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729发布日期:2018-09-01 03:0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育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通常采用飞机、火车、汽车以及其他运输工具,在这些运输工具中放置一个幼苗架,将幼苗放入其中,而幼苗架通常是固定的,不方便放置和拿取,且在运输过程中无法保障幼苗生长的营养补给,需要人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浇灌、补液,而且容易造成浪费以及吸收不均匀;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颠簸,容易使幼苗摇晃、碰撞乃至掉落,造成幼苗损坏,使得运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当到达目的地,打开车门进行幼苗拿取移栽时,需要人反复进入车内拿取,使得运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方便幼苗放置和拿取,实现运输过程中自动补给和排液,且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包括车厢和位于车厢内的放置装置,所述车厢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卷帘;所述放置装置包括转动杆、固定杆和连接板,所述转动杆和固定杆均一端固定于车厢顶部,另一端固定于车厢底部;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连接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边缘设有一圈防滑纹路,放置台的中部设有可伸缩的弹簧凸起,与该放置台同一水平面的固定杆上设有控制所述弹簧凸起伸缩的控制按钮;所述连接板包括活动端、固定端和放置板,活动端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固定端搭设在与该连接板同一水平面的放置台上,且固定端上设有与所述防滑纹路匹配的凸起,以及与所述弹簧凸起匹配的通孔;所述放置板包括放置层和位于放置层下方的收集腔,所述放置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放置幼苗的凹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幼苗放置于凹槽内,避免运输过程中颠簸使幼苗产生晃动导致其掉落受损,放置板的活动端连接在转动杆上,固定端连接在固定杆的放置台上,当放置有幼苗进行运输时,将弹簧凸起穿过固定端上的通孔,实现固定,当到达目的地,需要取下幼苗时,按动控制按钮,弹簧凸起收起,使固定端只是单纯的搭设在放置台上,可实现放置板绕转动杆旋转,方便取拿幼苗;且放置层下方设有收集腔,可将液体排入收集腔内,避免凹槽内的幼苗排水不畅导致幼苗死亡,且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排水管道,且转动杆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道末端连接的排水渠。将收集腔中的废液经排水管道排至排水渠中,方便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避免造成污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腔内沿边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排水口连接至所述排水管道。将收集腔中的废液顺着导流槽流入排水管道排出,避免收集腔中废液溢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输液管,且固定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输液管底部出液口连接的回收室。营养液顺着输液管进入放置板的凹槽内,实现对幼苗的营养补给,同时漏掉的营养液落入回收室中,方便进行回收利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回收室通过管道与输液管顶部的进液口连接,且在管道上设有压力泵。可将回收室内的营养液抽回输液管中,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放置层上的相邻两个凹槽之间还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进口与所述输液管连接,分流槽的出口分别与多个凹槽连接。输液管内的营养液流入分流槽内,经分流槽分流后进入各个凹槽内,实现自动对凹槽内幼苗的营养补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放置层上设置的凹槽内设有多个滤液孔,且滤液孔直径为0.4mm-0.8mm。可将凹槽内经幼苗吸收后的营养废液滤入收集腔内,避免废液排出不尽导致幼苗坏死,且将土壤保留在凹槽内,使得在运输过程中为幼苗持续发育提供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放置板的活动端连接在转动杆上,固定端连接在固定杆的放置台上,当放置有幼苗进行运输时,将弹簧凸起穿过固定端上的通孔,实现固定,当到达目的地,按动控制按钮,弹簧凸起收起,使固定端只是单纯的搭设在放置台上,可实现放置板绕转动杆旋转,方便取拿幼苗。

2、放置层下方设有收集腔,可将液体排入收集腔内,避免收集腔中废液溢出避免凹槽内的幼苗排水不畅导致幼苗死亡,收集腔中的废液顺着导流槽流入排水管道排至排水渠中,方便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避免造成污染。

3、固定杆上设有输液管,营养液顺着输液管进入放置板的凹槽内,实现对幼苗的营养补给。

4、固定杆的底部设有与输液管底部出液口连接的回收室,可将回收室内的营养液抽回输液管中,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5、放置层上的相邻两个凹槽之间还设有分流槽,分流槽的进口与输液管连接,分流槽的出口分别与多个凹槽连接;使输液管内的营养液流入分流槽内,经分流槽分流后进入各个凹槽内,实现自动对凹槽内幼苗的营养补给。

