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1545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楼以及公寓楼产生的垃圾量逐步增加,同时,为了提升健康水平,垃圾要及时处理。目前居民楼以及公寓楼产生的垃圾处理,有的采用居民自己将垃圾运到楼下指定的垃圾收集点,但这样处理比较麻烦,不方便,居民通常要等垃圾收集到一定量才送到楼下,因此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同时,垃圾运送下楼,并且相对来讲,收集较多的垃圾运送下楼具有一定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容易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在楼梯之间的空隙中安装的主管道,以及主管道下方设置的移动式垃圾车,主管道并排设置,每根主管道由多节串联设置,每层楼设置一节,通过抱箍固定在楼梯侧面,每一节上设置有侧面弯管与其连通,侧面弯管上设有垃圾入口封盖;最后一节的主管道底部连接软管,并通过软管引入移动式垃圾车内;每根主管道下对应设置一个移动式垃圾车。

进一步的,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每一节主管道下部设有倒锥形口,便于和下一节主管道串联。

进一步的,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每一节主管道下部在倒锥形口上的管内壁上设有卡圈凹槽,所装的卡圈由外卡圈和内卡圈组成,软管夹装在外卡圈和内卡圈之间,外卡圈和内卡圈均为可形变的弹性卡圈。

设置的主管道,只需要把日常垃圾桶换成特殊设计的盒子,把日常废品装进盒子,扔入管道。这样可以防止楼道内垃圾堆积和霉变,也省略了上下楼运输垃圾的麻烦,有利于垃圾及时处理,同时也减少了楼道垃圾的清扫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每个楼层垃圾的及时输送,有效防止楼道内垃圾堆积和霉变,也省略了上下楼运输垃圾的麻烦,有利于垃圾快速汇总并及时处理,同时也减少了楼道垃圾的清扫工作量,有效利用了楼道的空间;同时,由于采用分段式设计,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管道的另一安装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为主管道、2为侧面弯管、3为垃圾入口封盖、4为抱箍、5为软管、6为移动式垃圾车、7为楼梯、8为卡圈凹槽、9为外卡圈、10为内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楼道垃圾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在楼梯7之间的空隙中竖直安装的主管道1,以及主管道1下方设置的移动式垃圾车6,主管道1由多节串联设置,每层楼设置一节,通过抱箍4固定在楼梯7的侧面,每一节上设置有侧面弯管2与其连通,侧面弯管2上设有垃圾入口封盖3;最后一节的主管道1底部连接软管5,并通过软管5引入移动式垃圾车6内。每根主管道1下对应设置一个移动式垃圾车6。每一节主管道1下部设有倒锥形口,便于和下一节主管道1串联。

如图3所示,每一节主管道1下部在倒锥形口上的管内壁上设有卡圈凹槽8,所装的卡圈由外卡圈9和内卡圈10组成,软管5夹装在外卡圈9和内卡圈10之间,外卡圈9和内卡圈10均为可形变的弹性卡圈。

居民将垃圾放入盒子。每个楼层的用户把垃圾对应的投入到侧面弯管2内,然后盖好垃圾入口封盖3,然后保洁员只要在底层及时的处理移动式垃圾车6中的垃圾即可。垃圾集中处理,更方便的及时处理,有利于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健康隐患。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有的已有建筑楼的楼梯之间的空隙较小,使得主管道1并不能像实施例1那样竖直安装,利用楼梯间隙的特点,各节串联后的主管道1整体呈图示的折线形,该楼道垃圾输送装置,除主管道1为折线形安装外,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均一致。

实施例3: 对于有的已有建筑楼的楼梯之间的空隙较小,使得主管道1并不能像实施例1那样竖直安装,利用楼梯间隙的特点,各节串联后的主管道1整体呈螺旋形结构,该楼道垃圾输送装置,除主管道1为螺旋形安装外,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均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