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收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0189发布日期:2019-01-08 20:1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收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的放置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箱。



背景技术:

大多数垃圾箱设置于地面上,不仅增大了垃圾箱的占地空间,而且垃圾箱内的垃圾长时间放置后容易发生霉变而产生难闻的气味,地埋式垃圾箱减小了垃圾箱的占地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不会对行人车辆造成不便,同时,将垃圾丢弃于地埋式垃圾箱内后,能够减小因垃圾霉变而散出的难闻性气味,有利于保持空气的清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箱,该垃圾箱能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分拣效率,同时,该垃圾桶埋设于地面下,能够减小垃圾桶内的垃圾因霉变而散出的难闻性气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箱,包括设置于地面下方的固定支撑板架、用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的分类存放系统,所述的分类存放系统设置于固定支撑板上,分类存放系统包括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存放的可回收存放系统、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存放的不可回收存放系统;

上述的固定支撑板架包括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的上防护板、下防护板、设置于上防护板与下防护板之间的安装架,所述的上防护板与下防护板之间通过立柱固定支撑,所述的立柱设置有四个并且竖直分置于上防护板、下防护板的拐角处,立柱的一端与上防护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防护板与地面齐平,并且上防护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丢弃垃圾的开口二,所述的开口二设置有两个,一开口二为丢弃可回收垃圾的开口、另一开口二为丢弃不可回收垃圾的开口;

上述的可回收存放系统、不可回收存放系统均设置于上防护板与下防护板之间,并且可回收存放系统、不可回收存放系统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垃圾存放系统,所述的垃圾存放系统包括垃圾桶、用于对垃圾桶进行传送的传送装置、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动的移动夹持装置、用于取出垃圾桶的移位取桶装置,所述的垃圾桶经传送装置传送至移动夹持装置,并且经移动夹持装置移动至上防护板中心处的开口二的正下方,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对传动机构进行安装固定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下防护板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座上的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传送电机、同轴套接于传送电机输出轴外的第一主动轮、同轴连接于主动滚筒驱动端的第一从动轮,传送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布置,所述的第一从动轮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一主动轮的中心轴线,所述的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为带轮或者链轮,并分别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的从动滚筒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主动滚轮的中心轴线,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环绕于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外并与两者构成闭合回路的传送带,传送带与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的侧壁接触并产生接触摩擦力,上述的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与垃圾桶的底部相匹配,垃圾桶的正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固定于下防护板上的底座、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自动伸缩杆、水平设置于自动伸缩杆顶部的顶升托盘,上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垃圾桶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上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设置于上防护板上的开口二的正下方且靠近开口二,所述的限位环与移动限位板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环的内环面上相对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定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长度方向指向限位环的中心,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述安装孔内的锁定块、锁定弹簧,所述的锁定弹簧设置于锁定块与限位环的外环面之间,所述的锁定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的外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定块固定连接,锁定弹簧的弹力可推动锁定块朝向限位环的中心运动,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状态与分离状态,并且能够由锁定状态向分离状态自由切换,上述垃圾桶的开口处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外置台阶,所述的外置台阶的上下两面倾斜设置且分别为上斜面与下斜面,沿着垃圾桶开口中心指向开口边沿的方向上,外置台阶的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的锁定块上且远离锁定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两斜面并分别为顶斜面与底斜面,并且两斜面之间距离的连线呈竖直方向布置,沿着限位环的外环面指向其中心的方向上,两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移动夹持装置安装于上述的安装架上,所述的安装架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移动限位板,所述的移动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所述的移动限位板与下防护板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移动限位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防护板,所述的两移动限位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两移动限位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相对布置的连接块,安装板与连接块之间为垃圾桶的移动区域,上述的传送带的输出端处于两移动限位板之间并且处于其下方,所述的移动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用于对垃圾桶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设置于移动限位板上,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安装于上述安装板上的移动电机、同轴套接于移动电机输出轴外的第二主动轮、第三主动轮、活动连接于上述安装板与连接块之间的丝杆,所述的移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布置并且与上述传动带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的丝杆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的第一丝杆的输入端穿过一移动限位板上的安装板、输出端与一移动限位板上的连接块活动连接,第二丝杆的输入端穿过另一移动限位板上的安装板、输出端与另一移动限位板上的连接块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丝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丝杆的中心轴线,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移动机构还包括同轴套接于第一丝杆输入端的第三从动轮、同轴套接于第二丝杆输入端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为带轮或者链轮,并且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第三主动轮与第三从动轮之间分别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丝母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二夹持机构通过丝母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夹持构件,所述的夹持构件包括夹持电机、套接于夹持电机输出轴外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的夹持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水平布置并且平行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夹持构件还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夹持的夹持触头,所述的夹持触头通过夹持杆与齿条固定连接,并且夹持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夹持触头的夹持面背离夹持杆,并且该夹持面为与垃圾桶的侧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面,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触头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触头相对设置,所述的夹持构件外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防护壳,所述的防护壳套设于第一齿轮、齿条外,所述的夹持杆外套设有用于对其移动进行支撑导向的导向壳,导向壳的导向方向垂直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导向壳与防护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由于上防护板上设置有开口二,所述的上防护板的开口二处设置有能够启闭的垃圾盖,所述的垃圾盖能够使垃圾桶的开口处于打开与关闭状态,上述的垃圾盖采用脚踏旋移的开启方式,所述的脚踏旋移的开启方式通过设置于垃圾桶开口上方的启闭装置实现,上述的启闭装置包括同轴设置于限位环上方的安装环、设置于安装环上的启闭机构,所述的安装环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外置台阶,并且两外置台阶之间构成环形槽,所述的启闭机构包括同轴套接于安装环外的启闭环、启闭盖一、启闭盖二,所述的启闭环处于环形槽内,启闭环的圆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的启闭环的圆环上相对设置有拉杆一、拉杆二,拉杆一与拉杆二呈弧形,所述的拉杆一的远离踏板的一端与启闭环铰接并且该铰接处为支点一、另一端连接于启闭盖一的一端,启闭盖一的另一端与安装环铰接,拉杆二靠近踏板的一端与启闭环铰接并且该铰接处为支点二、另一端连接于启闭盖二的一端,启闭盖二的另一端与安装环铰接,上述的拉杆一与启闭环铰接的轴芯线、启闭盖一与安装环铰接的轴芯线、拉杆二与启闭环铰接的轴芯线、启闭盖二与安装环铰接的轴芯线垂直于启闭环的转动方向,所述的启闭盖一、启闭盖二的形状相同且拼接后形成与垃圾桶的开口相匹配的圆形板盖,上述的安装环的外置台阶上设置有用于对启闭盖一、启闭盖二的开合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

