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86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梯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内由于受到电梯空间限制,多采用纸质广告或者小屏lcd。大尺寸广告只能用纸质媒介实现,人工替换,浪费资源和人力。小屏幕lcd虽然可以实现广告的动态播放,但是由于尺寸较小,电梯内的用户基本不会看,导致播放效果不好。而采用大尺寸lcd则由于其重量以及安全问题并不适合在电梯内应用。

因此提供一种轻量化、大尺寸播放且不会影响用户搭乘的性能稳定的多媒体设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媒体设备不够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器、接近传感器、投影装置和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于电梯的上方横梁上;

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门的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电梯门处于运动状态时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接近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监测所述电梯门是否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电梯门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输出播放控制电信号;

所述投影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投影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播放控制电信号并在所述播放控制电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播放,将影像投影至所述投影装置所在侧的电梯内壁或者电梯门上;

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投影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梯的内壁连接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插接的固定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弹性收卷机构,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连于所述电梯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设有用于连接于所述电梯的内壁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固定板嵌入的嵌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收卷机构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于所述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收卷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固定轴、旋设于所述固定轴的收卷辊、固设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收卷辊之间的涡卷弹簧和固设于所述收卷辊上的拉带;所述拉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用于连接电梯的内壁的一侧设有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环设有多个注入孔,所述注入孔连通于所述环槽。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通过将主控制器和投影装置集中设置在壳体内,有利于减少整个装置内的布线,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性;设置安装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于电梯的上方横梁上,且防止多媒体设备直接掉落于地面;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门的状态,并在检测到电梯门处于运动状态时输出检测信号。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接近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该检测信号监测电梯门是否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投影装置用于在主控制器输出的播放控制电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播放,将影像投影至投影装置所在侧的电梯内壁或者电梯门上。当电梯门打开时,接近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主控制器则根据该检测信号将电梯的状态更新为开门运动状态,并在接近传感器输出下一个检测信号时,将电梯门的状态更新为关门运动状态,在停止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将电梯门状态更新为完全闭合状态,投影装置仅在电梯门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才进行播放,可以避免投影光线摄入进出电梯的用户眼中,进而确保不会对用户搭乘产生影响,壳体用于容纳住控制器和投影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装配于电梯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多媒体设备内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向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沿图5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图2中的d向视图;

图8为沿图7中e-e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图8中的齿座和弹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图8中f-f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1为图10中的走线槽、螺孔、拉线和调节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沿图2中g-g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3为图12中的弹性收卷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h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沿图14中i-i线的剖视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壳体;101-曲面;102-投影窗口;103-摄像窗口;104-散热孔;

200-接近传感器;

300-安装组件;

301-安装座;302-固定板;303-注入孔;304-嵌槽;305-容置槽;306-固定轴;307-收卷辊;308-涡卷弹簧;309-拉带;311-固定块;312-插块;313-插槽;314-弹片;315-插杆;316-插孔;317-容纳槽;318-抵触块;319-环槽;

400-散热装置;

401-散热风扇;402-散热铜箔;403-散热铜管;404-4g模块;405-投影仪主板;406-摄像头;407-投影仪;408-散热铜块;

500-摄像调节装置;

501-固定筒;502-限位板;503-调位板;504-弹性组件;505-拉簧;506-长腰孔;507-固定杆;508-限位杆;509-第一调位槽;510-第二调位槽;511-第三调位槽;512-广口;

600-运动机构;

601-调节板;602-直齿条;603-齿座;604-弹性调节机构;605-安装槽;606-行程槽;607-拉线;608-连接块;609-第一弹性件;610-调节螺钉;611-走线槽;612-螺孔;613-第一压缩槽;614-第二压缩槽;615-第二弹性件;616-限位槽;617-限位块;

700-电梯;

800-投影膜;

