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储藏系统和储藏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2509发布日期:2018-07-04 00: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家用电器、储藏系统和储藏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储藏系统和储藏单元。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储藏单元,其中一种储藏单元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储藏容器,储藏容器利用硬质材料制成。在储藏容器内储物后,经排气口从储藏容器内抽离气体以形成真空负压环境,这就要求储藏容器足够坚硬以防止储藏容器受压变形。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选择较硬材料制成储藏容器、或者增加储藏容器的厚度,这无疑增加了储藏容器的重量并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质轻的储藏单元、包括该储藏单元的储藏系统及包括该储藏系统的家用电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藏单元。储藏单元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储藏容器;位于所述储藏容器内的膜以在所述储藏容器内形成可压缩的密闭储藏空间,所述储藏空间的至少部分边界由所述膜定义;

其中,所述膜适于当储藏空间内的气体经由所述排气口从所述储藏空间排出时变形而压缩所述储藏空间。

所述储藏空间的至少部分边界由所述膜定义包括:储藏空间的一部分边界由膜定义,及储藏空间的全部边界均由膜定义。此时,膜包括面向储藏空间的第一表面及背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作为储藏空间的边界。在一种情况下,第二表面可以面向储藏容器内壁。在储藏空间内排出气体时,膜受真空负压作用变形,而第一表面所面向的储藏容器内壁部分因膜所遮挡,而基本不受真空负压作用,因此无需要求储藏容器的这部分内壁具有相同的硬度来规避变形风险。其中,在储藏空间的一部分边界由膜定义时,所述储藏空间的另一部分边界可以由储藏容器的部分内壁力定义,此时第一表面可以面向储藏容器的内壁,储藏空间的这一部分内壁所受外部流体压力,例如外界大气压,可由膜的第二表面和储藏容器的内壁之间的容留空间的压力抵消至少一部分,降低了这部分储藏容器受真空负压而变形的风险,因此,这部分储藏容器也无需要求具有相当的硬度来规避变形风险。

因此,综合以上陈述,储藏容器整体无需要求具有较大硬度来规避变形风险,储藏容器选择轻质材料或具有较薄厚度具有可预期性,因此储藏容器及储藏单元具有质轻、成本较低的优势。而且,一旦盖和容器主体的厚度减小,储藏空间的容积可以得到提升。

可选地,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形成所述储藏空间的边界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储藏空间的至少绝大部分边界由所述膜形成。

可选地,所述膜适于沿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收起。因此,膜在闲置时可以收纳于储藏容器内的一侧,膜不会妨碍储藏空间的储藏功能,储藏空间具有较大容积来容纳食品。而且,即使储藏容器未被抽真空而仅作储物使用时,膜占用储物容器内部空间也很小,储藏空间内可以储藏较多食物。

可选地,所述膜还适于适应于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形状而改变形状。这可以使得膜贴近甚至贴紧其所面向的储藏容器的内壁,以最大程度减小膜在闲置时所占储藏容器内的空间,以容留出较大容积的储藏空间。

可选地,所述膜适于在沿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收起时,还沿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折叠在一起。这可以增加膜的表面积,膜在真空负压状态下,可以发生充分皱缩而对食物保持充分包覆。进一步地,膜的表面积较大时,可以避免储藏空间内真空负压太大,而造成膜本身发生塑性形变或被撕裂。

可选地,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包括顶壁、底壁及周壁,所述膜适于沿所述顶壁收起。膜可以在闲置时收起于顶壁,这样从顶壁到底壁可以容留出较大容积的储藏空间。

