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242阅读:1666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



背景技术:

从盒盖与盒体的连接形式进行区分,包装盒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盒盖与盒体可以分离的分体式,其盒盖面四周设置有竖向盖沿,当需要打开盒盖时,将整个盒盖从盒体上取下来;第二种是盒盖与盒体不可以分离的转动连接式,转动连接式包装盒的盒体和盒盖通常采用纸板制作,其盒盖通常只由一面平板状的盖面构成(不设置竖向盖沿),盒盖后端通过折痕线可转动地与盒体后壁连接。

与分体式包装盒比较而言,转动连接式包装纸盒使用过程中,掀起盒盖或盖下盒盖均显得方便快捷,但正是由于盒盖很容易掀开,所以通常应该加设盒盖扣紧机构。

现有转动连接式包装盒的盒盖扣紧机构通常采用磁铁块41、42(或金属纽扣),如图1所示,存在遇到以下问题:一、盒盖前沿必须增设可转动的前围板4,既浪费材料,又不利于整个包装盒正面的美观、大方、简洁;二、生产过程复杂,磁铁块41、42(或金属纽扣)需要通过复杂工序才能附着到盒体前壁和前围板5上,而且磁铁块41、42(或金属纽扣)与纸板之间不易形成紧固的连接;三、当包装纸盒作废而需要回收利用纸材时,磁铁块41、42(或金属纽扣)很难徒手取出,如果磁铁块41、42(或金属纽扣)没有取出,则整个包装纸盒难以进行粉碎工序,不利于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两种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它不需要设置前围板,而且生产过程装配简便,构件之间连接紧固,扣紧盒盖或打开盒盖的动作过程方便。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包括纸板制成的盒体和盒盖,盒盖呈平板状,盒体设有盒底、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盒盖的后沿和盒体后部两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盒盖前端设有一个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锁扣夹,该锁扣夹包括连为一体的上水平片、竖向转折段、下水平片、锁扣片,竖向转折段的上端与上水平片的前端直接连接,竖向转折段的下端与下水平片的前端直接连接,上水平片、下水平片、竖向转折段三者连接后形成U字形的水平夹槽,盒盖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中;锁扣片位于下水平片的下方,锁扣片的上段与下水平片垂直连接;上水平片的下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块,下水平片的上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块,盒盖前端中央部位开设有供上凸块嵌入的第一扣孔、供下凸块嵌入的第二扣孔;下凸块和上凸块的水平位置错开而且隔开一段距离,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的水平位置错开而不连通;上水平片的上凸块插入盒盖的第一扣孔中,下水平片的下凸块插入盒盖的第二扣孔中;锁扣片还一体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后凸块,锁扣片的下段向前翘曲;盒体的前壁还开设有第三扣孔,第三扣孔的大小、位置与锁扣片的后凸块配合;当盒盖盖合时,锁扣片的后凸块扣入第三扣孔中。

一种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包括纸板制成的盒体和盒盖,盒盖呈平板状,盒体设有盒底、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盒盖的后沿和盒体后部两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盒盖前端设有一个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锁扣夹,该锁扣夹包括连为一体的上水平片、竖向转折段、下水平片、锁扣片,竖向转折段的上端与上水平片的前端直接连接,竖向转折段的下端与下水平片的前端直接连接,上水平片、下水平片、竖向转折段三者连接后形成U字形的水平夹槽,盒盖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中;锁扣片位于下水平片的下方,锁扣片的上段与下水平片垂直连接;上水平片的下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块,下水平片的上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块,下凸块和上凸块的水平位置紧密靠在一起,上凸块的下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下凸块的上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缘,第二凸缘紧配合地卡在第一凸缘上方;盒盖前端中央部位开设有供上凸块和下凸块嵌入的总扣孔,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均插在总扣孔中;锁扣片还一体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后凸块,锁扣片的下段向前翘曲;盒体的前壁还开设有第三扣孔,第三扣孔的大小、位置与锁扣片的后凸块配合;当盒盖盖合时,锁扣片的后凸块扣入第三扣孔中。

