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6396发布日期:2018-06-02 05:21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盘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盘,适用于工业上进行分料的装置。转盘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集支承、旋转、传动、固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轴承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机械、采掘机、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风力发电、医疗设备、雷达和导弹发射架等大型回转装置上。

例如,中国专利CN1936554A公开了一种带有转盘的升降装置,适用于射线源对液体物品进行CT安全检查的设备之中。它包括直线滑轨、丝杠、与丝杠相匹配的螺母、滑块托架、电机一、电机二及转盘。其结构特点是,直线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丝杠置于直线滑轨中并由滑动轴承与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固定。丝杠的底端穿出下轴承座与电机一连接。滑动托架与置于丝杠上的螺母固定。滑块托架的外缘部分与直线滑轨活动嵌接形成线性约束。滑块托架的底平面上安装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置于滑块托架上可放置物品的转盘连接。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被检物体的自转与升降。具有运动精度和传动效率高、摩擦阻力小、噪音低的特点。

又如,中国专利CN103070566A公开了一种可装在座椅或床的扶手中的转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桌板不能倾斜角度和升降的不足,它包括转盘、可调节转盘倾角的支撑部件、挡板和固定套部件。其中转盘包括面盖、上盖、下盖、托座和底盖;支撑部件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杆和下杆。固定套部件中装有顶杆、弹簧、行程开关和线性驱动器。托座的下端固定在上杆的芯孔中,下杆的下端可装在固定套的芯孔中,由线性驱动器驱动转盘的升降;转盘可在水平面内旋转360度,还可在立面中转动适当的角度而倾斜。挡板中含有磁片,可吸附在转盘的某一边。它用于读书、操作笔记本电脑或放置其它物品。

然而,现有转盘装置不能进行升降,并且旋转上述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物料掉落的情况,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旋转上升,并且物料不会脱离的旋转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能够实现旋转上升,且由于设置了多个拉伸绳,可以减少物料的掉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包括:

旋转转盘本体,

转盘固定组件,所述转盘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固定板、旋转定位柱和拉伸绳,所述旋转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所述拉伸绳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定位柱连接,所述拉伸绳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连接;

转盘固定组件,所述转盘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旋转升降件,两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中,所述旋转升降件包括安装部及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转盘本体具有圆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定位柱为圆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为安装板体。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体为长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体为正方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杆为圆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设置有多个安装块,每一所述安装块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拉伸绳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

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通孔为矩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通过设置旋转转盘本体、转盘固定组件和转盘固定组件,能够实现旋转上升,且由于设置了多个拉伸绳,可以减少物料的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烘干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3为图2的烘干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现有转盘装置不能进行升降,并且旋转上述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物料掉落的情况,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旋转上升,并且物料不会脱离的旋转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一种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包括:旋转转盘本体,转盘固定组件,所述转盘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固定板、旋转定位柱和拉伸绳,所述旋转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所述拉伸绳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定位柱连接,所述拉伸绳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连接;转盘固定组件,所述转盘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旋转升降件,两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中,所述旋转升降件包括安装部及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本发明的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通过设置旋转转盘本体、转盘固定组件和转盘固定组件,能够实现旋转上升,且由于设置了多个拉伸绳,可以减少物料的掉落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用于检测汽车性能的放置机构的构思。如图1所示,一种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10包括:旋转转盘本体100,转盘固定组件200,所述转盘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固定板210、旋转定位柱220和拉伸绳230,所述旋转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板上,所述拉伸绳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定位柱连接,所述拉伸绳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连接;转盘固定组件300,所述转盘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旋转升降件,两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两端连接,在一个所述旋转升降件中,所述旋转升降件包括安装部310及升降杆320,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本发明的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通过设置旋转转盘本体、转盘固定组件和转盘固定组件,能够实现旋转上升,且由于设置了多个拉伸绳,可以减少物料的掉落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所述旋转转盘本体具有圆柱结构。又如,所述旋转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旋转定位柱为圆柱结构。又如,所述安装部为安装板体。又如,所述安装板体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安装板体为正方体结构。又如,所述升降杆为圆柱结构。又如,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设置有多个安装块,每一所述安装块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拉伸绳穿设于所述固定通孔。又如,所述固定通孔为矩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通过设置旋转转盘本体、转盘固定组件和转盘固定组件,能够实现旋转上升,且由于设置了多个拉伸绳,可以减少物料的掉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所处的工业车间环境中,由于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常常需要抬升重物,由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不仅要抬升需要转移的货物,而且还有可能需要运输或抬升工业车间中的生产设备,可以理解,当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承载的重量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的时候,就会将所述旋转转盘本体压坏或者将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压垮,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以及增加了产品的损坏率。这不仅仅将损坏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而且有可能拖延工厂车间的货物运输效率,进而有可能拖延生产效率;因此,如何解决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抬升的货物或生产设备过重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

