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488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容器。



背景技术:

当前,酒包装的防伪主要集中在印刷酒盒及瓶盖两个领域,在酒瓶领域的防伪手段较少。然而,印刷酒盒的无损开启手段较多,防伪能力较差,而瓶盖属于酒瓶的附属配件,可替换性强,其防伪能力亦有限。

专利(申请号为201380060961.5)披露了一种防伪酒瓶,其包括容器及标示物,标示物被容器所承载,当容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从容器的外侧可见标示物发生不可逆的视觉特征变化。该专利通过电致变色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防伪效果,该技术方案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存在电源失效或接触不良等导致指示失效的风险,防伪效果稳定性相对较低。

专利(公开号为TW201446610A)披露了一种具有使用指示器之包装或液体,其包括:一容器;及一使用指示器,指示器由该容器所承载,以致使得在从该容器上移除一盖件后或在从该容器内移除可流动液体后,该液体之着色随即不可逆地改变以便指示使用者该包装已被使用过。该变色方案的变色主要通过染料对瓶口部位进行染色来实现,当容器装有液体时,染料不可避免的与液体接触,不可避免的对液体造成颜色污染。

专利(公开号为US201602217201)披露了一种与空气接触后发生颜色不可逆变的防伪容器,其包括一个容器、可有可无的流动液体、一个位于容器内的密封包,当容器打开时,密封包被破坏,密封包内置的空气敏感成分与空气接触后发生不可逆的颜色变化。空气敏感成分包括:铜、铁、钾、钠、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该防伪容器存在的问题是:标示物设置在瓶口附近,通过打开瓶盖时激活标示物,由于氧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开瓶后完全可通过二次密封阻止标示物的氧化变色,从而使标示物失去防伪功能,防伪效果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防伪效果稳定性好的防伪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伪效果稳定性好的防伪容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收容于所述容器本体内的液体以及由所述容器本体所承载的防伪标示物,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处螺纹连接,所述防伪标示物包括壳体和指示部,所述壳体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壁契合在一起或者一体成型,所述指示部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初始状态,所述防伪容器的包装状态被破坏后,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可见所述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另一状态。

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的,所述液体为含水的液体,所述指示部采用吸水后体积膨胀的材料制成,所述另一状态为所述指示部吸水后体积膨胀,初始状态为所述指示部未吸水时的体积相对于另一状态较小。

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开口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平齐,第二开口置于容器本体内,所述壳体上位于两个开口之间具有与该壳体内部连通的收容部,所述指示部置于收容部内,所述收容部上具有至少一个与该收容部的内部连通的通孔,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收容部上的通孔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收容部浸入所述含水的液体中,所述壳体为透明的。

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开口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平齐,第二开口置于容器本体内,壳体上具有与该壳体内部连通的收容部,且第二开口位于收容部上,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第二开口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收容部浸入所述含水的液体中,所述壳体为透明的。

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的,所述液体为酒水,所述指示部采用接触酒精或水后变色的材料制成,所述另一状态为所述指示部吸收酒精或水后呈现第二颜色,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指示部未吸收酒精或水时呈现第一颜色。

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开口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平齐,指示部附着于壳体内壁上且该指示部上具有与壳体内部连通中心通孔,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第二开口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壳体为透明的。

所述第二开口浸入酒水中,所述指示部位于酒水的液面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开口浸入酒水中,所述指示部位于酒水的液面下方,或者所述第二开口和指示部均位于酒水的液面上方。

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该开口为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平齐,指示部附着于壳体内壁上且位于容器口处,第一开口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壳体为透明的。

所述壳体为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置于容器本体内,所述指示部附着于壳体上部的内壁上且具有与壳体内部连通中心通孔,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液态水,指示部与液态水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容器本体的容器壁的内部具有环绕该容器壁一周设置的空腔,该空腔内容纳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所述指示部,构成容纳所述指示部的容器本体的容器壁是透明的并作为防伪标示物的壳体。

所述容器本体的容器壁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内容纳由光敏变色材料制成的指示部,构成容纳所述指示部的容器本体的容器壁是透明的并作为防伪标示物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伪容器通过在容器本体内或容器本体上设置防伪标示物,防伪标示物包括壳体和指示部,指示部放置于壳体内,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初始状态,该防伪容器的包装被打开后,从容器本体的外侧可见所述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另一状态,这样只需要通过观察指示部的状态变化就可以进行防伪识别,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指示部位于壳体内部,防伪效果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1b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1c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1d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中的液体使用完后的示意图。

图1e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再次装入液体时的示意图。

图1f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再次装入液体后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2b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2c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2d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中的液体使用完后的示意图。

