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断线线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85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可断线线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可断线线轴。



背景技术:

家家户户一般都备有针线工具,以便于对纽扣掉落、衣物破损等进行简单的缝补修复,现有线轴结构都较为简单,使用完毕往往将线头缠绕在线轴上留待下次使用,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再次使用时线头不好查找。因此,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809226.6提出一种针线套筒,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头的插线槽,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操作时总是要先将棉线剪断,再固定到套筒上。工业用的套筒体积较大,容易固定,上述方案确实适合,但对于家庭使用的线轴来说,其体积小,不易将线头塞进相应的插线槽中。

此外,女工操作时经常遇到临时找不到剪刀的状况,现有做法往往通过牙齿啃咬来切断棉线,但一般家中棉线储藏环境不良,棉线中可能滋生大量细菌,通过啃咬容易导致病从口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便捷进行断线操作并将线头快速固定的可断线线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断线线轴,线轴为无底的圆柱体或无底的多边形柱体,线轴一端开口处设有卡住线头的第一裂缝和用于割断线头的刀片。

较佳的,线轴一端开口还设有第二裂缝,刀片贴在第二裂缝上。

较佳的,第一裂缝和第二裂缝连线穿过线轴一端开口内的中心。

较佳的,刀片贴在线轴轴壁内侧。

较佳的,线轴一端开口还设有一深V口,刀片贴在第一裂缝上且位于线轴轴壁内侧,刀片刀刃到线轴端部平面的距离小于深V口长度。

较佳的,刀片径向固定在第一裂缝附近,刀片刀刃朝向线轴内部。

较佳的,线轴一端开口设有轴壁凸起,第一裂缝设在轴壁凸起上,刀片贴在第一裂缝上且位于线轴轴壁内侧。

较佳的,线轴一端还设有一错开开口,错开开口之间设有垂直于线轴轴壁的刀片,刀片刀刃朝向线轴端面外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线轴端部增加刀片与固定线头的裂缝,利用线轴本身即可完成断线并储存线头的过程,避免了临时找不到断线工具的尴尬情况发生,方便下次使用时可快速找到线头,应用起来更加顺手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可断线线轴,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可断线线轴主体可以采用无底的圆柱体或无底的多边形柱体,线轴一端开口处设有卡住线头的第一裂缝1和用于割断线头的刀片2,刀片2贴在线轴轴壁内侧,可以较好的避免使用者被刀片2刮伤。为保证切断线头、卡住线头过程容易,线轴一端开口还可以设有第二裂缝3,刀片2贴在第二裂缝上,刀片刀刃朝向线轴外侧。使用时,拉出足够长的棉线后,将棉线待切断处先穿过上述第一裂缝1,由第一裂缝1将其卡住,再穿过第二裂缝3,并向下拉扯,在刀片2的作用下棉线切断,再次使用时,根据第一裂缝1位置快速查到线头,并从线轴外部将线头拉出。

第一裂缝1与第二裂缝3可随机分布于线轴一端的不同位置,由于当两个裂缝挨得太近时,棉线插入第二裂缝3有一定困难,为便于操作,较佳的可以让第一裂缝1和第二裂缝3距离尽量拉长,让其连线穿过线轴一端开口内的中心,即两条裂缝处于线轴一端直径与线轴相交的两个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揭示了第二种结构,如图2所示,除了第一裂缝1和刀片2外,线轴一端开口还设有一深V口4,为避免使用者划伤,刀片2贴在第一裂缝1上且位于线轴轴壁内侧,要求刀片2刀刃21到线轴端部平面的距离小于深V口4长度。使用时,拉出足够长的棉线后,将棉线待切断处先穿过上述第一裂缝1,由第一裂缝1将其卡住,再穿过深V口4,并向下拉扯,由于刀片2刀刃21位于深V口4上方,因此可以在拉力及刀片2的作用下切断棉线,断口前段由于第一裂缝1的夹紧作用得以固定。再次使用时,根据第一裂缝1位置快速查到线头 ,并从线轴外部将线头拉出。

同样的,第一裂缝1和深V口4可随机分布于线轴一端的不同位置,但为了让拉扯效果更好,可以将两者设置在线轴一端直径与线轴相交的两个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揭示了第三种结构,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最简方案,仅含有第一裂缝1和刀片2,为便于切断棉线,可以设置刀片2径向固定在第一裂缝1附近,刀片2的刀刃21朝向线轴内部(图中为朝下),以防止使用者不小心刮伤手指。使用时,拉出足够长的棉线后,将棉线待切断处先穿过第一裂缝1,由第一裂缝1将其卡住,再从刀片2下方绕过刀片2并伸向线轴外部,通过向外拉扯,使得棉线被朝下的刀刃21切断,断口前段由于第一裂缝1的夹紧作用得以固定。再次使用时,根据第一裂缝1位置快速查到线头 ,并从线轴外部将线头拉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揭示了第四种结构,如图4所示,除了第一裂缝1和刀片2外,线轴一端开口还设有轴壁凸起5,第一裂缝1设在该轴壁凸起5上,刀片2则贴在上述第一裂缝1上且位于线轴轴壁内侧。使用时,拉出足够长的棉线后,将棉线待切断处先穿过上述第一裂缝1,由第一裂缝1将其卡住,当向下拉扯时,由于刀片2刀刃21位于线轴一端开口上方,因此可以在拉力及刀片2的作用下切断棉线,断口前段由于第一裂缝1的夹紧作用得以固定。再次使用时,根据第一裂缝1位置快速查到线头 ,并从线轴外部将线头拉出。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揭示了第五种结构,如图5所示,除了第一裂缝1和刀片2外,线轴一端还设有一错开开口6,错开开口6之间设有垂直于线轴轴壁的刀片2,刀片2刀刃21朝向线轴端面外部(图中为朝上)。使用时,拉出足够长的棉线后,将棉线待切断处先穿过上述第一裂缝1,由第一裂缝1将其卡住,再穿过错开开口6,并向下拉扯,使得棉线被朝上的刀刃21切断,断口前段由于第一裂缝1的夹紧作用得以固定。再次使用时,根据第一裂缝1位置快速查到线头 ,并从线轴外部将线头拉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