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及绳索末端的紧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5567发布日期:2020-07-04 04:4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及绳索末端的紧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连结电梯的轿厢与对重的主绳索的绳索末端紧固于绳套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及绳索末端的紧固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梯的结构采用如下结构:用主绳索连结轿厢与对重,在主绳索的中途安装曳引机来使轿厢升降。例如,图1中,在电梯的电梯井10中配置有在电梯井10内升降的轿厢11,还配置有在电梯井10内沿与轿厢11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对重12。轿厢11与对重12通过吊桶式悬挂的主绳索13相连结。主绳索13其一部分卷绕于曳引装置14的驱动滑轮15和导向滑轮16。主绳索13与驱动滑轮15的旋转连动地移动,由此,轿厢11和对重12与主绳索13的移动方向相对应地在电梯井10内升降。

电梯的主绳索13一般由钢丝绳构成,因此,无法直接连接至轿厢11、对重12。因此,例如,在图1所示那样的1:1悬挂方式的电梯中,主绳索13的末端连结至规定形状的绳套17,经由该绳套17将主绳索13连结至轿厢11、对重12。

图10示出了绳套17与主绳索13的末端的紧固状态。绳套17一般是被称为楔形的绳套,例如,由楔形物18和套筒主体19所构成。楔形物18由楔形形状的绳索卡合构件组成,此外,套筒主体19形成有用于收纳楔形物18的收纳部20。此外,在形成套筒主体19的收纳部2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设有与楔形物18的倾斜面相匹配的楔入面21。

为了将主绳索13的末端紧固于绳套17,首先,将主绳索13的末端从形成于套筒19的前端侧的开口22插入收纳部20内,以使得主绳索13的末端从相反侧的较大的开口23引出。接着,将从开口23引出的主绳索13卷绕于楔形物18的外周部分来使主绳索13折返,并保持该状态,将楔形物18从其前端插入收纳部20内。然后,将主绳索13的末端从开口22引出并拉伸,将楔形物18恰当地配置在套筒主体19的收纳部20内,最后,执行利用固定金属件24将该部分紧缚来固定的末端处理,以使其末端与主绳索13相抵接。

然后,在将主绳索13的末端紧固于绳套17时,将卷绕有主绳索13的楔形物18引入套筒主体19内的作业是利用作业者的人力来进行的。在主绳索13其表面附着油来使其容易滑动的同时,若主绳索13的直径变粗,则与楔形物18的曲率相匹配地卷绕主绳索13的作业、将楔形物18引入套筒主体19内的作业本身较难通过人力进行。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2-9690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安装从绳套露出的主绳索和夹持该主绳索的末端的夹持构件、以及以与该夹持构件相对的方式卡合于套筒主体的支撑构件,通过设置于夹持构件的间隔螺栓,使夹持构件与支承构件的间隔距离变大,从而将楔形物引入套筒主体的收纳部。

图11示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该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包括:夹持构件25,该夹持构件25对从套筒主体19的开口向套筒的外部延伸的主绳索13的负荷侧13a与绳索的末端侧13b进行夹持来固定;支承构件26,该支承构件26在主绳索13贯穿了收纳部20的状态下,配置在夹持构件25与形成开口22的套筒19的一个端部之间,并且利用套筒主体19的一个端部来限制该支承构件26向套筒主体19侧的位移;以及间隔螺栓27,该间隔螺栓27设置于夹持构件25,使夹持构件25在远离支承构件26的方向上隔开。然后,在将主绳索13的末端紧固于绳套17时,利用间隔螺栓27使夹持构件25与支承构件26隔开,由此,能容易地将卷绕有主绳索13的状态的楔形物18引入至套筒主体19内的收纳部20的恰当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96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紧固装置中,在通过紧固间隔螺栓27来将楔形物18引入套筒主体19的收纳部20内时,并没有对夹持构件25和支承构件26进行引导的引导功能构件,因此,支承构件26有时会在与主绳索1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绳套17及/或夹持构件25发生偏移。若支承构件26偏移,则主绳索13与支承构件26的接触部分有可能因支承构件26的角部而发生局部损伤。因此,存在主绳索的质量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以及绳索末端的紧固方法,可抑制主绳索的损伤并确保主绳索的质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基台构件,该基台构件具有规定的长度;移动限制构件,该移动限制构件固定地设置于基台构件,形成有限制套筒主体向绳索侧移动、并限制套筒主体向与绳索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固定于从套筒主体引出的绳索的负荷侧和末端侧,并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台构件;以及间隔构件,该间隔构件配置在保持构件与移动限制构件之间,并改变保持构件与移动限制构件之间的距离。

