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无臭味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421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智能无臭味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垃圾屋的臭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街道、小区的垃圾桶等产生大量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扩散到外面大气中,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健康。

针对传统的垃圾清理方式,对街道、小区的垃圾采用分类垃圾屋收集垃圾清理。分类垃圾屋四面封闭,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避免了恶臭气体扩散到外面大气中,周边空气几乎没什么味道。

随着垃圾屋的不断普及,对于臭气的处理技术要求也随着改变。垃圾屋虽然不会对周边空气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分类垃圾臭气通过投放口外溢,对居民投放垃圾产生不好的感受体验,这样也需要解决,所以也需要针对垃圾屋进行相应的除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无臭味垃圾分类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垃圾环保屋的臭气得到有效的处理,并在投放垃圾时减少臭气外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联网智能无臭味垃圾分类装置,具有内部设有垃圾桶的垃圾屋,垃圾屋墙壁上对应于垃圾桶的位置开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垃圾投放口,其特征在于:垃圾屋内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垃圾屋外设有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上述气体浓度传感器、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垃圾投放口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垃圾屋内设有壁挂式超声波微雾除臭设备及其所连接的出雾口;壁挂式超声波微雾除臭设备包括数个除臭剂原液罐,具有数个调配槽,每个除臭剂原液罐伸出数根管道分别与各调配槽连接,每根管道设有电子脉冲式计量泵,每个调配槽伸出管道与出雾口连接;上述除臭剂原液罐、电子脉冲式计量泵、调配槽、出雾口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垃圾桶下方设有重量压力传感器,重量压力传感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物联网远程管理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垃圾屋内潮湿,使垃圾屋内气体达标,倒垃圾的人体感受良好,垃圾屋内的垃圾得到及时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互联网智能臭味垃圾分类装置:

具有内部设有垃圾桶2的垃圾屋1,垃圾屋1墙壁上对应于垃圾桶2的位置开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垃圾投放口3。

垃圾屋1内垃圾桶2下方增加重量压力传感器4,重量压力传感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利用物联网远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5通过网卡连接4G共用无线网络,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物联网远程管理平台6,当垃圾桶2内垃圾增加到一定重量时,通过物联网远程管理平台6向相关人员发送垃圾桶2已经满的提示信息,及时清理垃圾屋1内的垃圾,这样更加有利于改善垃圾屋环境。

垃圾屋1内设有壁挂式超声波微雾除臭设备7及其所连接的出雾口70。

所谓壁挂式超声波微雾除臭设备7包括数个除臭剂原液罐71,具有数个调配槽72,每个除臭剂原液罐71伸出数根管道分别与各调配槽72连接,每根管道设有电子脉冲式计量泵73,每个调配槽72伸出管道与出雾口70连接;上述除臭剂原液罐71、调配槽72、电子脉冲式计量泵73、出雾口70与可编程控制器5连接并被可编程控制器5控制。如果管道上设置其他泵,泵也与可编程控制器5连接并被可编程控制器5控制。

垃圾屋1空间相对狭小而且封闭,储藏空间干燥要求避免潮湿,采用壁挂式超声波振荡出雾进行除臭,出雾颗粒粒径达到1.2微米之小,这样除臭设备运行之后垃圾屋内部地面可以避免潮湿。

由于除臭需要利用复合生物除臭剂,植物除臭剂以及各种酶等多种高效除臭剂,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独立管道全自动加药技术,构成微雾处理系统的配药过程。采用独立的电子脉冲式计量泵73,以脉冲式地输出原料药液,计量更加精确;多个调配槽73和除臭剂原液罐71的组合使用,也实现多种药液同时配给的功能;独立管道系统,解决了传统产品管道混合的问题。

垃圾屋1内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8,垃圾屋1外设有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气体浓度传感器8、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垃圾投放口3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5连接。

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8进行臭气浓度值信息采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中的二级标准智能控制微雾净化除臭处理,最终使垃圾屋1内气体达标,智能化控制处理装置。

由于垃圾投放的不确定性,导致垃圾臭气处理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利用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当检测到垃圾投放口3一定半径内有人时,发送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5而控制垃圾投放口3自动打开,并设备自动启动连续喷雾除臭,当人走到垃圾投放口3投放垃圾时,垃圾屋1内臭气处理完毕,人体感受良好。当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一段时间没感应到垃圾屋1附近有人时,设备自动停止运行。智能化的运行保证了除臭的高效与节能,同时保证了运行成本的控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浓度传感器8、重量压力传感器4、远红外人体传感器9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发送到可编程控制器5,可编程控制器5进行数据分析、传输与控制,控制壁挂式超声波微雾除臭设备7及其所连接的出雾口70,并进行信息传输,通过物联网远程管理平台6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垃圾桶2已经满的提示信息。

可编程控制器5有人机界面51,人机界面51将可编程控制器5的工作情况与数据等直观显示,并且使用者可以通过人机界面51对可编程控制器5进行参数与工作模式等等的设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

启动运行可编程控制器,在人机界面输入国家环保标准值、人体感应器感应距离、压力感应器感应重量等数据。

压力感应器检测垃圾桶是否达到重量,如果否继续感应,如果是则将数据发送给可编程控制器并通过物联网远程管理平台提示管理员清理垃圾桶。

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气体浓度是否大于标准值,如果是大于标准值则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启动除臭剂原液罐、电子脉冲式计量泵、调配槽等构成的加药系统及出雾口构成的微雾系统进行除臭,然后继续检测,直到气体浓度小于标准值,除臭剂原液罐、电子脉冲式计量泵、调配槽等构成的加药系统及出雾口构成的微雾系统停止工作。

同时远红外人体感应器测量在设定距离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启动除臭剂原液罐、电子脉冲式计量泵、调配槽等构成的加药系统及出雾口构成的微雾系统进行除臭,然后继续检测,直到没人,除臭剂原液罐、电子脉冲式计量泵、调配槽等构成的加药系统及出雾口构成的微雾系统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检测的气体,然后在垃圾屋管道加装相应的传感器。再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中的二级标准,预先在人机界面设定好气体标准浓度值。当传感器采集的气体浓度值超过了国家环保标准值,装置系统报警提示信息,再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数据分析与处理后,启动气体净化除臭处理系统。通过专业、精准、高效的除臭配药加药系统,经独立的管道超声波微雾净化系统,对气体进行除臭净化处理。处理之后传感器再次采集气体浓度值,如果还高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中的二级标准,则继续使用相应的配药加药系统和管道超声波微雾净化系统,直至低于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中的二级标准,这样形成一个闭环智能控制系统。同时考虑垃圾屋周边是否有人前来投放垃圾,当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捕捉到有人靠近垃圾屋投放垃圾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数据分析与处理后,自动打开垃圾投放窗口,也自动启动气体净化除臭处理系统。垃圾屋臭气浓度低于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中的二级标准,以及远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没有捕捉到垃圾屋附近有人靠近投放垃圾,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垃圾屋内壁挂式超声波自动停止运行。当垃圾桶重量压力传感器报警提示时,通过物联网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管理员,处理垃圾屋内垃圾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