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1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闯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



背景技术:

铜版纸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刷纸。主要用于印刷高级书刊的封面和插图、彩色画片、各种精美的商品广告、样本、商品包装、商标等。铜版纸为平板纸,铜版纸有单面铜版纸、双面铜版纸、无光泽铜版纸、布纹铜版纸之分。根据质量分为A、B、C 三等。铜版纸的主要原料是铜版原纸和涂料。对铜版原纸的要求是厚薄均匀,伸缩性小,强度较高 ,抗水性好。纸面不许有斑点、皱纹、孔眼等纸病,用来涂布的涂料是由优质的白色颜料、胶粘剂及辅助添加剂等组成的。将这种流动性大且固体物含量高的涂料,通过涂布机薄而均匀地涂刷在原纸上,然后进行干燥,在卷纸机上卷成卷筒状,再送到超级压光机上进行压光整饰,最后分切、选纸、打包。现有的印后加工设备加工后的铜版纸不方便进行回收,不方便对铜版纸进行闯齐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闯齐板进行移动更加灵活,从而可以使闯齐板移动稳定性更加好;闯齐板通过闯齐片可以对载纸板上的铜版纸进行闯齐,从而方便对铜版纸进行运载的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机架,机架的外侧壁位置设有限位片,机架的端部上设有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第一安装轴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端部上设有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第二安装轴安装在机架上,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设有传输带;机架的内底部上设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竖直布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端部之间设有载物板,载物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外周面套装有驱动轮,主动滚筒的端部设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啮合;底板上设有载纸板,载纸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与第二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与第二支撑弹簧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弹簧与第二支撑弹簧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上设有闯齐板,闯齐板呈竖直布置,闯齐板的底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呈水平布置,移动板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闯齐板的外侧壁位置设有闯齐片,闯齐片与闯齐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闯齐板的背部设有伸缩轴,伸缩轴呈水平布置,伸缩轴的一端与闯齐板的背部连接,底板上设有气缸,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支撑板,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端部之间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呈水平布置,伸缩轴穿过导向筒,第二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安装板,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闯齐板的端部设有护片。

进一步地,所述护片为弧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该闯齐装置安装在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设备上;通过底板可以对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进行支撑,通过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可以对载物板进行支撑,通过载物板可以对驱动电机进行安装,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可以对驱动轮进行转动控制,驱动轮带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传输带可以控制从动滚筒实现转动,从而可以对传输带进行驱动控制,通过传输带可以对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设备传输过来的铜版纸进行输送,通过载纸板可以对铜版纸进行运载,通过第一支撑弹簧与第二支撑弹簧可以大大提高载纸板的抗冲击性能,铜版纸输送到载纸板上,气缸可以控制伸缩轴实现移动伸缩,通过伸缩轴可以对闯齐板进行移动调节,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可以对闯齐板进行移动更加灵活,从而可以使闯齐板移动稳定性更加好;闯齐板通过闯齐片可以对载纸板上的铜版纸进行闯齐,从而方便对铜版纸进行运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机架12,机架12的外侧壁位置设有限位片13,机架12的端部上设有主动滚筒14,主动滚筒14通过第一安装轴15安装在机架12上,机架12的端部上设有从动滚筒16,从动滚筒16通过第二安装轴17安装在机架12上,主动滚筒14与从动滚筒16之间设有传输带18;机架12的内底部上设有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呈竖直布置,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的端部之间设有载物板21,载物板21上设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前部设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的外周面套装有驱动轮23,主动滚筒14的端部设有从动轮,驱动轮23与从动轮啮合;底板11上设有载纸板27,载纸板27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28与第二支撑弹簧29,第一支撑弹簧28与第二支撑弹簧29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弹簧28与第二支撑弹簧29设置在底板11上;底板11上设有闯齐板30,闯齐板30呈竖直布置,闯齐板30的底部设有移动板31,移动板31呈水平布置,移动板3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32与第二移动轮33,第一移动轮32与第二移动轮3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32与第二移动轮33均为万向轮;闯齐板30的外侧壁位置设有闯齐片34,闯齐片34与闯齐板3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5与第二缓冲弹簧36;闯齐板30的背部设有伸缩轴41,伸缩轴41呈水平布置,伸缩轴41的一端与闯齐板30的背部连接,底板11上设有气缸44,伸缩轴41的另一端与气缸44连接;底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柱38、第二支撑柱39以及支撑板42,第一支撑柱38与第二支撑柱39的端部之间设有导向筒40,导向筒40呈水平布置,伸缩轴41穿过导向筒40,第二支撑柱39与支撑板42之间设有安装板43,气缸44设置在安装板43上;闯齐板30的端部设有护片37;护片37为弧面形状;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25与第二对接板26。

本实用新型印刷铜版纸印后收纸闯齐装置,可以将该闯齐装置安装在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设备上;通过底板11可以对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进行支撑,通过第一侧板19与第二侧板20可以对载物板21进行支撑,通过载物板21可以对驱动电机22进行安装,驱动电机22通过驱动轴24可以对驱动轮23进行转动控制,驱动轮23带动主动滚筒14,主动滚筒14通过传输带18可以控制从动滚筒16实现转动,从而可以对传输带18进行驱动控制,通过传输带18可以对印刷机的印后加工设备传输过来的铜版纸进行输送,通过载纸板27可以对铜版纸进行运载,通过第一支撑弹簧28与第二支撑弹簧29可以大大提高载纸板27的抗冲击性能,铜版纸输送到载纸板27上,气缸44可以控制伸缩轴41实现移动伸缩,通过伸缩轴41可以对闯齐板30进行移动调节,移动板31通过第一移动轮32与第二移动轮33可以对闯齐板30进行移动更加灵活,从而可以使闯齐板30移动稳定性更加好;闯齐板30通过闯齐片34可以对载纸板27上的铜版纸进行闯齐,从而方便对铜版纸进行运载。

其中,底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柱38、第二支撑柱39以及支撑板42,第一支撑柱38与第二支撑柱39的端部之间设有导向筒40,导向筒40呈水平布置,伸缩轴41穿过导向筒40,第二支撑柱39与支撑板42之间设有安装板43,气缸44设置在安装板43上;所以通过第一支撑柱38、第二支撑柱39以及支撑板42可以对导向筒40进行安装,通过导向筒4可以使伸缩轴41移动稳定性更加好。

其中,闯齐板30的端部设有护片37;护片37为弧面形状;所以通过护片37可以保护闯齐片34的上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