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单元以及冷藏/保温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048发布日期:2019-06-25 22:5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蓄能单元以及冷藏/保温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能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能单元以及冷藏/保温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日益重视,相变蓄能材料及其相关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对相变蓄能材料容器的研究。目前市面上的蓄能材料容器普遍以管状和块状形式出现。管状蓄能材料,我们称之为蓄能管。

目前常用的蓄能管呈圆柱形,其虽然具有加强的抗压能力,但是圆柱形的蓄能管安装在侧板、端板或地板时,由于圆柱形不易固定,现有的蓄能管之间必须使用胶带固定捆扎,安装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蓄能管不易固定,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能单元,包括:蓄能主体和至少一支座,蓄能主体呈柱状,所述蓄能主体具有内腔,该内腔用于盛装相变材料;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蓄能主体,所述支座具有底板,该底板与所述蓄能主体的中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超出所述蓄能主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蓄能主体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以使所述支座的截面呈t形,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蓄能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均沿所述蓄能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支座为多个,多个所述支座沿所述蓄能主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支座为多个,所述支座的长度小于所述蓄能主体的长度,多个所述支座沿所述蓄能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蓄能主体包括主体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密封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瓶口部;所述主体部呈圆柱形,所述密封部呈半球形,所述支座与该主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瓶口部由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向外延伸而成,该瓶口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盖。

优选地,所述支座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保温/冷藏集装箱,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之间设有多个上述的蓄能单元,多个所述蓄能单元沿所述墙体的长度/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所述蓄能单元其中一底板的底面与所述内墙或所述外墙的内壁相抵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保温/冷藏集装箱,包括底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方的地板,所述底架和所述地板之间设有多个上述的蓄能单元,所述蓄能单元其中一底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相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蓄能单元在安装时,只需将支座朝向待安装的区域并使底板与安装面向贴合即可。当底板贴合放置在安装面上时,蓄能主体便能在安装区域保持稳定的安放状态,无需再在多个蓄能单元之间使用固定胶带的捆扎,相较于现有的蓄能管,本申请的蓄能单元安装固定起来更加方便,不仅节省了安装固定的材料,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蓄能单元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蓄能单元实施例1应用于集装箱墙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蓄能单元实施例1应用于集装箱底架和地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蓄能单元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蓄能单元实施例2应用于集装箱墙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蓄能单元;11、蓄能主体;111、主体部;112、密封部;113、瓶口部;114、密封盖;12、支座;12a、支撑支座;12b、挡止支座;121、底板;122、支撑板;2、墙体;21、内墙;22、外墙;3、地板;4、发泡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蓄能单元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蓄能单元1,包括蓄能主体11和至少一支座12。其中,蓄能主体11呈柱状,该蓄能主体11具有内腔,内腔用于盛装相变材料。支座12固定于蓄能主体11,该支座12具有底板121,底板121与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l平行。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于集装箱领域时,一般是多个排列布置在集装箱中,且蓄能单元1之间通常填充有发泡材料4。

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在安装时,只需将支座12朝向待安装的区域并使底板121与安装面向贴合即可。当底板121贴合放置在安装面上时,蓄能主体11便能在安装区域保持稳定的安放状态,无需再在多个蓄能单元1之间使用固定胶带的捆扎,相较于现有的蓄能管,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安装固定起来更加方便,不仅节省了安装固定的材料,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蓄能主体11包括主体部111、密封部112以及瓶口部113。其中密封部112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1的一端,瓶口部113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1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1呈圆柱形,即主体部111的截面为圆形,在其他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主体部111的截面还可以是方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截面呈圆形的主体部111强度较高,加工制作起来也较为容易。

本实施例的瓶口部113由主体部111的端部向外延伸而成,该瓶口部113具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密封盖114。通过瓶口部113的开口可向蓄能主体11的内腔中注入蓄能相变材料,密封盖114则用于将整个蓄能主体11密封。进一步地,密封部112呈半球形,该密封部112采用pe塑料制成,完成制作的密封部112通过胶粘或热熔连接固定在主体部111的端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中设有一个支座12。在本实施例支座12中,底板121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超出蓄能主体11的外侧。当多个蓄能单元1排列安装时,将相邻两蓄能单元1中的底板121相对的端面相互抵接,会使两相邻蓄能主体11之间存在间隔。相邻两蓄能主体11之间的间隔可以保证蓄能单元1之间的发泡材料4的流动性,确保发泡均匀。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底板121与蓄能主体11之间通过支撑板122连接,以保证支座12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底板121与蓄能主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支撑板122与底板121垂直,支座12的截面呈t字形,该支撑板122远离底板121的一端与蓄能单元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2竖直设置于蓄能单元1的主体部111的外表面。较佳地,本实施例的支座12与主体部111一体成型。此种设置在简化蓄能单元1制作工序的同时,还能保证支座12与蓄能主体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1和支撑板122均沿蓄能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底板121和支撑板12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靠近主体部111的两端。此种设置可保证蓄能单元1在放置时,其与外界环境(如:集装箱的侧板、端板、底架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地确保了蓄能单元1安装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支座12可设置为多个。其中支座12的长度小于蓄能主体11的长度,多个支座12沿蓄能主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这样也能保证蓄能单元1稳定放置。

