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7597发布日期:2018-10-12 22:4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属于高压线绕线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线通常指的是输送10kv以上电压的输电线路,对于高压线的收放需要一个装置来进行整理,而装置设计的思路正是通过电缆盘来制造,电缆盘是为工矿企业提供缠绕电线电缆功能的线盘,目前被广泛用于油田矿山、建筑施工、机械制造单位、科研单位、港口码头、商场、宾馆、路桥建设等诸多行业。

但该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线的绕线时只能通过对于轮盘的旋转,实现对于高压线的收放,而这样没有规律的绕线会高压线之间造成紊乱、相互打结的现象,容易造成高压线损坏,而还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整理高压线,降低了工作时速度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线的绕线时只能通过对于轮盘的旋转,实现对于高压线的收放,而这样没有规律的绕线会高压线之间造成紊乱、相互打结的现象,容易造成高压线损坏,而还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整理高压线,降低了工作时速度以及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轴侧板、固定侧座板、螺栓、支撑底板、支撑脚架、控制面板、智能控制装置、绕线螺纹环、螺纹固定座、隔线盘、螺纹旋转柱、固定箱,所述的安装轴侧板上设有螺纹旋转柱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侧座板的上表面与安装轴侧板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侧座板的右侧面,所述的螺栓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固定侧座板上,所述的螺栓通过支撑底板与固定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支撑脚架的上表面与固定箱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箱的正表面设有螺栓同时两者采用螺纹的方式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的正表面设有控制面板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纹旋转柱与智能控制装置相互垂直同时两者通过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螺纹旋转柱通过绕线螺纹环与螺纹固定座配合连接,所述的螺纹固定座与绕线螺纹环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于固定箱的正上方,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构成支撑装置、旋转机构、传动机构、磁力制动装置、电机制动装置、配合机构、连接机构,所述的构成支撑装置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并且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通过旋转机构与传动机构过渡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与旋转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机构与传动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磁力制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与配合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的配合机构通过黏合的方式连接于构成支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构成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外壳、连接环、安装座、轨板,所述的支撑外壳的内部设有连接环并且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安装座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支撑外壳的内表面,所述的轨板的后表面与支撑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机构安装于支撑外壳的内部,所述的传动机构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的轨板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的下表面与支撑外壳的内表面相焊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的配合机构设于支撑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安装转盘、螺纹盘、螺纹旋转锥盘、螺纹轮盘、双锥齿柱、阳极球、旋转叶片,所述的安装转盘的正表面设有螺纹盘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螺纹旋转锥盘通过双锥齿柱与螺纹盘配合连接,所述的阳极球安装于旋转叶片的一端,所述的旋转叶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安装转盘上,所述的螺纹轮盘与螺纹旋转锥盘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螺纹轮盘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转盘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槽轴、槽轴连接套件、角度调节柱、传动摆动杆、锯齿半圆板、锯齿滑动条,所述的槽轴通过槽轴连接套件与传动摆动杆配合连接,所述的传动摆动杆上设有槽轴连接套件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的锯齿半圆板通过角度调节柱与传动摆动杆过渡连接,所述的锯齿半圆板与锯齿滑动条通过锯齿啮合连接,所述的槽轴的左端固定连接于螺纹轮盘,所述的锯齿滑动条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包括磁力电机、导电阳极柱、弧形轨板、阳极升降球、滑动底轨、轮滑、滑动槽板、风压罩、出风口,所述的磁力电机的内部设有导电阳极柱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轨板的内表面与阳极升降球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滑动底轨的上表面与轮滑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滑动槽板通过连杆与阳极升降球过渡连接,所述的风压罩与出风口相互接通,所述的轮滑与滑动槽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磁力电机的右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电机制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包括电机、蜗杆配合齿轮、制动皮带、制动蜗杆、制动圆盘,所述的电机通过制动蜗杆与蜗杆配合齿轮过渡连接,所述的制动皮带安装于蜗杆配合齿轮上同时两者采用贴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制动圆盘通过制动皮带与蜗杆配合齿轮过渡连接,所述的制动蜗杆与蜗杆配合齿轮相互契合,所述的制动圆盘与配合机