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180发布日期:2018-06-22 23:0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线的主要功能就是传输电能、信号和实现电磁转换,传输电力的如电力电缆、架空线等,传输信号的如同轴电缆,实现电磁转换的如漆包线。电缆线一般采用高空架设或者地埋方式进行铺设,而且一般铺设距离较远。

然而传统的电缆线铺设由于经常在高空或者地下作业,长距离的情况下会出现电缆线缠绕的状况,有时候还会找不到线头,造成施工困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固定电缆线、防止电缆线相互缠绕,将电缆线分层后固定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包括:安装板;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连接于安装板;连接固定柱,所述连接固定柱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板;绕线滚筒,所述绕线滚筒套接于所述连接固定柱;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缠绕于所述绕线滚筒;理线机构,所述理线机构包括理线板和限位槽,所述理线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理线板上设有贯穿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放置穿过有所述电缆线;固线机构,所述固线机构包括上固线体以及下固线体,所述上固线体和所述下固线体之间滑动连接有所述电缆线,且所述上固线体与所述下固线体之间卡合连接;车轮,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理线机构还包括第一按钮、限位板、第一弹簧、连接板及连接柱,所述限位板置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的顶部,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贯入所述理线板的内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按钮,且所述第一按钮贯出所述理线板的侧壁,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理线板上分布为多层,且每个所述限位槽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按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按钮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固线体包括第一固线板、固线槽、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及第二弹簧,所述固线槽内滑动卡合连接有所述电缆线,所述固线槽设于所述第一固线板上,所述第一固线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两侧壁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处于所述第一固线板上的同一侧壁,且所述第二凸块呈四分之大小的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凸块上背离所述限位槽的一面为弧面。

优选的,所述下固线体包括第二固线板、弹簧板、第三弹簧、挡板、第二按钮、第四弹簧、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固线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线板上对应的所述固线槽,所述第二固线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底部连接于第四弹簧的一端,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板,所述第二卡槽中设有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三弹簧,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三弹簧套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按钮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所述第二卡槽距离所述第一卡槽的顶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且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相等。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所述电缆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滚筒上,所述电缆线穿过所述理线板上的所述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一按钮控制其开关,通过使所述电缆线卡合在所述理线板上的不同层的不同位置的所述限位槽中,使不同的所述电缆线从源头分级铺设,防止所述电缆线相互接触缠绕,同时便于在铺设过程中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所述固线机构进一步将分级的所述电缆线分开固定,使同一级别的所述电缆线固定于同一所述固线机构的所述第一固线板和所述第二固线板之间的所述固线槽中,使不同级别的所述电缆线分开进一步固定,防止不同级别的所述电缆线相互交错混乱,便于查找线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理线机构的部分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上固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上固线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下固线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板,2、固定支撑板,3、连接固定柱,4、绕线滚筒,5、电缆线,6、理线机构,61、理线板,611、限位槽,62、第一按钮,63、限位板,64、第一弹簧,65、连接板,66、连接柱,7、固线机构,71、上固线体,711、第一固线板,7111、固线槽,712、第一凸块,713、第二凸块,714、第二弹簧,72、下固线体,721、第二固线板,722、弹簧板,723、第三弹簧,724、挡板,725、第二按钮,726、第四弹簧,727、第一卡槽,728、第二卡槽,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理线机构的部分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上固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上固线体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下固线体的截面示意图。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包括:安装板1;固定支撑板2,所述固定支撑板2连接于安装板1;连接固定柱3,所述连接固定柱3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绕线滚筒4,所述绕线滚筒4套接于所述连接固定柱3;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缠绕于所述绕线滚筒4;理线机构6,所述理线机构6包括理线板61和限位槽611,所述理线板6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所述理线板61上设有贯穿的所述限位槽611,所述限位槽611内放置穿过有所述电缆线5;固线机构7,所述固线机构7包括上固线体71以及下固线体72,所述上固线体71和所述下固线体72之间滑动连接有所述电缆线5,且所述上固线体71与所述下固线体72之间卡合连接;车轮8,所述车轮8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

为了方便在将理好的所述电缆线5放在所述限位槽611中之后,使所述电缆线5固定在所述限位槽611中,放置理好的所述电缆线5移动,使理线错乱,所述理线机构6还包括第一按钮62、限位板63、第一弹簧64、连接板65及连接柱66,所述限位板63置于所述限位槽611的侧壁的顶部,所述限位板63的底部贯入所述理线板61的内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65的一端,所述连接板6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66,所述连接板6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按钮62,且所述第一按钮62贯出所述理线板61的侧壁,所述连接板65的底部位于所述限位板6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弹簧64。

为了方便更多的所述电缆线5进行多层分级理线,所述限位槽61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槽611在所述理线板6上分布为多层,且每个所述限位槽611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板63和所述第一按钮62。