可选地,所述排气口形成于所述周壁。

可选地,所述膜包括面向所述储藏空间的第一表面以及背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储藏单元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定义的容留空间,所述容留空间与储藏容器外部流体。容留空间约等于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压力。在储藏空间的一部分边界由储藏容器的内壁定义时,在储藏空间被压缩时,容留空间的内部压力可以完全抵消定义这部分储藏容器的内壁所承受的外部流体压力,这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储藏容器变形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储藏容器具有连通所述容留空间和所述储藏容器外部流体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储藏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主体以及适于关闭所述开口的盖,所述膜固定于所述盖和容器主体的至少一个。这可以包括:膜可以仅固定于盖,或者膜可以仅固定于容器主体,或者膜可以既固定于盖又固定于容器主体。这样,膜与储藏容器连接起来,因此膜可以重复利用,产品可行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膜固定于所述盖,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壁定义所述储藏空间的一部分边界。因此,在从储藏空间内抽离气体时,膜可以从顶壁向容器主体内变形,但其不会脱离盖。

可选地,所述储藏单元还包括: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盖和容器主体中的其中之一,且在所述盖关闭所述开口时,接触密封于所述容器本体和盖中的另一个,以形成密闭的储藏空间。在盖关闭容器主体的开口时,密封件处于盖和容器主体之间,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而形成良好密封,维持储藏空间的真空负压状态。

可选地,所述膜固定于所述盖和容器主体中的所述其中之一,所述密封件压接所述膜于所述其中之一。这样,所述盖和容器主体中固定膜的那一个件与膜之间通过密封件形成密封,从而避免与膜之间的容留空间内的气体流入储藏空间内,而影响储藏空间内的真空环境。

可选地,所述储藏空间具有形成于所述膜的取放口。取放口可以用来向储藏空间内放置食物以及从储藏空间内取出食物。

可选地,所述膜包括固定于所述盖的第一分部和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连接为一体而在所述取放口断开,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分部的第一边缘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分部的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与所述盖之间、所述第二边缘部与所述容器主体之间连接且密封。这可以包括:除了在取放口断开而形成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外,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在其他区域连接为一体,与盖和容器主体之间无连接区域。此时,储藏空间的绝大部分边界均由膜来定义,这使得在气体从储藏空间内排放时,储藏容器的绝大部分内壁基本不直接承受真空负压作用,这能较好地避免储藏容器内壁变形。

可选地,所述容器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盖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所述取放口与所述第二侧壁同侧。因此,在盖转动以打开开口时,盖与第二侧壁分离以恰好使得取放口露出且尺寸增大,此时可以通过取放口向储藏空间内放置食物。

可选地,储藏单元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适于连接所述盖和容器主体,以使所述盖压接于所述容器本体而密闭所述储藏空间。锁紧机构将盖与容器主体锁紧,盖与容器主体之间压紧,这有利于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良好密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藏系统。该储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储藏单元;以及抽气装置,连接于所述排气口。储藏单元和抽气装置集成在一起,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储藏单元。

可选地,家用电器还包括:适于经由所述排气口从所述储藏空间内抽离气体的抽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藏单元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藏单元在开放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藏单元在密闭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储藏单元中膜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藏单元在开放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藏单元在密闭状态的平面视图;

1-存储单元;1a,100a-储藏空间;1b-容留空间;1c-孔;10-储藏容器;11,5-膜;10a,10b-排气口;12-容器主体;13-盖;130-顶壁;120-底壁;121-周壁;122-第一侧壁;123-第二侧壁;12a-开口;110-凹陷部;131-内翻边;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51-第一分部;52-第二分部;510-第一边缘部;520-第二边缘部;14-锁紧机构;100b-取放口;3-食物;4,4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家用电器可以包括储藏系统,储藏系统可以储藏食物。一些储藏系统具有真空储藏功能,可以保持食品新鲜。此时,储藏系统可以包括储藏单元及抽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抽气装置连接于储藏单元,使用从中抽离气体以形成真空负压环境。

参照图1和图2,储藏单元1可以包括具有排气口10a的储藏容器10,抽气装置可以连接于排气口10a。储藏单元1还包括位于储藏容器10内的膜11以在储藏容器10内形成可压缩的密闭储藏空间1a。其中,储藏容器10包括:具有开口12a的容器主体12以及适于关闭开口12a的盖13,膜11固定于盖13。

