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瓶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6951发布日期:2018-08-21 18:3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酒瓶防伪包装盒。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商品,如酒类配置有不同的包装盒,为了防止造假者仿制,各生产厂家大多采用防伪包装。

目前,酒类包装盒通常采用在包装盒顶部用不干胶防伪标签封口,消费者使用时,通过撕去标签,揭开上盖将酒瓶取出,这种仅仅通过一个标签进行封口的方式往往会被不法分子重复利用,因此,这种包装盒的防伪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酒瓶防伪包装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酒瓶防伪包装盒包括:底座以及罩盖于底座上的罩体,且该底座与罩体之间形成有容置酒瓶的容置空间,所述底座包括有由塑胶一体注塑成型的基座体以及一体注塑成型于基座体上的连接座体,该基座体与连接座体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罩体罩盖于连接座体外围;所述连接座体外围成型有弹性板片,该弹性板片外围成型有向凸出的倒扣;所述罩体下端设置有预拉断门结构,该预拉断门结构内壁成型有与该倒扣适配的卡槽,该倒扣与卡槽卡合定位,令罩体与连接座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板片至少为两片,且该弹性板片对称成型于连接座两侧壁,且每片弹性板片成型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倒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拉断门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罩体下端的开口以及通过若干连接桥一体固定于开口外围的预拉断门;所述卡槽设置于预拉断门内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桥设置有预折断痕。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体及连接座体外围均设置有装饰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罩体罩盖于底座后,该罩体中的卡槽与底座上的倒扣卡合固定,令罩体固定于底座上,其不易脱离,且无法直接将罩体相对底座抽离,以此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当需要打开本实用新型时,必须通过外力撞击预拉断门结构,使预拉断门结构相对罩体断裂以分离后,才达到打开解锁的目的,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并具有极好的防伪功效,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为一种酒瓶防伪包装盒,其包括:其包括:底座1以及罩盖于底座1上的罩体2,且该底座1与罩体2之间形成有容置酒瓶的容置空间,所述底座1包括有由塑胶一体注塑成型的基座体11以及一体注塑成型于基座体11上的连接座体12,该基座体11与连接座体12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罩体2罩盖于连接座体12外围。

所述连接座体12外围成型有弹性板片13,该弹性板片13外围成型有向凸出的倒扣131;所述罩体2下端设置有预拉断门结构21,该预拉断门结构21内壁成型有与该倒扣131适配的卡槽210,该倒扣131与卡槽210卡合定位,令罩体2与连接座体1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罩体2罩盖于底座1后,该罩体2中的卡槽210与底座1上的倒扣131卡合固定,令罩体2固定于底座1上,其不易脱离,且无法直接将罩体2相对底座抽离,以此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当需要打开本实用新型时,必须通过外力撞击预拉断门结构21,使预拉断门结构21相对罩体2断裂以分离后,才达到打开解锁的目的,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并具有极好的防伪功效,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弹性板片13至少为两片,且该弹性板片13对称成型于连接座体12两侧壁,且每片弹性板片13成型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倒扣131,以此可保证罩体2与底座1装配起来更加稳定。

所述预拉断门结构21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罩体2下端的开口211以及通过若干连接桥212一体固定于开口211外围的预拉断门213;所述卡槽210设置于预拉断门213内壁。所述连接桥212设置有预折断痕,以致使该预拉断门结构21可更易被外力撞裂而脱离罩体2。

所述基座体11及连接座体12外围均设置有装饰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罩体2罩盖于底座1后,该罩体2中的卡槽210与底座1上的倒扣131卡合固定,令罩体2固定于底座1上,其不易脱离,且无法直接将罩体2相对底座抽离,以此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当需要打开本实用新型时,必须通过外力撞击预拉断门结构21,使预拉断门结构21相对罩体2断裂以分离后,才达到打开解锁的目的,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并具有极好的防伪功效,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