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同步送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3314发布日期:2018-09-01 03: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准同步送布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导带数码印花机中,在导带上附着粘胶,打印介质通过附着在导带上,利用导带的运动使介质前进实现打印过程。但是传统实际在打印过程中,因为很多辊轴均采用单独电机控制,导致其在之际的工作中,调节不方便,容易产生传送速度有一定的偏差,并且在压辊压覆的时候,容易出现压辊压覆产生的压覆力,与实际传送的力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使得压辊与介质之间摩擦力较大造成介质在导带上不平整,从而影响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带平整且压覆较为均衡和同步的精准同步送布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同步送布机构,包括机体、置于机体上的支撑辊、置于支撑辊正上方的压辊、置于机体上的主动辊和导带,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设有供压辊和支撑辊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导带包裹着主动辊和支撑辊,导带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穿过,所述压辊一端第一齿轮,支撑辊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同侧且齿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齿轮外设有引杆,所述引杆外壁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引杆外设有第一传送轮,第一传送轮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配合的第一凹条,所述机体上设有均与第一齿轮同侧的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同步转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转轴相对于第一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转轴上设有卡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内壁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同步转轴、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转轴相对于第二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转轴上设有卡于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内壁的第三凸条,所述第一传送轮上设有与第四同步轮配合的第一传送带,第三同步轮上设有与第二同步轮配合的第二传送带,所述主动辊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同侧的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五同步轮上设有与第一同步轮配合的第三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体上设有供压辊和支撑辊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导带包裹着主动辊和支撑辊,导带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穿过,所述压辊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支撑辊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同侧且齿合的第二齿轮,实现了压辊和支撑辊同布转动,且齿牙数量相同,在第二齿轮外设有引杆,所述引杆外壁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引杆外设有第一传送轮,第一传送轮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配合的第一凹条,使得第一传送轮能够转动的时候,带着第二齿轮转动,机体上设有均与第一齿轮同侧的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减少传送带的材料使用,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同步转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转轴相对于第一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转轴上设有卡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内壁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同步转轴、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转轴相对于第二固定座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转轴上设有卡于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内壁的第三凸条,所述第一传送轮上设有与第四同步轮配合的第一传送带,第三同步轮上设有与第二同步轮配合的第二传送带,所述主动辊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同侧的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五同步轮上设有与第一同步轮配合的第三传送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均以插接式的方式固定,这样便于更换和调节,其实际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调整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和第四同步轮的大小,配合主动辊实际大小,达到合理的同步效果,并且通过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进行一次从主动辊上进行动力传送然后利用第一同步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进行传送从而使得被导带包裹着压辊和支撑辊能够实现同步传动,从而使得导带传送速度与主动辊同步,保证在介质能够在导带上平稳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一侧均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底板和置于底板上的张紧轮,所述底板与机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若干个供螺钉放置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张紧装置的设置,保证每一个传送带能够有足够的张紧力进行张紧,然后利用通孔与螺钉的配合,达到调节高度,实现张紧力