参照图2和图3,储藏空间1a的至少部分边界由膜11所定义,储藏容器10的内壁则形成储藏空间1a的边界的一部分,如储藏容器10通过容器主体12的内壁形成储藏空间1a的一部分。储藏空间1a具有图2所示打开状态和图3所示关闭状态,在打开状态,盖13打开开口12a,食物3可以放置在储藏空间1a内;在关闭状态,盖13关闭开口12a,可以形成密闭的储藏空间1a。

在本技术方案中,膜11适于当储藏空间1a内的气体经由排气口10a排出时变形而压缩储藏空间1a,这一过程可以利用抽气装置从储藏空间1a内抽离气体来实现。在储藏空间1a关闭时,从储藏空间1a内抽离气体,膜11受到真空负压作用而变形,向容器主体12内皱缩以压缩储藏空间1a,实现储藏空间1a可压缩,使膜11覆盖在食物3上。

一方面,由于盖13为膜11所挡,真空负压基本不会作用在盖13上,因此无需要求盖13具有相当的硬度来规避变形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盖13的材料及盖13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盖13使用轻质材料制成及具有较薄材料具有可预期性。

另一方面,膜11包括面向储藏空间1a的第一表面111以及背向第一表面111的第二表面112,储藏单元1包括由第二表面112与储藏容器10的内壁定义的容留空间1b,这里容留空间1b形成于盖13与第二表面112之间。在膜11变形时,容留空间1b内的气压可以抵消容器主体12所承受的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的压力,如外界大气压,降低了容器主体12受真空负压而变形的风险。这样,无需要求容器主体12具有相当的硬度来规避变形风险,容器主体12使用轻质材料制成及具有较薄厚度也具有可预期性。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内容,本技术方案的储藏单元1可以实现质轻而成本低的目的,并且其储藏保鲜功能不受影响。而且,一旦盖13和容器主体12的厚度减小,储藏空间1a的容积可以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容留空间1b可以与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连通,储藏容器10具有连通容留空间1b及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的通孔1c,使得容留空间1b可以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这样,容留空间1b内部压力等于储藏容器10外部流体压力。在对储藏空间1a抽离气体时,相比于容留空间与外界隔绝的技术方案,容留空间1b的内部压力可以完全抵消容器主体12所直接承受的外部压力,这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容器主体12变形的风险。

除了可以在储藏容器10形成孔1c来连通容留空间1b和外部流体之外,可以在储藏容器的内壁与膜之间制造间隙来连通容留空间和外部流体。

抽气装置可以为电动抽气装置,例如真空泵;或者,抽气装置可以是手动抽气装置,例如手动抽气泵。抽气装置可以集成在储藏容器10的排气口10a附近。

其中对于膜11的类型,在储藏空间1a被抽离气体时,膜11能够发生变形,这包括膜11适于皱缩变形来压缩储藏空间1a。所谓皱缩变形是指膜11的表面可以因收缩而形成小脊、小凸起或细沟,皱缩变形是依靠膜11表面形状发生改变,其材料可选择塑料或硅胶。

除此之外的类型中,膜可以适于发生弹性变形来压缩储藏空间,弹性变形是指膜本身体积发生改变,膜的材料可以选择硅胶。

参照图2-图4,膜11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这两侧表面中,在膜11未受外力时均为波纹面,其中波纹面中的波谷为凹陷部110,膜11的两侧表面各自包括若干凹陷部110。其中,膜11未受外力是指膜11处于自然状态。

在抽离气体之前,膜11可以闲置于储藏容器10的一侧。膜11在自然状态下未受外力影响,凹陷部110保持为凹陷这一原始形态。同时,凹陷部110适于当气体从储藏空间1a内排出时发生收缩变形,而当储藏空间1a的压力释放时,凹陷部110的内部应力促使其可以自动回复至原始状态,膜11具有极大可能性自动收纳至变形前的闲置位置,以方便用户取出食物以及再次向容器主体12内放置食物。

