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306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提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手提盒的应用随处可见,如用于礼品包装,小家电包装,食品包装等,用户通过手提盒上的提手可以方便的携带产品。

但是,现有的手提盒,提手的设计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给运输及仓储带来的极大的困扰,由于手提盒的提手部分裸露在顶盖上,受到挤压容易破损,因而在手提盒的运输及仓储过程中,手提盒的竖直堆码数量不能过多,从而造成手提盒的运输及仓储数量的下降,导致运输及仓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盒的提手部裸露在外,不便于堆码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提盒,所述手提盒为一体折叠成型的六面体形状,包括盒顶、盒底和盒体侧板,所述盒顶包括提手部、顶内板以及顶外板,所述顶内板及所述顶外板分别与所述盒体侧板连接,所述顶外板置于所述顶内板上方并与所述顶内板卡接;

所述顶外板上设有撕裂部;所述顶内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提手部从所述通孔中穿过,并由所述撕裂部压平于所述顶内板上,撕下所述撕裂部,所述提手部能够穿过所述顶外板。

作为优选,所述顶外板上设有第一插舌,所述顶内板上对应的设有第一锁舌槽,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一锁舌槽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舌上设有第二锁舌槽,所述盒体侧板上对应的设有第二插舌,所述第二锁舌槽与所述第二插舌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盒顶还包括第一翼板以及第二翼板,所述提手部包括第一提手板及第二提手板,所述第一提手板及所述第二提手板从所述通孔中穿过,并由所述撕裂部压平于所述顶内板上,所述第一提手板通过第一翼板与所述盒体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提手板通过第二翼板与所述盒体侧板连接,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均位于所述顶内板下方,当撕下所述撕裂部时,所述第一提手板及所述第二提手板能够穿过所述顶外板,并且相互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侧板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所述顶内板以及所述顶外板分别和其中一组相对的侧板连接,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与另外一组相对的侧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舌位于所述顶外板远离所述顶外板与所述盒体侧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锁舌槽位于所述顶内板与所述盒体侧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插舌卡接于所述第一锁舌槽。

作为优选,当所述第一提手板及所述第二提手板相互贴合时,所述顶内板上表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处于所述第一提手板及所述第二提手板之间的贴合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手板上设有第一提手孔,所述第二提手板上对应的设有第二提手孔。

作为优选,所述顶外板上设有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与所述撕裂部连接,所述开启部用于将所述撕裂部整体从所述顶外板上撕下。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外板上设有开启孔,所述开启孔与所述第二锁舌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顶外板,并将提手部压平于顶内板的上表面,从而使手提盒的上表面为一平整的平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手部裸露在外,妨碍手提盒堆码的问题。

2)当第一提手板及第二提手板相互贴合时,通过使顶内板上表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处于第一提手板及第二提手板相互贴合的贴合平面上,可以使提手部设计的相对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提盒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提盒未使用前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提盒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中:

1、盒体侧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21、第二插舌;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连接板;

2、盒底;21、第一底板;22、第二底板;23、第三底板;24、第四底板;

3、盒顶;31、提手部;311、第一提手板;3121、第一提手孔;312、第二提手板;3121、第二提手孔;32、顶内板;321、通孔;322、第一锁舌槽;33、顶外板;331、撕裂部;332、第一插舌;333、第二锁舌槽;334、开启部;335、开启孔;336、撕裂线;34、第一翼板;35、第二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提盒,如图1-3所示,该手提盒为一体折叠成型的六面体形状,包括盒体侧板1,以及与盒体侧板1两侧分别连接的盒底2和盒顶3,盒体侧板1、盒底2以及盒顶3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一体成型,在一体成型之后,通过折叠形成含有封闭的空腔六面体形状的手提盒,在本实施例中,手提盒为含有方形空腔的正六面体形状,其中:

盒体侧板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以及连接板15,第二侧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1的一端及第三侧板13的一端连接,第三侧板13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14的一端连接,第四侧板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5的一端连接,连接板15与第一侧板11的另一端连接。

当盒体侧板1进行折叠时,将第一侧板11相对于第二侧板12进行折叠,并且使第一侧板11相对于第二侧板12垂直,将第三侧板13相对于第二侧板12进行折叠,使第三侧板13与第二侧板12垂直,并且与第一侧板11位于第二侧板12的同一侧,将第四侧板14相对于第三侧板13进行折叠,使第四侧板14相对于第三侧板13垂直,并且与第二侧板12位于第三侧板13的同一侧,将连接板15相对于第四侧板14向靠近第一侧板11的方向进行折叠,并且使连接板15与第四侧板14垂直,并将连接板15与第一侧板11进行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或者采用订书钉进行连接。将盒体侧板1进行上述折叠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以及连接板15形成一个两端通透的方形空腔,并且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第二侧板12与第四侧板14分别形成一组相对的侧板。

盒底2包括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3以及第四底板24,第一底板2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1的一端连接,第二底板22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2的一端连接,第三底板23的一端与第三侧板13的一端连接,第四底板24的一端与第四侧板14的一端连接,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3以及第四底板24依次卡接,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将上述方形空腔的一端封闭。

在盒体侧板1折叠完成的基础上对盒底2进行折叠时,将第一底板21相对于第一侧板11向靠近第三侧板13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一底板21与第一侧板11垂直,将第二底板22相对于第二侧板12向靠近第四侧板14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二底板22与第二侧板12垂直,将第三底板23相对于第三侧板13向靠近第一侧板11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三底板23与第三侧板13垂直,将第四底板24相对于第四侧板14向靠近第二侧板12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四底板24与第四侧板14垂直,同时将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第三底板23以及第四底板24彼此卡接,该卡接的具体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盒顶3包括提手部31、顶内板32、顶外板33、第一翼板34以及第二翼板35,第一翼板34和第二翼板35分别和盒体侧板1的一组侧板连接、顶内板32和顶外板33分别和盒体侧板1的另外一组侧板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顶内板32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2的一端连接,顶外板33与第四侧板14的一端连接,第一翼板34与第三侧板13的一端连接,第二翼板35与第一侧板11的一端连接。

