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6819发布日期:2018-08-08 08:5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业清洁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清洁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喷壶,而大部分的喷壶均在喷头上连接一个硬质吸管,吸管的吸口位于瓶底,而瓶底又是溶液中沉渣最多的地方。因此在一段时间的静置后,各种溶液的底部或多或少的会有沉淀杂质,在使用时,吸管会优先吸取底部的溶液,从而将沉渣吸起而喷出,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1112578.7的一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喷壶,包括圆柱形的瓶身,瓶身的上方设有喷头盖,所述喷头盖连接有一个吸管,所述吸管由上半部分的硬管和下半部分的软管组成;所述软管和硬管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所述软管的自由端设有过滤端头,所述过滤端头为带有多个通孔的壳体;所述过滤端头上设有微型支撑柱。

上述专利文件通过设置连接在一起的硬管和软管实现先吸取上层溶液的目的,但是软管位置固定,当溶液液面低于软管的自由端时,则不能吸取到溶液,浪费了很多溶液,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以解决现有喷壶吸取溶液不方便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包括瓶身,所述瓶身的上方设有喷头盖,所述喷头盖连接有一个吸管,所述吸管由上半部分的硬管和下半部分的软管组成,所述瓶身的上部设有弹性材质的若干凸环,若干所述凸环沿瓶身的轴向分布且相互分离设置,所述喷头盖的内壁面设有供凸环卡接的环形结构的凹槽,所述喷头盖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一把手,所述瓶身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二把手。

优选地,所述凹槽有若干个,且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相邻两个凸环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第一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二把手上设有第二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瓶身、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采用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瓶身的上部设有弹性材质的若干凸环,若干凸环沿瓶身的轴向分布且相互分离设置,这样喷头盖就可以在瓶身的多个位置固定,来调节软管的自由端的高度,在瓶身内加满液体时,喷头盖与瓶身的重叠区域最大,软管的自由端处于最高位,因为瓶身内的液体充足,可以保证软管的自由端先吸取上层液体(无渣滓),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液体的液面下降,因此软管的自由端不再能够吸取液体,此时将喷头盖拔出一定距离并由另一个凸环固定,这样软管的自由端将被带动下移,从而可以继续吸取上层液体,大大方便了整瓶液体的吸取,节约溶液;

喷头盖的内壁面设有供凸环卡接的环形结构的凹槽,这样喷头盖就可以根据凹槽与多个凸环的分别卡接实现喷头盖相对瓶身的位置改变,且可以牢靠固定,密封性能较好;

喷头盖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一把手,瓶身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方便使用者拔出或按下喷头盖时有施力的地方,从而可以更精准地控制拔出或压下的距离,方便液体的吸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瓶身;2、喷头盖;3、硬管;4、软管;5、凸环;6、凹槽;7、第一把手;8、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吸取液体的喷射装置,包括瓶身1,所述瓶身1的上方设有喷头盖2,所述喷头盖2连接有一个吸管,所述吸管由上半部分的硬管3和下半部分的软管4组成,所述瓶身1的上部设有弹性材质的若干凸环5,若干所述凸环5沿瓶身1的轴向分布且相互分离设置,所述喷头盖2的内壁面设有供凸环5卡接的环形结构的凹槽6,所述喷头盖2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一把手7,所述瓶身1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二把手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身1的上部设有弹性材质的若干凸环5,若干凸环5沿瓶身1的轴向分布且相互分离设置,这样喷头盖2就可以在瓶身1的多个位置固定,来调节软管4的自由端的高度,在瓶身1内加满液体时,喷头盖2与瓶身1的重叠区域最大,软管4的自由端处于最高位,因为瓶身1内的液体充足,可以保证软管4的自由端先吸取上层液体(无渣滓),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液体的液面下降,因此软管4的自由端不再能够吸取液体,此时将喷头盖2拔出一定距离并由另一个凸环5固定,这样软管4的自由端将被带动下移,从而可以继续吸取上层液体,大大方便了整瓶液体的吸取,节约溶液;

喷头盖2的内壁面设有供凸环5卡接的环形结构的凹槽6,这样喷头盖2就可以根据凹槽6与多个凸环5的分别卡接实现喷头盖2相对瓶身1的位置改变,且可以牢靠固定,密封性能较好;

喷头盖2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一把手7,瓶身1的外壁面沿其径向延伸出若干第二把手8,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方便使用者拔出或按下喷头盖2时有施力的地方,从而可以更精准地控制拔出或压下的距离,方便液体的吸取。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凹槽6有若干个,且相邻两个凹槽6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相邻两个凸环5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若干凹槽6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能,防止液体从瓶身1和喷头盖2的缝隙处渗漏,有利于完成对整瓶溶液的喷洒。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7上设有第一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纹用于增加手与第一把手7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滑造成的脱手,有利于更准确地控制喷头盖2的拔出或下压。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第二把手8上设有第二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滑纹用于增加手与第二把手8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滑造成的脱手,有利于更准确地控制喷头盖2的拔出或下压。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瓶身1、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8均采用透明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材质方便使用者随时查看瓶身1内的液体情况,诸如液面等,方便使用者及时调整喷头盖2的高度,从而调整软管4的自由端的高度。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