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425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机械的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等装卸设备的控制台。



背景技术:

控制台,是一种用于控制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装置,一般设置在驾驶室或总监控室内,操作者坐在控制台的座椅上,通过操作座椅两侧的扶手箱上的主令控制器及按钮来操纵整台设备。

现有控制台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控制台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可靠锁定,触摸屏旋转角度单一,不能实现多自由度旋转;

(二)现有控制台很多的电气元件安装在扶手箱内,使得扶手箱体积过大而导致驾驶室空间过小,影响操作准确性和舒适度;

(三)现有控制台不能同时实现扶手箱的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竖直方向的升降、水平方向摆角、俯仰角、面板翻转等调节,操作舒适度不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控制台不能满足现代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且操作者长时间在不舒适的工况下工作会导致操作疲劳,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舒适度高且多自由度调节的控制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能够实现底座的多角度旋转和锁紧,减少了电气元件占用的空间,且能够同时实现扶手箱的水平前后移动、垂直升降、水平方向摆角调节、俯仰角调节和面板调节等多自由度调节,提高了操作舒适度,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一种控制台,其中,所述控制台包括承载控制台的底座1、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底箱总成2和座椅总成3,在座椅总成3上方设置有扶手箱调节机构4,用于控制扶手箱体29的运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底座1包括旋转底座总成5,使得控制台旋转和锁定,

在所述旋转底座总成5的一侧设置有悬臂机构6,用于控制位于其顶端的触摸屏箱多角度转动。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座椅总成3两侧的水平调节机构12和竖直调节机构13,分别使得扶手箱体29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和在竖直方向升降移动。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2设置在焊接骨架17上,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2包括水平滑动组件和水平位置锁紧组件;

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水平光轴18、在所述水平光轴18上设置的水平直线轴承和连接在水平直线轴承两端的水平直线轴承支座19,使得扶手箱体29沿水平光轴18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水平位置锁紧组件包括定位销20,所述定位销20与设置在焊接骨架17上的销孔配合连接,使得扶手箱体29的水平位置固定,

在所述定位销20上还连接有第一闸线21,用于控制定位销20的运动。

(5)、根据上述(4)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水平位置锁紧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闸线21另一端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位于扶手箱体29内。

(6)、根据上述(3)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竖直调节机构13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水平调节机构12的外侧,所述竖直调节机构13包括竖直滑动组件和竖直位置锁紧组件,

所述竖直位置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压盖32和触发按钮33,从而控制扶手箱体29的上下运动与位置锁定。

(7)、根据上述(1)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还包括水平摆角调节机构14和俯仰角调节机构15,分别用于调节扶手箱在水平方向的摆角和竖直方向的俯仰角,

所述水平摆角调节机构14包括一端设置在竖直调节机构13上的第四转动关节34,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关节34另一端的扶手箱调节支柱35。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俯仰角调节机构15包括连接在扶手箱调节支柱35顶端的扶手箱支撑杆38,在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和扶手箱支撑杆38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7,

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和扶手箱支撑杆38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使得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与扶手箱支撑杆38的角度可调。

(9)、根据上述(1)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还包括面板翻转调节机构16,使得扶手箱体29的上面板翻转,

所述面板翻转调节机构16包括设置在扶手箱支撑杆38上的第五转动关节39和第三锁紧螺母40。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控制台,其中,所述第五转动关节39与扶手箱体29固定连接,使得扶手箱体29与第五转动关节39运动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台,底座能够实现360°旋转并能可靠锁紧,使得控制台在震动的环境中工作状态稳定,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台,所述悬臂机构能够实现触摸屏的多自由度调节,有利于操作者调节最佳视角,提高了操作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台,底箱能够安装大量电气元件,节省了空间,使得结构紧凑,且便于维修维护;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台,能够同时实现扶手箱的多自由度调节,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人性化操作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分解示意图;

图3a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旋转底座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c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旋转底座总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d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基座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e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悬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底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座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扶手箱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扶手箱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底座;

2-底箱总成;

3-座椅总成;

4-扶手箱调节机构;

5-旋转底座总成;

51-轴承座;

52-空心轴;

53-第一基座;

54-内齿圈;

55-锁紧组件;

56-锁紧齿;

6-悬臂机构;

60-第二基座;

61-第一悬臂;

62-第二悬臂;

63-多向调节机构;

64-第一转动关节;

65-固定关节;

66-第二转动关节;

67-立柱;

68-第三转动关节;

7-底箱;

8-底板;

9-接线端子固定机构;

10-减震器;

11-座椅;

12-水平调节机构;

13-竖直调节机构;