900-电梯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进行说明。电梯700内的多媒体系统,包括壳体100,还包括主控制器、接近传感器200、投影装置、安装组件300、散热装置400、摄像调节装置500和运动机构600;安装组件300,用于将壳体100固定于电梯700的上方横梁上,且防止多媒体设备直接掉落于地面;散热装置400包括装配于壳体100内的散热风扇401、散热铜箔402和用于将控制器和投影装置的热量导向散热风扇401的散热铜管403;摄像装置用于对电梯门900进行摄像,以实时获取电梯门900的图像信息;摄像调节装置500用于调节摄像装置的监控范围;壳体100和安装座30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壳体100和安装座301间距的调节板601;运动机构600设于调节板601的侧壁;接近传感器200,用于检测电梯门900的状态,并在检测到电梯门900处于运动状态时输出检测信号;主控制器,与接近传感器200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监测电梯门900是否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主控制器还用于在电梯门90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输出播放控制电信号;投影装置,与主控制器连接;投影装置用于接收播放控制电信号并在播放控制电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播放,将影像投影至投影装置所在侧的电梯700内壁或者电梯门900上;摄像装置、散热装置400、摄像调节装置500、控制器和投影装置位于壳体100内。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主控制器和投影装置集中设置在壳体100内,有利于减少整个多媒体设备内的布线,进而提高整个多媒体设备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性;设置散热装置400用于确保电梯700的多媒体设备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通过散热风扇401增强壳体100内部空气流动性,通过散热铜管403将壳体100内的热度导向散热铜箔402上,通过散热风扇401、散热铜箔402和散热铜管403的配合使用,以降低壳体100内的热度;

摄像装置用于对电梯门900进行摄像,以实时获取电梯门900的图像信息。因此根据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即可获取到当前电梯门900的状态;摄像调节装置500用于调节摄像装置的监控范围,以实现人工可调整摄像装置的摄像头406的角度范围,以针对性的摄取电梯门900的区域;

通过设于壳体100和安装座301之间的调节板601,设于调节板601的运动机构600,实现调节壳体100和安装座301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接投影装置投影至电梯门900上的距离,使得投影至电梯门900上的影像可调整的更加清晰。

安装组件300将壳体100固设于电梯门900的上方横梁上,且电梯门900上贴合有供多媒体设备投影的投影膜800,投影膜800位于电梯700门的上端,便于多媒体设备的投影成像更加清晰。

接近传感器200用于检测电梯门900的状态,并在检测到电梯门900处于运动状态时输出检测信号。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接近传感器200输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该检测信号监测电梯门900是否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投影装置用于在主控制器输出的播放控制电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播放,将影像投影至投影装置所在侧的电梯700内壁或者电梯门900上。当电梯门900打开时,接近传感器200输出检测信号,主控制器则根据该检测信号将电梯700的状态更新为开门运动状态,并在接近传感器200输出下一个检测信号时,将电梯700门的状态更新为关门运动状态,在停止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将电梯700门状态更新为完全闭合状态,投影装置仅在电梯700门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才进行播放,可以避免投影光线摄入进出电梯700的用户眼中,进而确保不会对用户搭乘产生影响,壳体100用于容纳住控制器、投影装置、摄像装置和摄像调节组件。

具体地,壳体上设有供散热装置散热的散热孔104、供投影装置投影的投影窗口102以及供摄像装置摄影的摄影窗口103。接近传感器200固定在壳体100上。通过将接近传感器200固定在壳体100上,有利于降低整个装置的布线,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接近传感器200固定在壳体100的曲面101上,使得接近传感器200可以很灵敏地检测到电梯门900的运动。电梯门900包括运动状态和完全闭合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包括开门运动状态和关门运动状态。接近传感器200只要检测到电梯门900处于运动状态就会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可以为一电平信号。接近传感器200可以为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磁感应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者本安接近开关。接近传感器200还可以为耐高压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200为非接触式,具有寿命长、识别精度高、定点识别的优点,基本不会出现误判情况。

主控制器包括一具有记忆功能的芯片。该芯片会对电梯700的状态进行记忆。主控制器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会对电梯700的状态进行更新。主控制器可以对电梯门900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主控制器在监测到电梯门90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输出播放控制电信号。

投影装置利用电梯700内壁或者电梯门900进行投影,可以减少设置投影屏幕或者显示屏幕的重量,有利于实现装置的轻量化以及大尺寸播放,播放效果较好。投影装置包括投影仪407和投影仪主板405等,投影仪407的镜头为反射式短焦镜头,从而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大尺寸投影效果,满足电梯700内投影需要,且不会受到电梯700内用户的干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投影仪主板405和投影仪407位于壳体100内,壳体100内还设有4g模块404和摄像头406,散热铜箔402位于4g模块404和投影仪主板405之间,散热铜箔402位于投影仪407远离投影仪407的镜头的一侧,摄像头406位于散热铜箔402的一端。

