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5262发布日期:2018-07-24 21:0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罐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



背景技术:

对茶叶进行密封储存,可以保持茶叶的口味不变,也可以方式茶叶发生霉变,因此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中,还都是带有盖子的盒子,由于盖子与盒子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影响了对茶叶的储存效果。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因此提高了对茶叶的储存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储存茶叶的罐壳、设置为收缩在罐壳的敞口端部上的橡胶膜、设置为与橡胶膜联接并且设置为与橡胶膜之间呈密封腔体的封盖、设置为与封盖联接并且用于释放封盖与橡胶膜之间的密封腔体中高压空气的排气螺杆。

由于设计了罐壳、橡胶膜、封盖和排气螺杆,通过罐壳和封盖储存茶叶,通过排气螺杆,把放到罐壳的敞口端部的橡胶膜与封盖之间的密封腔体中高压空气排出,橡胶膜向罐壳的敞口端部收缩,对罐壳的敞口端部密封,不再都是带有盖子的盒子,因此提高了对茶叶的储存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在缝隙体填充收缩的橡胶膜的方式把具有敞口腔体的罐壳、用于填充缝隙体的橡胶膜、用于与橡胶膜容纳高压空气的封盖和用于排放高压空气的排气螺杆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形成环形收缩凹口体的方式把橡胶膜和排气螺杆与罐壳和封盖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左连接耳、左连接杆、右连接耳、右连接杆、摆动嘴、管道壳、活塞块、涨紧带、拉线、卷线盘和插针,

在罐壳的敞口端部设置有橡胶膜并且橡胶膜设置为与封盖呈密封腔体分布,在封盖设置有排气螺杆并且设置为与排气螺杆连接的通道设置为与橡胶膜与封盖之间的密封腔体连通,在罐壳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摆动嘴并且摆动嘴设置为与罐壳转动式联接,在封盖与罐壳之间设置有插针并且插针设置为与橡胶膜与封盖之间的密封腔体连通,摆动嘴分别设置为与罐壳的内腔体和插针呈定角度方式连通并且摆动嘴设置为与管道壳连通,管道壳设置在罐壳上并且在管道壳中设置有活塞块,涨紧带设置在活塞块与管道壳之间并且拉线设置在活塞块与卷线盘之间,卷线盘设置在罐壳上并且卷线盘设置为与罐壳联接,在封盖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左连接耳和右连接耳并且左连接杆设置为与摆动嘴联接,右连接杆设置为与罐壳连接并且右连接耳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右连接杆联接,左连接耳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左连接杆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罐壳的桶部和罐壳的嘴部设置为呈内收缩台阶方式分布并且在桶部的底端端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容纳凹槽部,在桶部的上端端部设置有镶嵌窗口并且在镶嵌窗口与嘴部之间设置有竖向浅孔部和横向通孔部,横向通孔部设置为与竖向浅孔部连通并且横向通孔部设置为与镶嵌窗口呈上下排列分布,在桶部中设置有内腔体并且橡胶膜设置为覆盖在嘴部上,嘴部设置为沉入在封盖中并且卷线盘设置在容纳凹槽部中,摆动嘴设置在镶嵌窗口中并且插针设置在竖向浅孔部中,横向通孔部设置为与横向通孔部呈定角度方式连通,桶部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嘴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容纳凹槽部设置为环形矩形槽状体并且镶嵌窗口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竖向浅孔部横向通孔部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封盖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封盖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包容口槽,在封盖中设置有竖向排气孔体和曲折通孔体并且竖向排气孔体的底端端口和曲折通孔体的内端端口设置在包容口槽中,竖向排气孔体的上端端口设置在封盖的顶端端面部并且排气螺杆设置在竖向排气孔体的上端端口中,曲折通孔体的外端端口设置在封盖的底端端面部并且插针设置为与曲折通孔体的外端端口部联接,橡胶膜的边缘部设置为沿包容口槽的周边延伸分布并且包容口槽设置为圆形敞口腔体,竖向排气孔体和曲折通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橡胶膜设置为弧形橡胶片状体并且橡胶膜的边缘部设置为封盖联接,橡胶膜设置为与封盖呈外凸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排气螺杆设置为圆柱杆状体并且排气螺杆设置为与封盖螺纹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摆动嘴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在摆动嘴的中间块的上端端面设置有上盖板部,在中间块的下端端面设置有下盖板部并且在摆动嘴中设置有中间孔道部,在中间块上设置有销轴孔并且销轴孔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罐壳联接,中间孔道部设置为通过软管与管道壳连通并且上盖板部和下盖板部分别设置为与罐壳的上端端面部接触式联接,中间孔道部分别设置为与罐壳的内腔体和插针呈定角度方式连通并且上盖板部和下盖板部设置为梯形片状体,上盖板部和下盖板部设置为沿中间块的周边外延伸分布并且中间孔道部设置为L字形圆形孔状体,中间块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左连接杆设置为与上盖板部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插针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插针的上端端头设置为与封盖联接,插针的下端端头设置为与罐壳插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管道壳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管道壳的一个端口呈封闭分布,拉线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管道壳的封闭端口部联接并且设置为与摆动嘴连接的软管的端口设置与管道壳的封闭端口部联接,管道壳设置为呈螺旋线方式分布在罐壳的外侧面部并且管道壳的一个敞口端口设置为延伸在卷线盘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塞块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活塞块设置为与管道壳往复移动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涨紧带设置为橡胶条状体并且拉线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拉线设置为绳状体并且拉线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联接,拉线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卷线盘联接并且拉线设置为缠绕在卷线盘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卷线盘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在卷线盘的外侧面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拉线设置在卷线盘的环形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左连接耳和右连接耳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在左连接耳中设置有长条形孔,在右连接耳中设置有圆形孔并且右连接杆设置在右连接耳的圆形孔中,左连接杆设置在左连接耳的长条形孔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在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罐壳与封盖、橡胶膜和排气螺杆设置为按照内收敛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摆动嘴和插针与管道壳、活塞块、涨紧带、拉线和卷线盘设置为按照抽动形成真空状态的方式分布,封盖与左连接耳、左连接杆、右连接耳和右连接杆设置为按照下压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罐壳的中心线、封盖的中心线、橡胶膜的中心线和卷线盘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罐壳的敞口端部是指嘴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缝隙体填充收缩的橡胶膜的罐壳、橡胶膜、封盖和排气螺杆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茶叶的储存罐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罐壳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盖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嘴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罐壳1、封盖2、左连接耳3、左连接杆4、右连接耳5、右连接杆6、橡胶膜7、排气螺杆8、摆动嘴9、管道壳91、活塞块92、涨紧带93、拉线94、卷线盘95和插针96,

