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1936发布日期:2018-09-01 03:0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相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垃圾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方便清理垃圾,我们将垃圾放到带有垃圾袋的垃圾桶里,垃圾桶满量后将其打包扔到垃圾站点中,但是我们所使用的垃圾带大部分成分都无法降解,随着时间的积累,垃圾袋带来的污染也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填埋处理还是焚烧处理,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来的压力。因此,我提供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包括桶体和底箱,所述桶体的底端与底箱固定连接接,所述桶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的一端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和上盖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洞,且螺纹孔洞螺纹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上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所述桶体的内部底端放置有垫环,所述内桶放置在垫环上,所述桶体和底箱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滑轨,且滑轨滑动连接有抽盒。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且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内桶的底端为带有滤孔的滤板,且内桶与桶体的内腔底端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柄。

优选的,所述支撑托为环形支撑托,且支撑托的两侧面上均匀开设有进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垃圾中的污水和残渣分离,使得垃圾桶可以不用垃圾袋即可使用,通过添加底盒,使得污水处于较封闭的环境,防止垃圾桶中的气味流通,通过添加抽盒,使得对于污水的收集和排放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桶体、2支撑托、3上盖、4连接架、5转杆、6压板、7内桶、8支撑腿、9污水管、10垫环、11抽盒、12底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免装袋的环保型垃圾桶,包括桶体1和底箱12,所述桶体1的底端与底箱12固定连接接,所述桶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托2,所述支撑托2为环形支撑托,且支撑托2的两侧面上均匀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托2的一端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和上盖3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洞,且螺纹孔洞螺纹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柄,方便使用,所述转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6,所述压板6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且压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不仅使得压板6不易被腐蚀,同时也能提高压板对垃圾的滤汁效率,所述上盖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7,所述内桶7的底端为带有滤孔的滤板,且内桶7与桶体1的内腔底端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残渣与污水分离,所述桶体1的内部底端放置有垫环10,所述内桶7放置在垫环10上,所述桶体1和底箱12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底箱12的内部设置有滑轨,且滑轨滑动连接有抽盒11。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垃圾经由支撑托2上的进料口倒入到内桶7中,然后,握住转杆5并使其螺旋下降,压板6上的凸块会大略的将垃圾碾碎,然后压板6会将垃圾压实,此时滤液通过污水管9流到抽盒11中被收集起来,倒垃圾时,可将上盖3提起,然后将垃圾倒入到垃圾存放点中,然后将抽盒11抽出,并将污水导入马桶中,冲去即可,倒完垃圾,用清水清洗抽盒11和内桶7后将其归回原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