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口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06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口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口桶。



背景技术:

桶可用来盛装液体、固体颗粒等多种状态的物料,作为常用的工业容器,经常需要被搬运、堆放及运输。按桶口数量,工业用桶一般可分为单口桶或多口桶。其中,单口桶形式单一,只能单侧倾斜倒料,当所需物料倾倒位置位于另一侧时,还需翻转桶体,操作不方便。双口桶可两侧倾倒物料,方便操作。但是,由于双口桶桶体顶端的结构较多,结构不对称,使之受力不均匀,强度低,同时,还会导致堆码不稳定,易侧翻倾倒等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包括桶体、两个桶盖和提手组件;其中,桶体的顶端具有两个桶顶面、两个桶口凹槽,两个桶口、加强平台和提手凸台;两个桶顶面分别设于桶体顶端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桶口凹槽设于两个桶顶面之间,分别位于桶体顶端剩余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桶口对称设置,分别设于两个桶口凹槽内;加强平台和提手凸台并排设置,位于两个桶口凹槽之间,加强平台和提手凸台均与桶顶面垂直,提手凸台高于桶顶面;两个桶盖分别盖在两个桶口上;提手组件包括提手耳、提手和销钉;提手耳固定在提手凸台的靠近加强平台的一侧,与提手凸台平齐;提手的一端具有销孔,销钉穿过销孔和提手耳,提手与提手耳转动连接;提手处于非提起状态时,提手的两端置于两个桶顶面上,并与提手凸台平齐。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体的底端具有两个桶底面和提手凹槽;两个桶底面分别设于桶体底端的相对的两侧;提手凹槽设于两个桶底面之间,与提手凸台和提手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提手凹槽的深度,与提手凸台高于桶顶面的高度相匹配;两个桶上下堆叠时,上方桶的提手凹槽,套在下方桶的提手凸台和提手组件上,上方桶的桶底面置于下方桶的桶顶面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体的底端还具有两个桶口凹槽;两个桶口凹槽与两个桶口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别设于提手凹槽的两侧,并与提手凹槽相连续。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体的底端还具有两个端部凹槽;两个端部凹槽对称设置,分别位于两个桶口凹槽的外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口凹槽的深度小于提手凹槽的深度;端部凹槽的深度小于桶口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提手凸台的靠近加强平台的一侧为倾斜面,销孔与倾斜面相抵,倾斜面限制提手的转动范围为0-135°。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强平台低于桶顶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盖盖上桶口上时,桶盖与桶顶面平齐。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销钉位于桶体顶端的对称轴上。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体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桶口对称地分布于桶体顶端,可以双侧倾斜倒料,适用于容积较大、不易搬运转向的容器,使之方便操作,同时可避免残留液体。桶体的顶端还具有提手凸台,用于固定由提手组件,同时,还可以在桶堆码时,平衡提手组件受力,使桶体顶端受力平衡稳定。相应地,桶体底端具有提手凹槽,当桶堆码时,上桶的提手凹槽可套在下桶的提手组件和提手凸台上,使上下堆叠稳定,同时,下桶可定位上桶,实现整齐稳定地堆码。此外,桶体底端还具有桶口凹槽,当桶盖与桶口未拧紧时,可避免桶盖伸出桶顶部分导致的堆叠失衡。本实用新型结构对称,抗压强度高,双桶口结构方便操作,堆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口桶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双口桶的主视底端局部剖面图;

图3是一种双口桶的左视底端局部剖面图;

图4是一种双口桶的俯视图;

图5是一种双口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口桶,包括桶体100、两个桶盖200和提手组件。

如图4和5所示桶体100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四个侧面易于多个桶之间紧密排列,弧形转角易于桶内液体物料的流动。

如图1-4所示,桶体100的顶端具有两个桶顶面110、两个桶口凹槽120,两个桶口130、加强平台140和提手凸台150。

两个桶顶面110分别设于桶体100顶端的相对的两侧。

两个桶口凹槽120设于两个桶顶面110之间,分别位于桶体100顶端剩余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桶顶面110和两个桶口凹槽120沿桶体100顶端的边缘组成矩形。

两个桶口130对称设置,分别设于两个桶口凹槽120内。两个桶盖200分别盖在两个桶口130上,桶盖200与桶口130拧紧时,两个桶盖200与桶顶面110平齐。

加强平台140和提手凸台150并排设置,位于两个桶口凹槽120之间,加强平台140和提手凸台150均与桶顶面110垂直。加强平台140低于桶顶面110,用于加强桶体100顶端的强度。提手凸台150高于桶顶面110,用于固定提手组件。

提手组件包括提手耳310、提手320和销钉330。提手耳310固定在提手凸台150的一侧,靠近加强平台140,并与提手凸台150平齐。提手320的一端具有销孔321,销钉330穿过销孔321和提手耳310,使提手320与提手耳310转动连接。提手320处于非提起状态时,提手320的两端置于两个桶顶面110上,且提手320与提手凸台150平齐,提手凸台150可以分担提手的受力负荷,均衡桶体100的顶端结构。

其中,提手凸台150的靠近加强平台140的一侧,即固定提手耳310的一侧为倾斜面151,销孔321与该倾斜面151相抵,该倾斜面151限制提手320的转动范围为0-135°,如图2所示。

其中,销钉330位于桶体100顶端的对称轴X上。当提手320为竖直提起状态时,提手320即位于桶体100顶端的对称轴X上,使提手320的受力均匀,同时可使桶体100被平稳地提起,桶内物料被稳定地搬运移动。

如图2、3和5所示,桶体100的底端具有两个桶底面160、提手凹槽170、两个桶口凹槽180和两个端部凹槽190。

两个桶底面160分别设于桶体100底端的相对的两侧,与桶体100顶端的两个桶顶面110相对应。

提手凹槽170设于两个桶底面160之间,与提手凸台150和提手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提手凹槽170的深度,与提手凸台150高于桶顶面110的高度相匹配。当两个桶上下堆叠时,上方桶的提手凹槽170可套在下方桶的提手凸台150和提手组件上,此时,上方桶的桶底面160置于下方桶的桶顶面110上,上方桶可稳定地放置于下方桶上,且下方桶可限定上方桶的放置位置,上下两桶可实现竖直整齐堆叠。

两个桶口凹槽180与两个桶口130的位置一一对应,分别设于提手凹槽170的两侧,并与提手凹槽170相连续。桶口凹槽180呈半圆形,当两个桶上下堆叠、桶盖200与桶口130拧紧时,下方桶的桶口130的内侧一半位于提手凹槽170的下方,外侧一半位于提手凹槽170的下方。当桶盖200与桶口130未拧紧时,桶盖200高出桶顶面110,高出部分可伸入桶口凹槽180和提手凹槽170中,避免上方桶放置不平稳,堆叠不稳定。

两个端部凹槽190对称设置,分别位于两个桶口凹槽180的外侧。当上下两桶堆叠时,操作人员可由端部凹槽190观察其内侧的堆叠情况。

其中,桶口凹槽180的深度小于提手凹槽170的深度,端部凹槽190的深度小于桶口凹槽180的深度,可提高桶体100底端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