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合机构包括配合圆盘组、配合连杆、链条配合齿轮、滑动块、单槽摆动杆、配合安装柱、配合皮带、链条,所述的配合圆盘组通过配合连杆与左端的链条配合齿轮过渡连接,所述的滑动块的内表面与单槽摆动杆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配合安装柱安装于单槽摆动杆上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的配合皮带安装于右端链条配合齿轮上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链条与链条配合齿轮相互契合,所述的链条的正下方设有连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带、连接圆盘、弹簧安装座、连接顶板、连接直角杆、弹簧、连接杆组,所述的连接带通过连接圆盘与连接杆组过渡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组通过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于弹簧安装座,所述的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弹簧安装座上,所述的连接顶板与弹簧相互连接并且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安装,所述的连接圆盘的正表面设有连接杆组,所述的连接直角杆的一端设有弹簧安装座同时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结构上设有智能控制装置,在需要进行高压线绕线时,将高压线一端固定于左端的绕线螺纹环上,通过对于磁力电机的控制,使导电阳极柱通电,根据电磁原理带动了阳极升降球开始上升,经过连杆、滑动槽板和轮滑的连接关系下,对风压罩产生压缩,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吹向旋转叶片,而同时经过阳极升降球和阳极球的配合关系下,使安装转盘和螺纹盘开始旋转,通过双锥齿柱的配合作用,使螺纹旋转锥盘、螺纹轮盘和槽轴开始转动,经过槽轴连接套件、传动摆动杆和锯齿半圆板的配合关系下,带动了连接直角杆、弹簧安装座和连接组杆的传动,实现了连接圆盘的旋转,通过连接皮带和配合圆盘组的配合,螺纹旋转柱开始转动,从而经过螺纹套件的配合关系,实现绕线螺纹环能够在绕线的同时能够缓缓前进,使整体绕线有规律地转动,不会集中到一处,而经过对于电机的控制,通过制动蜗杆、蜗杆配合齿轮和制动皮带的配合关系下,使制动圆盘开始转动,经过单槽摆动杆、滑动块和制动圆盘的配合,通过配合皮带的传递,整个链条开始传动,通过链条配合齿轮、配合连杆和配合圆盘组的作用下,能够对螺纹旋转柱进行反转,能够实现对于高压线的放线,整体装置实现了对于高压线的智能收放线。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这样通过对于磁力制动装置和电机制动装置的控制能够控制收放线,由旋转机构带动了传动机构的传动,再由连接机构来启动配合机构,实现对于螺纹旋转柱的旋转,经过螺纹套件的原理,可以对高压线进行有规律收线,而通过控制电机制动装置带动了配合机构,能够实现对于高压线地放线,由于在收放线的同时,绕线螺纹环能够进行旋转同时还能控制高压线的放置位置,能够有规律进行收放,有效地解决了高压线之间相互打结的问题,不需要后期人为去进行整理,提高了收放线工作的速度以及效率,更好地保护了高压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装置的剖面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控制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中:安装轴侧板-1、固定侧座板-2、螺栓-3、支撑底板-4、支撑脚架-5、控制面板-6、智能控制装置-7、绕线螺纹环-8、螺纹固定座-9、隔线盘-10、螺纹旋转柱-11、固定箱-12、支撑装置-701、旋转机构-702、传动机构-703、磁力制动装置-704、电机制动装置-705、配合机构-706、连接机构-707、支撑外壳-7011、连接环-7012、安装座-7013、轨板-7014、安装转盘-7021、螺纹盘-7022、螺纹旋转锥盘-7023、螺纹轮盘-7024、双锥齿柱-7025、阳极球-7026、旋转叶片-7027、槽轴-7031、槽轴连接套件-7032、角度调节柱-7033、传动摆动杆-7034、锯齿半圆板-7035、锯齿滑动条-7036、磁力电机-7041、导电阳极柱-7042、弧形轨板-7043、阳极升降球-7044、滑动底轨-7045、轮滑-7046、滑动槽板-7047、风压罩-7048、出风口-7049、电机-7051、蜗杆配合齿轮-7052、制动皮带-7053、制动蜗杆-7054、制动圆盘-7055、配合圆盘组-7061、配合连杆-7062、链条配合齿轮-7063、滑动块-7064、单槽摆动杆-7065、配合安装柱-7066、配合皮带-7067、链条-7068、连接带-7071、连接圆盘-7072、弹簧安装座-7073、连接顶板-7074、连接直角杆-7075、弹簧-7076、连接杆组-70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轴侧板1、固定侧座板2、螺栓3、支撑底板4、支撑脚架5、控制面板6、智能控制装置7、绕线螺纹环8、螺纹固定座9、隔线盘10、螺纹旋转柱11、固定箱12,所述的安装轴侧板1上设有螺纹旋转柱11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侧座板2的上表面与安装轴侧板1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底板4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侧座板2的右侧面,所述的螺栓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固定侧座板2上,所述的螺栓3通过支撑底板4与固定箱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支撑脚架5的上表面与固定箱1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箱12的正表面设有螺栓3同时两者采用螺纹的方式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7的正表面设有控制面板6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纹旋转柱11与智能控制装置7相互垂直同时两者通过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螺纹旋转柱11通过绕线螺纹环8与螺纹固定座9配合连接,所述的螺纹固定座9与绕线螺纹环8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7安装于固定箱12的正上方,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7包括构成支撑装置701、旋转机构702、传动机构703、磁力制动装置704、电机制动装置705、配合机构706、连接机构707,所述的构成支撑装置701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702并且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704通过旋转机构702与传动机构703过渡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703与旋转机构702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机构707与传动机构703机械连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705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磁力制动装置704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705与配合机构706配合连接,所述的配合机构706通过黏合的方式连接于构成支撑装置701。