而且,膜11的表面形成了若干凹陷部110,这能够增加膜11的表面积,膜11在真空负压状态下,可以发生充分皱缩而对食物3保持充分包覆。进一步地,膜11的表面积较大时,可以避免储藏空间1a内的真空负压太大而造成膜11本身发生塑性形变或被撕裂。

在这种波纹面中,其中一侧表面的凹陷部110对应于另一侧表面的波峰,因此两侧表面可以均形成凹陷部110。结合凹陷部110所能实现的目的,可以在所述膜11的两侧表面中,可以至少一侧表面在膜11未受外力时包括若干凹陷部110。

对凹陷部110的形状,除了这种波谷之外,作为可替代方案,凹陷部可以设计为凹坑。

参照图2,储藏容器10的内壁包括:形成于盖13的顶壁130、形成于容器主体12的底壁120以及周壁121,周壁121连接底壁120。膜11可以固定于盖13,容器主体12的内壁可以定义储藏空间1a的一部分边界,周壁121定义储藏空间1a的剩余部分边界。排气口10a可以形成于周壁121,并延伸至储藏容器10外,方便连接抽气装置。

在储藏容器10打开状态,膜11收起于盖13中,因此不会占用容器主体12的内部空间,储藏空间1a可以具有较大容积来放置较多食物3。盖13具有内翻边131,当膜11在收起时,膜11可以沿着顶壁130以及内翻边131收起,这包括在内翻边131与顶壁130的翻折处也发生翻折。因此,膜11可以适于沿储藏容器10的内壁收起,以在闲置时收纳于储藏容器10内的一侧,膜11不会妨碍储藏空间1a的储藏功能,储藏空间1a可以具有较大容积来容纳食品3。而且,即使储藏容器10未被抽真空而仅作储物使用时,膜11所占储物容器10的内部空间也很小,储藏空间1a内可以储藏较多食物。

在储藏空间1a未被压缩时,膜11可以适应于储藏容器10的内壁形状而改变形状,使得膜11可以贴近甚至贴紧其所面向的储藏容器10的内壁。例如,膜11在沿着顶壁130及内翻边131收起时,可以贴近顶壁130及内翻边131,以形成较大容积的储藏空间1a来储藏食物。

顶壁130及内翻边131均面向膜11的第二表面112,使得膜11可以适于沿储藏容器10面向第二表面112的内壁部分收起。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当储藏空间的一部分边界由膜定义,而另一部分边界由储藏容器的一部分内壁定义时,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储藏容器的不同内壁部分。因此,膜适于沿储藏容器的内壁收起,可以包括沿储藏容器中面向第二表面的内壁部分收起,或者可以包括沿储藏容器中面向第一表面的内壁部分收起。对于前者,膜在闲置时可以增加储藏空间。对于后者,膜在闲置时并且储藏空间未被抽真空而仅具有储物功能时,膜可以挤占储藏空间的容积,而在储藏容器内形成较大且有效的储物空间。

除了可以适应于储藏容器10的内壁形状而改变形状,在其他技术方案中,膜可以适于在沿储藏容器的内壁收起时,还沿所述储藏容器的内壁折叠在一起。这可以增加膜的表面积,以在储藏空间中抽离气体而发生有效收缩变形,避免膜本身因储藏空间内负压过低而被撕裂。如图4所示的膜11,凹陷部110可以使得膜11沿储藏容器10的内壁折叠在一起。除此之外,在选择未形成有凹陷部的膜时,可以选择较大表面积的膜,膜可以在闲置时受外力变形而沿储藏容器的内壁折叠在一起。

参照图2-图3,储藏单元1还可以包括:密封件4,固定于盖13且在盖13关闭开口12a时,接触密封于容器本体12以形成密闭的储藏空间1a。在盖13关闭容器主体12的开口12a时,密封件4处于盖13和容器主体12之间,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维持储藏空间1a的真空负压状态。此时,密封件4可以是环形,以环绕一周形成良好密封。

