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卷机送纸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392发布日期:2018-09-08 00:5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卷机部件,特别是一种复卷机送纸芯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卷机主要用于生产卷筒料产品,如礼品纸卷、卫生纸卷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连续生产有芯或无芯卷筒料的复卷机,使得卷筒料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有芯卷筒料复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芯管放置在复卷位置,由动力驱动转动的复卷辊带动芯管转动,同时纸张、薄膜等材料向复卷位置供料,纸张、薄膜等材料滚卷在芯管上完成复卷作业,形成卷筒料。

作为自动化有芯卷筒料复卷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复卷机送纸芯装置的性能以及稳定性对于复卷机整机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采用重力落料的方式,对纸芯的运动自由性限制过少,导致纸芯无法稳定落入复卷位置,容易造成设备停机或者次品产生;

2、一般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针对不同长度、直径的纸芯不能进行调整或者调整十分不便,在柔性要求极高的自动化生产中,往往只能针对一种规格的纸芯进行送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卷机送纸芯装置,依然采用重力落料的原理,但是对纸芯的运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提高纸芯落料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整机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同时,经过简单的更换部件以及调整部件,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纸芯的送料,提高设备的柔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卷机送纸芯装置,包括料仓、仓门组件、出料口组件以及推料组件,仓门组件安装在料仓上,料仓的底部向设有仓门组件的一侧倾斜;仓门组件包括机架、仓门以及仓门开合机构,仓门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仓门开合机构连接,仓门开合机构控制仓门的下摆和抬升;出料口组件安装在料仓上,出料口组件设置在仓门组件下方,出料口组件包括出料模具以及模具翻转机构,模具翻转机构控制出料模具的上翻和下落;推料组件包括推料轮、推料架、推料导向机构以及推料连杆机构,推料轮安装在推料架上,推料架与推料导向机构相连,推料连杆机构控制推料架的推出与缩回。

采用这样的机构,通过控制仓门开合机构控制仓门的运动实现落料的控制,同时通过模具翻转机构控制出料模具的状态实现出料口状态的控制,最后在推料组件的动作作用下迫使纸芯准确落入复卷位置,提高了纸芯落料的准确性。同时,经过更换出料模具或调整其位置,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纸芯的送料,提高设备的柔性。

进一步的,仓门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尾部与机架铰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仓门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仓门的开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出料口组件还包括悬伸臂以及气缸安装架,气缸安装架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悬伸臂配合。通过调整气缸安装架的位置可以调整出料模具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纸芯的出料要求。

进一步的,模具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尾部与气缸安装架铰接;出料模具的一端设有圆弧槽,出料模具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出料模具的中部与气缸安装架可旋转连接。通过控制第二气缸活塞杆的顶出和缩回,可以控制出料模具设有圆弧槽一端的上翻和下落,上翻时不能出料,下落时进行出料。

进一步的,推料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以及导向轮,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导向轮在导向槽内滚动,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推料架上。推料导向机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推料架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推料组件分别设置在料仓的两侧,推料连杆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一连杆、推料转轴、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第三气缸的尾部与料仓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料转轴固定相连,推料转轴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推料转轴固定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料架铰接。采用这样的连杆机构,可以同时控制左右两侧推料架以及推料轮的运动,保证其运动的一致性,可以将纸芯的两头平稳一致地推出。

