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蔬菜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92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蔬菜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蔬菜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运送水果和蔬菜的蔬菜筐、水果筐都没有设置锁具,筐内的物品容易掉出来,或者在运输途中被拆开包装取走或更换筐体的物品,其安全性较差,也无法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也为蔬菜筐和水果筐配置了密码锁或者机械锁,然而,在筐体上设置笨重的锁具并不可取,且经常佩戴钥匙或者由于忘记了密码,也容易给运输工作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蔬菜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蔬菜存储包装箱存在的安全性能差、防盗功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蔬菜筐,包括:

筐体,具有筐底板和侧壁,筐体顶部敞口;

翻盖,与所述筐体的敞口边缘铰接;

活动扣、第一锁孔、第二锁孔和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筐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锁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上侧,贯穿所述固定槽的腔体与所述筐体侧壁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锁孔设置于所述翻盖,且与所述第二锁孔同轴;

将所述活动扣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并卡接于所述固定槽,能够使所述翻盖封堵所述敞口;

所述活动扣采用非破坏性拆除方式无法从防盗蔬菜筐的外部拆除。

进一步,所述活动扣包括上底板、卡条和弹性卡臂;所述卡条固定于所述上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弹性卡臂设置于所述卡条的自由端。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活动扣采用上底板、卡条和弹性卡臂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便于操作者快捷地锁紧防盗蔬菜筐,另一方面由上底板、卡条和弹性卡臂组成的一次性锁具能够一体成型,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识别码图层;所述筐体外侧设置有卡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活动扣上底板的上表面设置识别码图层,利于发货单位随包装在一次性使用的活动扣上设置识别代码,使货物接收单位能够准确辨别属于自己的货物。卡槽用于放置电子标签或者其他用于识别产品信息的卡片。

进一步,所述识别码图层上设置有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方便了识别代码的制作和喷涂,也便于货物接收人员使用手机或者扫描工具,快捷地对货物进行识别和验收。卡槽作用在于识别筐内的包装物品,一个或者多个卡槽能够分别用于标识不同的物品。

进一步,所述翻盖的数量为一个。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个翻盖的防盗蔬菜筐只需要设置一套锁具,简化了结构,且能够一次性完整打开翻盖。

进一步,所述翻盖的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二盖板对应于所述垫板的位置设置有压板;盖上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时,所述压板扣压在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锁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成的翻盖虽然增加锁具结构和转轴,然而两个盖板分化了翻盖的整体重量,对保护翻盖起到一定的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转轴;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筐体的敞口边缘铰接,且所述转轴的两端由所述筐体或所述翻盖封堵。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筐体或翻盖封堵转轴的两端,防止无关人员通过抽取转轴打开翻盖,提高了防盗蔬菜筐的安全性,增强了防盗功能。

进一步,防盗蔬菜筐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筐体的内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翻盖的下表面接触。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中隔板能够将筐体内的物品分隔在多个存放空间,便于运输物件的整理和分区。另一方面由于中隔板的上端面与翻盖的下表面接触,能够起到承载支撑翻盖的作用,进一步保护了翻盖的结构。

进一步,防盗蔬菜筐还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中隔板和/或筐体侧壁上。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防盗蔬菜筐通常存放蔬菜、水果或者糕点等对温度和通风要求较高的物品,在中隔板和/或筐体侧壁上设置了通风孔,能够加强防盗蔬菜筐对物品的存放保护效果。

进一步,所述翻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翻盖属于经常活动的部件,设置了加强筋能够增加翻盖的结构强度,即使多个防盗蔬菜筐上下分层叠放也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翻盖上设置第一锁孔,在筐体上设置第二锁孔和固定槽,配合活动扣对防盗蔬菜筐进行一次性锁闭,并且采用非破坏性拆除方式无法拆卸锁具进而打开蔬菜筐。避免了蔬菜筐内物品在运输途中被更换或取走,提高了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和防盗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筐体; 2-翻盖; 3-活动扣;

31-上底板; 32-卡条; 33-弹性卡臂;

4-第一锁孔; 5-第二锁孔; 6-固定槽;

7-识别码图层; 21-第一盖板; 22-第二盖板;

10-垫板; 11-压板; 12-转轴;

13-中隔板; 14-通风孔; 15-加强筋;

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盗蔬菜筐,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防盗蔬菜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5所示,防盗蔬菜筐的主要结构包括:

筐体1,筐体1具有筐底板和侧壁,筐体1顶部敞口;

翻盖2,与筐体1的敞口边缘铰接。

活动扣3、第一锁孔4、第二锁孔5和固定槽6,具体地,固定槽6设置在筐体1的内侧壁;第二锁孔5设置于固定槽6的上侧,第二锁孔5贯穿固定槽6的腔体与筐体1侧壁的上部空间;第一锁孔4设置于翻盖2,且第一锁孔4与第二锁孔5同轴。

将活动扣3依次穿过第一锁孔4和第二锁孔5,活动扣3与固定槽6卡接,实现翻盖2封堵筐体1的敞口。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扣3为非可拆卸式活动卡扣,采用非破坏性拆除方式,即不破坏活动扣3、翻盖2或者筐体1的方式,无法从防盗蔬菜筐的外部将活动扣3拆除。

