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696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



背景技术:

现有防伪技术种类很多,较典型的是使用防伪纸、防伪膜或者使用防伪油墨,这种技术在刚发明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伪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容易被不良厂商伪造,无法起到长期防伪的作用。

随着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开展了多种营销活动,其中较普遍和成功的为“再来一瓶”促销活动,具体实现方式为在易拉罐罐舌片内侧印刷“再来一瓶”字样。

该方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奖品单一、拉环回收成本高、易被不法分子假冒等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二维码营销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受到各厂家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易拉罐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罐盖内侧和罐盖正侧;所述罐盖正侧上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连接有能够拉开的舌片,所述舌片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拉环上安装有能够减少舌片弯曲力度的平整器,所述平整器贴靠于所述舌片上并且所述平整器的端头与所述罐盖正侧接触;所述舌片包括舌片内侧,所述舌片内侧上固定有二维码。

进一步,还包括铆钉,所述拉环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罐盖正侧上。

进一步,所述平整器为棍状结构的条形铁,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铆钉处,且所述平整器能够随所述拉环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常拉环拉出的舌片由于力度原因会导致舌片出现弯曲情况,在铆钉与舌片连接方向增加平整器的作用一是减少舌片弯曲力度,方便二维码的采集,二是使拉环与舌片更容易被完整拉开。舌片区域存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均大于8mm的长度,二维码层是在舌片内侧与原有舌片颜色对比所形成的图案。二维码喷涂、雕刻在舌片内侧表面,因舌片内侧表面接触饮料,二维码的表面先喷涂一层食品级有机涂料,再设置有一层食品级胶,确保食品安全。拉环是全拉开抛弃式拉环。二维码的信息唯一对应于一个拉环;不同拉环上设置的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不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舌片内侧表面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由于二维码设置在舌片内侧的表面上,在消费者购买并拉出拉环之前无法获得二维码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二维码的真实有效性,可用于营销活动使用。

该图像对应的商品防伪装置通过采用二维码与金属线图案相互对应的防伪技术,有效解决了市面上存在的二维码防伪易伪造的缺点,提高了防伪工作的安全性,能够进行长期的防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盖正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盖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易拉罐、2罐盖内侧、3云服务器、4二维码、5舌片内侧、6对应关系数据、7便携式设备、8二维码扫描软件、9平整器、10罐盖正侧、11拉环、12舌片、1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易拉罐1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罐盖内侧2和罐盖正侧10;所述罐盖正侧10上固定安装有拉环11,所述拉环11连接有能够拉开的舌片12,所述舌片12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拉环11上安装有能够减少舌片弯曲力度的平整器9,所述平整器9贴靠于所述舌片12上并且所述平整器9的端头与所述罐盖正侧10接触;所述舌片12包括舌片内侧5,所述舌片内侧5上固定有二维码4。还包括铆钉13,所述拉环11通过铆钉13固定在所述罐盖正侧10上。所述平整器9为棍状结构的条形铁,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铆钉13处,且所述平整器9能够随所述拉环11移动。

实施例:易拉罐1的二维码4的标签在加工制作时,首先会增加金属线图案5的刻制,然后使用喷码设备对二维码4的标签进行可变二维码的喷印,使之具有唯一的二维码4,在喷印的同时,使用相关的采集设备拍摄二维码4的标签上绘制的金属线图案,并将金属线图案与二维码4相关联后上传至云服务器3,即使得二维码4的内容指向与之相关联的金属线图案,得到存储的对应数据关系,当消费者需要验证商品的真伪时,在便携式设备7联网的情况下,使用便携式设备7内置的二维码扫描软件8读取二维码4,进入跳转界面,界面显示与二维码4相关联的金属线图案5,若与易拉罐1的二维码4内的金属线图案5相同,从而达到标识、防伪或一些其他功能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