进一步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还包括侧壁移动组件,侧壁移动组件包括侧壁机构以及移动机构,侧壁机构分别设置在料仓的两侧,侧壁机构包括侧立板以及推料转轴支板,侧立板与推料转轴支板固定相连,导向板安装在侧立板上。侧壁移动组件的设置可以保证不同长度的纸芯从料仓中部出料,进一步提高了落料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四连杆、移动转轴、第五连杆、第六连杆以及第七连杆,第四气缸的尾部与料仓铰接,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头部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转轴固定相连,移动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杆,第五连杆的中部与移动转轴固定相连,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六连杆的一端以及第七连杆的一端铰接。这样的移动机构可以保证左右两侧的侧立板同步运动,从而确保侧立板将不同长度的纸芯确定在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的,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料仓两侧的直线导轨模组,直线导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滑块以及滑块安装板,滑块套装在直线导轨上,滑块安装板安装在滑块上,第六连杆以及第七连杆远离第五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滑块安装板铰接,推料转轴支板与滑块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侧壁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光轴以及导套,第一光轴设置在机架上,导套套装在第一光轴上;侧立板上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侧立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导套固定相连;料仓包括侧挡板,侧挡板与侧立板固定连接,侧挡板远离侧立板一端的下方设有导块,料仓上设有供导块滑动的第二光轴。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实现了侧立板的移动导向,也实现了侧挡板的移动导向,侧立板移动时可以对整个料仓内的纸芯位置进行调整。

总之,这样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依然采用重力落料的原理,但是对纸芯的运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提高纸芯落料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整机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同时,经过简单的更换部件以及调整部件,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纸芯的送料,提高设备的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复卷机送纸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仓门组件以及出料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复卷机送纸芯装置从下侧方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复卷机送纸芯装置从上前方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复卷机送纸芯装置推料组件以及侧壁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纸芯-0,料仓-1,侧挡板-11,导块-12,第二光轴-13,仓门组件-2,机架-21,仓门-22,第一气缸-23,出料口组件-3,出料模具-31,圆弧槽-31a,悬伸臂-32,气缸安装架-33,第二气缸-34,推料组件-4,推料轮-41,推料架-42,导向板-43,导向槽-43a,导向轮-44,第三气缸-45,第一连杆-46,推料转轴-47,第二连杆-48,第三连杆-49,侧壁机构-5,侧立板-51,推料转轴支板-52,移动机构-6,第四气缸-61,第四连杆-62,移动转轴-63,第五连杆-64,第六连杆-65,第七连杆-66,直线导轨-67,滑块-68,滑块安装板-69,第一光轴-7,导套-8,连接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复卷机送纸芯装置,包括料仓1、仓门组件2、出料口组件3以及推料组件4,仓门组件2安装在料仓1上,料仓1的底部向设有仓门组件2的一侧倾斜。

仓门组件2包括机架21、仓门22以及仓门开合机构,仓门22的一端与机架21铰接,另一端与仓门开合机构连接,仓门开合机构控制仓门22的下摆和抬升。本实施例中,仓门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23尾部与机架21铰接,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头部与仓门22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仓门22的开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如图2所示,出料口组件3安装在料仓1上,出料口组件3设置在仓门组件2下方,出料口组件3包括出料模具31。本实施例中,出料口组件3还包括悬伸臂32以及气缸安装架33,气缸安装架33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悬伸臂配合。通过调整气缸安装架33的位置可以调整出料模具31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纸芯0的出料要求。

出料口组件3包括模具翻转机构,模具翻转机构控制出料模具的上翻和下落。本实施例中,模具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气缸34,第二气缸34的尾部与气缸安装架33铰接;出料模具31的一端设有圆弧槽31a,出料模具31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34的活塞杆头部铰接,出料模具31的中部与气缸安装架33可旋转连接。通过控制第二气缸34活塞杆的顶出和缩回,可以控制出料模具31设有圆弧槽31a一端的上翻和下落,上翻时不能出料,下落时进行出料。根据纸芯0的直径不同,可以对出料模具31进行更换。

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推料组件4分别设置在料仓1的两侧,推料组件4包括推料轮41、推料架42、推料导向机构以及推料连杆机构,推料轮安装在推料架上,推料架42与推料导向机构相连,推料连杆机构控制推料架42的推出与缩回。进一步的,推料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43以及导向轮44,导向板43上设有导向槽43a,导向轮44在导向槽43a内滚动,导向轮44可转动地设置在推料架42上。推料导向机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推料架42运动的稳定性。