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两个导滑块,所述压辊上套有滑动套,固定板上设有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一端与滑动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两个导滑块,所述压辊上套有滑动套,并且利用活动气缸上下调节高度,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调节适当的高度,来完成传送,适当的距离配合适当的同步传送,其压辊的传送与导带传送频率同步,使得在压覆的时候,能够均衡,从而使得其能够进行良好的保证传送过程中导带的平整性,压辊实际起到的作用为,助力的效果更多一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精准同步送布机构,包括机体101、置于机体101上的支撑辊102、置于支撑辊102正上方的压辊103、置于机体101上的主动辊104和导带201,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01上设有供压辊103和支撑辊102放置的固定板301,所述导带201包裹着主动辊104和支撑辊102,导带201从压辊103和支撑辊102之间穿过,所述压辊103一端第一齿轮501,支撑辊102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501同侧且齿合的第二齿轮502,所述齿轮外设有引杆504,所述引杆504外壁设有第一凸条5041,所述引杆504外设有第一传送轮503,第一传送轮503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5041配合的第一凹条,所述机体101上设有均与第一齿轮501同侧的第一同步组件801和第二同步组件901,第一同步组件801和第二同步组件901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同步组件801包括第一固定座802、第一同步转轴804、第一同步轮803和第二同步轮805,所述第一同步转轴804相对于第一固定座802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转轴804上设有卡于第一同步轮803和第二同步轮805内壁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902、第二同步转轴904、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所述第二同步转轴904相对于第二固定座902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转轴904上设有卡于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内壁的第三凸条,所述第一传送轮503上设有与第四同步轮905配合的第一传送带601,第三同步轮903上设有与第二同步轮805配合的第二传送带602,所述主动辊104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齿轮501同侧的第五同步轮1401,所述第五同步轮1401上设有与第一同步轮803配合的第三传送带60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体101上设有供压辊103和支撑辊102放置的固定板301,所述导带201包裹着主动辊104和支撑辊102,导带201从压辊103和支撑辊102之间穿过,所述压辊103一端设有第一齿轮501,支撑辊102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501同侧且齿合的第二齿轮502,实现了压辊103和支撑辊102同布转动,且齿牙数量相同,在第二齿轮502外设有引杆504,所述引杆504外壁设有第一凸条5041,所述引杆504外设有第一传送轮503,第一传送轮503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5041配合的第一凹条,使得第一传送轮503能够转动的时候,带着第二齿轮502转动,机体101上设有均与第一齿轮501同侧的第一同步组件801和第二同步组件901,第一同步组件801和第二同步组件901处于同一直线上,减少传送带的材料使用,所述第一同步组件801包括第一固定座802、第一同步转轴804、第一同步轮803和第二同步轮805,所述第一同步转轴804相对于第一固定座802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转轴804上设有卡于第一同步轮803和第二同步轮805内壁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902、第二同步转轴904、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所述第二同步转轴904相对于第二固定座902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转轴904上设有卡于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内壁的第三凸条,所述第一传送轮503上设有与第四同步轮905配合的第一传送带601,第三同步轮903上设有与第二同步轮805配合的第二传送带602,所述主动辊104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齿轮501同侧的第五同步轮1401,所述第五同步轮1401上设有与第一同步轮803配合的第三传送带603,第一同步轮803、第二同步轮805、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均以插接式的方式固定,这样便于更换和调节,其实际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调整第一同步轮803、第二同步轮805、第三同步轮903和第四同步轮905的大小,配合主动辊104实际大小,达到合理的同步效果,并且通过第一传送带601、第二传送带602和第三传送带603进行一次从主动辊104上进行动力传送然后利用第一同步组件801和第二同步组件901进行传送从而使得被导带201包裹着压辊103和支撑辊102能够实现同步传动,从而使得导带201传送速度与主动辊104同步,保证在介质能够在导带201上平稳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带601、第二传送带602和第三传送带603一侧均设有张紧装置700,所述张紧装置700包括底板701和置于底板701上的张紧轮702,所述底板701与机体101之间通过螺钉703连接,所述机体101上设有若干个供螺钉703放置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张紧装置700的设置,保证每一个传送带能够有足够的张紧力进行张紧,然后利用通孔与螺钉703的配合,达到调节高度,实现张紧力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301上两个导滑块302,所述压辊103上套有滑动套402,固定板301上设有活动气缸401,所述活动气缸401一端与滑动套402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301上两个导滑块302,所述压辊103上套有滑动套402,并且利用活动气缸401上下调节高度,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调节适当的高度,来完成传送,适当的距离配合适当的同步传送,其压辊103的传送与导带201传送频率同步,使得在压覆的时候,能够均衡,从而使得其能够进行良好的保证传送过程中导带201的平整性,压辊103实际起到的作用为,助力的效果更多一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