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168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上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履带生产时将一整块钢板经过加工后而得。现有的履带上料设备由于履带质量比较大导致上料难度颇高,并且上料过多还会导致电机超负荷运转,不仅减少设备使用时间,并且影响上料速度,现有的技术很难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履带上料设备由于履带质量比较大导致上料难度颇高,并且上料过多还会导致电机超负荷运转,不仅减少设备使用时间,并且影响上料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组件以及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卷盘,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转轴,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轨道,所述滚动轨道的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滚动轨道的内侧设置有外钢圈,所述外钢圈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外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所述内钢圈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设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横向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动轨道的内部配备有U型钢丝绳,所述外钢圈通过设置U型钢丝绳与所述滚动轨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盘通过设置U型钢丝绳与所述外钢圈连接,所述外钢圈和所述内钢圈之间配备有若干钢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凸块的高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体的两侧配置有滑槽,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均为2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壳体、滚动轨道、外钢圈、内钢圈、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电动机、卷盘以及凸块,可以通过外钢圈与滚动轨道之间的滚动以及卷盘的旋转带动物料的提升,减少了提升所需要的拉取力,减小了电动机的负荷,加快了提升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上料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钢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轨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本体;2、第一底座;3、第二底座;4、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固定壳体;7、横向传送带;8、第一动力组件;9、转轴;10、滚动轨道;11、外钢圈;12、内钢圈;13、限位槽;14、电动机;15、卷盘;16、第二动力组件;17、第一凹槽;18、第二凹槽;1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高效上料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底座2,第一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第二底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第一支撑柱4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组件8以及第二动力组件16,第一动力组件8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14,电动机14的一侧设置有卷盘15,第一支撑柱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壳体6,固定壳体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转轴9,固定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轨道10,滚动轨道10的表面设置有凸块19,滚动轨道10的内侧设置有外钢圈11,外钢圈1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7以及第二凹槽18,外钢圈11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12,内钢圈12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13,设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横向传送带7。

滚动轨道10的内部配备有U型钢丝绳,外钢圈11通过设置U型钢丝绳与滚动轨道10连接,便于外钢圈11在滚动轨道10的表面移动。

卷盘15通过设置U型钢丝绳与外钢圈11连接,外钢圈11和内钢圈12之间配备有若干钢珠,便于在限位槽13的内部放置物料。

第一凹槽17的深度与凸块19的高度相等,便于外钢圈11稳定的转动。

固定壳体6的两侧配置有滑槽,固定壳体6与第一支撑柱4以及第二支撑柱5固定连接,便于限位槽13带动物料移动。

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的数量均为2个,为固定壳体6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具体的工作时,使用时,将设备本体1安装完毕后,将履带放置在限位槽13的表面,然后启动设备本体1的电源,电动机14以及第二动力组件16内部的电机接通电源,带动卷盘15旋转,卷盘15收缩钢丝绳,钢丝绳在第二凹槽18表面勒紧外钢圈11向上移动,外钢圈11和内钢圈12之间的滚珠使限位槽13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同时第一凹槽17也在凸块19表面移动,履带通过限位槽13提供的动力向上滑动,然后进入横向传送带7完成上料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壳体、滚动轨道、外钢圈、内钢圈、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电动机、卷盘以及凸块,可以通过外钢圈与滚动轨道之间的滚动以及卷盘的旋转带动物料的提升,减少了提升所需要的拉取力,减小了电动机的负荷,加快了提升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上料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