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片运输装置及推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3758发布日期:2018-09-25 17: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玻片运输装置及推片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应用极广,特别是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传统玻片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玻片车承载玻片并沿滑轨滑动以进行传送;由于玻片车的结构复杂,在同时进行多片玻片制备时,为了保证玻片制备的延续性地,需要多个玻片车同时进行运输,使得整个血涂片制备仪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有效保证玻片制备延续性的玻片运输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玻片运输装置的推片系统。

一种玻片运输装置,用于输送玻片,其包括:

基板;

第一运输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输送板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输送动力组件;以及

第二运输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包括推送板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推送动力组件;

其中,所述输送板在所述输送动力组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基板在用于承接所述玻片的输送位及用于对所述玻片进行推片操作的推片位之间来回移动;所述推送板包括多个推送位,当放置有所述玻片的所述输送板由所述推片位移动至所述输送位时,所述推送板中上一个所述推送位承接放置于所述输送板上的所述玻片,且在所述推送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将所述玻片转移至下一个所述推送位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板和所述输送板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端,所述输送位和所述推片位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推送板中多个所述推送位在所述推送动力组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作同步或异步的口字型循环移动,以将所述玻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输送位方向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推送板和所述输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输送板在所述输送动力组件驱动下将放置于所述输送位的所述玻片沿所述第二方向托举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推片位,且所述输送板还将完成推片操作的所述玻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回至所述输送位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复位;所述推送板在所述推送动力组件驱动下将所述输送位上完成推片操作的所述玻片推举并向远离所述输送位方向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板包括底板及凸出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侧板,多个所述推送位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输送位的一端开设有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垂直两个所述侧板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输送板的宽度,且每个所述推送位在垂直两个所述侧板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输送板的宽度而小于所述玻片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运输导轨、输送板安装座以及输送滑块,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运输导轨、推送板安装座以及推送滑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运输导轨和所述第二运输导轨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互面对的表面;所述输送板安装座通过所述输送滑块沿所述第一运输导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推送板安装座通过所述推送滑块沿所述第二运输导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动力件、第二输送动力件、输送主动轮、输送从动轮、输送传送带、输送齿条及输送齿轮,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的两端,所述输送传送带绕设于所述输送主动轮和所述输送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动力件与所述输送主动轮连接,所述输送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输送板上,所述输送齿轮设置于所述输送板安装座上并与所述输送齿条啮合,所述第二输送动力件与所述输送齿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推送动力件、第二推送动力件、推送主动轮、推送从动轮、推送传送带、输送齿条及输送齿轮,所述推送主动轮和所述推送从动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的两端,所述推送传送带绕设于所述推送主动轮和所述推送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动力件与所述推送主动轮连接,所述推送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推送板上,所述推送齿轮设置于所述推送板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推送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推送动力件与所述推送齿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第二到位传感器以及第一触发件,第二运输机构包括第三到位传感器、第四到位传感器以及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触发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安装座上;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到位传感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触发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安装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上下传感器及第一上下触发件,第二运输机构包括第二上下传感器及第二上下触发件;所述第一上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板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上下触发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板上;所述第二上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推送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上下触发件设置于所述推送板上。

一种推片系统,其包括台板及均设置于所述台板上的推片装置和玻片运输装置,所述推片装置用于对放置于所述推片位的所述玻片进行推片操作,所述玻片运输装置为上述所述的玻片运输装置。

本发明玻片运输装置及推片系统中,输送板将玻片移动至推片位完成推片操作后移回至输送位后继续进行下一玻片的输送操作;推送板上靠近输送位的推送位承接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后,转移至下一个推送位后继续进行下一玻片的推送,下一个推送位以同样的方式将玻片依次且持续的向后推送,直至玻片被推送至与下一工序连接的最后一个推送位。如此,整个推片系统可仅通过设置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便可连续进行多片玻片的推片及运输操作,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推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推片系统中玻片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玻片运输装置中第一运输机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玻片运输装置中第一运输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玻片运输装置中第二运输机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玻片运输装置中第二运输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推片系统100用于对玻片200进行推片操作,并将推片完成的玻片200传送至下一工序。推片系统100包括台板10、玻片仓30、推片装置50以及玻片运输装置70。台板1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长方形板状,玻片仓30设置台板10上,用于推出玻片200。推片装置50和玻片运输装置70均设置于台板10上,且相对玻片仓30位于相同一侧。玻片运输装置70用于将由玻片仓30推出的玻片200运输至推片装置50下方,以供推片装置50对玻片200进行推片操作;且玻片运输装置70还用于将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一一的推送并运输至下一工序。

