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977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梯门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楼群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在电梯的整体结构中,电梯的门系统包括电梯厅门和电梯轿门,通常电梯厅门固定于电梯井道开口处,轿门安装于轿厢上。电梯的厅门和轿门都是为了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或轿内乘客和物品与井道相撞而发生危险的必要结构,都是电梯的重要安全保护设施,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有技术的电梯厅门由电机带动门旋转实现门的打开与关闭,当门关闭时,若有乘客突然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厅门可能会与乘客发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电梯门系统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固定牢靠和安全性能好的电梯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门系统,包括电梯厅门,所述电梯厅门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均包括门本体、门轴及限位开关,所述门本体连接所述门轴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门体的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门体的限位开关的端部间隔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开关包括触发部、矩形滑槽及矩形滑动部,所述矩形滑槽设于所述触发部的一端,所述矩形滑动部部分设于所述矩形滑槽的内部,并允许所述矩形滑动部沿所述矩形滑槽的深度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为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矩形滑动部靠近所述门轴的一端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滑槽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矩形滑槽一侧边缘延伸形成,所述矩形滑动部形成有卡扣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卡扣部相互配合,将所述矩形滑动部卡设于所述矩形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矩形滑动部的间隔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门本体与所述触发部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门轴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触发部数据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装置数据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旋转以控制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的开启与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厅门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在各楼层的开口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增加了限位开关并且将其与控制系统连接,防止厅门关闭与乘客碰撞,减少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变频器,进而由变频器控制电机,不仅实现了厅门的快速、平稳的开、关门,也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三、通过将电机设置于所述门轴内,能有效减小所述电机的运行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系统II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系统II区域的放大图。所述电梯门系统1包括电梯厅门11、驱动装置12和控制系统13。

所述电梯厅门11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的第一门体111和第二门体112。

所述第一门体111包括第一门本体1111、第一门轴1112及第一限位开关1113,所述第一门本体1111连接所述第一门轴1112和第一限位开关1113。

所述第二门体112包括第二门本体1121、第二门轴1122及第二限位开关1123,所述第二门本体1121连接所述第二门轴1122和第二限位开关1123。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113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123的端部间隔相对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12设于所述第一门轴1112或所述第二门轴1122的内部,驱动所述第一门体111或所述第二门体1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2同时设于所述第一门轴1112和所述第二门轴1122的内部,共同驱动所述所述第一门体111和所述第二门体112。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113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123的结构相同,限位开关包括连接部14、弹簧15、触发部16、矩形滑槽17及矩形滑动部18,所述矩形滑槽17设于所述触发部16的一端,所述矩形滑动部18部分设于所述矩形滑槽17的内部,并允许所述矩形滑动部18沿所述矩形滑槽17的深度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弹簧15设于所述触发部16与所述矩形滑动部18的间隔空间内;所述连接部14连接所述第一门本体1111或所述第二门本体1121与所述触发部16的另一端。

所述矩形滑槽17形成有限位部171,所述限位部171沿所述矩形滑槽17一侧边缘延伸形成,所述矩形滑动部18形成有卡扣部181,所述限位部171和所述卡扣部181相互配合,将所述矩形滑动部18卡设于所述矩形滑槽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16为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矩形滑动部18靠近所述第一门轴1112或第二门轴1122的一端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12为驱动马达。所述控制系统13为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变频。

工作时,所述电梯厅门11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在各楼层的开口处。

所述驱动装置12与所述触发部16数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3与所述驱动装置12数据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12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门体111和所述第二门体112旋转以控制所述第一门体111和所述第二门体112的开启与关闭。

当电梯门关闭过程中,乘客此时需要进入电梯,所述第一门体111的第一限位开关1113和所述第二门体112的第二限位开关1123可能会与乘客发生接触,当接触产生时,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113或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123的矩形滑动部18通过所述弹簧15的支撑在所述矩形滑槽17内向所述触发部16方向移动,当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矩形滑动部18与所述触发部16产生碰撞,所述触发部16触发所述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系统13对所述第一门体111或所述第二门体112产生控制信号,实现所述第一门体111或所述第二门体112快速开启和关闭,使乘客安全通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增加了限位开关并且将其与控制系统连接,防止厅门关闭与乘客碰撞,减少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变频器,进而由变频器控制电机,不仅实现了厅门的快速、平稳的开、关门,也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三、通过将电机设置于门轴内,能有效减小所述电机的运行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