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机械取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9233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机械取菜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机械取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电动售菜机,技术并不成熟,并且无法完成自动加热功能,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通过直接掉在下面出口的方式出菜,严重破坏了菜的形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售菜功能,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设计全自动机械取菜机,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售菜功能,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全自动机械取菜机,主要包括储菜仓、机械臂与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储菜仓侧面设有用于保证菜的湿度的蒸汽孔,底面设有用于加热菜的电热丝,电热丝上方板上设有用于散出热量的散热孔;储菜仓用于放置装有菜的菜盘,储菜仓后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缸,推杆电缸前端设有用于推出菜盘的推板;与储菜仓配合使用的机械臂上端设有用于接住菜盘的盘托,盘托中部设有沟槽;用于和机械臂配合的传动机构设有用于传送菜盘的传送带与漏孔,传送带上设有用于将菜盘拨落的拨销;储菜仓外侧壁安装有用于控制机器的控制面板。

所述的全自动机械取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丝设计为螺旋状。

所述的全自动机械取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孔方向为推杆电缸的轴向方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售菜功能,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 1、储菜仓;2、机械臂;3、传动机构;4、传送带;5、盘托;6、菜盘;7、推杆电缸;8、控制面板;9、蒸汽孔;10、电热丝;11、散热孔;12、推板;13、漏孔;14、拨销;1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自动机械取菜机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机械取菜机,主要包括储菜仓1、机械臂2与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储菜仓1侧面设有用于保证菜的湿度的蒸汽孔9,底面设有用于加热菜的电热丝10,电热丝10上方板上设有用于散出热量的散热孔11;储菜仓1用于放置装有菜的菜盘6,储菜仓1后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缸7,推杆电缸7前端设有用于推出菜盘6的推板12;与储菜仓1配合使用的机械臂2上端设有用于接住菜盘6的盘托5,盘托5中部设有沟槽15;用于和机械臂2配合的传动机构3设有用于传送菜盘6的传送带4与漏孔13,传送带4上设有用于将菜盘拨落的拨销14;储菜仓1外侧壁安装有用于控制机器的控制面板8;所述的电热丝10设计为螺旋状;所述的散热孔11方向为推杆电缸7的轴向方向。

在使用时,首先在每层的储菜仓1放入相同的菜,通过控制面板8选择需要的菜,按下操作按钮,对应的推杆电缸7带动推出菜盘6的推板12向前运动,同时,机械臂2带动的盘托5上升到相应位置接住被推出来的菜盘6,通过升降运动,盘托5将菜盘6放置在用于传送菜盘6的传送带4上,运动带固定位置的传送带4上设有的拨销14插进盘托5中部的沟槽15,传送带4带动拨销14运动,拨销14将盘托5中的菜盘6拨落到传送带4上,机械臂2带动的盘托5上升到初始位置,使用者在一旁接住被传送带4运过来的菜盘6,完成买菜工作;控制面板8会将储菜仓1中每一层的菜盘6的剩余情况传送到终端,并能通过电热丝10定时为储存在储菜仓1中的菜加热,通过蒸汽孔9为需要的菜增加湿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