下水平片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两个下凸块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所述上水平片的上凸块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中。

下水平片设有左右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两个下凸块之间的横向间隙形成为夹口,所述上水平片的上凸块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中。

上水平片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上凸块,两个上凸块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所述下水平片的下凸块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中。

上水平片设有左右并列布置两个上凸块,两个上凸块之间的横向间隙形成为夹口,所述下水平片的下凸块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中。

下水平片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两个下凸块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上水平片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上凸块,两个上凸块之间的纵向间隙也形成为夹口;其中一块下凸块紧配合地卡在两个上凸块形成的夹口中,其中一块上凸块紧配合地卡在两个下凸块形成的夹口中。

盒体的后壁包括有内外两层,其中内层后壁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及盒底形成固定连接,盒盖的后沿与外层后壁的上沿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外层后壁下沿与盒底后沿两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盒体也可以只设有一层后壁,后壁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及盒底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状盒盖的后沿与该后壁上沿两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谓纵向,即前后方向。所谓横向,即左右方向。

所谓前后并列布置,是指两个凸块布置成为一前一后,且两个凸块的横向位置相同。

所谓左右并列布置,是指两个凸块布置成为一左一右,且两个凸块的纵向位置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锁扣夹下凸块和上凸块的水平位置虽然错开而且隔开一段距离,但它们却能够互相牵制而确保有凸块卡在盒盖的扣孔中,使锁扣夹与盒盖能十分可靠地保持连在一起,两者之间不会意外松脱(除非专门用力掰开上水平片和下水平片),道理如下:由于下凸块向上凸出,上凸块向下凸出,而且下凸块和上凸块通过上水平片、下水平片、竖向转折段三者而间接地连为一体,因此,如果上凸块由于意外作用力而产生向上移动并脱出第一扣孔的趋势,则下凸块会被连带而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意味着下凸块将更加深入地向上嵌入第二扣孔,因此整个锁扣夹与盒盖仍保持紧固连在一起;反之,如果下凸块由于意外作用力而产生向下移动并脱出第二扣孔的趋势,则上凸块会被连带而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意味着上凸块将更加深入地向下嵌入第一扣孔,因此整个锁扣夹与盒盖仍可保持紧固连在一起。总之,上凸块和下凸块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并且相互反向制约,起到1+1>2的效果,具有充分创造性。另一方面,在工厂装配时,锁扣夹与盒盖能十分方便地装配,只需将水平片和下水平片掰开,将盒盖前端塞入锁扣夹的水平夹槽中,并使上凸块和下凸块分别对准并嵌入盒盖的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即可。再者,当锁扣夹采用塑料制作时,由于下凸块和上凸块的水平位置错开而不连在一起,也便于注塑模具的设计。

二、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的锁扣夹的下凸块和上凸块的水平位置紧密靠在一起,上凸块的下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下凸块的上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缘,第二凸缘紧配合地卡在第一凸缘上方;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形成竖向卡紧力,此种情形下,下凸块(上凸块)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是限制盒盖沿水平方向从锁扣夹的水平夹槽脱出,第二方面是防止锁扣夹的上水平片和下水平片意外竖向张开,即限制上凸块和下凸块的竖向相对位置产生移动。因此,下凸块(上凸块)起到一物两用的效果,也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进一步地,当下凸块或上凸块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并列布置而形成可供另一朝向的凸块紧密嵌入的夹口,则锁扣夹与盒盖的连接更加可靠。

三、再进一步地,在上述第二点效果的基础上,只需再增加一个凸块(即形成总共四个凸块,其中两个上凸块形成夹住下凸块的夹口,另两个下凸块形成夹住上凸块的夹口),则防止锁扣夹的上水平片和下水平片意外竖向张开的卡紧力将成倍增加(而凸块数量只需增加1/3),这更再一步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

