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装饰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用涂料桶。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场所内,涂料工人工作时需要一个涂料桶来盛放涂料,同时还需要涂料刷或者辊轴蘸取涂料。因为涂料呈液体状态,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放置涂料刷或者辊轴,极易污染环境,并且造成涂料的浪费;同时如果涂料刷或者辊轴随意放置,极易丢失,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用涂料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涂料刷或者辊轴无处放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用涂料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为半球形,所述桶盖下端设有临储腔,所述临储腔下端设有配有橡胶塞的出液口,所述临储腔与所述桶盖之间设有网筛,所述网筛上端设有搁物台,所述搁物台上设有弧形卡槽,所述桶盖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边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滑槽相匹配且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临储腔与所述桶体两侧外壁上均分别设有固定件,一组同侧的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转轴,另一组同侧的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临储腔下端外圈设有橡胶圈。
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桶盖上端还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桶体、桶盖、临储腔、网筛、滑槽、盖板和搁物台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桶盖设计成了半球体,利用球体内的空间放置涂料刷或者辊轴,使其能够和涂料桶一起存放,避免了丢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桶盖下端设置了临储腔和网筛,涂料刷或者辊轴上残留的涂料能够顺着网筛流到临储腔内,然后可以打开临储腔下端的出液口,涂料又会流出,能够再次利用,避免了浪费;
3、本实用新型桶盖上的开口同时配置了盖板,在不使用的状态下能够保证涂料处在封闭空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临储腔的仰视图;
图中:1为桶体,2为桶盖,3为临储腔,4为橡胶圈,5为网筛,6为开口,7为滑槽,8为盖板,9为搁置台,10为弧形卡槽,11为固定件,12为转轴,13为螺栓,14为把手,15为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用涂料桶,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新颖,在装置上设置了能够放置涂料刷或辊轴的空间,不仅避免了涂料刷或者辊轴的易丢失和污染环境问题,而且避免了涂料的浪费。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用涂料桶,包括桶体1和桶盖2,所述桶盖2为半球形,所述桶盖2下端设有临储腔3,所述临储腔3下端设有配有橡胶塞的出液口15,待临储腔3内的涂料满后可以打开出液口15的橡胶塞,将涂料放到桶体1内,进行再利用,所述临储腔3与所述桶盖2之间设有网筛5,所述网筛5上端设有搁物台9,所述搁物台9上设有弧形卡槽10,弧形卡槽10目的是用来固定涂料刷或者辊轴的把手,放置其脱落到网筛5上,所述桶盖1上端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两侧边缘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与所述滑槽7相匹配且在所述滑槽7内滑动,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盖板8拉下封住开口6,所述临储腔3与所述桶体1两侧外壁上均分别设有固定件11,一组同侧的所述固定件11之间设有转轴12,桶盖2可以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另一组同侧的所述固定件11之间设有螺栓13,螺栓13用来固定桶盖2。
更进一步的,所述临储腔3下端外圈设有橡胶圈4,保证涂料桶的封闭性。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14,所述桶盖2上端还设有把手14。
更进一步的,所述桶体1、桶盖2、临储腔3、网筛5、滑槽7、盖板8和搁物台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打开螺栓13,转动桶盖2到合适位置,拉动盖板8打开开口6,拿出卡在弧形卡槽10内的涂料刷或者辊轴,进行工作;工作完毕后,将涂料刷或者辊轴重新放回搁置台9上,并卡在弧形卡槽10内,盖好盖板8,转回桶盖2,重新固定好即可。
使用后的涂料刷或者辊轴放置在搁置台9上,残留的涂料顺着网筛5流入临储腔3内,定期将临储腔3内的涂料通过出液口15放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