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660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脚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特别涉及一种脚踏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更加注重居民区、街道的卫生环境,而居民区、街道上卫生环境的干洁程度取决于垃圾收集桶周边的卫生环境;垃圾收集桶分为无盖垃圾桶和有盖垃圾桶,近年来无盖垃圾桶正逐渐被有盖垃圾桶逐渐取代,应运而生出脚踏式的有盖垃圾桶。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3688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脚踏垃圾桶,包括桶身、桶盖和可将桶盖顶起的脚踏装置,人们通过踩踏在脚踏装置上,即可实现打开该垃圾桶,具有较好的封闭垃圾桶的作用,避免了垃圾桶内的气味溢出,也增加了居民环境的整洁性、干洁度。

但是,上述垃圾桶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脚踏垃圾桶存在着人们进行踩踏时,桶盖随即被打开,但是桶盖开启所形成的开口尺寸较固定,若垃圾的体积较大,则不容易从该开口处扔进,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使用广泛性的脚踏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脚踏垃圾桶,包括桶身以及盖合桶身的桶盖,所述桶身上设有用于开启桶盖的脚踏装置,所述桶盖上铰接设有用以扩大桶盖的开口面积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在桶盖开启时以使活动板与桶盖作同步运动的卡接件,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桶盖相连接并处于蓄力状态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踩踏脚踏装置实现开启桶盖,桶盖上的活动板在卡接件的固定作用下能够随着桶盖的开启作同步运动,此时,对桶盖施加能够克服卡接件的固定作用的外力,使卡接件的固定作用失效,同时活动板在处于蓄力状态的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张开更大的开口角度,可用于倾倒更大体积的垃圾,提高该垃圾桶的适用广泛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上在靠近桶盖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设有与桶盖相套设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朝向桶盖的侧壁上延伸设置两个凸块,桶盖上朝向活动板的侧壁穿设有转轴,同时转轴连接在两个凸块之间,在克服卡接件的固定作用后,实现了活动板沿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实现了桶盖可以张开更大的开口,转轴旋转灵活性较高,提高活动板旋转时的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的侧边延伸设有用于克服卡接件的固定作用以使活动板在蓄力状态的弹性件的作用下而运动至能够张开更大的开口的手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抛弃较大体积的垃圾袋时,施加外力在手扶块上,轻轻扳动手扶块则能够克服卡接件的固定作用,使活动板不再固定在桶盖上,受到处于蓄力状态的弹性件的拉伸,活动板沿转轴实现翻折,以开启更大抛弃垃圾的开口,手扶块的设置则方便人们克服卡接件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在与桶盖相贴合的侧壁上设有球槽,所述桶盖上设有与球槽相卡接配合的弹簧钢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钢珠滑动至球槽内,则可快速卡接在球槽内,使活动板固定在桶盖上并能够随桶盖同步运动,弹簧钢珠与球槽的配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卡接灵活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在与桶盖相贴合的侧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桶盖上设有能够伸进卡接槽内的卡接块,所述卡接槽的侧壁上设有在竖直方向上阻挡卡接块从卡接槽内滑出的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插进卡接槽内并受到卡接槽的侧壁的阻挡,卡接块受到限制在卡接槽内,从而实现了活动板不会沿转轴旋转而运动,使活动板与桶盖固定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卡接块沿竖直方向从卡接槽内滑出,凸点则可较好地对卡接块在竖直方向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是该卡接块与卡接槽实现更好地配合卡接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杆以及在脚踏杆驱动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实现开启桶盖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铰接在脚踏杆的端部,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桶盖的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踩踏脚踏杆则能够带动顶杆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顶起桶盖实现打开垃圾桶的目的,脚踏杆与顶杆铰接配合,利用连杆机构原理,实现了通过踩踏的方式开启桶盖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活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上在与桶盖相抵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减缓顶起桶盖所产生的冲击力的弹性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由于顶杆是直接抵接在桶盖的内壁上,当顶杆向上运动顶起桶盖时,对桶盖具有一定的破坏力,弹性橡胶圈则可起到较好的保护桶盖受损的作用,延长该垃圾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盖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弹性橡胶圈伸入以使顶杆快速且准确顶起桶盖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为杆状物,桶盖为方形板状物,杆状物直接顶起板状物,则会产生较大的不平稳性,若弹性橡胶圈伸进凹槽内,则可将弹性橡胶圈限制在凹槽内,使顶杆顶起桶盖的作用力汇聚在凹槽内,提高顶杆顶起桶盖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蓄力状态的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弹簧具有来源易得,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具有优异的弹力,当活动板固定在桶盖上时,弹簧储蓄能量处于拉伸状态,当活动板不再与桶盖固定时,弹簧立即复位带动活动板开启更大的角度,结构简单,拉动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身上设有方便桶身移动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桶身处于倾斜状态,在滚轮的驱动下,桶身沿着施力方向进行移动,实现了垃圾桶的搬运,提高该垃圾桶的使用方便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桶盖上增设活动板,活动板具有两种状态,通过卡接件固定在桶盖上以及卡接件松动后在弹性件驱动下沿转轴旋转的活动状态,固定状态是在抛弃较小的垃圾时使用,而活动状态则是在抛弃较大体积的垃圾时使用,具有较强的适用广泛性;

