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468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距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等间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现有的五爪等分夹爪机构为了让各个爪具能够移动至适当的位置,每一组爪具都需要各别配合一组动力源(例如电动机),以各别驱动每一组爪具至适当的位置。

然而,现有技术的驱动方式,不仅所需要的动力源较多,且也需要各别调整动力源所移动的位移量。借此,现有的等分夹爪机构仍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等间距调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等间距调整装置,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承载模块、一第二承载模块、一驱动模块以及一驱动杆件。所述第一承载模块通过一第一移动模块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承载模块能沿着一预定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模块包括一第一承载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座上的固定件。所述第二承载模块通过一第二移动模块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二承载模块能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承载模块包括一第二承载座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座上的抵接件。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而于一第一起始位置以及一第一终止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杆件包括一第一侧端、一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二侧端、一位于所述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二侧端之间的本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端上的第一抵接部以及一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抵接部,其中,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一侧端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其中,当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一起始位置移动至一位于所述第一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时,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第二承载模块的所述抵接件上,且在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一中间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终止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抵接件上并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模块由一第二起始位置移动至一第二终止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一终止位置移动至一位于所述第一起始位置与所述第一终止位置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时,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第二承载模块的所述抵接件上,且在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二中间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起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抵接件上并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二终止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起始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模块包括一第一滑轨以及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且所述第一承载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以能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模块包括一第二滑轨以及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承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所述第二承载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以能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包括一第一抵接面以及一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接面的第二抵接面,其中,在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一中间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终止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抵接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上,且在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由所述第二中间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起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能抵靠在所述抵接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主体部以及一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的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模块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座上的第一支撑架,且所述第二承载模块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座上的第二支撑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止位置至一基准位置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所述第二终止位置至所述基准位置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距离,且所述第一间隔距离为所述第二间隔距离的两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等间距调整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基准位置上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二承载模块位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与所述第二承载模块都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等间距调整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另外一侧的另外一个第一承载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另外一侧的另外一个第二承载模块、用于驱动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承载模块的另外一个驱动模块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上的另外一个驱动杆件,且另外一个所述第二承载模块位于所述支撑架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等间距调整装置,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承载模块、一第二承载模块、一驱动模块、一驱动杆件。所述第一承载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承载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往一预定方向移动一第一位移距离。所述驱动杆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以通过所述第一承载模块带动所述驱动杆件往所述预定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承载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杆件的带动,以往所述预定方向移动一第二位移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模块所移动的所述第一位移距离为所述第二承载模块所移动的所述第二位移距离的两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件包括一第一侧端、一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二侧端、一位于所述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二侧端之间的本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端上的第一抵接部以及一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抵接部,所述驱动杆件的所述第一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上,以随着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于一第一起始位置以及一第一终止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移动,且所述第二承载模块能选择性地被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抵靠,而往复移动于一第二起始位置以及一第二终止位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等间距调整装置能通过“所述第一承载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往一预定方向移动一第一位移距离”、“所述第二承载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杆件的带动,以往所述预定方向移动一第二位移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承载模块所移动的所述第一位移距离为所述第二承载模块所移动的所述第二位移距离的两倍”的技术特征,以等间距调整所述第一承载模块与所述第二承载模块。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其中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另外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另外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其中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另外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第一承载模块位于第一起始位置,且第二承载模块位于第二起始位置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第一承载模块位于第一中间位置,且第二承载模块位于第二起始位置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第一承载模块位于第一终止位置,且第二承载模块位于第二终止位置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等间距调整装置的第一承载模块位于第二中间位置,且第二承载模块位于第二终止位置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等间距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并适时地配合图3及图4所示,图1及图2为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及图4为使用状态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等间距调整装置M,其包括一基座1、一第一承载模块2、一第二承载模块3、一驱动模块6以及一驱动杆件7。第一承载模块2及第二承载模块3皆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且驱动模块6也可设置于基座1上,使得驱动模块6能驱动第一承载模块2往一预定方向X移动一第一位移距离。另外,驱动杆件7可连接于第一承载模块2,以通过第一承载模块2带动驱动杆件7往预定方向X移动,同时,驱动杆件7可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上,以使得第二承载模块3可以通过驱动杆件7的带动,也往预定方向X移动一第二位移距离。值得说明的是,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承载模块2所移动的第一位移距离可以为第二承载模块3所移动的第二位移距离的两倍,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举例来说,驱动模块6可为马达(电动机)、气压缸或液压缸,驱动模块6可包括一设置在基座1上的主体部61以及一能受到主体部61驱动且能相对于主体部61移动的延伸部62,延伸部62可设置于第一承载模块2上。借此,当延伸部62受到驱动时,延伸部62可以驱动第一承载模块2往预定方向X移动。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1至图4所示,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承载模块2可包括一第一承载座21以及一设置在第一承载座21上的第一支撑架23,且第二承载模块3可包括一第二承载座31以及一设置在第二承载座31上的第二支撑架33。另外,基座1可包括一承载台11以及一设置在承载台11且位于一基准位置P上的支撑架12。同时,第一承载模块2及第二承载模块3可设置于支撑架12同一侧边,以使得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支撑架12与第一承载模块2之间,且第一承载模块2与第二承载模块3都设置于支撑架12的其中一侧。