6、放置层上设置的凹槽内设有多个滤液孔,且滤液孔直径为0.4mm-0.8mm;可将凹槽内经幼苗吸收后的营养废液滤入收集腔内,避免废液排出不尽导致幼苗坏死,且将土壤保留在凹槽内,使得在运输过程中为幼苗持续发育提供基础。

7、幼苗放置于凹槽内,避免运输过程中颠簸使幼苗产生晃动导致其掉落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放置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放置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放置板与转动杆、固定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放置台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端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端与放置台连接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厢;101-卷帘;20-放置装置;30-转动杆;301-排水管道;302-排水渠;40-固定杆;401-放置台;402-防滑纹路;403-弹簧凸起;404-控制按钮;405-输液管;501-活动端;502-固定端;503-放置板;504-凸起;505-通孔;506-放置层;507-收集腔;508-凹槽;509-导流槽;510-分流槽;511-滤液孔;60-回收室;601-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用于芍药幼苗移栽的运输装置,包括车厢10和位于车厢10内的放置装置20,所述车厢10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卷帘101;所述放置装置20包括转动杆30、固定杆40和连接板,所述转动杆30和固定杆40均一端固定于车厢10顶部,另一端固定于车厢10底部;所述固定杆40上设有与连接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放置台401,所述放置台401的边缘设有一圈防滑纹路402,放置台401的中部设有可伸缩的弹簧凸起403,与该放置台401同一水平面的固定杆40上设有控制所述弹簧凸起403伸缩的控制按钮404;所述连接板包括活动端501、固定端502和放置板503,活动端501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转动杆30上,固定端502搭设在与该连接板同一水平面的放置台401上,且固定端502上设有与所述防滑纹路402匹配的凸起504,以及与所述弹簧凸起403匹配的通孔505;所述放置板503包括放置层506和位于放置层506下方的收集腔507,所述放置层506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放置幼苗的凹槽508。

在本实施例中,幼苗放置于凹槽508内,避免运输过程中颠簸使幼苗产生晃动导致其掉落受损,放置板503的活动端501连接在转动杆30上,固定端502连接在固定杆40的放置台401上,当放置有幼苗进行运输时,将弹簧凸起403穿过固定端502上的通孔505,实现固定,当到达目的地,需要取下幼苗时,按动控制按钮404,弹簧凸起403收起,使固定端502只是单纯的搭设在放置台401上,可实现放置板503绕转动杆30旋转,方便取拿幼苗;且放置层506下方设有收集腔507,可将液体排入收集腔507内,避免凹槽508内的幼苗排水不畅导致幼苗死亡,且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30上设有排水管道301,且转动杆30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道301末端连接的排水渠302。将收集腔507中的废液经排水管道301排至排水渠302中,方便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避免造成污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腔507内沿边缘设有导流槽509,所述导流槽509的排水口连接至所述排水管道301。将收集腔507中的废液顺着导流槽509流入排水管道301排出,避免收集腔507中废液溢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40上设有输液管405,且固定杆4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输液管405底部出液口连接的回收室60。营养液顺着输液管405进入放置板503的凹槽508内,实现对幼苗的营养补给,同时漏掉的营养液落入回收室60中,方便进行回收利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室60通过管道与输液管405顶部的进液口连接,且在管道上设有压力泵601。可将回收室60内的营养液抽回输液管405中,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层506上的相邻两个凹槽508之间还设有分流槽510,所述分流槽510的进口与所述输液管405连接,分流槽510的出口分别与多个凹槽508连接。输液管405内的营养液流入分流槽510内,经分流槽510分流后进入各个凹槽508内,实现自动对凹槽508内幼苗的营养补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层506上设置的凹槽508内设有多个滤液孔511,且滤液孔511直径为0.4m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层506上设置的凹槽508内设有多个滤液孔511,且滤液孔511直径为0.8m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层506上设置的凹槽508内设有多个滤液孔511,且滤液孔511直径为0.6mm。

可将凹槽508内经幼苗吸收后的营养废液滤入收集腔507内,避免废液排出不尽导致幼苗坏死,且将土壤保留在凹槽508内,使得在运输过程中为幼苗持续发育提供基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