此外,本发明的绳索末端的紧固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上述紧固装置为前提,将绳索卷绕于楔形物并收纳于套筒主体,将收纳有该绳索和楔形物的套筒主体设置于移动限制构件,将从套筒主体露出的绳索的负荷侧和末端侧固定于保持构件,利用间隔构件使保持构件与移动限制构件隔开,来调整收纳于套筒主体的楔形物与所述绳索的位置。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楔形物引入套筒主体的收纳部内时,套筒主体和移动限制构件相对于主绳索并不发生偏移,因此,能抑制主绳索的损伤并确保主绳索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电梯的一般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结构、并省略了主绳索的显示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结构、并显示有主绳索的俯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保持构件的一个单位保持构件的侧视图。

图6是重叠2个图5所示的单位保持构件而构成的保持构件(省略主绳索的显示)的侧视图。

图7是翻转并重叠2个图5所示的单位保持构件而构成的保持构件(省略主绳索的显示)的侧视图。

图8是从图3所示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a-a箭头方向观察得到的a-a向视图。

图9a是从图2所示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b-b箭头方向观察得到的b-b向视图。

图9b是从图9所示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c-c箭头方向观察得到的c-c向视图。

图10是示出主绳索与绳套的紧固状态的结构图。

图11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性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应用例也包含在其范围内。

基于图2~图4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结构。另外,图2省略了主绳索的显示,图4显示有主绳索。

如图2、图3所示那样,准备具有规定厚度的平板状的基台构件30,基台构件30安装有移动限制构件35,该移动限制构件35形成有对绳套31的套筒主体32向与主绳索33(参照图4)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面34。此外,固定于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参照图4)的保持构件36以相对于基台构件30可移动的方式放置于基台构件30。此外,在保持构件36与移动限制构件35之间,配置有使保持构件36与移动限制构件35之间的距离扩大、缩小的像起重螺栓那样的间隔构件37。另外,以下,作为间隔构件37的代表,设为起重螺栓37来进行说明。

另外,图2、图3中,为方便起见绘制了收纳于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的楔形形状的楔形物39,但如图4所示那样,该楔形物39卷绕有主绳索33,并收纳于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来构成绳套31。具备该楔形物39的绳套31与轿厢11、对重12相连结。

基台构件30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金属板构成,其形状设为矩形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基台构件30固定地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35,且可移动地放置有保持构件36,因此,基台构件30形成为长方形的形状。虽然将在后文中阐述,但移动限制构件35利用固定螺栓和螺母可拆卸地进行固定,以夹住基台构件30。

移动限制构件35由一对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构成,一对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在基台构件30的短边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彼此相对,并利用固定螺栓40可装卸地安装于基台构件30。因此,在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之间配置套筒主体32。

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形成有限制面34,该限制面34与形成在套筒主体32的侧面的一对倾斜面48相抵接。套筒主体32在与基台构件30的长边方向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上,向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之间进入来配置,因此,套筒主体30的倾斜面48成为朝着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形状。此外,形成于与该倾斜面48相抵接的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限制面34也成为朝着与套筒主体30的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的形状。

因此,若套筒主体32配置在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之间,则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限制面34与形成在套筒主体32的侧面的倾斜面48相抵接,因此,套筒主体32向套筒主体32的进入方向(基台构件30的长边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并且,向与绳索3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基台构件32的短边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这里,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限制面34的角度根据套筒主体32的一对倾斜面48的角度来决定。

另外,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如图3所示那样,处于由固定螺栓40a与螺母40b固定于基台构件30的形态,因此,在改变一对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之间的长度的情况下,能采用如下结构:在基台构件30的短边方向上形成多个固定螺钉孔来选择性固定,或者,形成在短边方向上延长的长孔,并利用螺栓和螺母夹住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基台构件30来固定。由此,若根据套筒主体32的尺寸(形状)来改变一对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间的间隔的长度,则能与各种大小的绳套31相对应。

此外,保持构件36形成为正方形的形状,沿着基台构件30的长边方向的轴线与短边方向的轴线分别形成有2个圆弧状的绳索固定槽41。如图2~图4所示那样,形成有沿着基台构件30的长边方向的轴线来收纳、固定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的一对绳索收纳槽41a、以及沿着基台构件30的短边方向的轴线来收纳、固定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b。另外,对于绳索固定槽41的截面形状,与绳索固定槽41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