在罐壳1的敞口端部设置有橡胶膜7并且橡胶膜7设置为与封盖2呈密封腔体分布,在封盖2设置有排气螺杆8并且设置为与排气螺杆8连接的通道设置为与橡胶膜7与封盖2之间的密封腔体连通,在罐壳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摆动嘴9并且摆动嘴9设置为与罐壳1转动式联接,在封盖2与罐壳1之间设置有插针96并且插针96设置为与橡胶膜7与封盖2之间的密封腔体连通,摆动嘴9分别设置为与罐壳1的内腔体和插针96呈定角度方式连通并且摆动嘴9设置为与管道壳91连通,管道壳91设置在罐壳1上并且在管道壳91中设置有活塞块92,涨紧带93设置在活塞块92与管道壳91之间并且拉线94设置在活塞块92与卷线盘95之间,卷线盘95设置在罐壳1上并且卷线盘95设置为与罐壳1联接,在封盖2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左连接耳3和右连接耳5并且左连接杆4设置为与摆动嘴9联接,右连接杆6设置为与罐壳1连接并且右连接耳5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右连接杆6联接,左连接耳3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左连接杆4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罐壳1的桶部11和罐壳1的嘴部12设置为呈内收缩台阶方式分布并且在桶部11的底端端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容纳凹槽部13,在桶部11的上端端部设置有镶嵌窗口14并且在镶嵌窗口14与嘴部12之间设置有竖向浅孔部15和横向通孔部16,横向通孔部16设置为与竖向浅孔部15连通并且横向通孔部16设置为与镶嵌窗口14呈上下排列分布,在桶部11中设置有内腔体并且橡胶膜7设置为覆盖在嘴部12上,嘴部12设置为沉入在封盖2中并且卷线盘95设置在容纳凹槽部13中,摆动嘴9设置在镶嵌窗口14中并且插针96设置在竖向浅孔部15中,横向通孔部16设置为与横向通孔部16呈定角度方式连通,桶部11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嘴部12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容纳凹槽部13设置为环形矩形槽状体并且镶嵌窗口14设置为矩形孔状体,竖向浅孔部15横向通孔部16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罐壳1,形成了对封盖2、橡胶膜7、摆动嘴9、卷线盘95和插针96的支撑连接点,由嘴部12,实现了与封盖2连接,实现了与橡胶膜7连接,由容纳凹槽部13,实现了与卷线盘95连接,由镶嵌窗口14,实现了与摆动嘴9连接,由竖向浅孔部15,实现了与插针96连接,由横向通孔部16,实现了插针96与摆动嘴9的连通,由桶部11,实现了对茶叶的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封盖2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封盖2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包容口槽21,在封盖2中设置有竖向排气孔体22和曲折通孔体23并且竖向排气孔体22的底端端口和曲折通孔体23的内端端口设置在包容口槽21中,竖向排气孔体22的上端端口设置在封盖2的顶端端面部并且排气螺杆8设置在竖向排气孔体22的上端端口中,曲折通孔体23的外端端口设置在封盖2的底端端面部并且插针96设置为与曲折通孔体23的外端端口部联接,橡胶膜7的边缘部设置为沿包容口槽21的周边延伸分布并且包容口槽21设置为圆形敞口腔体,竖向排气孔体22和曲折通孔体23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封盖2,形成了对左连接耳3、右连接耳5、橡胶膜7、插针96和排气螺杆8的支撑连接点,由封盖2,实现了与左连接耳3连接,实现了与右连接耳5连接,由包容口槽21,实现了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连接,由竖向排气孔体22,实现了与排气螺杆8连接,由曲折通孔体23,实现了与插针9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膜7设置为弧形橡胶片状体并且橡胶膜7的边缘部设置为封盖2联接,橡胶膜7设置为与封盖2呈外凸方式分布。

