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系统及包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49709发布日期:2018-08-10 20:5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膜系统及一种包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电子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目前在电子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电子通信设别的外壳体通常需要对其包装盒进行包膜作业,目前的包膜很多时候需要依靠人工进行包膜,并且现有的包膜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的包膜系统及一种包膜方法。

一种包膜系统,所述包膜系统用于对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包括多个包膜装置,所述多个包膜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多个包膜装置均包括控制模块,并且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的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其中一个包膜装置的预定取盒位置时,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传送模块停止传送并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从而根据判断决定选择是抓取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还是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

进一步地,每个包膜装置分别用于对至少一种规格的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呈直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包膜装置包括传送模块、抓取模块、检测模块、取膜模块、包膜模块、控制模块和出盒模块,所述传送模块、所述抓取模块、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取膜模块、包膜模块和出盒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包膜装置还包括总控制模块,所述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的传送模块依次顺接设置,所述待包膜盒体能够由前一个包膜装置的传送模块依次传送至后一个包膜装置的传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的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设置,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的控制模块能够互相传递信息。

一种包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个包膜装置进行直线排列,并且将所述多个包膜装置依次连接;

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其中一个包膜装置的预定取盒位置时,控制传送模块停止传送,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从而根据判断决定选择是抓取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还是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

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的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直至所述抓取模块进行抓取。

进一步地,还包括总控制模块,所述总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包膜装置电连接,当处于中部的一个包膜装置暂时不能再接收待包膜盒体时,所述总控制模块能够接收到该包膜装置的发送的状态信息,然后控制该包膜装置停止接收待包膜盒体,并控制该包膜装置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后续的包膜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能够将待包膜盒体进行智能控制,确保包膜过程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包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包膜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的包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包膜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所述包膜系统100包括多个包膜装置10,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依次排列,具体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呈直线依次排列。所述包膜装置10用于对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比如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外包装盒进行包膜作业。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膜装置10还可以对其它类型产品的外包装盒进行包膜作业,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即所述包膜装置10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换句话说,所述包膜装置10能够对至少一种规格的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

所述包膜装置10包括传送模块11、抓取模块12、检测模块13、取膜模块14、包膜模块15、控制模块16和出盒模块17。所述传送模块11、抓取模块12、检测模块13、取膜模块14、包膜模块15和所述出盒模块17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

所述传送模块11用于传送待包膜盒体,其能够将所述待包膜盒体传送至所述包膜装置10预定的取盒位置。为了便于传送待包膜盒体,所述传送模块11呈直线排列。具体地,所述传送模块11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既可以设置于所述包膜装置10的壳体的外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包膜装置10的壳体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抓取模块12用于抓取位于所述传送模块11的待包膜盒体。所述抓取模块12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当所述包膜装置10处于不饱和工作状态时,即所述抓取模块12上没有所述待包膜盒体时,所述抓取模块12抓取位于所述传送模块11上的待包膜盒体。所述抓取模块12的运动方向与所述传送模块11的传送方向互相垂直。具体地,当所述待包膜盒体被所述传送模块11传送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抓取模块12由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从而根据需要进行抓取待包膜盒体。

所述监测模块13用于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检测,确保待包膜盒体内部的装置为预定状态。所述检测模块13可以包括扫码模块131和称重模块132。所述扫码模块131和所述称重模块132同样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

所述扫码模块131用于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扫码。所述待包膜盒体的顶面设置有条码或者二维码,所述条码或者二维码信息包括了所述待包膜盒体内的详细产品信息。如果所述待包膜盒体的放置方向不正确,则所述扫码模块131将不能够扫出所述待包膜盒体的产品信息,这种情况下会将所述待包膜盒体传送出所述包膜装置进行进一步确认。

所述称重模块132用于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称重,并且与预定的待包膜盒体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待包膜盒体的重量是否正常。具体地,首先由所述扫码模块131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扫描,从而得到所述待包膜盒体的相关产品信息,比如待包膜盒体的规格、重量等信息。假如所述称重模块132称量出的所述待包膜盒体的重量与预定的重量不同,则将重量异常的待包装盒体传送出所述包膜装置10。

所述取膜模块14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取膜模块14用于取出膜料,并且对膜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16根据所述检测模块13检测到的产品信息来控制所述取膜模块14选择相应的膜料。所述膜料的种类可以有多种。所述取膜模块14用于根据具体需要选相应的膜料,然后对所述膜料移动至包膜模块15所在的位置,为所述包膜模块15进行包膜创造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取膜模块14包括多个,所述多个料仓可以用于存放不同规格的膜料,从而增加所述包膜装置10的适应度。

所述包膜模块15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并用于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所述包膜模块15能够将相应的膜料包覆于所述待包膜盒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包膜模块15可以在所述控制装置16的控制下将所述待包覆膜盒体全部包覆。

所述出盒模块17靠近所述包膜模块15设置,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出盒模块17用于在所述包膜模块15完成对待包膜盒体的包膜作业后,将完成包膜的盒体传送出所述包膜装置10。

所述控制模块16为所述包膜装置10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模块16与所述传送模块11、所述抓取模块12、所述检测模块13、所述取膜模块14和所述包膜模块1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6能够对其它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包膜过程。

