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0433发布日期:2018-12-22 09:2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布料储存装置是一种对已经纺织完成后的纺织布料进行储存,进而达到避免布料上方落灰严重的一种存取装置,虽然现有市场上的纺织布料储存装置种类与数量众多,但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随着智能装备的发展,现有市场上的纺织布料储存装置不能在存储过程中识别布料和全自动对底部的布料进行拿取,进而便使得在对布料进行拿取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会造成上方布料污染损坏的问题,还有现有的纺织布料储存装置不能很好的对拿取后的布料进行支撑,进而便不能很好的方便后续的剪裁等工作,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便提出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根据布料的重量和宽度储存到储存箱一定放置轴位置上以方便以后提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包括底座、储存箱、升降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安装滑块,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方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储存箱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储存箱内部设置有伸缩杆和放置轴,所述伸缩杆右侧通过轴承与放置轴相连接,所述轴承右侧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外部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方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有升降槽,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升降槽一侧滑动连接在升降装置,另外一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内部的第二压板连接,所述升降槽的正面和顶部留有开口,来容纳布料,所述布料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升降槽内,所述升降槽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升降槽正面设置有垂直于底座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布料输送到升降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箱固定安装风扇和通风板,所述风扇上方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通风板上下方设置有相反方向的伸缩杆和放置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镶嵌有滑槽,所述固定杆与滑块通过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杆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杆关于储存箱中轴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套与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同时固定套的中轴线与对应放置轴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升降槽和输送带设置有两组,并且关于储存箱中轴线对称,所述储存箱前面设有横向输送带,所述横向输送带垂直于输送带且与两组输送带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两组升降槽前面均安装有红外线扫描仪,对布料的宽度进行扫描,并根据宽度来选择升降槽,当布料宽度一旦不适合就会启动横向输送带将布料移到适合升降槽前面进行储存。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底座侧面,且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滑块移动的电机、驱动伸缩杆伸缩移动的电机、输送带开关和横向输送带开关电性连接,并接受红外线扫描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红外线扫描仪对布料的宽度的扫描信号选择适当的升降槽,并再根据压力传感器感应布料对升降槽的重量信号将布料放入储存箱适当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将红外线扫描仪扫描输送带上布料的宽度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布料的宽度选择升降槽,并通过升降槽的压力传感器对布料的重量识别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将布料上升到预设的放置轴同高度位置等待存储,从而可以根据重量和宽度得到该布料的准确位置以方便以后提取;

(2)本发明的升降槽内第二压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对已放置布料的放置轴在收缩过程中实施推动作用,并且在放置孔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一弹簧可以很好扩大放置孔的大小,进而使得整个装置方便不同体积(质量)纺织布料的放置工作;

(3)本发明通过固定杆上方固定有固定套可以很好的对拉伸后的放置轴进行支撑,进而便使得纺织布料的可以很好的固定在放置轴上方进行固定,进而便使得工作人员的后续工作非常方便,不会出现布料难以整理的问题;

(4)本发明的固定杆通过滑槽和滑块构成滑动结构,可以很好对固定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整个固定杆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纺织布料进行支撑,放置孔的安装方便对放置轴进行拉伸,从而达到直接对纺织布料拿取的问题,避免了对底部纺织布料拿取困难,使得上部纺织布料落灰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储存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升降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滑槽101、滑块102、固定杆103、固定套104、紧固螺丝105、储存箱2、伸缩杆201、放置轴202、轴承203、放置孔204、第一压板205、第一弹簧206、风扇207、通风板208、第二电机209、升降装置3、升降槽301、第一电机302、第二弹簧303、第二压板304、压力传感器305、红外线扫描仪306、控制面板4、布料5、输送带6开关、横向输送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5所示,一种方便提取布料的纺织布料智能储存装置,包括底座1、储存箱2、升降装置3和控制面板4,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滑槽101,且滑槽101内部安装滑块102,所述底座1上方安装有固定杆103,所述固定杆103与滑块10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3上方固定有固定套104,所述固定套104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105,所述储存箱2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所述储存箱2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01和放置轴202,所述伸缩杆201右侧通过轴承203与放置轴202相连接,所述轴承203右侧设置有放置孔204,所述放置孔204外部设置有第一压板205,所述第一压板205上方连接有第一弹簧206,所述升降装置3固定在储存箱2侧面,所述升降装置3上安装有升降槽301,所述升降装置3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02,所述升降槽301一侧滑动连接在升降装置3,另外一侧通过第二弹簧303与内部的第二压板304连接,所述升降槽301的正面和顶部留有开口来容纳布料5,并通过固定板302将布料5固定在升降槽301内,所述升降槽30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5,所述升降槽301正面设置有垂直于底座1的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将布料5输送到升降槽301上。