通过橡胶膜7,形成了对罐壳1和封盖2的支撑连接点,由橡胶膜7,实现了与封盖2连接,实现了与罐壳1的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螺杆8设置为圆柱杆状体并且排气螺杆8设置为与封盖2螺纹式联接。

通过排气螺杆8,形成了对封盖2的支撑连接点,由排气螺杆8,实现了与封盖2连接,实现了对封盖2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的排气。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嘴9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在摆动嘴9的中间块85的上端端面设置有上盖板部81,在中间块85的下端端面设置有下盖板部82并且在摆动嘴9中设置有中间孔道部83,在中间块85上设置有销轴孔84并且销轴孔8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罐壳1联接,中间孔道部83设置为通过软管与管道壳91连通并且上盖板部81和下盖板部82分别设置为与罐壳1的上端端面部接触式联接,中间孔道部83分别设置为与罐壳1的内腔体和插针96呈定角度方式连通并且上盖板部81和下盖板部82设置为梯形片状体,上盖板部81和下盖板部82设置为沿中间块85的周边外延伸分布并且中间孔道部83设置为L字形圆形孔状体,中间块85设置为扇形块状体并且左连接杆4设置为与上盖板部81联接。

通过摆动嘴9,形成了对罐壳1、左连接杆4、管道壳91和插针96的支撑连接点,由上盖板部81和下盖板部82,实现了与罐壳1的密封连接,由中间孔道部83,实现了与管道壳91的连通,实现了与插针96的连通,由销轴孔84和中间块85,实现了与罐壳1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插针96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插针96的上端端头设置为与封盖2联接,插针96的下端端头设置为与罐壳1插接式联接。

通过插针96,形成了对罐壳1和涨紧带93的支撑连接点,由插针96,实现了与罐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封盖2的连接,实现了对封盖2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的注气。

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壳9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管道壳91的一个端口呈封闭分布,拉线94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管道壳91的封闭端口部联接并且设置为与摆动嘴9连接的软管的端口设置与管道壳91的封闭端口部联接,管道壳91设置为呈螺旋线方式分布在罐壳1的外侧面部并且管道壳91的一个敞口端口设置为延伸在卷线盘95上。

通过管道壳91,形成了对摆动嘴9、活塞块92和涨紧带93的支撑连接点,由管道壳91,实现了与摆动嘴9的连通,实现了与活塞块92的滑动连接,实现了与涨紧带93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块92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活塞块92设置为与管道壳91往复移动式联接。

通过活塞块92,形成了对管道壳91的支撑连接点,由活塞块92,实现了与管道壳91的空气抽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涨紧带93设置为橡胶条状体并且拉线94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92联接。

通过涨紧带93,形成了对管道壳91和活塞块92的支撑连接点,由涨紧带93,实现了与管道壳91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块92的弹性蓄能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拉线94设置为绳状体并且拉线94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92联接,拉线94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卷线盘95联接并且拉线94设置为缠绕在卷线盘95上。

通过拉线94,形成了对卷线盘95和活塞块92的支撑连接点,由拉线94,实现了与卷线盘95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块92的拉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卷线盘95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并且在卷线盘95的外侧面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拉线94设置在卷线盘95的环形凹槽中。

通过卷线盘95,形成了对拉线94的支撑连接点,由卷线盘95,实现了与拉线94的连接,实现了对活塞块92的拉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左连接耳3和右连接耳5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在左连接耳3中设置有长条形孔,在右连接耳5中设置有圆形孔并且右连接杆6设置在右连接耳5的圆形孔中,左连接杆4设置在左连接耳3的长条形孔中。