14-水平摆角调节机构;

15-俯仰角调节机构;

16-面板翻转调节机构;

17-焊接骨架;

18-水平光轴;

19-水平直线轴承支座;

20-定位销;

21-第一闸线21;

22-闸线锁紧件;

23-闸线调节挡板;

24-闸线拉手;

25-闸线拉手固定板;

26-第一锁紧螺母;

27-螺钉;

28-扶手箱体外壳;

29-扶手箱体;

30-第一弹性件;

31-套筒;

32-压盖;

33-触发按钮;

34-第四转动关节;

35-扶手箱调节支柱;

36-第二锁紧螺母;

37-第二弹性件;

38-扶手箱支撑杆;

39-第五转动关节;

40-第三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其中,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控制台包括承载控制台的底座1和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底箱总成2和座椅总成3,在座椅总成3上方设置有扶手箱调节机构4,用于控制扶手箱体29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a~3c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旋转底座总成5,使得控制台进行360°自由旋转,

所述旋转底座总成5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轴承座51和可相对于轴承座旋转的空心轴52,在所述空心轴52上设置有第一基座53,所述第一基座53可以随着空心轴52一起旋转。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c所示,所述旋转底座总成5还包括套设在空心轴52外部并与轴承座51固接的内齿圈54,所述内齿圈54的内径较空心轴52的外径大。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基座53上设置有锁紧组件55,通过与内齿圈54配合来锁紧所述旋转底座总成5,使得控制台位置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b~3d所示,所述锁紧组件55包括可沿径向方向往复移动的锁紧齿56,

其中,所述锁紧组件55包括可沿径向方向往复移动的锁紧齿56,锁紧齿具有至少两个齿,优选有三个。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齿56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并与内齿圈54啮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台旋转底座总成的锁紧组件55锁紧;

所述锁紧齿56沿径向方向向内移动并与内齿圈54脱离接触的情况下,空心轴52可带动其上的第一基座53旋转。

其中,在所述锁紧齿56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并与内齿圈54啮合的情况下,由于内齿圈54是固定不能旋转的,空心轴52、锁紧组件55及第一基座53都不能再绕着空心轴旋转了。

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向设定如下:空心轴的轴线方向为轴向或者纵向,空心轴的直径方向为径向方向,在所示径向方向上,背离空心轴的方向为向外,朝向空心轴的方向为向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a所示,在所述旋转底座总成5的一侧设置有悬臂机构6,用于控制位于其顶端的触摸屏箱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悬臂机构6为多自由度悬臂机构,通过调节触摸屏箱的位置,保证与操作者有最佳视角,提高了操作准确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a和3e所示,所述悬臂机构6包括第二基座60、第一悬臂61、第二悬臂62和多向调节机构63,

所述第一悬臂6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转动关节64和固定关节65,

所述第二悬臂6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转动关节66和立柱67。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e所示,所述多向调节机构63一端与立柱67顶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其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转动关节68。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关节64与第二基座6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关节65与第二转动关节66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触摸屏箱通过第三转动关节68可摆动地安装在多向调节机构63上,实现悬臂机构6对触摸屏箱的多个自由度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底箱总成2包括底箱7,用于安装电气元件。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底箱7中设置有底板8和接线端子固定机构9。

其中,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底箱中,有效减少了控制台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座椅总成3包括依次安装的减震器10和座椅11,使得座椅11的位置改变。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器10为机械减震器,用于调节座椅11的升降,所述座椅11的内置装置调节座椅的前后移动。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11的内置装置为设置在座椅下方的滑轨结构,用于实现座椅的前后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座椅总成3两侧的水平调节机构12和竖直调节机构13,使得扶手箱体29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和在竖直方向升降移动。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2设置在焊接骨架17上,所述竖直调节机构13与水平调节机构12固定连接。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焊接骨架17上设置有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2包括设置在水平箱体内的水平滑动组件和位于水平箱体下方的水平位置锁紧组件,使得扶手箱体29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水平光轴18,在所述水平光轴18上设置的水平直线轴承,和连接在水平直线轴承两端的水平直线轴承支座19,使得扶手箱体29沿水平光轴18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水平光轴18具有2个,上下设置在水平光轴支架上。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位置锁紧组件设置在下方水平直线轴承支座19的底端,所述下方水平直线轴承支座19位于下方水平光轴18上,

所述水平位置锁紧组件包括定位销20,所述定位销20通过与焊接骨架17上的销孔配合连接来固定扶手箱体29的水平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定位销20上连接有第一闸线21,用于控制定位销20的运动。