图2e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再次装入液体时的示意图。

图2f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再次装入液体后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3b为第三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4b为第四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5b为第五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6b为第六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7b为第七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倾倒时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8b为第八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的示意图。

图9b为第九种实施例中的防伪容器第一次打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如图1a,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提出的防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0、盖设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10处的容器盖200、收容于容器本体100内液体300以及由容器本体100所承载的防伪标示物400,容器盖200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10处螺纹连接。容器本体100为透明的,防伪标示物400设置于容器本体10内或者容器本体10上,防伪标示物400包括壳体410和指示部420,指示部420放置于壳体410内,指示部420显示视觉特征的初始状态,容器本体100被打开后,从容器本体100的外侧可见指示部420显示视觉特征的另一状态。

壳体410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壁契合在一起,使该防伪标示物难以被拆卸,避免了防伪标示物被更换,防伪效果稳定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液体为含水的液体,指示部420采用吸水后体积膨胀的材料制成,可以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酰胺、黄豆和绿豆等,还可以为其它吸水后体积膨胀的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聚丙烯酸钠材料制成,指示部420呈球形且为红色。另一状态为指示部吸水后体积膨胀,初始状态为指示部未吸水时的体积相对于另一状态较小,这样通过体积变化的方式来进行防伪,视觉特征变化简单直观,防伪效果稳定性好。

壳体4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本实施例中壳体410呈管状。两个开口为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第一开口431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10平齐,第二开口432置于容器本体100内。壳体410上位于两个开口之间具有与该壳体410内部连通的收容部411,收容部411呈球形,收容部411的直径大于呈管状的壳体410的直径。指示部420置于收容部411内,收容部411上具有至少一个与该收容部411内部连通的通孔433,本实施例中具有一个通孔433。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收容部411上的通孔433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收容部411浸入含水的液体中。壳体410为透明的,以便于从容器本体100的外侧观察指示部420的变化。壳体采用玻璃、PVC、PET或亚克力制成,优选采用玻璃制成,具有透明易碎的特征,防伪性能较高。本实施例中,壳体410置于容器本体100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可以位于壳体上的其它位置。

如图1a,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石蜡,收容部411上的通孔433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收容部411浸入含水的液体中,指示部420置于收容部411内。由于壳体410的内部中空腔体储存有一定量的空气,且收容部411距离第二开口432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液体无法进入到收容部411内与指示部420接触。

如图1b和图1c,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石蜡被容器盖200破坏,此时壳体410的内部中空腔体与外部连通,处于中空腔体中的空气在含水的液体的压强下通过第一开口431散出,含水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432进入壳体410的收容部411内,壳体410内部的液面与壳体410外部的液面平齐,此时,指示部420与含水的液体接触。由于壳体410上的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较小,壳体410内部的含水的液体在毛细作用下保持液面稳定,即使容器本体100内的液面下降,壳体410内部的液面也不会随之下降,为指示部420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由于采用聚丙烯酸钠材料制成的指示部420具有吸水后体积膨胀的特征,体积膨胀可达上百倍,指示部420与含水的液体接触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积膨胀并将第二密封件442石蜡撑破,壳体410成为具有三个开口的连通器。此时,人们可通过容器本体100和外壳410观察到大体积的红色的指示部420。如图1d,当含水的液体被消耗完后,随着壳体410内水分的蒸发,指示部420逐渐缩小,由于收容部与壳体410的连通处设置有防倾倒的倒钩450,第二开口432和通孔433的直径均小于指示部420的直径,因此,指示部420无法倒出。如图1e和图1f,当容器本体100再次灌装含水的液体时,即使第一开口431被第一密封件441再次密封,但在第二开口432与通孔433连通的作用下,含水的液体还是会进入收容部411内与指示部420接触,指示部420在短时间内再次膨胀,此时,人们可通过容器本体100和外壳410观察到大体积的红色的指示部420。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大体积的指示部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小体积的指示部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第二种实施例:

如图2a,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开口432位于收容部411上,指示部420为蓝色,第一密封件441为活塞,该活塞的尾端固定在容器盖200的内壁上,活塞的前端活塞头与管状的壳体410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

如图2a,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活塞,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收容部411浸入含水的液体中,指示部420置于收容部411内。