其中,膜11固定于盖13,因此密封件4还可以压接膜11于盖13,使膜11与盖13之间形成密封,以防止容留空间1b内的气体流入储藏空间1a,而影响储藏空间1a内的真空环境。具体地,膜11与盖13的内翻边131固定连接,且密封件4压接膜11于内翻边131。

这样,密封件4可以骨架及支承于骨架上的密封圈。密封件可以通过骨架固定于盖13,且通过密封圈接触密封于容器本体12及压接膜11于盖13。

除了密封件4固定于盖13之外,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密封件可以固定于容器主体,且在盖关闭所述开口时,接触密封于盖以形成密闭的储藏空间。因此,综合以上两点,密封件可以固定于盖和容器主体中的其中之一,且在盖关闭开口时,接触密封于容器本体和盖中的另一个。

在储藏单元1中,容器主体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为周壁121的一部分。盖13枢轴连接于第一侧壁122以打开和关闭储藏空间1a的开口12a。

储藏单元1还包括:锁紧机构14,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如图1所示,在解锁状态,锁紧机构14不会妨碍盖13正常打开,盖13能够打开开口12a,并能够打开较大尺寸;在锁紧状态,锁紧机构14适于连接盖13和容器主体12,以使盖13压接于容器本体12而密闭储藏空间1a。在这种情况下,盖13与容器主体12锁紧,盖13与容器主体12之间压紧,这有利于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良好密封。尤其是,锁紧机构14在锁紧状态时,可以使密封件4与容器主体12之间形成更紧密接触,形成良好地密封。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5和图6,储藏空间100a具有形成于膜5的取放口100b;

膜5可以包括固定于盖13的第一分部51及固定于容器主体12的第二分部52,第一分部51和第二分部52连接起来而在取放口100b断开,形成位于第一分部51的第一边缘部510和位于第二分部52的第二边缘部520;第一边缘部510与盖13之间、第二边缘部520与容器主体12之间连接且密封。在盖13关闭容器主体12的开口12a时,盖13与容器主体12之间可以通过密封件4形成密封,这样储藏空间100a形成密闭状态。

除了在取放口100b断开而形成第一边缘部510和第二边缘部520外,第一分部51和第二分部52在其他区域连接为一体,与盖13和容器主体12之间无连接区域。相适应地,排气口10b可以形成于对应取放口100b位置的周壁部分上,并通向储藏空间100a。

盖13与容器主体12之间具有密封件40,因此密封件40形成了储藏空间100a的一部分边界。因此,储藏空间100a的绝大部分边界由膜5形成。除此之外,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储藏空间的全部边界由膜形成,例如在未设有密封件或者密封件收纳在盖内或容器本体内时。

在容器主体1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中,其中,盖13枢轴连接于第一侧壁122以打开和关闭开口12a,取放口100b与第二侧壁123同侧。因此,在盖13转动以打开开口12a时,盖13与第二侧壁123分离以恰好使得取放口100b露出且尺寸增大,此时可以通过取放口100b向储藏空间100a内放置食物。

另外,锁紧机构14设于第二侧壁123,与取放口100b同侧。因此,在锁紧状态,对应于取放口100b位置,锁紧机构14使得盖13和第二侧壁123之间的压紧力更大,有效密封储藏空间100a的取放口100b漏气。

对于密封方式,密封件40可以固定于盖13,并压接第一边缘部510于盖13的内翻边131,实现膜5通过第一边缘部510与盖13密封。此时,密封件40与膜5的其他部分之间无接触。第二边缘部520可以搭接于容器主体12的第二侧壁123上,在盖13关闭时,密封件40可以压紧第二边缘部520于第二侧壁123,实现膜5通过第二边缘部520与容器主体12密封。其中,第二边缘部520与第二侧壁123之间可以粘接,实现固定。

除此之外,可以在密封件固定于盖的同时,设置另一个密封件固定于容器主体并压接第二边缘部于第二侧壁。

除此之外,第一边缘部可以粘接于盖的内翻边上,实现密封;第二边缘部可以粘接于容器主体的第二侧壁,实现密封。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