同时,如图5所示,推料连杆机构包括第三气缸45、第一连杆46、推料转轴47、第二连杆48以及第三连杆49,第三气缸45的尾部与料仓1铰接,第一连杆46的一端与第三气缸45的活塞杆头部铰接,第一连杆46的另一端与推料转轴47固定相连,推料转轴47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杆48,第二连杆48的一端套装在推料转轴47上且两者之间设有键传动结构,第二连杆4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49的另一端与推料架42铰接。采用这样的连杆机构,可以同时控制左右两侧推料架42以及推料轮41的运动,保证其运动的一致性,可以将纸芯0的两头平稳一致地推出。

推料时,控制第三气缸45的活塞杆顶出,第一连杆46带动推料转轴47转动,固定在推料转轴47两端的第二连杆48跟着转动,继而带动第三连杆49运动,由于推料架42的导向轮44安装在导向板43的导向槽43a中,推料架42在第三连杆49的驱动下沿着导向槽43a的设定轨迹运动,推料轮41将纸芯0推送至卷复位置;推送完成后,控制第三气缸45的活塞杆回缩,经过传动,推料架42沿着导向槽43a抬升,恢复到原先位置,防止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还包括侧壁移动组件,侧壁移动组件包括侧壁机构5以及移动机构6,侧壁机构5分别设置在料仓1的两侧,如图3所示,侧壁机构5包括侧立板51以及推料转轴支板52,侧立板51与推料转轴支板52固定相连,导向板43安装在侧立板51上。

其中,如图5所示,移动机构6包括第四气缸61、第四连杆62、移动转轴63、第五连杆64、第六连杆65以及第七连杆66,第四气缸62的尾部与料仓1铰接,第四气缸62的活塞杆头部与第四连杆62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62的另一端与移动转轴63固定相连,移动转轴63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杆64,第五连杆64的中部与移动转轴63固定相连,第五连杆6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连杆65的一端以及第七连杆66的一端铰接。这样的移动机构6可以保证左右两侧的侧立板51同步运动,从而确保侧立板51将不同长度的纸芯0确定在合适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落料的准确性。

不仅如此,移动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料仓1两侧的直线导轨模组,直线导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67、滑块68以及滑块安装板69,滑块68套装在直线导轨67上,滑块安装板69安装在滑块68上,第六连杆65以及第七连杆66远离第五连杆64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滑块安装板69铰接,推料转轴支板52与滑块安装板69固定连接。

出料前,纸芯0在料仓1中的左右位置会有一定的偏差,此时,第四气缸61的活塞杆顶出,第四连杆62带动移动转轴63转动,与移动转动63固定连接的第五连杆65转动,第六连杆65以及第七连杆66向内拉动滑块安装板69以及滑块68,侧立板51连同推料转轴支板52向中间移动,侧立板51将纸芯0推夹至设备中部,保证纸芯0正对材料,防止卷偏导致废品产生。

同时,推料组件4的末端执行组件分别安装在侧立板51以及推料转轴支板52上,侧立板51移动时,推料轮41也随同移动,这样就保证了退料轮41可以针对不同长度的纸芯0均能稳定地完成推料动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侧壁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光轴7以及导套8,第一光轴7设置在机架21上,导套8套装在第一光轴7上;侧立板51上还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一端与侧立板51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导套8固定相连;料仓1包括侧挡板11,侧挡板11与侧立板51固定连接,侧挡板11远离侧立板51一端的下方设有导块12,料仓1上设有供导块12滑动的第二光轴13。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实现了侧立板51的移动导向,也实现了侧挡板11的移动导向,侧立板51移动时可以对整个料仓1内的纸芯0位置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这样的复卷机送纸芯装置,依然采用重力落料的原理,但是对纸芯0的运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提高纸芯0落料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整机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同时,经过简单的更换部件以及调整部件,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纸芯的送料,提高设备的柔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