通过左连接耳3,形成了对封盖2和左连接杆4的支撑连接点,由左连接耳3,实现了与封盖2的连接,实现了对左连接杆4的连接,通过右连接耳5,形成了对封盖2和右连接杆6的支撑连接点,由右连接耳5,实现了与封盖2的连接,实现了对右连接杆6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6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在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6上分别设置有螺母。

通过左连接杆4,形成了对左连接耳3的支撑连接点,由左连接杆4,实现了与左连接耳3的连接,通过右连接杆6,形成了对右连接耳5的支撑连接点,由右连接杆6,实现了与右连接耳5的连接,由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6,实现了封盖2与罐壳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罐壳1与封盖2、橡胶膜7和排气螺杆8设置为按照内收敛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摆动嘴9和插针96与管道壳91、活塞块92、涨紧带93、拉线94和卷线盘95设置为按照抽动形成真空状态的方式分布,封盖2与左连接耳3、左连接杆4、右连接耳5和右连接杆6设置为按照下压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罐壳1的中心线、封盖2的中心线、橡胶膜7的中心线和卷线盘95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需要对罐壳1的茶叶进行密封储存时,把封盖2放到罐壳1的嘴部12,使橡胶膜7覆盖在罐壳1的嘴部12,通过左连接杆4与左连接耳3、右连接杆6与右连接耳5的连接,使封盖2与罐壳1的嘴部12密封,转动摆动嘴9,使中间孔道部83与桶部11的内腔体连通,转动卷线盘95,通过拉线94在卷线盘95的缠绕,使活塞块92在管道壳91中进行抽动运动,实现对桶部11的内腔体中的空气抽取,在桶部11的内腔体中形成真空状态,再转动摆动嘴9,使中间孔道部83与横向通孔部16和插针96连通,释放卷线盘95处于自由状态,在涨紧带93作用下,活塞块92进行复位运动,把管道壳91中的空气注入到包容口槽21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中,再进一步通过左连接杆4与左连接耳3、右连接杆6与右连接耳5的连接,使封盖2与罐壳1的敞口端部间隙再缩小,松动排气螺杆8,使包容口槽21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的空气排出,橡胶膜7收敛在罐壳1的嘴部12上,对嘴部12进行密封,在对罐壳1的茶叶进行开封时,拧紧排气螺杆8,转动摆动嘴9,使中间孔道部83与横向通孔部16和插针96连通,转动卷线盘95,通过拉线94在卷线盘95的缠绕,使活塞块92在管道壳91中进行抽动运动,实现对包容口槽21与橡胶膜7的密封腔体中的空气抽取,再转动摆动嘴9,使中间孔道部83与桶部11的内腔体连通,释放卷线盘95处于自由状态,在涨紧带93作用下,活塞块92进行复位运动,把管道壳91中的空气注入到桶部11的内腔体中,使橡胶膜7产生向上的移动力,从而通过封盖2与罐壳1分离,把橡胶膜7与罐壳1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在缝隙体填充收缩的橡胶膜的方式把具有敞口腔体的罐壳1、用于填充缝隙体的橡胶膜7、用于与橡胶膜7容纳高压空气的封盖2和用于排放高压空气的排气螺杆8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形成环形收缩凹口体的方式把橡胶膜7和排气螺杆8与罐壳1和封盖2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罐壳1、橡胶膜7、封盖2和排气螺杆8,通过罐壳1和封盖2储存茶叶,通过排气螺杆8,把放到罐壳1的敞口端部的橡胶膜7与封盖2之间的密封腔体中高压空气排出,橡胶膜7向罐壳1的敞口端部收缩,对罐壳1的敞口端部密封,不再都是带有盖子的盒子,因此提高了对茶叶的储存效果。

2、由于设计了左连接耳3、左连接杆4、右连接耳5和右连接杆6,通过二次压紧,对封盖2和罐壳1的逐步密封。

3、由于设计了摆动嘴9和插针96,实现了对罐壳1的真空抽取,实现了对橡胶膜7的高压空气收缩。

4、由于设计了管道壳91、活塞块92、涨紧带93、拉线94和卷线盘95,实现了活塞式的空气制动,延伸了活塞块92的运动范围。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在缝隙体填充收缩的橡胶膜的罐壳1、橡胶膜7、封盖2和排气螺杆8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用于储存茶叶的罐壳1、设置为收缩在罐壳1的敞口端部上的橡胶膜7、设置为与橡胶膜7联接并且设置为与橡胶膜7之间呈密封腔体的封盖2、设置为与封盖2联接并且用于释放封盖2与橡胶膜7之间的密封腔体中高压空气的排气螺杆8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