因此,一对绳索固定槽41a与一对绳索固定槽41b形成为分别以直角相交。圆弧状的绳索固定槽41a与绳索固定槽41b各自半径不同,根据主绳索33的直径来选择绳索固定槽41a与绳索固定槽41b中的任一个。

保持构件36由一对单位保持构件36a构成,在分别形成于一对单位保持构件36a的绳索固定槽41中收纳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和末端侧33b,若利用固定螺栓42a和螺母42b(参照图6)牢固地夹住一对单位保持构件36a来固定,则能一体固定保持构件36与主绳索33。

图5~图7中示出了保持构件36的具体形状。如图2、图5所示那样,在单位保持构件36a的一个面上,圆弧形状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a、41b各自以直角相交从而形成为十字形。此外,在单位保持构件的另一个面上,圆弧形状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a、41b各自以直角相交从而形成为十字形。

形成于单位保持构件36a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的绳索固定槽41的直径设定为分别不同的直径。由此,单位保持构件36a的一个面能与直径不同的2根主绳索33对应,同样地,单位保持构件36a的另一个面能与直径进一步不同的2根主绳索33对应,能与总计4根直径不同的主绳索33对应。

图6是从侧面观察图2、图4所示的保持构件36而得到的图,使用2个图5所示的单位保持构件36a,将同一半径的小直径的圆弧形状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对接,并用紧固件即固定螺栓42a与螺母42b进行紧固固定而得到。虽然附图上并未显示,但实际上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被收纳和固定。

同样地,图7是从侧面观察图2、图4所示的保持构件36而得到的图,使用2个图5所示的单位保持构件36a,将同一半径的大直径的圆弧形状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对接,并用紧固件即固定螺栓42a与螺母42b进行紧固固定而得到。虽然附图上也并未显示,但实际上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被收纳和固定。

单位保持构件36a的两个表面形成有十字形的一对绳索固定槽41,但可以将一对绳槽41形成于一个表面,也可以分别呈十字形地形成一对绳索固定槽41。并且,绳索固定槽41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但也可以形成为矩形,并优选形成为正方形的形状。

这里,保持构件36如图2、图3所示那样,采用沿着箭头arw移动的结构。因此,在将保持构件36放置于基台构件30时,螺母42b与基台构件30的表面发生干涉。

为了防止该情况,如图8所示,基台构件30形成有可移动地引导螺母42b的长孔(引导槽)43。该长孔43沿着基台构件30的长边方向的轴线形成,其长度是任意的,但设定为至少在起重螺栓37的间隔长度以上。此外,长孔43的宽度具有能收纳螺母42b的长度即可,并且设定为对螺母42b进行引导的宽度。

除此以外,也能在基台构件30的表面设置对保持构件36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能沿着在基台构件30上移动的保持构件36的侧面与基台构件30一体设置,以夹住保持构件36。由此,能使主绳索33的拉伸动作稳定化。

由此,相对于基台构件30,保持构件36能通过长孔43或引导突起一边进行引导一边进行移动,因此,在引入楔形物39时,能降低损伤主绳索33的可能性。

返回图2、图4,在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配置有起重螺栓37。起重螺栓37具备使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扩大、缩小的功能。若利用起重螺栓37扩大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则保持构件36从移动限制构件35离开,保持构件36的移动被传递到主绳索33。

由此,若楔形物39与主绳索33一起进入到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并到达恰当的位置,则在该位置结束起重螺栓37所进行的扩大移动。之后,若解除保持构件36的螺栓42a与螺母42b的拧合,则保持构件36分离为单位保持构件36a,能使保持构件36从主绳索33脱离。此外,若将绳套31从移动限制构件35拆下,则最终主绳索33与绳套31牢固地紧固。

接着,对起重螺栓37进行说明。如图2、图9a、图9b所示那样,在各个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保持构件36侧的端面35b固定有螺母板44。在螺母板44的大致中央附近形成有间隔构件用螺钉孔、即攻丝的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利用固定螺栓46,将螺母板44固定于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保持构件36侧的端面35b,以夹住该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此外,在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内部,从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向着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形成有起重螺栓收纳孔47。

因此,如图2所示,套丝的起重螺栓37与螺母板44的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拧合并收纳于起重螺栓收纳孔47。该状态下,若使起重螺栓37向保持构件36的方向旋转并移动,则能扩大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螺母板44,而将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直接局部地形成于起重螺栓收纳孔47。

