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9462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装饮料、酒或其它一次容器,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的一次瓶子使用量巨大,每年达到十几亿瓶,现在回收的大多是瓶身,而瓶盖因为体积较小,消费者一般打开后,有时直接会将瓶盖丢去,或是不小心遗失,瓶盖不能与瓶体一起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可以实现瓶盖与瓶体一起回收,几乎可以杜绝瓶盖不能回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包括瓶体,及盖在所述瓶体出口的盖子;

所述瓶体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固定环,所述盖子通过连接绳连接在固定环上。

进一步讲,盖子上设有拉环,拉环通过连接绳连接在固定环上。

进一步讲,盖子上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有旋转环,旋转环与固定环通过连接绳连接。

还可以,旋转环通过短连接杆与第二环形槽内壁连接。

进一步讲,瓶体外表面还设有连接槽,连接绳设在连接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盖子与瓶体通过连接绳连接,使盖子与瓶体连成为一体,当打开盖子时,盖子因连接绳而与瓶体不分离;

2、通过旋转环与第二环形槽内壁连接,从而实现了防伪功能,当打开盖子时,必然会使旋转环与第二环形槽相分离,不良商家不能直接重新使用该瓶时,唯一的办法是将该瓶进行重新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瓶体1、盖子2、第一环形槽3、固定环4、拉环5、连接绳6、旋转环7、第二环形槽8、短连接杆9、连接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便于回收的瓶子包括瓶体1,及盖在所述瓶体1出口的盖子2,优选的,对于一般的易拉罐其盖子2为带拉环的压片;

瓶体1上设有第一环形槽3,第一环形槽3内设有固定环4,优选的,盖子2上设有拉环5,拉环5通过连接绳6连接在固定环4上,

使用时,通过拉环5将盖子2(压片)打开后,盖子2通过连接绳连接在固定环4上。

如图2中,种便于回收的瓶子包括瓶体1,及盖在所述瓶体1出口的盖子2,优选的,对于一般的塑料瓶其盖子2带内螺纹的盖,盖子2通过内螺纹与瓶体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瓶体1上设有第一环形槽3,第一环形槽3内设有固定环4,盖子2上设有第二环形槽8,第二环形槽8内设有旋转环7,旋转环7与固定环4通过连接绳6连接,优选的,旋转环7通过短连接杆9与第二环形槽8内壁连接。

优选的,瓶体1外表面还设有连接槽10,连接绳6设在连接槽10中,连接绳6放置在连接槽10中,可以防止连接绳6有该瓶运输过程中被挤压而造成断裂。

优选的,在盖子2上设有二端开口的通管,通管表面设有螺纹,通管设在盖子2内一端与瓶体1内壁固定,当旋转盖子2时,能使通管在盖子外的一端高于或低于盖子2外表面,喝水时可以通过旋转盖子2使通管在盖子外的一端高于盖子2外表面即可。

使用时,当需要打开盖子2时,通过旋转盖子2使其与瓶体1相分离时,旋转环7(受到连接绳6的拉力,其不会产生移动)阻止盖子2旋转,当旋转环7与第二环形槽8连接的短连接杆9断裂之后旋转环7沿第二环形槽8旋转,旋转环7不阻止盖子2旋转,盖子2与瓶体1分离后,受连接绳6与旋转环7的作用,盖子2与瓶体1不分离,同时短连接杆9断裂后,该瓶不能重复利用,需要将该瓶制用材料后再重新浇筑该瓶从而实现防伪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