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590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配件技术,尤其是一种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层门门滑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088708U的一种电梯层门门靴防脱结构,包括层门地坎、层门导靴、层门门扇和固定架,层门地坎与层门导靴的一端插槽连接,固定架与层门门扇固定连接,固定架与层门导靴连接;其中层门导靴包括连接板、连接孔、螺纹孔、滑块、第一弯头和第二弯头。这种结构主要通过J型的第一弯头和第二弯头与层门地坎的具有倾斜角度的卡扣配套使用,来加强其防脱效果。二是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367438U,一种电梯层门地坎结构,包括层门地坎、层门导靴和层门门扇,层门地坎与层门导靴的一端插槽连接,层门导靴的另一端与层门门扇连接。其中层门地坎包括底端固定部、侧端固定部、连接槽和卡扣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对层门地坎的连接槽进行卡扣结构设置,配合层门导靴进行固定组合,当层门门扇由层站处或者井道内受外力撞击时,可防止层门导靴脱离层门地坎槽,使层门门扇处于正常位置及防止人员跌入井道。前一种结构设计了第一弯头和第二弯头,虽然与层门地坎具有较大的限位体,但其尺寸精度要求过高,特别是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微量偏震,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相互摩擦或磨损,造成噪音和机构损坏;另外这种装配方式更换、拆卸维护需要单个零件折开,无法直接取出。后一种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很容易前后方向搞错,而且定位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自身结构强度的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包括位于层门底部的下封头,地坎,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坎具有沉槽,下封头具有位于沉槽上方的垂直安装面,在垂直安装面上设有垂直向下的门滑块;所述的门滑块为板状结构,门滑块的上端设有压凸部,门滑块的下端设有正反弯头。

本技术方案针对以下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如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的机械强度为:用300 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永久变形不大于1mm;弹性变形不大于15 mm;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在门滑块上设置正反弯头,使门滑块具有非完全平面结构,而是通过在同一平面内的双方向形变增加门滑块自身结构强度。又如用1000 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明显的永久变形。本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安装方式和门板下封头及其附件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正反弯头结构来增加门滑块高度和地坎深度。通过门滑块最底端的弯钩结构产生的斜角边来处理受冲击时门滑块变形后还能钩住地坎达到二次防脱槽的问题。利用压凸部来识别门滑块的正反面,以及安装定位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滑块的压凸部朝下封头垂直安装面一侧为圆柱沉孔,另一侧为圆柱凸台。利用冲压技术一次性成型沉孔和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滑块下端的正反弯头具有朝地坎沉槽前后两个方向的凸出。提高门滑块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封头具有完全封闭层门厚度方向内空的封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凸部朝下封头垂直安装面一侧设有圆柱沉孔,下封头上设有与所述圆柱沉孔配合的圆柱形定位凸台。本方案可以利用圆柱沉孔,在制作下封头时同样冲压出圆柱形定位凸台,使门滑块和下封头之间快速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滑块下端的正反弯头具有朝地坎沉槽前后两个方向的凸出分别设有若干处。本方案可以把整块门滑块进行多处正反弯头的布置,以达到既不影响正常运行又能获得最大结构强度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滑块上端的压凸部圆柱凸台和门滑块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性冲压不增加任何辅助工艺即可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滑块正反弯头的最底端具有弯钩结构。层门受冲击时门滑块变形后弯钩结构可以钩住地坎,达到二次防脱槽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原有安装基础件的前提下使结构更加合理,一次性冲压成型,易制造易安装,成本低;压凸部的设计在安装时易定位易辨识朝向;门滑块正反弯头的设置大大增加自身结构强度,从而通过增加门滑块高度来加深与地坎的啮合尺寸达到防脱槽效果;具有弯钩结构的斜角边,解决了层门受冲击时,门滑块变形后的二次防脱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3的M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层门,2. 下封头,3. 门滑块,31. 压凸部,32. 正反弯头,4. 地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电梯层门的门滑块机构,包括位于层门1底部的下封头2,位于层门1正下方的的地坎4,地坎4具有沉槽。在下封头2上设有位于沉槽上方的垂直安装面,在该垂直安装面上安装垂直向下的门滑块3,门滑块为板状结构,其板中心线位于沉槽的中间部位。

具体地说,门滑块3上端边部沿与下封头2连接的两个安装孔横线中间位置设有压凸部31,参见图2至图4,门滑块3的下端设有正反弯头32。门滑块3的板形中间部位设有双向凸出加强筋。其中门滑块3的压凸部31朝下封头2垂直安装面一侧为圆柱沉孔,另一侧为圆柱凸台。这里的压凸部31圆柱凸台和门滑块为一体式结构,即由一次性冲压成型获得。

门滑块3下端的正反弯头32具有朝地坎4沉槽前后两个方向的凸出。这些凸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别设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而门滑块3正反弯头32的最底端是一个具有弯钩的结构,作为当门滑块3变形后的二次防脱槽设计。

下封头2为多折边钣金构件,具有完全封闭层门1厚度方向内空的封板。

压凸部31在本案中还可以作为一个定位补充使用,即在朝下封头2垂直安装面一侧设有圆柱沉孔,在下封头2上设有与圆柱沉孔配合的圆柱形定位凸台,该圆柱形定位凸台同样可以钣金时一次性成型。

本方案正反弯头32在正常使用时,起着加强门滑块3自身结构强度的作用,而在层门受到冲击时门滑块3发生变形之后,门滑块3又起着钩住地坎4沉槽防止二次脱槽的作用;同样压凸部31既可以辨别安装面,又可以作为辅助安装位置点的定位装置。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