请参看图2,玻片运输装置70包括基板71、第一运输机构73以及第二运输机构75。其中,基板7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长方形板状,用于为整个玻片运输装置70提供安装与支撑。第一运输机构73和第二运输机构75均设置于基板71上,且第一运输机构73用于将由玻片仓30推出的玻片200运输至推片装置50下方进行推片操作,并将推片完成的玻片200传送至第二运输机构75;第二运输机构75用于将推片完成的玻片200推送至下一工序。

基板71设置于台板10下方,其沿第一方向开设滑槽710,对应地台板10与滑槽710对应位置开设有通槽11(请参看图1)。其中,通槽11在垂直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滑槽710在垂直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使得滑槽710在垂直第一方向上有部分露出并收容于通槽11内。也就是说,通槽11和滑槽710在垂直第一方向上呈阶梯状。

请参看图3和图4,第一运输机构73包括用于承载玻片200的输送板730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输送动力组件731。第二运输机构75包括推送板750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推送动力组件751。其中,输送板730在输送动力组件731的驱动下,相对基板71在用于承接玻片200的输送位及用于对玻片200进行推片操作的推片位之间来回移动。推送板750包括多个推送位7501,当放置有玻片200的述输送板730由推片位移动至输送位时,推送板750中上一个推送位7501承接放置于输送板上的玻片200,且在推送动力组件751的驱动下将玻片200转移至下一个推送位7501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输送位与推片位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基板71上,且输送位较推片位靠近第二运输机构75。其中,输送位为基板71与玻片仓30对接的位置,推片位为基板71与推片装置50对应的位置;由玻片仓30推出的玻片200可放置于基板71上,以待输送板730承接并输送至推片位进行推片操作。

如此,推片系统100通过输送板730将由玻片仓30推出的玻片200移送至推片位进行推片操作后移回输送位,推送板750中靠近输送位的推送位7501承接输送板上的玻片200,以将其转移至下一个推送位7501,下一个推送位7501以同样的方式将玻片200向后推送,直至玻片200被推送至与下一工序连接的最后一个推送位7501。这样,整个推片系统100可仅通过设置第一运输机构73和第二运输机构75,便可连续进行多片玻片200的推片及运输操作,结构简单。

具体地,输送板730和推送板750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基板71的两端,且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收容于滑槽710内。输送位和推片位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基板71上,且在第一方向上输送位较推片位更靠近推送板750。

输送板73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移动轨迹大致呈以输送位为起点的往返式倒u型,即输送板730在输送动力组件731驱动下将放置于输送位的玻片200沿第二方向托举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推片位后,继续沿第二方向下降至与推片装置50对应位置执行推片操作且输送板730还将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再次沿第二方向托举并沿第一方向移回至输送位后沿第二方向下降复位,待承接下一片需要进行推片操作的玻片200。

推送板750中多个推送位7501在推送动力组件751的驱动下相对基板71在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作同步或异步的口字型循环移动,以将玻片200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输送位方向推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推送板750中靠近输送位的第一个推送位7501在推送动力组件751驱动下将输送位上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沿第二方向托举,并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输送位方向移动至目标位置后沿第二方向下降并复位至输送位;而第二个推送位7501重复第一个推送位7501的运动模式,沿第二方向将目标位置的玻片200托举,并沿第一方向将玻片200移动至下一个目标位置后沿第二方向下降并复位。如此,输送位的玻片200将被一一的推送至下一工序,且由于输送板730和推送板750沿第一方向均设置于基板71上,使得整个推片操作及运输操作可在上一工序与下一工序之间有序进行,避免中间部件,简化玻片运输装置70的结构。