上述所述压力报警组件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如此,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和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实时监测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承载的重力,若出现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压力大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承载的重力时,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灯及所述蜂鸣器,从而使得报警灯闪烁以及蜂鸣器响应,从而可以报警通知操作人员,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承载重力过大,需要将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重物卸掉或卸掉一部分,从而减轻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货物的重量,避免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被压坏,保护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结构不受损坏。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压力报警组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及压力控制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压力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显示器、所述报警灯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承载的重量,并发出压力信号;所述压力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承载的重量;所述报警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信号;所述蜂鸣器用于发出警报声;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压力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将所述压力信号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承受最大压力进行比对,当压力信号大于旋转转盘本体承受最大压力时,则发出报警控制指令,所述报警灯接收到所述报警控制指令后,响应并执行报警控制指令,指示灯不间断地闪烁,所述蜂鸣器接收到所述报警控制指令后,响应并执行报警控制指令,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及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和所述第三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压力控制模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灯为绿灯,所述第二指示灯为黄灯,所述第三指示灯为红灯;当第一指示灯绿灯亮起时,则说明压力信号小于旋转转盘本体承受最大压力;当第二指示灯黄灯亮起时,则说明压力信号等于旋转转盘本体承受最大压力;当第三指示灯红灯亮起并闪烁时,则说明是压力信号大于旋转转盘本体承受最大压力时,出现报警信号,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此,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器、报警灯、蜂鸣器和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实时监测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承载的重力,若出现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压力大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承载的重力时,压力控制模组可以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灯及所述蜂鸣器,从而使得报警灯闪烁以及蜂鸣器响应,从而可以报警通知操作人员,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承载重力过大,需要将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重物卸掉或卸掉一部分,从而减轻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的货物的重量,避免所述旋转转盘本体被压坏,保护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结构不受损坏。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一般是放置在工厂车间内,工厂车间一般存放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货物之类的,一般来说,工厂车间的环境大多处于阴凉的环境中;此外,考虑到所述旋转转盘本体处于所述工厂车间内,并且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以及车间内的大多数板材的制作材料都是采用铁材质制作而成,而且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活泼,同时阴凉的工厂车间环境也使得车间内的水分要比外界的更多,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再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膨胀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烂得更快了,从而加快了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生锈的速度,使得旋转转盘本体更容易损坏,同时也会缩短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使用寿命;最后,假如工厂车间内的铁材质生锈后的生产设备及机器就不得不进行更换,更换新的设备(比如吊车、升降装置、拖车和电梯等)又需要一大笔额外的费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工厂的成本,也耗费了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因此,要想解决金属材质生锈、解决铁生锈、延长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成本的支出的问题;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烘干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单元、整流单元、滤波单元、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

上述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一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烘干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单元、整流单元、滤波单元、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为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提供加热后的热量,使得旋转转盘本体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旋转转盘本体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旋转转盘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并且,当充电电池的电量充足时,充电电池经DCDC转换模块输出电压至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继电器线圈控制双刀开关K2闭合,从而实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过程。当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则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使得所述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充电操作,并且此时加热电阻丝由交流电进行加热。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所述可旋转上升的转盘机构还包括防潮烘干加热机构,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防潮烘干加热机构包括烘干加热板、烘干散热板、加热电阻丝、温度感应器、充电电池及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加热板、所述烘干散热板、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烘干散热板贴合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所述烘干加热板贴合于所述烘干散热板远离所述旋转转盘本体的一侧面上,所述烘干加热板开设有电阻丝固定槽,所述加热电阻丝设于所述电阻丝固定槽内,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烘干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烘干加热板上,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为盘条状,且所述加热电阻丝具有圆条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实现对旋转转盘本体进行加热,所述烘干散热板用于将所述烘干加热板上的热量传导至旋转转盘本体上,并将所述烘干加热板固定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上;所述加热电阻丝用于为所述烘干加热板提供加热的能量;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加热板的温度,防止所述烘干加热板的温度过高;所述充电电池用于为所述加热电阻丝提供供电电源;所述烘干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当所述温度感应器检测到所述烘干加热板的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发送温度过高信号给所述烘干控制模组,所述烘干控制模组接收温度过高信号,并立即停止对加热电阻丝的供电。所述烘干加热板使得旋转转盘本体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旋转转盘本体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旋转转盘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烘干控制模组包括烘干控制电路及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芯片,其型号为CC2530。所述烘干控制电路700包括变压单元710、整流单元720、滤波单元730、第一开关K1、电流检测单元740、DCDC单元750、电流调节单元760、继电器控制单元770和双刀开关K2;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依次经所述整流单元、所述滤波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后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依次经所述DCDC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变压单元用于将交流电由高电压转变成低电压输出;所述整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变压单元的电压,并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将整流后的电压进行滤波,滤除干扰波纹;所述第一开关K1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通断,控制所述充电电池是否接入交流电,进行充电操作;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电流是否过大,若过大,则将发送电流过大信号给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K1断开;所述DCDC单元用于将电池组的电压转换为加热输出的电压;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输出的电流的大小;所述双刀开关用于控制加热电阻丝是否进行加热;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双刀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请参阅图3,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及与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电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端还经所述第五电阻R5、所述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二端还经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差分运算放电器U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七电阻R7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输出端还经所述第九电阻R9后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管脚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DCDC转换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可变电阻器R3及与所述可变电阻器R3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五二极管D5、第二电容C2、第十电阻R11及集成电路TL431,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经所述第十电阻R10后接地,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一脚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所述第十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TL431的第三脚接地;所述双刀开关K2靠近所述继电器线圈设置,且所述双刀开关K2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总正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当充电电池的电量充足时,充电电池经DCDC转换模块输出电压至继电器控制单元中,继电器线圈控制双刀开关K2闭合,从而实现加热电阻丝的加热过程。当充电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则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使得所述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充电操作,并且此时加热电阻丝由交流电进行加热。

所述烘干加热板用于为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提供加热后的热量,使得旋转转盘本体上能够感受到热量,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下,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旋转转盘本体不易生锈,同时,由于金属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因此所述旋转转盘本体会将其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上,从而也致使这些装置上的水汽较少,所以这些装置也处于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正因为使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处于一种水分极少的环境中,所以旋转转盘本体和与所述旋转转盘本体接触的装置不容易生锈,延长了旋转转盘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