所述包膜系统100由多个包膜装置10装配形成,并且多个所述包膜装置10的呈直线排列。

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呈直线排列,并且依次电连接设置。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均包括传送模块11、抓取模块12、检测模块13、取膜模块14、包膜模块15和控制模块16。具体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传送模块11依次顺接设置,即所述待包膜盒体能够从前一个包膜装置10的传送模块11传送至后一个包膜装置10的传送模块11上。另外,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依次电连接设置,并且相邻的控制模块16之间能够互相传递信息。

实施例二

请结合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包膜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包膜系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包膜系统100还包括总控制模块101,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电连接。具体地,所述总控制装置101分别与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电连接。

所述总控制模块101能够接收多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的信息,并且能够向多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发送控制信息。即所述总控制装置101能够从总体上控制所述包膜系统100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过程。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电连接能够实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之间相互通信;同时所述总控制模块101能够对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编号。

请结合参阅图4,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所述包膜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下面对所述包膜系统100的包膜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个包膜装置10进行直线排列,并且将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依次连接;

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传送模块11依次连接,从而能够使所述待包膜盒体自前一个包膜装置10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优选地,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呈直线排列。另外,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依次电连接。具体地,所述多个包膜模块10的控制模块16依次电连接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包膜装置的控制模块能够互相传递信息。

s2,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其中一个包膜装置10的预定取盒位置时,控制传送模块停止传送,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从而根据判断决定选择是抓取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还是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

其中一个包膜装置10暂不能再接收待包膜盒体时,该包膜装置10的控制装置16能够控制抓取模块12停止抓取新的待包膜盒体,并且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10。所述包膜装置10不能再接收包膜装置10时,即所述包膜装置10此时处于工作饱和状态。。当包膜装置10处于工作饱和状态时,该包膜装置10的控制装置16控制传送模块11将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与之连接的下一个包膜装置10。此外,所述控制装置16还能够向与之电连接的前一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发送电信号,从而能够使前一个所述包膜装置10暂时不向后传递。

具体地,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其中一个包膜装置10的预定取盒位置时,该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传送。然后所述控制模块16判断所述抓取模块13是否能够对该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当所述抓取模块13能够对待包膜盒体进行抓取时,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抓取模块13进行抓取;当所述抓取模块13不能够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抓取时,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将所述待包膜盒体传送至下一个包膜装置。

如果所述包膜系统100包括总控制模块101,则此时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每个包膜装置10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每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电连接。当处于中部的一个包膜装置10暂时不能再接收待包膜盒体时,该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1将发送状态信息至所述总控制模块101。所述总控制模块101控制相应的包膜装置10停止包膜作业,并将该信息传递至后面的包膜装置10中。当该包膜装置10能够继续进行包膜作业时,则所述包膜装置10控制所述抓取模块13继续抓取新的包膜装置10。

s3,当待包膜盒体到达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的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传送,直至所述抓取模块13进行抓取。

当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暂时不能接收待包膜盒体时,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发送信息至前一个包膜装置10,此时与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连接的包膜装置10会不再向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传送待包膜盒体。

当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暂时不能接收待包膜盒体时,即所述包膜装置10处于工作饱和状态暂时不能抓取新的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当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停止接收待包膜盒体,即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的控制装置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运动,并且向与之电连接的前一个包膜装置10(即原倒数第二个包膜装置10)发送信息。前一个包膜装置10收到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发送的信息时,前一个包膜装置10暂时会不再向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再传送新的包膜装置10,直至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处于能够接收新的待包膜盒体的状态。

具体地,当所述传送模块11将所述待包膜盒体传送至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的预定包膜位置时,所述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所述控制模块16能够判断此时该包膜装置10的抓取模块13是否能够抓取所述待包膜盒体,当所述控制模块16判断抓取模块13能够抓取所述待包膜盒体时,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抓取模块13对待包膜盒体进行抓取;当所述控制模块16判断所述抓取模块13暂时不能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抓取时,则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直至所述抓取模块13能够对所述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

同样的,如果所述包膜系统100包括总控制模块101时,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每个包膜装置10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模块101分别与所述多个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电连接。当处于末尾的待包膜装置10暂时不能接收新的待包膜盒体时,此时所述总控制模块101会接收处于末尾的待包膜装置10的状态信息,并且向倒数第二个包膜装置10发送控制信息,从而使得所述倒数第二个包膜装置10不再向后传送待包膜盒体。直至处于末尾的包膜装置10处于能够接收新的待包膜盒体的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包膜装置10也可以单独进行包膜作业。即单独使用一台包膜装置10进行包膜作业,并不与其它的包膜装置10合用。所述包膜装置10单独工作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待包膜盒体到达指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并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

当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时,控制所述抓取模块13进行抓取;当暂时不能够接收待包膜盒体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继续处于停止状态直至所述抓取模块13进行抓取。

同样的,当待包膜盒体到达所述包膜装置10的预定取盒位置时,所述包膜装置10的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传送。所述控制模块16判断所述抓取模块13是否能够对该待包膜盒体进行包膜作业。当所述抓取模块13能够对待包膜盒体进行抓取时,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抓取模块13进行抓取;当所述抓取模块13暂时不能够接收新的所述待包膜盒体时,所述控制模块16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1停止传送并进行等待,直至所述传送模块11能够重新进行抓取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系统100能够将待包膜盒体进行智能控制,确保包膜过程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包膜的效率。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