所述储存箱2固定安装风扇207和通风板208,所述风扇207上方连接有第二电机209,所述通风板208上下方设置有相反方向的伸缩杆201和放置轴202。

所述底座1内部镶嵌有滑槽101,所述固定杆103与滑块102通过滑槽10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杆103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杆103关于储存箱2中轴线对称。

所述固定套104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套104与固定杆10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同时固定套104的中轴线与对应放置轴202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升降装置3、升降槽301和输送带6设置有两组,并且关于储存箱2中轴线对称,所述储存箱2前面设有横向输送带7,所述横向输送带7垂直于输送带6且与两组输送带6连通。

所述两组升降槽301前面均安装有红外线扫描仪306,对布料5的宽度进行扫描,并根据宽度来选择升降槽301,当布料5宽度一旦不适合就会启动横向输送带7将布料5移到适合升降槽301前面进行储存。

所述控制面板4安装在底座1侧面,且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电机302、第二电机209、驱动滑块102移动电机、驱动伸缩杆201伸缩移动的电机、输送带6开关和横向输送带7开关电性连接,并接受红外线扫描仪306、压力传感器305的信号,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红外线扫描仪306对布料5的宽度的扫描信号选择适当的升降槽301,并再根据压力传感器305感应布料5对升降槽301的重量信号将布料5放入储存箱2适当的位置。

当储存布料时,布料在输送带作用下到升降槽,同时升降槽的红外线扫描仪对布料的宽度进行扫描,将扫描的信号发到控制面板的plc控制器,与预设的升降槽所容纳的长度相比较,如果布料的宽度大于预设的升降槽所容纳的长度,横向输送带启动,将布料移动另一个升降槽前面进行存储,如果布料的宽度小于预设的升降槽所容纳的长度,此时在输送带作用下滑到升降槽,第二压板在弹簧作用下对布料进行固定,升降槽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布料对升降槽的压力的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布料重力相对于储存箱的位置,如较重的布料放置在较低位置等,控制第一电机将升降装置带动升降槽到适当高度对应放置轴,放置轴在伸缩杆的作用下进行伸缩,伸缩到一定位置时,将绕卷好的纺织布料绕卷筒套住放置轴,之后便又可以压缩放置轴,使得放置轴在伸缩杆的作用下进行收缩,在进行收缩的过程中,纺织布料绕卷筒通过放置孔,进而带动放置孔四周的压板压缩弹簧使得整个布料绕卷筒很好的进入到了整个储存箱内部进行储存,打开第二电机使得风扇进行转动,通过通风板,进一步的使得整个储存箱内部的纺织布料可以一直的处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出现布料受潮的问题。

在提取布料时,可以根据需要的布料宽度和质量选择对应的放置轴,驱动伸缩杆的电机向相反方向运动,使得放置轴带动纺织布料从储存箱内部伸出,根据布料绕卷筒的长度,滑动固定杆使得滑块滑槽内部移动到固定位置,使得固定杆上方的固定套同放置轴上方的把手通过紧固螺丝进行固定,之后便可以在轴承和放置轴的作用下对纺织布料进行使用。

综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