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78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桶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作为环保一宝的垃圾桶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不管是从他的真正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还是实用价值,都对生活和环保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垃圾桶种类繁多,就使用场合可分为公共垃圾桶和家庭垃圾桶,公共垃圾桶相对于家庭垃圾桶一般体积较大,能够容纳大量的垃圾,而且由于经常风吹日晒,其桶内的腐臭味容易扩散挥发,因此都会设有垃圾桶盖。

但是,由于垃圾桶体积大,容纳重量重,在转移倾倒垃圾桶中的垃圾时,因需要使用吊起机使垃圾桶脱离底面,所以垃圾桶的桶底容易裂开,从而使桶内的垃圾散落,造成环境污染;其次,使用过程中,垃圾桶的桶底直接与地面接触,很容易造成桶底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垃圾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垃圾桶桶底因容纳重量重易裂开、桶底易磨损破裂、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包括桶体和旋转连接在桶体一侧的桶盖,所述桶体的桶底为内凹设置,所述桶底的一侧通过两个对称的连接轴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桶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四周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加强筋为横条或竖条交接设置。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加强筋的凸起高度为小于所述桶底的内凹深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内凹槽的深度为3-5cm。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桶底上还设置有至少3个帽钉。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桶底上还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两个连接轴之间连接有一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桶体的桶口外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三角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桶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凹槽,使桶底形成不规则平面,可减少桶底四周的承重力,有效避免桶底四周的破裂;在内凹槽的四周加设凸起的加强筋,可提高桶底的强度,从而大大加强桶底对于桶内垃圾的承重能力,防止桶底的四周破裂,也可有效避免桶底的磨损,减少垃圾桶产生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桶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垃圾桶,包括桶体1和旋转连接在桶体1一侧的桶盖2,桶体1的桶底3为内凹设置,桶底3的一侧通过两个对称的连接轴4设置有两个滚轮5,桶底3 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内凹槽6,内凹槽6的四周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7。在桶底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凹槽6,使桶底3形成不规则平面,可减少桶底3四周的承重力,有效避免桶底3 四周的破裂;在内凹槽6的四周加设凸起的加强筋7,可提高桶底3的强度,从而大大加强桶底3对于桶内垃圾的承重能力,防止桶底3的四周破裂,也可有效避免桶底3的磨损,减少垃圾桶产生的环境污染。

加强筋7为横条或竖条交接设置。可加强桶底3多个方向的强度,提高东堤3的承重能力即稳定性。

加强筋7的凸起高度为小于桶底3的内凹深度。可避免加强筋7与底面直接接触,从而造成加强筋7的磨损,提高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内凹槽6的深度为3-5cm。上述范围的深度,可有效减少桶底3四周的承重力,有效避免桶底3四周的破裂。

桶底3上还设置有至少3个帽钉8。加设帽钉8,可防止在垃圾桶移动时被磨损,提高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桶底3上还设置有一支撑架9,两个连接轴4之间连接有一活动轴10,活动轴10穿过支撑架9。加设支撑架9和活动轴10,可使垃圾桶灵活倾倒,提高倒垃圾的准确性,防止垃圾污染环境。

桶体1的桶口外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三角加强筋11。使外缘与桶体1的连接更加结实牢固,在起吊机吊起垃圾桶时,不易拉裂外缘,从而破坏桶体1,提高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