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5803发布日期:2018-07-24 21: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料装置,具体属于一种臂带式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斗轮取料机是冶金、电力、港口等大中型原料场中使用较为常见的散状料堆取作业的大型设备。悬臂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胶带跑偏的现象,其跑偏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胶带机的生产顺行,尤其是在胶带机的回程段,胶带严重跑偏时,会磨损下托辊两侧挂耳,而极易损伤到胶带。由于悬臂带式输送机是露天作业环境,震动大大,工况差,一般的下调芯托辊和上调芯托辊在连续生产地过程中,容易被料挤死或干扰,不能正常发挥自动调整功能。且所安装的挡轮磨损后对胶带伤害较大,下调芯托辊的制作成本高,安装更换也不方便。

经初步检索,文献名称为《带式输送机自动调节落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挡料板、护罩、漏斗和、电控制的油缸;护罩的下端固定在漏斗的上端;挡料板从上端至下端呈抛物线形状,挡料板以其凹面对着卸料设备卸料端的方向安装在护罩里;油缸的下端铰接在漏斗的后端,油缸的上端铰接在卸料悬臂的上端,卸料悬臂的下端铰接在漏斗的前端;在漏斗上安装可窥视物料的摄像头。其存在对中性较差,造成撒料、跑料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输料带跑偏,以及由此引起的损伤设备,影响机组作业率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钩式调节杆调节边托辊的倾角来调节胶带横向两侧张紧力,从而实现调整胶带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能防止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其主要由托辊支架、与托辊支架连接的中托辊、连接于中托辊两侧的边托辊组成,其在于:托辊支架装在底板上,在底板上以中托辊为中心对称装有边托辊支架,在边托辊支架上连接有钩式调节杆;将输料端的前两个边托辊装在固定架内,固定架的一端与托辊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边托辊支架上的钩式调节杆端连接。

其在于:所述边托辊支架由立柱、连接于立柱下端的下固定杆、连接于立柱上端的上固定杆、设在上固定杆上的钩式调节杆孔组成;钩式调节杆的一端装在钩式调节杆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其在于:在立柱的上固定杆及下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挡偏柱。

其在于:固定架与托辊支架之间、固定架与边托辊支架上的钩式调节杆端之间均采用挂钩方式连接。

其在于:钩式调节杆为套筒式结构,并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调整钩式调节杆的长度来实现调节边托辊框的倾角,以此来调节悬臂带式输送机的跑偏;在胶带两侧增设双立辊,进一步巩固了调节的效果,保护了胶带;其结构简单,维护安装方便,显著改善现场环境和减轻岗位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作业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边托辊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钩式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辊支架,2—中托辊,3—边托辊,4—底板,5—边托辊支架,6—钩式调节杆,7—固定架,8—立柱,9—下固定杆,10—上固定杆,11—钩式调节杆孔,12—锁紧螺母,13—挡偏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能防止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其主要由托辊支架1、与托辊支架1连接的中托辊2、连接于中托辊2两侧的边托辊3组成,其将托辊支架1焊接在底板4上,在底板4上以中托辊2为中心对称采用焊接方式装有边托辊支架5,在边托辊支架5上通过锁紧螺母连接有钩式调节杆6;将输料端的前两个边托辊3装在固定架7内,固定架7的一端与托辊支架1通过挂钩方式连接,另一端通过挂钩方式与边托辊支架5上的钩式调节杆6端连接。钩式调节杆6为套筒式结构,并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边托辊支架5由立柱8、焊接连接于立柱8下端的下固定杆9、焊接连接于立柱8上端的上固定杆10、加工在上固定杆10上的钩式调节杆孔11组成;钩式调节杆6的一端装在钩式调节杆孔11内并通过锁紧螺母12锁紧。

为了进一步防止输送带跑偏,在立柱8的上固定杆10及下固定杆9之间还焊接有挡偏柱13。

固定架7与托辊支架1之间、固定架7与边托辊支架5上的钩式调节杆6端之间均采用挂钩方式连接。

动作原理

当输送带跑偏时,通过手动调节钩式调节杆6的总长度,来实现调节边托辊支架5的倾角,边托辊3倾角随之改变,边托辊3对输送带的横向挤压力亦随之改变,从而改变输送带横向两端的张紧力,来达到纠正悬臂带式输送机的跑偏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