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楼梯加装悬挂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0032发布日期:2018-07-31 23:25阅读:4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步行楼梯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六层及以下的楼房,都没有电梯,居住不便,而加装电梯又很难腾出安装电梯的位置.

在步行楼梯里加装电梯的诸多方案,常常因结构复杂,实施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结构相当简单,本发明在相当于楼层高度的主杆上安装可折拢的踏板和把手,主杆在楼顶吊车牵引下在楼梯间隙内运动,人可以踩着踏板和握着把手上楼和下楼。

两台吊车分别固定在楼顶两边墙壁上,两个定滑轮安装在楼顶相当于楼梯间隙两端的位置。两条吊车缆绳分别经过定滑轮向下,两条缆绳端部同时系在主杆的顶端,这样分别控制两台吊车的运转,主杆便能够倾斜地沿步行楼梯作上升或下降运动。如让两台吊车同时运转,主杆7就也可以在楼梯间隙24中直线上下。

楼梯扶手栏杆的下部,安装两条与楼梯倾斜度相同的平行扁铁,并去除这两条扁铁之间的局部栏杆段,形成一条与楼梯倾斜度相同的平行空隙,使踏板杆可以在这空隙中运行。但楼梯扶手两端的栏杆不仅需要保持完整,还需要加强,以保持楼梯扶手的稳固。另外紧邻两端栏杆处的空隙则要扩大,以使踏板可以在此翻起。

附图说明:

附图均为示意图。

附图1为主杆处在底层地面或楼层平台中的上下客位置。

附图2为主杆分别处在刚上升第一步、上升到中间、上升到达转折平台这三个位置的合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侧视图,它表达了踏板和把手的细部。

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杆7由两台吊车的缆绳4悬挂在楼梯间隙24内,主杆7的长度稍长于楼层高度,在主杆7上铰接有可以翻起和放平的踏板14和把手8。

两台吊车分别固定在楼道两边墙壁5上,主吊车1在楼层一边,副吊车2在转折平台一边,两个定滑轮3安装在楼顶板上相当于楼梯间隙24两端21的位置,两条吊车缆绳4分别经过定滑轮3向下,两条缆绳4端部同时系在主杆7的顶端,这样分别控制两台吊车的运转,主杆7便能够倾斜地沿步行楼梯作上升或下降运动。如让两台吊车同时运转,主杆7就也可以在楼梯间隙24中直线上下。

踏板14是通过踏板杆19和主吊杆7下部的踏板轴23铰接的,踏板轴23上装有扭簧22以使踏板7在人离开时能自动翻起,踏板轴23和主杆7连接处还焊有挡铁20,踏板7放平时挡铁20能挡住踏板杆19使踏板14保持在水平位置并经受人体的重量。

把手8和主杆7中部的把手轴17铰接,把手8为曲尺形,使上下楼梯时都便于握持。

踏板14和把手8都是左右各一,并且各处于主杆7的前后位置。这样的位置使上下楼梯都很方便。

踏板杆19和把手8的翻起和放平是联动的,操纵把手8就可以用来放平踏板14,踏板7自动翻起时也能带动把手8一同翻起,为此它们的侧面都焊有耳攀16,踏板杆耳攀和把手耳攀之间用连杆18铰接,耳攀16的高度使连杆18和它的铰接点偏离了踏板杆19和把手8的转轴中心连线,也就避免了通过连杆18来使把手8和踏板杆19联动时的运动死点。使此铰接点在转轴水平线上下各45度的角度摆动,这是最易操纵的摆动角度。

踏板杆19在与平行扁铁10接触的地方和把手8在与楼梯扶手6接触的地方都安装有滚轮15,以使运行平稳减少摩擦。

楼梯扶手栏杆9的下部,安装两条与楼梯倾斜度相同的平行扁铁10,并去除这两条扁铁之间的局部栏杆段,形成一条与楼梯倾斜度相同的平行空隙11,使踏板杆19可以在这空隙中运行。但楼梯扶手6两端的栏杆12不仅仍需保持完整,还需要加强,以保持楼梯扶手6的稳固。另外紧邻两端栏杆12处的空隙13则要扩大至稍大于踏板14,以使踏板14可以在此翻起。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使用过程:

先说上楼:

人和主杆7处在底层或某楼层,先将把手8下按,把手8通过连杆18带动踏板14下翻成水平,人即可站上踏板14,打开把手8处的按钮开关启动电源,主吊车1先动,正转,拉主杆7上升一格台阶后即停车,副吊车2后动,正转,它的缆绳4斜向拉动主杆7倾斜上行,踏板杆19和把手8上的滚轮15分别沿楼梯扶手6和扁铁导轨10滚动,引导主杆7和人沿着楼梯倾斜上行至踏板14与转折平台相平,停车,人迈步至转折平台,踏板14在扭簧22的作用下自动翻起,同时带动把手8也翻起,人和主杆7处在转折平台,继续上楼,按下另一面的把手8,重复上述步骤,只是改为副吊车2先动主吊车1后动,直至到达上一层楼,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到达目的楼层。

再说下楼:

主杆7处在某楼层,先将把手8下按,把手8通过连杆18带动踏板14下翻成水平,人即可站上踏板14,打开把手8处的按钮开关启动电源,主吊车1先动,反转,它的缆绳4斜向放主杆7倾斜下行,踏板杆19和把手8上的滚轮15分别沿楼梯扶手6和扁铁导轨10滚动,引导主杆7和人沿着楼梯倾斜下行,这一过程中副吊车稍作小动,反转,它的缆绳4放主杆7一小段,使主杆7刚好能下行至踏板14与转折平台相平,停车,人迈步至转折平台,踏板14在扭簧22的作用下翻起,同时带动把手8也翻起,人和主杆7处在转折平台,继续下楼,按下另一面的把手8,重复上述步骤,只是副吊车2先动,反转,主吊车1在后稍作小动,反转,直至到达下一层楼,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到达底层或目的楼层。

召唤空车接人:

空车时,踏板14和把手8均在翻起状态,此时按固定于墙上的电钮,通常情况此时主杆是在楼层一端,副吊车2将先稍作小动,正转,如特殊情况主杆在转折平台一端,则主吊车将先稍作小动,正转,两种情况均是先把主杆7拉至楼梯空隙24中段,再正副吊车齐动,将主杆7拉或放至需求楼层,副吊车2再稍作小动,反转,把主杆7放至楼梯空隙24的楼层平台端21,等待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目前六层及以下的楼房都没有电梯,居住不便,而加装电梯又很难腾出安装电梯的位置。在步行楼梯里加装电梯的诸多方案,常常因结构复杂,实施困难。本发明的结构相当简单,本发明在相当于楼层高度的主杆上安装可折拢的踏板和把手,主杆在楼顶吊车牵引下在楼梯间隙内运动,人可以踩着踏板和握着把手上楼和下楼。两台吊车分别固定在楼顶两边墙壁上,两个定滑轮安装在楼顶相当于楼梯间隙两端的位置,两条吊车缆绳分别经过定滑轮向下,两条缆绳端部同时系在主杆的顶端。这样,分别控制两台吊车的运转,主杆便能够倾斜地沿步行楼梯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永如
技术研发日:2015.01.12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