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031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妆品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女性朋友的日常用品,如今市场上的化妆品琳琅满目,而且种类和品牌日趋增多。化妆品瓶是指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大家可以看到多少种类的化妆品,就有与之相应的化妆品瓶。在洗漱间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就护肤而言,水、精华、眼霜、乳、面霜等等,各种护肤品瓶摆放在一起,经常摆放杂乱,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外出旅游也需要携带各种护肤品,容易遗漏,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一瓶多功能”的化妆品瓶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设计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安装在所述瓶体的顶部,所述瓶盖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设有一个独立的泵头和喷头,所述瓶体对应所述瓶盖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瓶腔、第二瓶腔、第三瓶腔和第四瓶腔,对应每个喷头还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对应瓶腔的喷管。

优选,所述瓶体的材质采用玻璃、PC、亚克力、PET或ABS塑料。

优选,所述瓶体的形状为梨形。

优选,所述瓶体的总体体积为100ml、150ml、200ml、250ml或300ml。

优选,所述第一瓶腔和第二瓶腔的体积比例为1:1至1:3,所述第一瓶腔和所述第三瓶腔的体积比例为1:1至1:10,所述第一瓶腔和所述第四瓶腔的体积比例为1:1至1:15。

优选,所述第一瓶腔、第二瓶腔、第三瓶腔或第四瓶腔内盛放的为护肤水、护肤乳、精华霜、眼精华、CC霜或隔离霜。

优选,所述瓶盖的四个部分上相应设有标记A、B、C、D,作为护肤步骤的指引。

优选,所述瓶体外壁设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妆品瓶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瓶体分为四个部分,实现“一瓶多功能”的目的,置于家中节省空间,外出旅游出差携带方便,并且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可用于放置多种化妆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瓶瓶体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瓶体1,第一瓶腔11,第二瓶腔12,第三瓶腔13,第四瓶腔14,喷管15,瓶盖2,泵头21,喷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表述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化妆品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安装在所述瓶体1的顶部,所述瓶盖2的内螺纹与所述瓶体1顶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瓶盖2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设有一个独立的泵头21和喷头22,可进行独立按压,所述泵头21与所述喷头22连接,所述瓶体1对应所述瓶盖2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瓶腔11、第二瓶腔12、第三瓶腔13和第四瓶腔14,每一个瓶腔内设有喷管15,所述喷管15与所述喷头22连接对应,所述瓶体1分为四部分,实现“一瓶多用”功能,且所述化妆品瓶置于家中节省空间,外出旅游出差携带方便;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可用于放置多种化妆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瓶体1的材质采用玻璃、PC、亚克力、PET或ABS塑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亚克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瓶体1的形状为梨形,增大了化妆品瓶的体积。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瓶体1的总体体积为100ml、150ml、200ml、250ml或300ml。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瓶腔11和第二瓶腔12的比例为1:1至1:3,所述第一瓶腔11和所述第三瓶腔13的比例为1:1至1:10,所述第一瓶腔11和所述第四瓶腔14的比例为1:1至1: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瓶腔11、所述第二瓶腔12、所述第三瓶腔13和所述第四瓶腔14的体积分别为20ml、50ml、60ml和120ml或者体积分别为5ml、15ml、30ml,体积比例为1:2.5:3:6或者体积比例为1:3:6:10。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瓶腔11、第二瓶腔12、第三瓶腔13或第四瓶腔14内盛放的为护肤水、护肤乳、精华霜、眼精华、CC霜或隔离霜,可以放置多种化妆用品,用途多,且携带方便,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瓶腔11、所述第二瓶腔12、所述第三瓶腔13和所述第四瓶腔14这四部分盛装的分别为护肤水、护肤乳、精华霜和眼精华。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瓶盖2的四个部分上相应设有标记A、B、C、D,作为护肤步骤的指引,方便使用者按照顺序使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瓶体1外壁设有花纹,使得整体的化妆品瓶美观耐看。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