还优选地,在所述定位销20上还连接有锁紧块,用于配合第一闸线21和定位销20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水平位置锁紧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闸线21另一端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位于扶手箱体29内;

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闸线锁紧件22,用于带动闸线运动,所述闸线锁紧件22优选为闸线锁紧组合凸轮。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还包括闸线调节挡板23、闸线拉手24和闸线拉手固定板25,用于调节闸线的伸缩,

所述闸线锁紧件22与闸线拉手固定板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第一锁紧螺母26和螺钉27。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线拉手24位于扶手箱体外壳28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扳动闸线拉手24时,所述第一闸线21在闸线锁紧机构22的作用下变短,从而带动定位销20从焊接骨架17上的销孔中脱出,使得扶手箱体29自由移动,

当松开闸线拉手24时,所述第一闸线21在闸线锁紧机构22的作用下变长,使定位销20在复位力的作用下插入焊接骨架17的销孔中,使得所述扶手箱体29的位置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直调节机构13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水平调节机构12水平箱体的外侧,

在所述安装板与水平调节机构12连接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限位件,为定位销20提供插入销孔17的复位力。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套设在定位销20的外部,具有弹性,优选为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直调节机构13包括设置在竖直箱体内的竖直滑动组件和位于竖直箱体一侧的竖直位置锁紧组件,使得扶手箱体29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2水平箱体的内侧为与焊接骨架7接触的一侧,外侧为与之相对的一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滑动组件包括竖直光轴,在所述竖直光轴上设置的竖直直线轴承,和连接在竖直直线轴承两端的竖直直线轴承支座,使得扶手箱体29沿竖直光轴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竖直光轴具有2个,设置在水平光轴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直位置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压盖32和触发按钮33,用于控制扶手箱体29的上下运动与位置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30为气弹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外部套设有套筒3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按下触发按钮33时,所述压盖32接触到第一弹性件30的顶端触发点,使得竖直位置锁紧组件及其上方连接的扶手箱体29沿竖直方向自由移动;

当松开触发按钮33时,所述压盖32与第一弹性件30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位置锁定,所述扶手箱体29的位置固定。

其中,在按下触发按钮33时,所述扶手箱体29依靠重力压迫第一弹性件30向下移动,或者依靠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还包括水平摆角调节机构14和俯仰角调节机构15,用于调节扶手箱体在水平方向的摆角和竖直方向的俯仰角。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摆角调节机构14包括一端设置在套筒31和压盖32之间的第四转动关节34,

还包括连接在第四转动关节34另一端的扶手箱调节支柱35。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四转动关节3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母36,分别用于固定第四转动关节34的位置和扶手箱调节支柱35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调松设置在套筒31和压盖32之间第四转动关节34一端的第二锁紧螺母36时,所述第四转动关节34的另一端可以带动连接在其上的扶手箱调节支柱35摆动,所述扶手箱体29在水平方向上的摆角可调,

当调紧设置在套筒31和压盖32之间第四转动关节34一端的第二锁紧螺母36时,所述扶手箱体29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位置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俯仰角调节机构15包括连接在扶手箱调节支柱35顶端的扶手箱支撑杆38,在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和扶手箱支撑杆38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7。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37为气弹簧。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和扶手箱支撑杆38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使得所述扶手箱调节支柱35与扶手箱支撑杆38的角度可调。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弹性件37与扶手箱支撑杆38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二闸线,用于触发第二弹性件37,

所述第二闸线的另一端与第二锁紧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机构位于扶手箱体29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锁紧机构与第一锁紧机构相同,当扳动闸线拉手24时,所述第二闸线在闸线锁紧机构22的作用下变短,从而触发第二弹性件37,所述扶手箱支撑杆38在第二弹性件37的作用下,改变与扶手箱调节支柱35的夹角角度,实现扶手箱体29的俯仰角度调节,

当松开闸线拉手24时,所述第二闸线在闸线锁紧机构22的作用下变长,所述第二弹性件37的长度固定,使得所述扶手箱支撑杆38在第二弹性件37的作用下与扶手箱调节支柱35的夹角角度固定,其带动的扶手箱体29俯仰角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扶手箱调节机构4还包括面板翻转调节机构16,使得扶手箱体29的上面板翻转。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翻转调节机构16包括设置在扶手箱支撑杆38上的第五转动关节39和第三锁紧螺母40。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转动关节39与扶手箱体29固定连接,使得扶手箱体29与第五转动关节39运动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调松第三锁紧螺母40,扳动扶手箱体29,所述扶手箱体29沿扶手箱支撑杆38的轴线做翻转调节,

当翻转至合适位置时,锁紧第三锁紧螺母40,所述扶手箱体29位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