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86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



背景技术:

新收割的粮食需经过充分晾晒后才能入库收藏,目前在农村及大型农场,晾晒后粮食主要依靠人工收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也有利用铲车进行收集的,但是铲车的操纵难度大,同时铲车作业对粮食的破碎相当严重,很难收集干净,最终还要通过人工收集。为了便于对粮食进行收集工作,需要一种结果简单,体积小巧的收粮机构进行粮食的收集工作,以此减少用户的工作量,并提高粮食的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包括输粮室、扒粮室和出粮室,所述输粮室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扒粮室,所述输粮室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出粮室,所述扒粮室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刷辊,所述第一刷辊的一侧设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刷辊,所述第二刷辊与第一刷辊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刷辊通过皮带与第二刷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的内侧设有扒粮电机,所述扒粮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二刷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输粮室的内侧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侧设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的内侧设有输粮电机,所述弧形槽的顶部设有传动辊筒,所述传动辊筒与输粮电机通过皮带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出粮辊筒,所述出粮辊筒与传动辊筒之间设有输送带,所述出粮辊筒与传动辊筒通过输送带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出粮室的底部设有出粮漏斗,所述输粮室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所述出粮室的底部设有包装袋卡钩。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卡钩与出粮室是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把手的外壁设有防滑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扒粮电机通过螺栓与输粮室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刷辊与扒粮室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扒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通过扒粮室进行粮食的收集,并将粮食传输入输粮室,通过出粮室便于粮食的输出,并便于进行粮食的装袋工作,通过第一刷辊将粮食扫入扒粮室,通过第二刷辊将粮食抛到输送带上,以此便于输送室的输送工作,通过扒粮电机带动第二刷辊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二刷辊与第一刷辊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一刷辊进行转动,通过滚轮便于该扒粮机构的移动,通过弧形槽可对输送带散落的粮食进行汇集,并便于输送带对粮食的输送工作,通过电机室对输粮电机进行安装,并为输粮电机提供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通过输粮电机带动传动辊筒进行转动,以此带动输送带和出粮辊筒进行转动,将粮食输送到出粮室,通过出粮漏斗对粮食进行汇集,以此便于包装袋的打包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输粮室,2、扒粮室,3、出粮室,4、包装袋卡钩,5、推动把手,6、滚轮,7、第一刷辊,8、第二刷辊,9、扒粮电机,10、斜板,11、弧形槽,12、传动辊筒,13、电机室,14、输粮电机,15、出粮辊筒,16、输送带,17、扒粮板,18、出粮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手推式收粮机构,包括输粮室1、扒粮室2和出粮室3,所述输粮室1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扒粮室2,通过扒粮室2进行粮食的收集,并将粮食传输入输粮室1。所述输粮室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出粮室3,通过出粮室3便于粮食的输出,并便于进行粮食的装袋工作。所述扒粮室2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刷辊7,通过第一刷辊7将粮食扫入扒粮室2。所述第一刷辊7的一侧设有斜板10,所述斜板10的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刷辊8,通过第二刷辊8将粮食抛到输送带16上,以此便于输送室1的输送工作。所述第二刷辊8与第一刷辊7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刷辊7通过皮带与第二刷辊8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1的内侧设有扒粮电机9,通过扒粮电机9带动第二刷辊8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二刷辊8与第一刷辊7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一刷辊7进行转动。所述扒粮电机9通过皮带与第二刷辊8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6,通过滚轮6便于该扒粮机构的移动。所述输粮室1的内侧底部设有弧形槽11,通过弧形槽11可对输送带16散落的粮食进行汇集,并便于输送带16对粮食的输送工作。所述弧形槽11的一侧设有电机室13,通过电机室13对输粮电机14进行安装,并为输粮电机14提供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所述电机室13的内侧设有输粮电机14,通过输粮电机14带动传动辊筒12进行转动,以此带动输送带16和出粮辊筒15进行转动,将粮食输送到出粮室3。所述弧形槽11的顶部设有传动辊筒12,所述传动辊筒12与输粮电机14通过皮带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粮室1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出粮辊筒15,所述出粮辊筒15与传动辊筒12之间设有输送带16,所述出粮辊筒15与传动辊筒12通过输送带1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出粮室3的底部设有出粮漏斗18,通过出粮漏斗18对粮食进行汇集,以此便于包装袋的打包工作。所述输粮室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5,所述出粮室3的底部设有包装袋卡钩4,通过包装袋卡钩4能便于连接包装袋进行粮食的打包工作。所述包装袋卡钩4与出粮室3是焊接连接,由于包装袋卡钩4与出粮室3是焊接连接,以此充分保证包装袋卡钩4与出粮室3连接的牢固性,并以此保证包装袋卡钩4的使用。所述推动把手5的外壁设有防滑橡胶层,由于推动把手5的外壁设有防滑橡胶层,可便于握持推动把手5,从而对该收粮机构进行移动。所述扒粮电机9通过螺栓与输粮室1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由于扒粮电机9通过螺栓与输粮室1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以此便于扒粮电机9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刷辊8与扒粮室2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扒粮板17,由于输送带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扒粮板17,以此便于输送带16对粮食的运输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先将包装袋卡接在包装袋卡钩4上,接通扒粮电机9和输粮电机14的电源,并握持推动把手5对该扒粮机构进行移动,通过扒粮室2进行粮食的收集,并将粮食传输入输粮室1,最终通过出粮室3将粮食输出,其中通过第一刷辊7将粮食扫入扒粮室2,然后通过第二刷辊8将粮食抛到输送带16上,通过扒粮电机9带动第二刷辊8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二刷辊8与第一刷辊7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一刷辊7进行转动,通过输粮电机14带动传动辊筒12进行转动,以此带动输送带16和出粮辊筒15进行转动,将粮食输送到出粮室3,通过出粮漏斗18对粮食进行汇集,以此完成粮食的收集打包工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