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在集装箱领域时,该蓄能单元1可设置在集装箱的墙体2中,也可布置在集装箱的底架和地板3之间。其中,墙体2可以是集装箱的侧墙,也可以是集装箱的端墙;地板3可以是t地板,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地板。

当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于集装墙墙体2中时,参阅图3,集装箱的墙体2包括内墙21和外墙22,蓄能单元1布置在内墙21和外墙22之间。其中蓄能单元1设置为多个,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长度/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在墙体2中。在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时,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l平行于墙体2的宽度方向;在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宽度方向布置时,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l平行于墙体2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蓄能单元1布置在墙体2中时,底板121的底面与内墙21或外墙22的内壁相抵接,蓄能主体11的顶端与外墙22或内墙21的内壁相切。对于相邻两蓄能单元1,二者的底板121相对的端面相抵接,从而使相邻两蓄能主体11之间存在间距,以便于发泡材料4的流动。

当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于集装箱的底架和地板3之间时,参阅图4,蓄能单元1设置为多个,多个蓄能单元1沿地板3的长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其中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与地板3的宽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蓄能单元1布置在底架和地板3之间时,底板121的底面与底架的上表面相抵接,相邻两蓄能单元1的底板121相对的端面相抵接。

蓄能单元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与实施例1的大致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参阅图5,蓄能单元1中支座12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蓄能单元1包括三个支座12,三个支座12沿蓄能主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蓄能主体11与支座12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蓄能单元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支座12分别为一个支撑支座12a和两个挡止支座12b。其中,两个挡止支座12b对称布置在支撑支座12a的两侧,且两个挡止支座12b分别设置在蓄能主体11径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在集装箱领域时,该蓄能单元1可设置在集装箱的墙体2中,也可布置在集装箱的底架和地板3之间。

当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于集装箱的墙体2中时,参阅图6,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长度/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在外墙22和内墙21之间。在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时,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l平行于墙体2的宽度方向;在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宽度方向布置时,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l平行于墙体2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布置在墙体2中时,支撑支座12a的底面与内墙21或外墙22的内壁相抵接,蓄能主体11的顶端与外墙22或内墙21的内壁相切。对于相邻两蓄能单元1,二者相对的挡止支座12b的底板121相抵接,从而使相邻两蓄能主体11之间存在间距,以便于发泡材料4的流动。

当本实施例的蓄能单元1应用于集装箱的底架和底板121之间时,蓄能单元1设置有多个,多个蓄能单元1沿地板3的长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其中,蓄能主体11的中轴线与地板3的宽度方向平行,支撑支座12a的底面与底架的上表面相抵接,相邻两蓄能单元1中相对的挡止支座12b的底板121相抵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保温/冷藏集装箱,该保温/冷藏集装箱包括墙体2,墙体2包括内墙21和外墙22。其中,外墙22和内墙21之间设有多个上述的蓄能单元1。多个蓄能单元1沿墙体2的长度/宽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具体布置方式在蓄能单元实施例1以及蓄能单元实施例2中均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保温/冷藏集装箱,该保温/冷藏集装箱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方的地板3。其中,底架和地板3之间设有多个上述的蓄能单元1,多个蓄能单元1沿地板3的长度方向连续地排列布置,具体布置方式在蓄能单元实施例1以及蓄能单元实施例2中均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的蓄能单元在安装时,只需将支座朝向待安装的区域使底板与安装面相贴合即可,无需再使用固定胶带捆扎,相较于现有的蓄能管,该蓄能单元安装固定起来更加方便。蓄能单元应用在保温/冷藏集装箱中时,不仅能节省固定胶带的成本,还能简化安装步骤,提高保温/冷藏集装箱的生产效率。此外,多个蓄能单元在集装箱中排列布置时,支座还可保证相邻两蓄能主体之间存供发泡材料流动的间距,无需再在安装时使蓄能单元之间预留间隙。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