借此,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承载模块2可通过驱动模块6的驱动而于一第一起始位置PA1以及一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移动,同时,驱动杆件7能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上并同时带动第二承载模块3于一第二起始位置PB1以及一第二终止位置PB2之间移动。换句话说,第一支撑架23可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以及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往复移动,且第二支撑架33可于第二起始位置PB1以及第二终止位置PB2之间往复移动。值得说明的是,基准位置P至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L1,基准位置P至第二终止位置PB2之间的具有第二间隔距离L2,且第一间隔距离L1为第二间隔距离L2的两倍。借此,第二支撑架33至支撑架1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支撑架23至第二支撑架33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23以及第二支撑架33三者之间的距离为等间距。另外,基准位置P至第二起始位置PB1之间的距离也等于第一起始位置PA1至第二起始位置PB1之间的距离。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1至图4所示,需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实施方式只有说明设置在支撑架12的同一侧边上的一个第一承载模块2以及一个第二承载模块3,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等间距调整装置M也可以如附图所示的还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2的另外一侧的另外一个第一承载模块2、设置于支撑架12的另外一侧的另外一个第二承载模块3、用于驱动另外一个第一承载模块2的另外一个驱动模块6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第一承载模块2上的另外一个驱动杆件7,且另外一个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支撑架12与另外一个第一承载模块2之间。借此,如图3所示,在使用状态下(也就是两个第一承载模块2都位于第一终止位置PA3,两个第二承载模块3都位于第二终止位置PB2),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架23至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架33之间的距离、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架33至支撑架12之间的距离、支撑架12至另外一个第二支撑架33之间的距离以及另外一个第二支撑架33至另外一个第一支撑架23之间的距离,皆为相等。也就是说,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等间距调整装置M应用于等分爪具上时,各个夹爪之间的距离可以为等间距。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承载模块2可以由相同的驱动模块6所驱动,以使得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2两侧的两个第一承载模块2朝相反方向移动。

接着,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并同时配合图3及图4所示,图5及图6为立体分解示意图,以下将进一步举例说明第一承载模块2及第二承载模块3的移动方式及组成元件。详细来说,基座1还可进一步包括一相对的第一表面13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14,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两个第一表面13可以分别为承载台11的左侧表面及右侧表面,两个第二表面14可以分别为承载台1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第一承载模块2可通过一第一移动模块4而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1的承载台11上,且第一承载模块2能沿着预定方向X往复移动。第二承载模块3可通过一第二移动模块5而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1的承载台11上,且第二承载模块3能沿着预定方向X往复移动。

承上述,如图5及图6所示,举例来说,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言,第一移动模块4可包括一第一滑轨41以及一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41上的第一滑块42,第一滑轨41可设置于基座1的承载台11的第一表面13上,第一承载模块2可设置于第一滑块42上,第一承载模块2可通过第一滑块42以能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轨41上且间接地滑动于承载台11上。另外,第二移动模块5可包括一第二滑轨51以及一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51上的第二滑块52,第二滑轨51可设置于基座1的承载台11的第二表面14上,第二承载模块3设置于第二滑块52上,第二承载模块3可通过第二滑块52以能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轨51且间接地滑动于承载台11上。然而,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滑轨及滑块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齿轮、齿条、蜗杆等零组件而使得第一承载模块2及第二承载模块3滑动于基座1上。