提手部31包括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第一提手板311的一端与第一翼板34连接,第二提手板312的一端与第二翼板35连接,顶内板32上设有通孔321,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从通孔321中穿过,并被顶外板33压平于顶内板32的上表面上,此处顶内板32的上表面是指,顶内板32上与顶外板33靠近的的平面,其中,第一翼板34及第二翼板35位于顶内板32的下方,顶外板33位于顶内板3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一翼板34及第二翼板35位于同一平面上,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

在盒体侧板1以及盒底2折叠完成的基础上对盒顶3进行折叠时,先将第一翼板34相对于第三侧板13向靠近第一侧板11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一翼板34与第三侧板13垂直,将第一提手板311相对于第一翼板34向远离上述方形空腔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一提手板311与第一翼板34垂直,将第二翼板35相对于第一侧板11向靠近第三侧板13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二翼板35与第一侧板11垂直,将第二提手板312相对于第二翼板35向远离上述方形空腔的方向折叠,并且使第二提手板312与第二翼板35垂直,然后将顶内板32相对于第二侧板12向靠近第四侧板14的方向折叠,并且使顶内板32与第二侧板12垂直,同时使第一提手板311和第二提手板312从通孔321中穿过,最后将顶外板33相对于第四侧板14向靠近第二侧板12的方向折叠,并且使顶外板33与第四侧板14垂直,同时通过顶外板33将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压平于顶内板32的上表面上,优选的,将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分别向两侧压平,即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被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压平,也可以将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按312向同一侧压平。

优选的,顶外板33上还设有撕裂部331,撕裂部331将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压平在顶内板32的上表面上,通过撕下撕裂部331,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能够穿过顶外板33,本实施例中,撕裂部331与顶外板33通过撕裂线336连接,因而可以很容易的将撕裂部331从顶外板33上撕下。

优选的,顶外板33上还设有开启部334,开启部334的一端与撕裂部331连接,开启部334的另一端不连接其他部件,通过开启部334的另一端能够轻松的将开启部334连带着撕裂部331沿撕裂线336从顶外板33上撕下。

顶外板33上设有第一插舌332,第一插舌332位于顶外板33远离顶外板33与第四侧板14连接的一端,顶内板32上对应的设有第一锁舌槽322,第一锁舌槽322位于顶内板32与盒体侧板1连接的一端,第一插舌332与第一锁舌槽322卡接。

优选的,第一插舌332上设有第二锁舌槽333,第二侧板12上对应的设有第二插舌121,第二锁舌槽333与第二插舌121卡接。通过设置第一插舌332与第一锁舌槽322卡接,同时设置第二插舌121与第二锁舌槽333卡接,使顶外板33同时与顶内板32及第二侧板12连接,连接强度得以增强,从而当通过提手部31提取手提盒时,顶外板33与顶内板32及第二侧板12的连接不容易松脱,手提盒可以装载更重的物品。

优选的,顶外板33上设有开启孔335,开启孔335与第二锁舌槽333连通。通过开启孔335,可以方便的解除第一锁舌槽322与第一插舌332之间的卡接,将顶外板33打开。

优选的,第一提手板311上设有第一提手孔3121,第二提手板312上对应的设有第二提手孔3121,第一提手板311与第二提手板312的轮廓一致,第一提手孔3121及第二提手孔3121的外轮廓一致,当撕下撕裂部331时,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能够穿过顶外板33,并且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彼此靠近的一面能够相互贴合,第一提手孔3121与第二提手孔3121相互连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当撕下撕裂部331时,将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由被压平状态折叠成竖直状态,并且穿过顶外板33,此时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相互贴合,能够被使用,并且顶内板32上表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位于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相贴合时形成的贴合面上。通过上述设置,当手提盒较小时,也可以使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相对较长,当然,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也可以沿其他方向设置,例如,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可以均与第一侧板11及第三侧板13平行,也可以均与第一侧板11及第三侧板13垂直。

如图3所示,盒体侧板1、盒底2及盒顶3的各个组成部件采用一体成型,通过一整块原材料,例如软塑料板、硬纸板或者瓦楞纸等,裁切得到如图3所示的形状,然后通过折叠形成手提盒。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体成型裁切时,现有技术中通常先按照手提盒展开后的最大长度及最大宽度裁取坯料,所裁取坯料为制作一个手提盒的整体用料,然后对所裁取的坯料进行进一步裁切,进一步裁切后,一部分为边角废料,另一部分为如图3所示的形状的待折叠料,当然,上述裁切的过程也可以整合为一步完成,即,在上述一整块原材料上按照上述整体用料的大小规划成一个个相互连接的区间,分别在每一个区间上直接进行裁切,而不必裁取坯料。本实施例中手提盒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手提盒增加顶外板33,有效的利用了边角废料,但并未增加手提盒展开后的最大长度及最大宽度,因此并未增加手提盒的整体用料。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顶外板33,并将提手部31压平于顶内板32的上表面,从而使手提盒的各个外表面均为平整的平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手部31裸露在外,妨碍手提盒堆码的问题,同时并未增加手提盒的整体用料;通过使第一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贴合后的贴合平面与顶内板32上表面的任意一条对角线相重合,可以使提手板311及第二提手板312设计的相对较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