四、本实用新型利用锁扣夹的弹性使盒盖与盒壁两者扣紧在一起,并且在必要时实现打开:当需要将盒盖盖合时,只需使锁扣夹的后凸块扣入盒体前壁的第三扣孔中,盒盖便不能掀起;当需要打开包装盒的盒盖时,只需稍微用力向前扳动锁扣片下端,使锁扣夹的后凸块脱离盒体的第三扣孔,盒盖便能自由向上掀起打开;再者锁扣片下端向前翘曲,因而锁扣片下端不会贴紧盒壁,便于手指勾动锁扣片下端,只需手指向前轻微实施扳动,便可实现解扣,因此掀盖前的解扣动作方便,单手即可操作;另一方面,当盒盖在盖合过程下降到位后,锁扣夹的后凸块便自动嵌入盒体的第三扣孔,因此盖合后的锁扣动作方便,单手也可操作。

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节省材料、节省人工、节省设备、便于回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需前围板,节省纸板材料;2、制作装配方便,盒厂的工人只需徒手就能将锁扣夹和盒盖装配到一起,不需象纽扣或磁铁一样需要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安装;3、盒子使用后需要回收时,只需徒手用力将锁扣夹脱离盒盖,即可实现整个纸盒按全纸回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包装纸盒的前围板及扣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锁扣夹与盒盖前端中央部位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在盒盖盖合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塑料锁扣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在盒盖打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扣紧结构的一种防脱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扣紧结构的另一种防脱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金属锁扣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锁扣夹与盒盖前端中央部位的装配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5所示结构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具体实施例的上凸块与下凸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锁扣夹掰开后的临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2、图5、图6、图7所示的一种包装盒盒盖扣紧结构,包括纸板制成的盒体和盒盖16,盒盖16呈平板状,盒体设有盒底12、前壁11、后壁、右侧壁14、左侧壁(图中未示出,位于与右侧壁相对的一面),盒体的后壁包括有内外两层,其中内层后壁121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14及盒底15形成固定连接,盒盖16的后沿与外层后壁122的上沿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外层后壁122下沿与盒底15后沿两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盒盖16前端设有一个由塑料成的锁扣夹2,该锁扣夹2包括连为一体的上水平片21、竖向转折段22、下水平片23、锁扣片24,竖向转折段22的上端与上水平片21的前端直接连接,竖向转折段22的下端与下水平片23的前端直接连接,上水平片21、下水平片23、竖向转折段22三者连接后形成U字形的水平夹槽25,盒盖16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25中;锁扣片24位于下水平片23的下方,锁扣片24的上段与下水平片23垂直连接;上水平片21的下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块26,下水平片23的上表面还一体形成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块27,盒盖16前端中央部位开设有供上凸块26嵌入的第一扣孔31、供下凸块27嵌入的第二扣孔32;下凸块27和上凸块26的水平位置错开而且隔开一段距离,第一扣孔31与第二扣孔32的水平位置错开而不连通;上水平片的上凸块26插入盒盖的第一扣孔31中,下水平片的下凸块27插入盒盖的第二扣孔32中;锁扣片2还一体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后凸块28,锁扣片2的下段向前翘曲;盒体的前壁11还开设有第三扣孔33,第三扣孔33的大小、位置与锁扣片的后凸块28配合;当盒盖16盖合时,锁扣片的后凸块28扣入第三扣孔33中。

上述实施例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盒盖16时,只需由手指向前勾动锁扣片24下端,实施轻微扳动,便可使后凸块28脱离第三扣孔33,实现解扣,因此掀盖前的解扣动作方便,解扣后可向上掀起盒盖16,如图7所示,单手即可操作。