所述的构成支撑装置701包括支撑外壳7011、连接环7012、安装座7013、轨板7014,所述的支撑外壳7011的内部设有连接环7012并且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安装座7013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支撑外壳7011的内表面,所述的轨板7014的后表面与支撑外壳70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机构702安装于支撑外壳7011的内部,所述的传动机构703与安装座7013活动连接,所述的轨板7014与连接机构707固定连接,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704的下表面与支撑外壳7011的内表面相焊接,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705通过嵌入的方式与安装座7013活动连接,所述的配合机构706设于支撑外壳7011的内部。

所述的旋转机构702包括安装转盘7021、螺纹盘7022、螺纹旋转锥盘7023、螺纹轮盘7024、双锥齿柱7025、阳极球7026、旋转叶片7027,所述的安装转盘7021的正表面设有螺纹盘7022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螺纹旋转锥盘7023通过双锥齿柱7025与螺纹盘7022配合连接,所述的阳极球7026安装于旋转叶片7027的一端,所述的旋转叶片7027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安装转盘7021上,所述的螺纹轮盘7024与螺纹旋转锥盘702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螺纹轮盘7024与传动机构703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转盘7021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机构707。

所述的传动机构703包括槽轴7031、槽轴连接套件7032、角度调节柱7033、传动摆动杆7034、锯齿半圆板7035、锯齿滑动条7036,所述的槽轴7031通过槽轴连接套件7032与传动摆动杆7034配合连接,所述的传动摆动杆7034上设有槽轴连接套件7032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的锯齿半圆板7035通过角度调节柱7033与传动摆动杆7034过渡连接,所述的锯齿半圆板7035与锯齿滑动条7036通过锯齿啮合连接,所述的槽轴7031的左端固定连接于螺纹轮盘7024,所述的锯齿滑动条7036与连接机构707固定连接。

所述的磁力制动装置704包括磁力电机7041、导电阳极柱7042、弧形轨板7043、阳极升降球7044、滑动底轨7045、轮滑7046、滑动槽板7047、风压罩7048、出风口7049,所述的磁力电机7041的内部设有导电阳极柱7042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轨板7043的内表面与阳极升降球704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滑动底轨7045的上表面与轮滑7046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滑动槽板7047通过连杆与阳极升降球7044过渡连接,所述的风压罩7048与出风口7049相互接通,所述的轮滑7046与滑动槽板7047固定连接,所述的磁力电机7041的右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电机制动装置705。