目前市场上用于运送水果和蔬菜的蔬菜筐、水果筐都没有设置锁具,筐内的物品容易掉出来,或者在运输途中被拆开包装取走或更换筐体1的物品,其安全性较差,也无法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也为蔬菜筐和水果筐配置了密码锁或者机械锁,然而,在筐体1上设置笨重的锁具并不可取,且经常佩戴钥匙或者由于忘记了密码,也容易给运输工作带不便。

本实施例的防盗蔬菜筐,在翻盖2上设置第一锁孔4,在筐体1上设置第二锁孔5和固定槽6,配合活动扣3对防盗蔬菜筐进行一次性锁闭。在不破坏活动扣3、翻盖2或者筐体1的前提下,无法从防盗蔬菜筐的外部将活动扣3拆除,也就无法打开翻盖2取出筐体1内的物品。避免了蔬菜筐内物品在运输途中被更换或取走,提高了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和防盗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固定槽6设置在筐体1的内侧壁,从筐体1外无法接触依次穿过第一锁孔4和第二锁孔5的活动扣3。该固定槽6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槽体,并在槽体对应于第一锁孔4和第二锁孔5的位置开设一个第三锁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宽体和翻盖2能够多次使用,而活动扣3为一次性消耗件,在破坏活动扣3时,难免使筐体1产生磨损,而独立设置的槽体,可以减少活动扣3对筐体1的磨损,延长了防盗蔬菜筐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活动扣3包括上底板31、卡条32和弹性卡臂33。具体地,卡条32固定设置在上底板31的下表面,弹性卡臂33设置于卡条32向下延伸的自由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扣3采用上底板31、卡条32和弹性卡臂33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便于操作者快捷地锁紧防盗蔬菜筐,另一方面由上底板31、卡条32和弹性卡臂33组成的一次性锁具能够一体成型,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活动扣3上底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识别码图层7,并且筐体1外侧还设置有卡槽16。其中,识别码图层7还可以设置在筐体1或者翻盖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在活动扣3上底板31的上表面设置识别码图层7,利于发货单位随包装在一次性使用的活动扣3上设置识别代码,使货物接收单位能够准确辨别属于自己的货物。当活动扣3被破坏丢弃后,唯一的识别代码即被舍弃,利于物品发运单位防伪防盗工具的管理。卡槽16方便物品运输单位放置识别物品的电子标签或者其他标识卡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识别码图层7上设置有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而卡槽16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识别码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者其他形式的代码。在本实施例中,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可以直接喷涂在活动扣3上底板31的上表面,方便了防盗蔬菜筐生产单位或者物品发运单位制作识别代码,也便于货物接收人员使用手机或者扫描工具,快捷地对货物进行识别和验收。一个或多个卡槽16能够分别识别一种或者多种在筐内的不同物品。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翻盖2的数量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翻盖2的防盗蔬菜筐只需要设置一套锁具,简化了结构,且能够一次性完整打开翻盖2。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翻盖2的包括第一盖板21和第二盖板22。具体地,第一盖板21设置有垫板10,第二盖板22对应于垫板10的位置设置有压板11。盖上第一盖板21和第二盖板22时,压板11扣压在垫板10的上方。并且,第一锁孔4设置于第二盖板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和第二盖板22组成的翻盖2虽然增加锁具结构和转轴12,然而两个盖板分化了翻盖2的整体重量,对保护翻盖2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压板11扣压在垫板10的上方,简化了锁具的设置,只在设置有压板11的第二盖板22上设置第一锁孔4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防盗蔬菜筐还设置有转轴12。具体地,翻盖2通过转轴12与筐体1的敞口边缘铰接,且转轴12的两端由筐体1或翻盖2封堵。其中,转轴12还可以设置内部插销或者设置弯曲段,防止转轴12被抽离防盗蔬菜筐。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筐体1或翻盖2封堵转轴12的两端,防止无关人员通过裸露的转轴12端面,敲击或者抽取转轴12打开翻盖2,提高了防盗蔬菜筐的安全性,增强了防盗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3所示,进一步地,防盗蔬菜筐还设置有中隔板13。具体地,中隔板13竖直设置在筐体1的内部,且中隔板13的上端面与翻盖2的下表面接触。其中,中隔板1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中隔板13相互平行或垂直安装在筐体1内。在本实施中,中隔板13能够将筐体1内的物品分隔在多个存放空间,便于运输物件的整理和分区。另一方面由于中隔板13的上端面与翻盖2的下表面接触,能够起到承载支撑翻盖2的作用,进一步保护了翻盖2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3、4所示,进一步地,防盗蔬菜筐还设置有通风孔14。具体地,通风孔14设置在中隔板13和/或筐体1的侧壁上。其中,中隔板13或筐体1也可以设置为无通孔的平板。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盗蔬菜筐通常用于存放蔬菜、水果或者糕点等对温度和通风要求较高的物品,在中隔板13和/或筐体1侧壁上设置了通风孔14,能够加强防盗蔬菜筐对物品的存放保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3所示,进一步地,翻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翻盖2属于经常活动的部件,设置了加强筋15能够增加翻盖2的结构强度,即使多个防盗蔬菜筐上下分层叠放也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