2、在顶杆与桶盖相接触的一端设置弹性橡胶圈,以减缓顶杆对桶盖的直接冲击力,减小对桶盖的损坏力,延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

3、在桶盖的内壁上设置与弹性橡胶圈适配的凹槽,汇聚了顶杆顶起桶盖的作用力,有助于增加顶杆顶起桶盖的平稳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 是实施例一的垃圾桶的弹性橡胶圈与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垃圾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垃圾箱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垃圾桶的活动板与桶盖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桶身;2、桶盖;21、凹槽;22、转轴;23、弹簧钢珠;24、卡接块;3、脚踏装置;31、脚踏杆;311、铰接杆;312、第一连接杆;313、第二连接杆;314、脚踏端;32、顶杆;321、弹性橡胶圈;4、活动板;41、凸块;411、固定孔;412、球槽;413、卡接槽;4131、凸点;5、弹性件;6、手扶块;7、滚轮;8、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脚踏垃圾桶,如图1所示,包括方形的桶身1以及铰接设置在桶身1上的桶盖2,桶盖2呈方形结构,能够盖合在桶身1的开口上,实现桶身1的闭合,桶身1上具有用于开启桶盖2的脚踏装置3,通过踩踏脚踏装置3实现了桶盖2的开启,进行倾倒垃圾。

如图1和图2所示,脚踏装置3包括脚踏杆31,脚踏杆31包括设置在中部的铰接杆311,铰接杆311的两端具有第一连接杆312和第二连接杆313,第一连接杆312与第二连接杆31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铰接杆311的两端,第一连接杆312与第二连接杆31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顶杆32,顶杆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顶杆32相对设置在桶身1的沿长度方向上,铰接杆311上穿设有直接供脚踩踏的脚踏端314,形状呈U型,U型的踩踏端能够较好地实现铰接杆311的旋转以驱动第一连接杆312和第二连接杆313向图示上方顶起桶盖2,同时还能增加脚踩踏在脚踏端314上的舒适感。

如图3和图4所示,顶杆32上朝向桶盖2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橡胶圈321,在桶盖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弹性橡胶圈321凹凸配合的凹槽21,凹槽21呈长方形,当顶杆32沿竖直方向顶起时,弹性橡胶圈321恰好能够伸进凹槽21内,凹槽21的侧壁对弹性橡胶圈321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使弹性橡胶圈321能够稳固在凹槽21内,提高顶杆32对桶盖2的作用力,使顶起过程更加平稳;同时,弹性橡胶圈321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当顶杆32直接冲击在桶盖2内壁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延长了该垃圾桶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桶盖2上铰接有活动板4,活动板4为方形,活动板4朝向桶盖2的侧壁上延伸设有凸块41,凸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41相对设置在活动板4的侧壁的两端,在桶盖2上朝向活动板4的侧壁上套设有转轴22,两个凸块41在相对的侧壁上具有供转轴22穿设的固定孔411,转轴22伸进固定孔411内实现了活动板4转动连接在桶盖2上。

如图5所示,在两个凸块41相对的侧壁上还具有球槽412,桶盖2上在与凸块41相对的侧壁上具有卡接件,卡接件为弹簧钢珠23,当弹簧钢珠23插进球槽412内,实现了活动板4固定在桶盖2上,能够随桶盖2作同步运动。

如图6所示,在活动板4上具有弹性件5,优选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板4的表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桶盖2的表面上,当活动板4固定在桶盖2上时,弹簧处于蓄力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活动板4的侧边延伸具有手扶块6,手扶块6的形状为环形,施力在环形的手扶块6上,则能够克服弹簧钢珠23与球槽412的卡接力,使活动板4不再固定在桶盖2上,此时,由于弹簧具有较强的复位趋势,活动板4被拉伸,沿着转轴22旋转实现了开口角度的扩大,从而用于抛弃更大体积的垃圾。

如图6所示,在桶身1的底部具有滚轮7,滚轮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轮7分别设置在桶身1的两端,在桶身1与桶盖2的连接处设置的轴杆8(图3中示出),拉动轴杆8使该垃圾桶处于倾斜状态,在滚轮7驱动下,实现了该垃圾桶的移动与搬运。

实施例二:

一种脚踏垃圾桶,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凸块41与桶盖2相贴合的侧壁上具有卡接槽413,卡接槽413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在桶盖2上朝向凸块41的侧壁上具有卡接块24,卡接块24为长方形,在卡接槽413的内壁上具有凸点4131,卡接块24通过硬塞的方式塞进卡接槽413内,受到凸点4131的阻挡,卡接块24不会从卡接槽413内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