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外补强条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945发布日期:2018-07-10 21: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袋技术领域,特别是带阀口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采用阀口密封的工业包装袋,系由纸、塑及纸塑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糊底袋,作为灌装通道和密封手段。在现有带阀口的包装袋中,为了提高包装袋底部的强度,会在底部上粘贴一条外补强条,但是,现有的外补强条仅仅是贴合在了包装袋的底部。而由于包装袋在完成灌装后,除了底部承受较大的压力外,包装袋的正面与底板的连接位置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部位,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导致了粉料的撒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更大的包装袋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增强外补强条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上底面与下底面,其中下底面包括灌装阀口结构,所述下底面的外侧还设有外补强条,所述外补强条的长度等于底面的长度,所述外补强条的宽度大于下底面的宽度,所述外部强条的中部与下底面粘接,两端分别与正面、背面粘接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补强条的宽度为下底面宽度的1.5-2.5倍,所述外补强条的中线与下底面的中线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补强条的两端设有内翻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加了外补强条的宽度,使得外补强条同时与包装袋的正面、下底面与背面粘接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包装袋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增强外补强条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上底面与下底面,其中下底面包括灌装阀口结构2,所述下底面的外侧还设有外补强条3,所述外补强条3的长度等于底面的长度,所述外补强条3的宽度大于下底面的宽度,所述外部强条的中部与下底面粘接,两端分别与正面、背面粘接一起。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外补强条将袋体的下底面、正面与背面连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包装袋的强度,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出现破损的可能。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补强条3的宽度为下底面宽度的1.5-2.5倍,所述外补强条的中线与下底面的中线重合。优选地,外补强条3的宽度是下底面宽的2倍,然后外补强条的两端均匀分布,使得两端有正面或背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强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补强条的两端设有内翻边。利用内翻边可以进一步使得包装袋的底部强度更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外补强条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上底面与下底面,其中下底面包括灌装阀口结构,所述下底面的外侧还设有外补强条,所述外补强条的长度等于底面的长度,所述外补强条的宽度大于下底面的宽度,所述外部强条的中部与下底面粘接,两端分别与正面、背面粘接一起。本发明通过增加了外补强条的宽度,使得外补强条同时与包装袋的正面、下底面与背面粘接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包装袋的整体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司徒达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新明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4
技术公布日:2018.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