承上述,请复参阅图3至图6所示,第一承载模块2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第一承载座21上的固定件22,且第二承载模块3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第二承载座31上的抵接件32。第二承载座31的抵接件32可包括一第一抵接面321以及一相对于第一抵接面321的第二抵接面322。另外,驱动杆件7可包括一第一侧端71、一相对于第一侧端71的第二侧端72、一位于第一侧端71与第二侧端72之间的本体73、一设置在第二侧端72上的第一抵接部74以及一设置在本体73上的第二抵接部75。驱动杆件7的第一侧端71可设置在固定件22上。借此,驱动模块6的延伸部62带动第一承载模块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承载模块2能带动驱动杆件7的移动,同时,驱动杆件7能通过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上而间接带动第二承载模块3的移动。

详细来说,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图7至图10为第一承载模块2以及第二承载模块3的移动过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为第一承载模块2位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且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一第二起始位置PB1的状态。换句话说,在图7的状态为第一承载模块2及第二承载模块3收回时的状态。

接着,如图8所示,图8为第一承载模块2位于一第一起始位置PA1与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PA21,且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一第二起始位置PB1的状态。当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起始位置PA1移动至一位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与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PA21时,驱动杆件7的第一抵接部74能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的抵接件32的第一抵接面321上。

接着,如图9所示,图9为第一承载模块2位于第一终止位置PA3,且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一第二终止位置PB2的状态。在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中间位置PA21移动至第一终止位置PA3的过程中,驱动杆件7的第一抵接部74能抵靠在抵接件32的第一抵接面321上并同时带动第二承载模块3由一第二起始位置PB1移动至一第二终止位置PB2。借此,由于第一终止位置PA3至一基准位置P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L1,第二终止位置PB2至基准位置P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距离L2,且第一间隔距离L1为第二间隔距离L2的两倍。所以,第一支撑架23至第二支撑架33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支撑架33至支撑架12之间的距离。

接着,请参阅图10所示,图10为第一承载模块2位于一第一起始位置PA1与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PA22,且第二承载模块3位于一第二终止位置PB2的状态。当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终止位置PA3移动至一位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与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PA22时,驱动杆件7的第二抵接部75能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的抵接件32上。

接着,请复参阅图7所示,在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中间位置PA21移动至第一起始位置PA1的过程中,驱动杆件7的第二抵接部75能抵靠在抵接件32的第二抵接面322上并同时带动第二承载模块3由第二终止位置PB2移动至第二起始位置PB1。换句话说,通过将驱动杆件7的第一侧端71设置在第一承载模块2的固定件22上,以使得驱动杆件7随着第一承载模块2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以及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移动,且第二承载模块3的抵接件32能选择性地被第一抵接部74或第二抵接部75抵靠,而往复移动于第二起始位置PB1以及第二终止位置PB2之间。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等间距调整装置M能通过“第一承载模块2通过驱动模块6往一预定方向移动一第一位移距离”、“第二承载模块通过驱动杆件的带动,以往预定方向X移动一第二位移距离”以及“第一承载模块2所移动的第一位移距离为第二承载模块3所移动的第二位移距离的两倍”的技术特征,以等间距调整第一承载模块2与第二承载模块3。也就是说,等间距调整装置M能通过驱动模块6而直接驱动第一承载模块2的移动,同时通过驱动杆件7而间接驱动第二承载模块3的移动,藉以使得第一承载模块2与第二承载模块3能沿着一预定方向X往复移动。

此外,当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起始位置PA1移动至一位于第一起始位置PA1与第一终止位置PA3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PA21时,驱动杆件7的第一抵接部74能抵靠在第二承载模块3的抵接件32上,且在第一承载模块2由第一中间位置PA21移动至第一终止位置PA3的过程中,驱动杆件7的第一抵接部74能抵靠在抵接件32上并同时带动第二承载模块3由一第二起始位置PB1移动至一第二终止位置PB2。借此,支撑架12至第二承载模块3的第二支撑架33的距离会等于第一承载模块2的第一支撑架23至第二承载模块3的第二支撑架33的距离,以达到各爪具等间距的效果。

再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调整驱动杆件7上的第一抵接部74以及第二抵接部75的设置位置而改变第一间隔距离L1以及第二间隔距离L2,已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等间距调整装置M应用于其他尺寸的爪具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全部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