通过散热铜箔402位于4g模块404和投影仪主板405之间,以通过散热铜箔402将4g模块404和投影仪主板405的热量吸收,且散热铜箔402位于投影仪407远离投影仪407的镜头的一侧,使得散热铜箔402同时还能够给投影仪407散热摄像头406位于散热铜箔402的一端,使得散热铜箔402也能够将摄像头406运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以降低壳体100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散热风扇401位于散热铜箔402远离摄像头406的一端。

通过散热风扇401位于散热铜箔402的一端,使得散热风扇401增强壳体100内部空气流动性,且有利于将散热铜箔402吸收的热量带出壳体100,降低壳体100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摄像头406远离摄像头406的镜头的一端设有散热铜块408,散热铜管403连接于散热铜块408,另一端连接于散热铜箔402。

通过设于摄像头406远离其镜头一端的散热铜块408,在最大程度上将摄像头406热量吸收,并通过散热铜管403连接于散热铜块408和散热铜箔402之间,使得散热铜块408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铜箔402。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摄像调节装置500包括固定筒501、限位板502、调位板503、弹性组件504;

固定筒501固设于壳体100内,限位板502位于固定筒501内,调位板503与限位板502插接配合,摄像头406远离其镜头的一端与调位板503远离限位板502的一端螺接;弹性组件504用于将调位板503固定于限位板502上。

弹性组件504将调位板503和限位板502位置弹性固定,使得调位板503和限位板502之间弹性调节,摄像头406连接于调位板503且设于固定筒501内,便于拉动摄像头406进行调位板503与限位板502的弹性调节;调位板503和摄像头406螺接,以使得摄像头406可以单独更换。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组件504包括两两对称且位于限位板502两侧的拉簧505,拉簧505的一端固设于限位板502,另一端固设于调位板503。

通过两两对称设置的拉簧505,且拉簧505的一端固设于限位板502,另一端固设于调位板503,使得调位板503与限位板502之间的弹性固定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位板503上设有长腰孔506,固定筒501内远离限位板502的一端固设有固定杆507,固定杆507位于长腰孔506。

通过固定杆507位于长腰孔506内,使得调位板503的滑移行程为长腰孔506的长度,以便于调位板503的调节以及弹性组件504弹性固定调位板503。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板502上设有限位杆508,调位板503上设有供插块312插接的第一调位槽509、第二调位槽510和第三调位槽511。

通过设置插块312、第一调位槽509、第二调位槽510和第三调位槽511,使得可以通过工作人员选择性的选择插块312插入第一调位槽509、第二调位槽510或第三调位槽511,以完成调整摄像头406的位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上设有供摄像头406调节位置的广口512。

通过设置广口512,以便于摄像头406调节时所需的位置。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板601与壳体100插接配合;运动机构600包括设于壳体100内的直齿条602和设于调节板601上的齿座603,齿座603与直齿条602啮合,齿座603上设有用于调节齿座603位置的弹性调节机构604。

通过调节板601与壳体100的插接配合,以调节壳体100和安装座301之间的位置;通过设于壳体100内的直齿条602与设于调节板601上的齿座603的啮合以及弹性调节机构604的配合,以实现将齿座603配合弹性调节机构604,弹性调节齿座603与直齿条602的脱离和啮合。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板601的一侧设有供齿座603伸缩的安装槽605,调节板601上设有行程槽606,行程槽606连通于安装槽605;弹性调节机构604包括拉线607、连接块608和第一弹性件609;连接块608位于齿座603面向安装槽605的底部的一侧,第一弹性件609一端套接于连接块608上,另一端连接于行程槽606的侧壁,拉线607的一端穿过第一弹性件609且连接于连接块608上,另一端位于调节板601的外壁。

安装槽605连通于行程槽606,以便于连接块608和齿座603的滑移,套接于连接块608的第一弹性件609以及第一弹性件609的另一端连接于行程槽606的侧壁,使得齿座603相对直齿条602可弹性滑移,且在连接块608上设有拉线607,且拉线607穿出于调节板601,使得操作者可拉动拉线607,控制齿座603脱离直齿条602,从而推动调节板601调节壳体100和安装座301之间的间距。

具体地,齿座603为矩形块的同一侧设有两个齿牙。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调节机构604还包括旋设于调节板601上的调节螺钉610,拉线607远离连接块608的一端连接于调节螺钉610。