如图2b和图2c,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活塞被拔出第一开口431,活塞在拔出的过程中,壳体410内部空气压强减小,第二密封件442石蜡被含水的液体压破,此时,壳体410的内部中空腔体形成一个连通器,含水的液体进入壳体410的收容部411内,且壳体410的内外液面平齐。此时,指示部420与含水的液体接触。由于壳体410上下两端的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较小,壳体410内部的含水的液体在毛细作用下保持液面稳定,即使容器本体100内的液面下降,壳体410内部的液面也不会随之下降,为指示部420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由于采用聚丙烯酸钠材料制成的指示部420具有吸水后体积膨胀的特征,体积膨胀可达上百倍,指示部420与含水的液体接触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积膨胀,此时,人们可通过容器本体100和外壳410观察到大体积的蓝色的指示部420。如图2d,当含水的液体被消耗完后,随着壳体410内部水分的蒸发,指示部420逐渐缩小,由于收容部411与壳体410的连通处设置有防倾倒的倒钩450,第二开口432的直径小于指示部420的直径,因此,指示部420无法倒出。图2e和图2f,当容器本体100内再次灌装含水的液体时,即使第一开口431被第一密封件441再次密封,但第二开口432仍然处于开放状态,在液体压强下,少量的含水的液体进入收容部411内与指示部420接触,指示部420在短时间内再次膨胀,此时,人们可通过容器本体100及外壳410观察到大体积的蓝色指示部420。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大体积的指示部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小体积的指示部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第一种实施例中壳体上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通孔,相比于第二种实施例中壳体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防伪效果更好。

第三种实施例:

如图3a,第三种实施例与上述两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液体300为酒水,指示部420采用接触酒精或水后变色的材料制成。接触酒精变色的材料可以为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经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等,也可以为其它接触酒精后颜色发生变化的材料;接触水变色的材料可以为遇水不可逆变色油墨、含无水硫酸铜的油墨、纸张、纤维布等,也可以为其它接触水后颜色发生变化的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经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材料制成。另一状态为指示部吸收酒精或水后呈现第二颜色,初始状态指示部未吸收酒精或水时呈现第一颜色。

壳体4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开口为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第一开口431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10平齐,或者位于容器本体100的颈部处,指示部420附着于壳体410内壁上且该指示部420上具有与壳体410内部连通中心通孔,以便于通气。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壳体410为透明的。第二开口432浸入酒水中,指示部420位于酒水的液面上方。

如图3a和3b,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活塞,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

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活塞被拔出第一开口431,活塞拔出的过程中,壳体410内部空气压强减小,第二密封件442石蜡被酒水压破,此时,壳体410内外形成一个连通器,含酒精的酒水进入壳体410内部,且壳体410内外液面平齐。此时,指示部420未与酒水接触。由于壳体410上下两端的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较小,壳体410内的酒水在毛细作用下保持液面稳定,即使容器本体100内液面下降,壳体410内的液面也不会随之下降,为指示部420提供了充足的酒水成分。

由于酒精易挥发,当酒水中的酒精挥发后与指示部420接触,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黄色的三氧化铬材料氧化成蓝绿色的硫酸铬,且该变色反应不可逆。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蓝绿色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黄色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指示部未与液体直接接触,因此,指示部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安全性高。壳体可以设计成S状,使指示部难以被人为去除。

第四种实施例:

如图4a,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开口432浸入酒水中,指示部420位于酒水的液面下方,指示部420为遇水后由白色变为红色的油墨。

如图4a和图4b, 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活塞,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

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活塞被拔出第一开口431,活塞拔出的过程中,壳体410内部空气压强减小,第二密封件442石蜡被酒水压破,此时,壳体410内外形成一个连通器,酒水进入壳体410内部,且壳体410内外液面平齐。此时,指示部420被酒水所淹没,由于酒水中含有水,指示部420由白色变为红色,且变色不可逆。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红色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白色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由于壳体410上下两端的第一开口431和第二开口432较小,壳体410内的酒水在毛细作用下失去流动性,其不随容器本体100中液面的变化发生流动,因此,壳体410内与指示部420接触过的酒水不会对容器本体中的酒水造成污染,安全性高。

第五种实施例:

如图5a,第五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开口432和指示部420均位于酒水的液面上方。

如图5a和图5b, 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活塞,第二开口432通过第二密封件442密封,第二密封件442为石蜡。

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活塞被拔出第一开口431,活塞441拔出的过程中,壳体410内空气压强减小,第二密封件442被空气压破。

由于酒水中包含酒精成分,当酒水中的酒精挥发后通过第二开口432进入壳体410内与指示部420接触,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黄色的三氧化铬材料氧化成蓝绿色的硫酸铬。

因此,当人们通过透明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蓝绿色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黄色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指示部未与酒水接触,因此,其不会对酒水造成污染,安全性高。

第六种实施例:

如图6a,第六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体4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该开口为第一开口431,第一开口431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10平齐,指示部420附着于壳体410内壁上且位于容器口110处,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石蜡。壳体410为透明的。

