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结构,具体的是一种矿用碎石扒装机的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扒装机,采用普通橡胶输送带或PVC等多层线型编制带或者T型铁板用螺丝固定在滚子链上面输送碎石,但是普通橡胶输送带或PVC等多层线型编制带很容易被碎石划破,增加使用维修成本;而T型铁板用螺丝固定在滚子链的刮板结构,由于T型铁板仅仅用两个螺丝固定,属于悬臂结构,受到大碎石的冲击,很容易变形,经常损害,维修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碎石扒装机的输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矿用碎石扒装机的输送结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支架包括方管、连接板和耳板,所述的方管为两根,两根方管相互平行设置,并通过数根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在每根方管的下端均安装有耳板,所述的输送带安装在两根方管之间,所述的输送带包括数个由钢铁板冲压形成的链片,相邻两个链片通过销轴转动的安装在一起,具体连接方式为:其中一个链片设置有卷筒,另一个链片上设置有容纳卷筒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与卷筒一一对应,在该凹槽内安装有销轴,所述的卷筒套在所述的销轴上,在所述输送带的上面安装有数个刮板,相邻两个刮板之间间隔距离,所述刮板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链轮、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转动的安装在两根方管的一端,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的从动轴安装在两根方管的另一端,所述的主动轴两端以及从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主动轴上的链轮与对应侧的从动轴上的链轮均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链片的两端固定在链条上。
所述的两根方管之间还安装有托辊,该托辊位于输送带的下部,支撑所述的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输送带损坏的频率,节省了扒装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使用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碎石扒装机的输送结构,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支架1包括方管14、连接板15和耳板6,所述的方管14为两根,两根方管14相互平行设置,并通过数根连接板15连接在一起,在每根方管14的下端均安装有耳板6,所述的输送带11安装在两根方管14之间,所述的输送带包括数个由钢铁板冲压形成的链片11,相邻两个链片11通过销轴转动的安装在一起,具体连接方式为:其中一个链片11设置有卷筒12,另一个链片11上设置有容纳卷筒12的凹槽13,所述的凹槽13与卷筒12一一对应,在该凹槽13内安装有销轴(被卷筒遮挡,未图示),所述的卷筒12套在所述的销轴上,在所述输送带的上面安装有数个刮板3,相邻两个刮板3之间间隔距离,所述刮板3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链轮8、主动轴7和从动轴9,所述的主动轴7转动的安装在两根方管14的一端,并通过电机10驱动,所述的从动轴9安装在两根方管14的另一端,所述的主动轴7两端以及从动轴9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8,主动轴7上的链轮与对应侧的从动轴9上的链轮均通过链条2传动连接,所述链片11的两端固定在链条2上。
所述的两根方管14之间还安装有托辊4,该托辊4位于输送带的下部,支撑所述的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轴转动,由于链条与组成输送带的链片固定连接在一起,输送带随着链条一并转动,与刮板一起,实现了碎石的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