通过旋转调节螺钉610,控制拉线607的拉动齿座603,以便于操作者的实际操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板601上设有连通于行程槽606的走线槽611,调节板601上设有连通于走线槽611且供调节螺钉610旋转连接的螺孔612,拉线607位于走线槽611内。

设置行程槽606连通于走线槽611,走线槽611连通于螺孔612,以实现拉线607位于调节板601内,减少调节板601外部布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板601远离螺孔612的一侧设有第一压缩槽613,壳体100上设有与第一压缩槽613连通的第二压缩槽614,第一压缩槽613和第二压缩槽614内设有第二弹性件615。

通过第一压缩槽613和第二压缩槽614连通,且在第一压缩槽613和第二压缩槽614内设置第二弹性件615,使得调节板601调整好位置后,通过第二弹性件615抵触于调节板601和壳体100之间,以供预紧力,使得调节板601和壳体100的位置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直齿条602的齿牙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齿座603的齿牙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通过将直齿条602的齿牙的横截面和齿座603的齿牙的横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且齿牙的斜面朝向远离安装座301的一面,以便于调节板601的快速抽出和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板601的侧壁设有限位槽616,壳体100上设有限位块617,限位块617远离壳体100的一端滑移连接于限位槽616。

通过的设于调节板601的侧壁的限位槽616以及设于壳体100上的限位块617,以限制调节板601的抽出的最大行程,防止调节板601脱离壳体10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12-1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组件300包括用于与电梯700的内壁连接的安装座301、与安装座301插接的固定板302以及连接于安装座301和固定板302之间的弹性收卷机构,固定板302用于固定连于电梯700的内壁。

通过连接于安装座301和固定板302之间的弹性收卷机构,使得安装座301脱落于电梯700的内壁时,弹性收卷机构通过连接于固定板302,固定板302连接于电梯700的内壁,使得弹性收卷机构拉住安装座301,使得连接于安装座301的壳体100难以掉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座301设有用于连接于电梯700的内壁的一侧设有供固定板302嵌入的嵌槽304,安装座301上设有用于容纳弹性收卷机构的容置槽305,容置槽305连通于嵌槽304。

通过固定板302嵌入于嵌槽304,弹性收卷机构位于容置槽305内,减少固定板302和弹性收卷机构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收卷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槽305内的固定轴306、旋设于固定轴306的收卷辊307、固设于固定轴306和收卷辊307之间的涡卷弹簧308和固设于收卷辊307上的拉带309;拉线607连接于固定板302上。

通过连接于固定轴306和收卷辊307之间的涡卷弹簧308,使得收卷辊307相对于固定轴306旋转时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且通过拉带309的一端固定于收卷辊307上,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302上,以通过弹性收卷机构和拉带309的配合,以降低安装座301脱落于安装座301时壳体100的直接掉落产生的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拉带309连接于固定板302的一端设有固定组件。

通过固定组件,使得拉带309与固定板302固定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302上的固定块311和连接于拉带309的插块312;固定块311上设有供插块312插入的插槽313。

通过插块312插接于固定块311上以及设于固定块311上的插槽313,使得拉带309能够快速安装于固定块311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块311上设有弹片314,弹片314的一端设有插杆315,插块312上设有供插杆315插接的插孔316。

设于弹片314一端的插杆315以及设于插块312上的插孔316,以使得插杆315插接于插孔316时,通过弹片314的弹性抵触,使得插杆315难以脱离插孔316,从而使得插块312难以脱离固定块311。

具体地,弹片314呈u型,插槽313沿固定块31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插槽313为t型槽;插块312呈t型块,固定块311上设有容纳槽317,弹片314位于容纳槽317内,且在容纳槽317的槽口处设有限制弹片314滑出的抵触块318。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用于连接电梯700的内壁的一侧设有环槽319。

通过设于安装板连接于电梯700的内壁的一侧的环槽319,使得安装座301与电梯700的内壁贴合时,可在环槽319内注入玻璃胶,以辅助安装安装座301;玻璃胶注入环槽319内,可避免玻璃胶直接与安装座301的外壁接触,使得安装座301安装于电梯700内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内的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的侧壁上环设有多个注入孔303,注入孔303连通于环槽319。

通过注入孔303与环槽319的连通,以便于操作者的将安装座301贴合于电梯700的内壁后,再通过注入孔303注入玻璃胶,使得安装安装座301时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