如图6a和图6b, 防伪容器处于未打开前,第一开口431通过第一密封件441密封,第一密封件441为石蜡。

当打开容器盖200时,第一密封件441石蜡被破坏,倾倒酒水时,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100上残余的酒水挥发出的酒精蒸气进入壳体410内部与指示部420接触,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黄色的三氧化铬材料氧化成蓝绿色的硫酸铬。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蓝绿色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观察到指示部呈黄色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第一开口431还可以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增加人为修补的难度。

由于壳体410内含有空气,在缺乏排气口的情况下,酒水无法进入壳体的内部空腔,但酒水挥发出的酒精蒸气可透过第一开口431进入壳体410内与指示部发生变色反应,这样整个反应过程指示部未与液体接触,因此,其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安全性高。

第三种实施例至第六种实施例中的变色反应为不可逆的,而且采用不可逆的颜色变化作为容器是被开启的防伪标识,视觉特征变化直观稳定。

第七种实施例:

如图7a和图7b,第七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体410为封闭的中空结构,指示部420附着于壳体410上部的内壁上,指示部420具有与壳体410内部连通中心通孔,壳体410下部设置有液态水460,指示部420与液态水460之间具有间距,即指示部420与液态水460不直接接触。指示部420为遇水发生由白色变红色的不可逆变色油墨,

正常情况下,容器本体100处于竖直放置状态,位于壳体410内的液态水460与指示部420不直接接触,指示部420显示为白色。当人们打开瓶盖200并倾倒位于容器本体100内的酒水时,处于壳体410内的液态水460同样处于倾斜状态,液态水460将指示部420淹没,指示部420颜色由白色变为红色,且变色不可逆。

因此,当人们通过容器本体100外侧发现指示部420呈现红色时,则表明酒盒外包装可能曾经被开启,酒水有可能是赝品。如发现指示部呈现白色,则表面酒水为真品。

第八种实施例:

如图8a和图8b,第八种实施例中防伪标示物设置于容器本体上,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壁内部具有环绕该容器壁一周设置的空腔,该空腔内容纳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420,构成容纳指示部420的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壁是透明的并作为防伪标示物的壳体410。位于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口处的两侧容器壁上分别具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431、第二开口432,第一开口431用于向空腔内注入液体状脆性材料,液体状脆性材料注入空腔内后凝固成固体脆性材料,第二开口432用于排除空气。脆性材料可以为石蜡、分散有舒欣脆(一种食品添加剂)成分的固体糖浆等,本实施例中脆性材料为熔点为50度的透明石蜡与熔点为65度呈“真品”字样的红色石蜡的混合物。

当打开容器盖200时,外壳410与容器本体100之间产生少量的位移,脆性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裂纹,且破裂不可逆,人们通过壳体410可见裂纹情况。

因此,当人们通过壳体410观察到指示部有裂纹或“真品”字样呈模糊状时,可判断为容器被打开过,液体为赝品。当人们透过壳体观察到指示部无裂纹且“真品”字样清晰时,可判断容器未被打开过,液体为真品。

由于指示部位于容器壁内,因此,指示部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安全性高。

第九种实施例:

如图9a和图9b,第九种实施例中防伪标示物设置于容器本体上,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壁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内容纳由光敏变色材料制成的指示部420,构成容纳指示部420的容器本体100的容器壁是透明的并作为防伪标示物的壳体420。光敏变色材料可以为银盐感光材料、重氮感光材料、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及邻二氮菲组份、硫酸亚铁和单宁酸组份、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组份、变色感光树脂等,也可以为其它感光材料。本实施例中防伪容器用于装酒水,防伪容器置于不透光的酒盒包装内,指示部为含三草酸合铁酸钾及邻二氮菲的感光油墨。

当人们在有光的环境下打开酒盒外包装时,指示部420的三草酸合铁酸钾被光照后,其三价铁离子被还原成二价亚铁离子,二价亚铁离子与邻二氮菲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且变色不可逆。

因此,当人们发现指示部呈现红色时,则表明酒盒外包装曾经被开启,酒水有可能是赝品。如发现指示部呈现无色,随后变为红色,则表面酒水为真品。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均采用通过改变防伪容器包装状态的方式来激活指示部,简单方便;指示部设置于容器本体内部或容器本体上,人为修补难度高,防伪性能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伪容器通过在容器本体内或容器本体上设置防伪标示物,防伪标示物包括壳体和指示部,指示部放置于壳体内,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初始状态,该防伪容器的包装状态被改变后,从容器本体的外侧可见所述指示部显示视觉特征的另一状态,这样只需要通过观察指示部的状态变化就可以进行防伪识别,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指示部设置于壳体内部,防伪效果稳定性好。壳体与容器本体契合在一起,使该防伪标示物难以被拆卸,避免了防伪标示物被更换,防伪效果稳定性更好。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