第一纸板11和第三纸板13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宽度等于两个第二折痕62之间的距离;第二纸板12和第四纸板14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宽度等于两个第二折痕62之间的距离。

当需要使用本纸箱寄送货物时,可将本纸箱上的折叠单元全部折叠起来,将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的第二缺口与第二折痕62的的第一缺口配合;将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第三插板33、第四插板34的第四缺口与第一折痕61的第三缺口配合,使得折叠单元被固定。两个第一底板41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一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二纸板12沿折叠折起来的宽度,使得本纸箱在折叠单元折叠起来使用时,只需要将两个第一底板41向内折并靠拢固定,两个第一顶板向内折并靠拢固定,即可使用本纸箱。

当使用本纸箱寄送完货物后,可将所有折叠单元全部打开,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四固定板24、第一插板31、第二插板32、第三插板33、第四插板34贴合于本纸箱对应面的内壁。由于所述两个第二底板42的宽度和、以及两个第二顶板的宽度和均等于第一纸板11的宽度,此时将两个第二底板42向内折并靠拢固定,将两个第二顶板向内折并靠拢固定,即可使用容积变大后的本纸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