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74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载物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端路由器、万兆以上网络交换机、监控器、网络数据贮存系统、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数字电视服务器及机顶盒等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设备已经大规模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和装配。

升降载物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升降台自由升降的特点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市政维修,码头、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建筑装潢等,安装了汽车底盘、电瓶车底盘等能自由行走,工作高度空间也有所改变,具有重量轻、自行走、电启动、自支腿、操作简单、作业面大,能跨越障碍进行高空作业等360度自由旋转优点。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194394的一种升降载物台,包括矩形底板,矩形底板的四个直角处均设有一个垂直于矩形底板的第一角铁,第一角铁包括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第一长板设置在第二长板上,第一长板与第二长板相互垂直,第一角铁的一端与矩形底板连接,矩形底板上其中一侧的两个第一角铁的另一端设有一滚轮,第一角铁的直角与矩形底板的四个直角方向相同,矩形底板正上方设有顶盖,顶盖与所有第一角铁连接,与矩形底板平行,矩形底板两侧的第一角铁之间设有防护网,设有滚轮的两个第一角铁之间设有一活动门,活动门只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开关。但是该专利所公开内容中缺少必要防护装置,安全性能有待提高、操作效率方面也有待提升,而且无法支撑起一定重量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安全性能高、操纵效率高而且又能够承载住一定重量的负荷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底座和升降座驱动装置,用以稳定支撑括第一升降座的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上,第一升降座通过升降座驱动装置与第一支撑底座连接,其中:升降座驱动装置底端通过缸体固定座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上,第一活塞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鱼眼接头与第一升降座底端上设有的第一接头连接座铰接;

在第一升降座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滚落或者滑落的第一护栏杆,在第一升降座内并排设有两组用于驱动机箱外壳向前滚动或者滑动的第一辊轮,在第一升降座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支撑架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

第一支撑架包括并排设置的四根第一导轨,这四根第一导轨两两相对设置,形成两对第一导轨;每根第一导轨内设有与第一滚轮滑动配合的导槽;

在升降座驱动装置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座上的第一滚轮沿着第一支撑架上四根第一导轨内的导槽进行上下移动,并根据所需高度的要求将第一升降座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座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一升降座通过第一气缸与第一支撑底座连接,其中:第一气缸底端通过缸体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升降座上,第一气缸顶端向上延伸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鱼眼接头与第一升降座底端上设有的第一接头连接座铰接;在第一气缸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座在第一支撑架内进行上下移动,并将第一升降座上升或下降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

作为优选:在每个第一滚轮的底端设有用于清扫导槽内障碍物体的第一扫平塞,第一扫平塞和第一滚轮一起沿着第一导轨内导槽上下往复滑行运动。

作为优选:在第一导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的第一升降座下降高度的限位挡块;第一限位挡板能够抵住沿着导槽向下滑动的第一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该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中的第一升降座能够将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提升到预定高度,然后驱动两组并排的第一辊轮进行自转带动位于第一辊轮上端面的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向前移动到钻孔工作台或者拧螺丝工作台上;而且在第一升降座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滑落的第一护栏杆,本专利技术方案整体安全性能高、操纵效率高而且又能够承载住一定重量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机箱装配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C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升降座103、第一支撑架104、第一支撑底座111和升降座驱动装置,用以稳定支撑括第一升降座103的第一支撑架104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111上,第一升降座103通过升降座驱动装置与第一支撑底座111连接,其中:升降座驱动装置底端通过缸体固定座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111上,第一活塞杆108的顶端通过第一鱼眼接头109与第一升降座103底端上设有的第一接头连接座110铰接;在第一升降座103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滚落或者滑落的第一护栏杆101,在第一升降座103内并排设有两组用于驱动机箱外壳向前滚动或者滑动的第一辊轮102,在第一升降座103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支撑架104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106;第一支撑架104包括并排设置的四根第一导轨105,这四根第一导轨105两两相对设置,形成两对第一导轨105;每根第一导轨105内设有与第一滚轮106滑动配合的导槽;在升降座驱动装置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座103上的第一滚轮106沿着第一支撑架104上四根第一导轨105内的导槽进行上下移动,并根据所需高度的要求将第一升降座103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

如图1或2所示:所述升降座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107,第一升降座103通过第一气缸107与第一支撑底座111连接,其中:第一气缸107底端通过缸体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升降座103上,第一气缸107顶端向上延伸有第一活塞杆108,第一活塞杆108的顶端通过第一鱼眼接头109与第一升降座103底端上设有的第一接头连接座110铰接;在第一气缸107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座103在第一支撑架104内进行上下移动,并将第一升降座103上升或下降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

如图2所示:在每个第一滚轮106的底端设有用于清扫导槽内障碍物体的第一扫平塞113,第一扫平塞113和第一滚轮106一起沿着第一导轨105内导槽上下往复滑行运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导轨105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的第一升降座103下降高度的限位挡块112;第一限位挡板112能够抵住沿着导槽向下滑动的第一滚轮106。

如图4所示,该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升降载物台C中的第一升降座103能够将机箱 外壳或者机箱主体A提升到预定高度,然后驱动两组并排的第一辊轮进行自转带动位于第一辊轮上端面的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A向前移动到钻孔工作台B或者拧螺丝工作台上;而且在第一升降座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A滑落的第一护栏杆,本专利技术方案整体安全性能高、操纵效率高而且又能够承载住一定重量的负荷。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