为了实现能够按压所述第一按钮62很小的一端距离就能将所述限位板63收缩,所述连接板65上所述连接柱66所述第一按钮62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柱66与所述限位板63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按钮62与所述连接板65之间转动连接。

为了实现所述固线机构7能够相互拆分,所述上固线体71包括第一固线板711、固线槽7111、第一凸块712、第二凸块713及第二弹簧714,所述固线槽7111内滑动卡合连接有所述电缆线5,所述固线槽7111设于所述第一固线板711上,所述第一固线板711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凸块712,所述第一凸块712的两侧壁设有第二凸块713,所述第一凸块712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714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弹簧71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块712的内部。

为了实现所述第二凸块713能够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728中,所述限位槽611和所述第一凸块712处于所述第一固线板711上的同一侧壁,且所述第二凸块713呈四分之大小的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凸块713上背离所述限位槽611的一面为弧面。

为了便于将所述电缆线5固定,同时方便拆除,所述下固线体72包括第二固线板721、弹簧板722、第三弹簧723、挡板724、第二按钮725、第四弹簧726、第一卡槽727及第二卡槽728,所述第二固线板7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线板711上对应的所述固线槽7111,所述第二固线板721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槽727和所述第二卡槽728,且所述第一凸块712和所述第二凸块713分别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727和所述第二卡槽728中,所述第一卡槽727的底部连接于第四弹簧726的一端,所述第四弹簧726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板722,所述第二卡槽728中设有所述挡板724和所述第三弹簧723,所述挡板724和所述第三弹簧723套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按钮725的外侧壁。

为了实现按压所述第二按钮725,能够有效将所述第二凸块713顶出,使所述上固线体71抽出,所述第二卡槽728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卡槽727的侧壁,所述第二卡槽728距离所述第一卡槽727的顶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弹簧726的最大压缩距离,且所述第二凸块713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弹簧723的最大压缩距离相等。

为了方便整个装置移动的同时使整个装置保持更加平衡稳定,所述车轮8至少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车轮8设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四角,为了方便整个装置任意转向,且所述车轮8与所述安装板1之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缠绕有所述电缆线5的所述绕线滚筒4套在所述连接固定柱3上,然后将所述连接固定柱3整个抬起,将所述连接固定柱3的两端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板2的顶端的卡口上,然后使用人员按压所述第一按钮62,利用所述连接柱66作为支点,将所述连接板65的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弹簧64压缩并使所述限位板63收缩,打开所述限位槽611的顶部的开口,然后将所述电缆线5穿过所述理线板61上的所述限位槽611上,然后松开所述第一按钮62。利用所述第一弹簧64的弹力将所述限位板63弹回,关闭所述限位槽611的顶部开口。利用所述理线板61上的不同层上的不同位置的所述限位槽611,将不同级别的电缆线5分开固定,防止所述电缆线5之间相互缠绕。此时按压所述固线机构7上的所述第二按钮725,挤压所述第二凸块713,使所述第二凸块713脱离所述第二卡槽728,然后通过第一卡槽727底部的所述弹簧板722以及所述第四弹簧726,将所述第一凸块712连通整个所述上固线体71弹出,使所述上固线体71和所述下固线体72分离。然后将所述电缆线5放置在所述第一固线板711和所述第二固线板721之间的所述固线槽7111中,按压所述第一固线板711,利用所述第二弹簧714的弧面下压收缩,将所述第一凸块712和所述第二凸块713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727和所述第二卡槽728中,使所述电缆线5固定在所述固线机构7中。然后在所述电缆线5的铺设过程中,需要变更所述电缆线5时,只需利用所述理线板61上的不同的层级的所述限位槽611,将所述电缆线5按照统一顺序更换,再将所述固线机构7中的所述电缆线5相互交替即可。整个装置实现了所述电缆线5在铺设过程中防止所述电缆线5发生错乱以及缠绕,便于找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理线装置,所述电缆线5缠绕在所述绕线滚筒4上,所述电缆线5穿过所述理线板61上的所述限位槽611,通过所述限位板63固定在所述限位槽611中,所述限位板板63通过所述第一按钮62控制其开关,通过使所述电缆线5卡合在所述理线板61上的不同层的不同位置的所述限位槽611中,使不同的所述电缆线5从源头分级铺设,防止所述电缆线5相互接触缠绕,同时便于在铺设过程中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所述固线机构7进一步将分级的所述电缆线5分开固定,使同一级别的所述电缆线5固定于同一所述固线机构7的所述第一固线板711和所述第二固线板721之间的所述固线槽7111中,使不同级别的所述电缆线5分开进一步固定,防止不同级别的所述电缆线5相互交错混乱,便于查找线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