上述多个推送位7501一体形成于推送板750上,使得推送板750在推送动力组件751的驱动下可同步移动,即玻片200在远离移动位的移动方向上,上一个推送位7501在对应位置托举下一片玻片200的同时,下一个推送位7501则在对应位置托举上一片玻片200,且托举有对应玻片200的上一个推送位7501和下一个推送位7501同步向远离输送位方向将两片玻片200推送,以最终完成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由输送位移动至下一工序的运输。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上一个推送位7501可与下一个推送位7501异步,即当上一个推送位7501将玻片200输送至目标位置时,下一个推送位7501才开始动作,以将当前玻片200继续往后移动亦可,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基板7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基板71高度方向,也就是说,当基板71水平放置时,第一方向为基板71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基板71的上下方向。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板730和推送板750可位于两条不同的运输路径上,两者之间通过转接部件进行中转,且输送板730的移动轨迹可直接为一字型往返运动亦可,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分别对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构73和第二运输机构75的结构及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5和图6,第一运输机构73包括第一安装板73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732上的第一运输导轨733、输送板安装座734以及输送滑块735。第二运输机构75包括第二安装板752、设置于第二安装板752上的第二运输导轨753、推送板安装座754以及推送滑块755。其中,第一安装板732和第二安装板752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基板71相对两侧,第一运输导轨733和第二运输导轨753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732和第二安装板752相互面对的表面。输送板730安装于输送板安装座734上,且跟随输送板安装座734通过输送滑块735沿第一运输导轨733在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推送板750安装于推送板安装座754上,且跟随推送板安装座754通过推送滑块755沿第二运输导轨753在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

输送动力组件731包括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请参看图3)、第二输送动力件7311、输送主动轮7312、输送从动轮7313、输送传送带7314、输送齿条7315及输送齿轮7316。其中,输送主动轮7313和输送从动轮7314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732相对的两端,输送传送带7314绕设于输送主动轮7312和输送从动轮7313之间,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与输送主动轮7312连接,输送齿条7315沿第二方向设置于输送板730上,输送齿轮7316设置于输送板安装座734上并与输送齿条7315啮合,第二输送动力件7311与输送齿轮7316连接,用于带动输送齿轮7316转动并带动输送齿条7315沿第二方向上下升降。

推送动力组件751包括第一推送动力件7510(请参看图4)、第二推送动力件7511、推送主动轮7512(请参看图4)、推送从动轮7513、推送传送带7514、输送齿条7515及输送齿轮7516。其中,推送主动轮7512和推送从动轮7513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二安装板752相对的两端,推送传送带7514绕设于推送主动轮7512和推送从动轮7513之间,第一输送动力件7510与推送主动轮7512连接,推送齿条7515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推送板750上,推送齿轮7516设置于推送板安装座754上并与推送齿条7515啮合,第二推送动力件7511与推送齿轮7516连接,用于带动推送齿轮7516转动并带动推送齿条7515沿第二方向上下升降。

请重新参看图4,进一步地,推送板750包括底板7502及凸出设置于底板7502相对两侧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侧板7503,多个推送位7501设置于两个侧板7503远离底板7502的一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侧板7503远离底板7502的一端均间隔凸出形成有多个推齿7504,每个侧板7503上相邻两个推齿7504与另一个侧板7503相对位置的相邻两个推齿7504共同界定形成一个推送位7501,使得玻片200收容且沿第一方向限位于对应的推送位7501内。

其中,底板7502靠近输送位的一端开设有位于两个侧板7503之间的让位槽7505,让位槽7505沿垂直两个侧板7503方向的宽度大于输送板730的宽度,且每个推送位7501在垂直两个侧板7503方向的宽度大于输送板730的宽度而小于玻片200的宽度。如此,在输送位上,输送板730收容于让位槽7505内,且推送板750中两个侧板7503位于输送板730外,使得其向上托举玻片200的同时输送板730可向下穿过让位槽7505,避免输送板730和推送板750在沿相反方向同步运动时产生干涉,并将玻片200由输送板730转移至推送板750上,从而保证玻片200运输的连续性。

