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R制程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042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SR制程防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SR制程加工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R制程防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流水线制程是积压式工站作业,客户对产品SR(塑胶套)外观要求较高,SR在加工流动过程中,容易积压,挤压,碰撞,产品SR裸露在制程中容易损伤,刮花,制程外观不良率很高,容易报废整条产品;在此情况下,亟需设计开发出一款防护套,对产品SR部位进行保护,降低制程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R制程防护套,用于解决现有的SR制程在加工中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R制程防护套,其包括:盒体,以及设于所述盒体侧壁端部的可翻转盖合于盒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盒体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一对定位柱和一对限位部,所述盒体的一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穿射被防护件的限位口,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连接柱;当被防护件卡装于盒体内时,所述限位口和限位部将被防护件固定,旋转盖体,使被防护件容纳于盒体内。

其中,所述的盒体包括底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四周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围合成一容纳被防护件的容腔。

其中,所述的一对定位柱分列于限位口两侧。

其中,所述的一对限位部分列于限位口两侧。

其中,所述的定位柱和限位部沿限位口方向前后分布。

其中,所述的盖体上位于限位口上方的位置还设有一对凹陷槽,以便快速旋转盖体。

其中,所述的盖体上与旋转轴相对的边缘还设有一方便装配定位的倒角结构。

其中,所述的限位部为倒T型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SR制程防护套,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将SR制程容放于专门设计的防护套内,从而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对表面造成的损伤,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SR制程防护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SR制程防护套所防护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SR制程防护套与被防护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SR制程防护套,其包括:盒体1,以及设于所述盒体1侧壁端部的可翻转盖合于盒体1上的盖体2,其中,所述盒体1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一对定位柱13和14和一对限位部15和16,所述盒体1的一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穿射被防护件10的限位口11和12,所述盖体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3和14对应的连接柱23和24;当被防护件10卡装于盒体1内时,所述限位口11、12和限位部15、16将被防护件10固定,旋转盖体2,使被防护件10容纳于盒体1内,从而实现在加工过程对整体进行防护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1包括底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四周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围合成一容纳被防护件的容腔,即该盒体1为方体状。

更具体的,所述的一对定位柱13、14分列于限位口11的两侧。所述的一对限位部15、16分列于限位口12两侧。并且,所述的定位柱13、14和限位部15、16沿限位口方向前后分布。定位柱13、14上设有可供连接柱23和24插接的孔。

请再次参阅附图1,所述的盖体2上位于限位口11和12上方的位置还设有一对凹陷槽21、22,以便在打开盖体2时,快速旋转。

其中,所述的盖体2上与旋转轴3相对的边缘还设有一方便装配定位的倒角结构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部15、16为倒T型件。

该SR制程防护套,对产品SR部位进行保护,防止SR在加工流动过程中,容易积压,挤压,碰撞,产品SR容易损伤,刮花等问题,降低制程外观不良率。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