图8、图9所示,实施例一中,如果上凸块26由于意外作用力而产生向上移动并脱出第一扣孔31的趋势(如图8中箭头b所示),则下凸块27会被连带而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如图8中箭头d所示),意味着下凸块27将更加深入地向上嵌入第二扣孔32,因此整个锁扣夹2与盒盖16仍将保持紧固连在一起;反之,如果下凸块27由于意外作用力而产生向下移动并脱出第二扣孔32的趋势(如图9中箭头f所示),则上凸块26会被连带而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如图9中箭头e所示),意味着上凸块26将更加深入地向下嵌入第一扣孔31,因此整个锁扣夹2与盒盖16仍可保持紧固连在一起。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1、实施例二中,锁扣夹用轻质金属材料制成。2、实施例二中,下凸块27和上凸块26的水平位置紧密靠在一起,如图10、图11所示,上凸块26的下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缘261,下凸块27的上端形成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缘271,第二凸缘271紧配合地卡在第一凸缘261上方,这样第二凸缘271和第一凸缘261之间从竖向上互相卡紧在一起;盒盖前端中央部位只开设有一个供上凸块26和下凸块嵌入的总扣孔30,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均插在总扣孔30中。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二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掰开(掰开过程用手克服第一凸缘261和第二凸缘271之间的竖向卡紧力,使第一凸缘261脱出而暂时位于第二凸缘271的上方),然后将盒盖16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25中,让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合拢,并将第一凸缘261重新压入于第二凸缘271下方即可。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下水平片23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27,如图12、图13所示,两个下凸块27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29,上水平片21的一个上凸块26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29中,上凸块26的第一凸缘261和下凸块27的第二凸缘271之间形成有竖向卡紧力;上凸块26和两个下凸块27均插在总扣孔30中,如图12、图13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三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掰开(掰开过程如图13所示,掰开过程用手克服第一凸缘261和第二凸缘271之间的竖向卡紧力,使第一凸缘261暂时脱出而位于第二凸缘271的上方),然后将盒盖16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25中,让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合拢,并将上凸块26压入夹口29、使第一凸缘261恢复位于第二凸缘271的下方即可。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上水平片21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上凸块26,两个上凸块26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29,下水平片只设置一个下凸块27;下水平片的下凸块27紧配合地卡在该两个上凸块26形成的夹口29中,上凸块26的第一凸缘261和下凸块27的第二凸缘271之间形成有竖向卡紧力,如图14所示;所述一个下凸块27和两个上凸块26均插入总扣孔中。其余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下水平片23设有左右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27,如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两个下凸块27之间的横向间隙形成为夹口29,上水平片21的一个上凸块26紧配合地卡在该夹口29中;上凸块26和两个下凸块27均插在总扣孔30中,如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上水平片21设有左右并列布置的两个上凸块26,两个上凸块26之间的横向间隙形成为夹口,下水平片只设置一个下凸块27;下水平片的下凸块27紧配合地卡在该两个上凸块26形成的夹口中,如图19所示;所述一个下凸块27和两个上凸块26均插入总扣孔中。其余与实施例五相同。

实施例七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六中,如图20、图21所示,下水平片23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下凸块27,两个下凸块27之间的纵向间隙形成为夹口29,上水平片21也设有前后并列布置的两个上凸块26,两个上凸块26之间的纵向间隙也形成为夹口29;其中一块下凸块(图20中左边的下凸块27)紧配合地卡在两个上凸块26形成的夹口中,其中一块上凸块26(图20中右边的上凸块26)紧配合地卡在两个下凸块27形成的夹口中,上凸块26的第一凸缘261和下凸块27的第二凸缘271之间形成有竖向卡紧力;所述两个上凸块26和两个下凸块27均插入总扣孔30中。其余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七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掰开(掰开状态如图21所示,掰开过程用手克服第一凸缘261和第二凸缘271之间的竖向卡紧力,使第一凸缘261暂时脱出而位于第二凸缘271的上方),然后将盒盖16前端的中央部位插在U字形的水平夹槽中,让下水平片23和上水平片21合拢,并将上凸块26压入两个下凸块27的夹口29、将下凸块27压入两个上凸块26的夹口29、使第一凸缘261恢复位于第二凸缘271的下方即可。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盒体只设有一层后壁,该后壁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及盒底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状盒盖的后沿与该后壁上沿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另外,实施例八的锁扣夹改用金属材料制作。实施例八的其余方面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盒体只设有一层后壁,该后壁分别与左侧壁、右侧壁及盒底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状盒盖的后沿与该后壁上沿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另外,实施例就的锁扣夹改用塑料材料制作。实施例九的其余方面与实施例二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