此外,为了保证每个推送位7501在自身行程的起点与终点位置可与上一个推送位7501和下一个推送位7501衔接,以准确且连续承接放置于对应位置的玻片200;多个推送位7501中最靠近输送位的一个推送位7501与输送位之间的距离等于每相邻两个推送位7501之间的距离。

请继续参看图5和图6,更进一步地,第一运输机构73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736、第二到位传感器737以及第一触发件738。其中,第一到位传感器736和第二到位传感器737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板732的两端,第一触发件738设置于输送板安装座734上;如此,当输送板73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输送位和推片位对应位置时,第一触发件738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到位传感器736和第二到位传感器737配合,以控制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停止驱动,从而保证输送板730准确定位至输送位和推片位上。同样地,第二运输机构75包括第三到位传感器756、第四到位传感器757(请参看图4)以及第二触发件758。其中,第三到位传感器756和第四到位传感器757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板752的两端,第二触发件758设置于推送板安装座754上;如此,当推送板730沿第一方向在对应目标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触发件758与对应位置的第三到位传感器756和第四到位传感器757配合,以控制第一推送动力件7510停止驱动,从而保证推送板750准确定位。

再进一步地,第一运输机构73包括第一上下传感器739及第一上下触发件740,第一上下传感器739设置于输送板安装座734上,第一上下触发件739设置于输送板730上,以控制输送板730在第二方向上上升与下降的行程。同样地,第二运输机构75包括第二上下传感器759及第二上下触发件760,第二上下传感器759设置于推送安装座754上,第二上下触发件760设置于推送板750上,以控制推送板750在第二方向上上升与下降的行程。

请结合参看图1-图6,在操作时,玻片200由玻片仓30推出时,沿对应轨道300移动至基板10上的输送位,第二输送动力件7311驱动输送齿轮7316带动输送齿条7315沿第二方向向上上升,使输送板730向上托举放置于输送位上的玻片200;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驱动输送主动轮7312带动输送传送带7314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输送位方向移动,使承接有玻片200的输送板730由输送位向推片位移动。

当第一触发件738触发第二到位传感器737时,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停止驱动,承接有玻片200的输送板730沿第二方向下降并定位于推片位,推片装置50进行推片操作;推片完成后的玻片200再次随输送板730由推片位沿第二方向上升并沿第一方向向输送位移动,当第一触发件738触发第一到位传感器736时,第一输送动力件7310再次停止驱动。

此时,输送板730沿第二方向下降,同时推送板750在第二推送动力件7511驱动下同步向上上升;由于推送板750的宽度大于输送板730的宽度且小于玻片200的宽度,使得输送板730在下降过程时,玻片200由上升的推送板750上与输送位对应位置的推送位7501托举,而输送板730通过让位槽7505下降至最低位置,以等待下一片由玻片仓30推出的玻片200。

托举有玻片200的推送板750在第一推送动力件7510驱动下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输送位方向移动,并当第二触发件758触发第三到位传感器756时,第一推送动力件7510停止驱动;同时,第二推送动力件7511驱动推送齿轮7516带动推送齿条7515沿第二方向下降,并当第二上下触发件760触发第二上下传感器759时,第二推送动力件7511停止驱动,玻片200由推送板750转移并放置于滑槽710上。

推送板750再次在第一推送动力件7510驱动下沿第一方向向靠近输送位方向复位,并当重新返回至输送位时,与放置有下一片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的输送板730同步沿相反方向上升降;在推送板750上升至最高点时,输送板730上的下一片玻片200转移至推送板750上,而放置于目标位置的上一片玻片200转移至下一个推送位7501上并继续向后移动,直至移动到下一工序。

本发明的玻片运输装置70和推片系统100中,第一运输机构73往返于输送位和推片位之间,以将玻片200进行推片操作后运输至输送位;第二运输机构75间歇地推动玻片200,以将完成推片操作的玻片200一步一步推送至下一工位。采用此结构,第一运输机构73和第二运输机构75位于同一传输路径上,两者相互配合可共同完成多片玻片200的推片及运输操作,结构简单且有效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连续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