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膜穿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453发布日期:2018-07-24 21:22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膜穿绳装置,属于筒膜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筒膜是当今社会常用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垃圾袋等行业,其生产工艺主要为吹塑成型。然而,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管道修复行业中采用的软管内膜,往往需要在筒膜内部预埋根绳子,但是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穿绳相当困难或难以实现,而且目前也缺少筒膜生产完成后的穿绳装置,只能人工拿住筒膜进行穿绳。人工穿绳的穿绳质量差,效率低下,且较长筒膜则穿绳困难。因此,急需一种筒膜自动穿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筒膜穿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筒膜穿绳装置,包括:筒膜卷、卷芯、放卷轴、收卷轴、第一导向滚筒、第二导向滚筒、承托斜板、支架及绳盘;所述放卷轴、收卷轴、第一导向滚筒及第二导向滚筒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该放卷轴、收卷轴、第一导向滚筒及第二导向滚筒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该第二导向滚筒高于该第一导向滚筒;该承托斜板连接在该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之间,该放卷轴和收卷轴分别位于该承托斜板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该筒膜卷套置在该放卷轴上,该卷芯套置在该收卷轴上,筒膜从该筒膜卷引出之后依次经过该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之后收卷在该卷芯上;该绳盘置于筒膜之中并且承载在该承托斜板之上,该绳盘上的绳被筒膜夹持住并随着筒膜的输送不断被抽出。

优选地,还包括承托滚筒,该承托滚筒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滚筒上方,该承托滚筒和该第一导向滚筒之间形成可供筒膜穿过的缝隙,该承托滚筒挡住该绳盘。

优选地,所述收卷轴为驱动轴,该收卷轴提供动力使筒膜进行输送。

优选地,所述放卷轴两端带有刹车装置。

优选地,所述放卷轴和收卷轴均为气涨轴。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筒膜穿绳装置,包括:筒膜卷、卷芯、放卷轴、收卷轴、第一导向滚筒、第二导向滚筒、承托斜板、支架及绳盘;该第二导向滚筒高于该第一导向滚筒;该承托斜板连接在该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之间,该放卷轴和收卷轴分别位于该承托斜板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该承托斜板形成一斜面,该斜面可支撑绳盘在上面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滚动放绳,并提供放绳距离。将绳盘置于筒膜内,在收放卷和放卷的过程中,一并将绳盘的细绳抽出来夹挂在筒膜之中,实现自动穿绳,穿绳质量高,穿绳效率也高。

本实用新型筒膜穿绳装置,所述放卷轴两端带有刹车装置,使放卷更加均匀,避免筒膜褶皱,提高穿绳质量。

本实用新型筒膜穿绳装置,所述收卷轴一端有动力装置,可以带动整个筒膜穿绳装置转动,不需人工转动穿绳,提高穿绳效率。

本实用新型筒膜穿绳装置,所述放卷轴和收卷轴均为气涨轴,可以通过充气膨胀使筒膜卷固定,固定牢固,且当该膨胀轴放气后方便取下该筒膜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新型筒膜穿绳固定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放卷轴10,第一导向滚筒21,第二导向滚筒22,收卷轴30,承托斜板40,承托滚筒50;支架60,筒膜卷71,卷芯72,绳盘73,细绳74,筒膜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膜穿绳装置,包括:筒膜卷71、卷芯72、放卷轴10、收卷轴30、第一导向滚筒21、第二导向滚筒22、承托斜板40、支架60及绳盘73。所述放卷轴10、收卷轴30、第一导向滚筒21及第二导向滚筒22均安装在所述支架60上,该放卷轴10、收卷轴30、第一导向滚筒21及第二导向滚筒22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该第二导向滚筒22高于该第一导向滚筒21。该承托斜板40连接在该第一导向滚筒21和第二导向滚筒22之间,该放卷轴10和收卷轴20分别位于该承托斜板40的左右两侧的下方。该筒膜卷71套置在该放卷轴10上,该卷芯72套置在该收卷轴30上,筒膜75从该筒膜卷71引出之后依次经过该第一导向滚筒21和第二导向滚筒22之后收卷在该卷芯72上。在工作之前,先将筒膜打开,将该绳盘73置于筒膜75之中并且承载在该承托斜板40之上,该绳盘73上的绳被筒膜75夹持住并随着筒膜75的输送不断被抽出。该承托斜板40形成一斜面,该斜面可支撑绳盘73在上面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滚动放绳,并提供放绳距离。将绳盘73置于筒膜内,在收放卷和放卷的过程中,一并将绳盘73的细绳74抽出来夹挂在筒膜之中,实现自动穿绳,提高了穿绳质量和穿绳效率。

该筒膜穿绳装置还包括承托滚筒50,该承托滚筒50的处于所述第一导向滚筒21的上方,该承托滚筒50和该第一导向滚筒21之间形成可供筒膜75穿过的缝隙。该承托滚筒50将绳盘73挡在所述承托斜板40上,防止绳盘73滑落。

所述收卷轴30为驱动轴,该收卷轴30提供动力使筒膜75进行输送,可以带动整个筒膜穿绳装置转动,不需人工转动穿绳,提高穿绳效率。

所述放卷轴10两端带有刹车装置,例如刹车片,使放卷轴的转速均匀,放卷也均匀,避免筒膜75褶皱,提高穿绳质量。

所述放卷轴10和收卷轴30均为气涨轴,可以通过充气膨胀使筒膜卷71固定,且固定牢固,且当该膨胀轴放气后方便取下该筒膜卷71。

本实用新型筒膜穿绳装置现场使用方法如下:

将筒膜卷71套放在放卷轴10上固定,牵拉筒膜75使其从承托滚筒50和第一导向滚筒21中间的缝隙穿过。打开该筒膜75,然后将缠有细绳74的绳盘73放在该筒膜75之中,将筒膜75和细绳74一起牵拉绕过第二导向滚筒22上。这时,绳盘73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承托斜板40的斜面滚动放绳,承托滚筒50将其挡在承托斜板40上。接着,进一步牵拉筒膜75及细绳74到收卷轴30并缠绕在套置在该收卷轴30上的卷芯72上,收卷轴30上的动力装置带动卷芯72转动使筒膜75和细绳74一起收卷在该卷芯72上,从而完成在筒膜75内自动穿绳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