所述的电机制动装置705包括电机7051、蜗杆配合齿轮7052、制动皮带7053、制动蜗杆7054、制动圆盘7055,所述的电机7051通过制动蜗杆7054与蜗杆配合齿轮7052过渡连接,所述的制动皮带7053安装于蜗杆配合齿轮7052上同时两者采用贴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制动圆盘7055通过制动皮带7053与蜗杆配合齿轮7052过渡连接,所述的制动蜗杆7054与蜗杆配合齿轮7052相互契合,所述的制动圆盘7055与配合机构706配合连接。

所述的配合机构706包括配合圆盘组7061、配合连杆7062、链条配合齿轮7063、滑动块7064、单槽摆动杆7065、配合安装柱7066、配合皮带7067、链条7068,所述的配合圆盘组7061通过配合连杆7062与左端的链条配合齿轮7063过渡连接,所述的滑动块7064的内表面与单槽摆动杆7065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的配合安装柱7066安装于单槽摆动杆7065上同时两者采用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的配合皮带7067安装于右端链条配合齿轮7063上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链条7068与链条配合齿轮7063相互契合,所述的链条7068的正下方设有连接机构707。

所述的连接机构707包括连接带7071、连接圆盘7072、弹簧安装座7073、连接顶板7074、连接直角杆7075、弹簧7076、连接杆组7077,所述的连接带7071通过连接圆盘7072与连接杆组7077过渡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组7077通过嵌入的方式活动连接于弹簧安装座7073,所述的弹簧7076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弹簧安装座7073上,所述的连接顶板7074与弹簧7076相互连接并且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安装,所述的连接圆盘7072的正表面设有连接杆组7077,所述的连接直角杆7075的一端设有弹簧安装座7073同时两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螺栓: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结构上设有智能控制装置7,在需要进行高压线绕线时,将高压线一端固定于左端的绕线螺纹环8上,通过对于磁力电机7041的控制,使导电阳极柱7042通电,根据电磁原理带动了阳极升降球7044开始上升,经过连杆、滑动槽板7047和轮滑7046的连接关系下,对风压罩7048产生压缩,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7049吹向旋转叶片7027,而同时经过阳极升降球7044和阳极球7026的配合关系下,使安装转盘7021和螺纹盘7022开始旋转,通过双锥齿柱7025的配合作用,使螺纹旋转锥盘7023、螺纹轮盘7024和槽轴7031开始转动,经过槽轴连接套件7032、传动摆动杆7034和锯齿半圆板7035的配合关系下,带动了连接直角杆7075、弹簧安装座7073和连接组杆7077的传动,实现了连接圆盘7072的旋转,通过连接皮带7071和配合圆盘组7061的配合,螺纹旋转柱11开始转动,从而经过螺纹套件的配合关系,实现绕线螺纹环8能够在绕线的同时能够缓缓前进,使整体绕线有规律地转动,不会集中到一处,而经过对于电机7051的控制,通过制动蜗杆7054、蜗杆配合齿轮7052和制动皮带7053的配合关系下,使制动圆盘7055开始转动,经过单槽摆动杆7065、滑动块7064和制动圆盘7055的配合,通过配合皮带7067的传递,整个链条7068开始传动,通过链条配合齿轮7063、配合连杆7062和配合圆盘组7061的作用下,能够对螺纹旋转柱11进行反转,能够实现对于高压线的放线,整体装置实现了对于高压线的智能收放线。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高压线的绕线时只能通过对于轮盘的旋转,实现对于高压线的收放,而这样没有规律的绕线会高压线之间造成紊乱、相互打结的现象,容易造成高压线损坏,而还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整理高压线,降低了工作时速度以及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一种新型的高压线绕线装置,这样通过对于磁力制动装置和电机制动装置的控制能够控制收放线,由旋转机构带动了传动机构的传动,再由连接机构来启动配合机构,实现对于螺纹旋转柱的旋转,经过螺纹套件的原理,可以对高压线进行有规律收线,而通过控制电机制动装置带动了配合机构,能够实现对于高压线地放线,由于在收放线的同时,绕线螺纹环能够进行旋转同时还能控制高压线的放置位置,能够有规律进行收放,有效地解决了高压线之间相互打结的问题,不需要后期人为去进行整理,提高了收放线工作的速度以及效率,更好地保护了高压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