若扩大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则保持构件36从移动限制构件35远离,保持构件36的移动被传递到主绳索33。由此,若楔形物39与主绳索33一起进入到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并到达恰当的位置,则在该位置结束起重螺栓37所进行的扩大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固定螺栓40a、螺母40b将移动限制构件35固定于基台构件30的构造,还采用沿着基台构件30对保持构件36进行引导并使其移动的构造,因此,保持构件36和移动限制构件35不会在与主绳索3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移,此外,起重螺栓37始终按压至保持构件36的规定位置,因而能以稳定的状态进行作业。

此外,在拧合了起重螺栓37的螺母板44的起重螺栓用螺钉孔45的螺纹部因历时老化而损伤或失去功能的情况下,仅更换螺母板44即可,因此修理费用较为廉价。并且,能利用固定螺栓46简单地更换螺母板44。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起重螺栓37经由螺母板44安装于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但该起重螺栓37也可以经由螺母板44安装于单位保持构件36的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的相对面。

接着,使用图4,对使用了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主绳索33与绳套31的紧固作业的步骤进行说明。

假设主绳索33与绳套31的紧固作业在现场进行,因此,考虑安装有移动限制构件35的基台构件30放置于地面来进行,或者,以直立状态将基台构件30安装于从地面竖立的作业板wp来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以直立状态将基台构件30安装于从地面竖立的作业板wp的图4所示的状态来进行。

为了将主绳索33紧固于绳套31,首先,将套筒主体32配置在一对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之间,使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限制面34与套筒主体32的倾斜面48相抵接,来限制套筒主体32向保持构件36一侧移动。另外,此时,起重螺栓37拧合于螺母板44,成为在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的起重螺栓收纳孔47中收纳有规定量的状态。

接着,将主绳索33的一端从形成于套筒主体32的前端部的开口32a(参照图2)插入收纳部38内,并从相反侧的较大的开口32b(参照图2)引出主绳索33。

接着,使从套筒主体32的开口32b引出的主绳索33折返,并保持该状态将楔形物39插入、配置在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以卷绕主绳索33。

接着,用单位保持构件36a夹住从套筒主体32的开口32a向套筒主体32的外侧(基台构件30的轴线方向侧)延伸的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来将主绳索33与保持构件36相互固定。该情况下,利用具有与主绳索的绳索直径相对应的绳槽41的一对单位保持构件36a来夹住主绳索33的负荷侧33a与末端侧33b,利用螺栓42a与螺母42b牢固地固定主绳索33,并且将螺母42b收纳于基台构件30的长孔43并可移动地进行卡合。

接着,利用螺丝刀等使起重螺栓37向保持构件36的方向旋转并移动,来扩大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若扩大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则保持构件36从移动限制构件35离开,保持构件36的移动被传递到主绳索33。由此,若楔形物39与主绳索33一起进入到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并到达恰当的位置,则在该位置结束由起重螺栓37所进行的单位移动限制构件35a与单位保持构件36a之间的距离的扩大。另外,起重螺栓37被按压至保持构件36的规定位置,因此,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将楔形物39引入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的恰当的位置。

由此,保持构件36在基台构件30被引导并移动,因此,在将楔形物39引入套筒主体32的收纳部38内时,相对于套筒主体32,保持构件36不会在与主绳索3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移,能抑制主绳索33损伤的可能性并确保绳索质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绳索末端的紧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基台构件,该基台构件具有规定的长度;移动限制构件,该移动限制构件固定地设置于基台构件,形成有限制套筒主体向绳索侧移动、并限制套筒主体向与绳索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固定于从套筒主体引出的绳索的负荷侧和末端侧,并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台构件;以及间隔构件,该间隔构件配置在保持构件与移动限制构件之间,并改变保持构件与移动限制构件之间的距离。

由此,在将楔形物引入套筒主体的收纳部内时,套筒主体和移动限制构件相对于主绳索并不发生偏移,因此,能抑制主绳索的损伤并确保主绳索的质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不必限定于要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可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在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追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添加、删除、替换其他结构。

标号说明

10电梯井

11轿厢

12对重

13主绳索

17绳套

30基台构件

31绳套

32套筒主体

33主绳索

33a负荷侧

33b末端侧

34限制面

35移动限制构件

35a单位移动限制构件

36保持构件

36a单位保持构件

37置换构件(起重螺栓)

38收纳部

39楔形物

40a固定螺栓

40b螺母

41、41a、41b绳索固定槽

42a固定螺栓

2b螺母

43长孔

44螺母板

45起重螺栓用螺钉孔

46固定螺栓

47起重螺栓用收纳孔

48倾斜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