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收治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垃圾桶的传送过程;

s1.打开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第一从动轮转动带动主动滚筒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滚筒转动后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传送带运动,传送带运动带动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垃圾桶运动,从而实现对垃圾桶的传送;

(二)垃圾桶的移动夹持过程;

s2.垃圾桶经传送装置传送至安装架处,并且由安装于安装架上的移动夹持装置对其进行移动,开启夹持电机、夹持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并带动夹持触头沿着导向壳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两夹持触头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完成对垃圾桶的夹持;

s3.开启移动电机,移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第三主动轮同步转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转动并带动第二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三主动轮转动带动第三从动轮转动并带动第一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杆的导向方向向靠近连接块的方向移动,并带动夹持机构上的垃圾桶向靠近连接块的方向移动;

(三)垃圾桶的抬升锁定过程;

s4.移动夹持装置将垃圾桶移动至顶升机构的正上方,开启夹持电机,撤销对垃圾桶的夹紧,自动伸缩杆继续伸长使垃圾桶的开口靠近安装架上的限位环并抵触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将垃圾桶锁定;

(四)垃圾桶的移位取桶过程;

s5.当对垃圾桶进行移位时,开启移位电机、移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移位主动轮同步转动,移位主动轮转动带动移位从动轮转动,移位从动轮转动带动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转盘转动并带动移动托盘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当垃圾桶装满垃圾时,上述的位移传感器向移位机构传递感应信号,移动托盘转动至垃圾桶的底部,此时,垃圾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锁定机构分离并滑落至移动托盘行,接着移动托盘继续转动,完成对垃圾桶的移位;

s6.垃圾桶的提升取桶过程;

开启抬升电机,抬升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并带动抬升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抬升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使抬升托盘沿着抬升导向杆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移位托盘的方向移动,抬升托盘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设置于抬升托盘上的垃圾桶上升并且上升至上防护板的开口一处;

(五)垃圾桶启闭装置的启闭过程;

s7.踩踏踏板并使启闭环转动,启闭环转动带动上述的支点一、支点二绕启闭环的圆周方向转动,拉杆一拉动启闭盖一、拉杆二拉动启闭盖二,启闭盖一与启闭盖二由闭合状态切换为分离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垃圾箱设置有分类存放系统,能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分拣效率,该垃圾桶设置有传送装置,能够对垃圾桶进行输送,并且垃圾箱内设置有对垃圾桶进行取出的移位取桶装置,便于对满载后的垃圾桶进行取出,同时,该垃圾桶埋设于地面下,能够减小垃圾桶内的垃圾因霉变而散出的难闻性气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支撑板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类存放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类存放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主动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移动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移动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移动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移位取桶装置与启闭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移位取桶装置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抬升取桶机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抬升取桶机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抬升取桶机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移位机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移位机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限位环与锁定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限位环与锁定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启闭装置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启闭装置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启闭装置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上防护板与启闭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的取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固定支撑板架;110、上防护板;111、弧形槽;112、开口一;113、开口二;120、下防护板;130、立柱;140、安装架;141、支撑杆;142、移动限位板;143、限位环;143a、传感器;144、固定杆;145、安装板;146、连接块;

20、可回收存放系统;

30、不可回收存放系统;

40、传送装置;410、传送电机;420、第一主动轮;430、第一从动轮;440、主动滚筒;450、从动滚筒;460、固定座;470、传送带;480、轴承;

50、移动夹持装置;510、移动机构;511、移动电机;512、第二主动轮;513、第三主动轮;514、第三从动轮;515、第二从动轮;516、第一丝杆;517、第二丝杆;518、第一导向杆;520、夹持机构;521、夹持电机;522、第一齿轮;523、齿条;524、夹持触头;525、防护壳;526、滑块;527、导向壳;530、第二导向杆;

60、顶升机构;610、底座;620、自动伸缩杆;630、顶升托盘;640、外壳;

70、锁定机构;710、锁定块;720、锁定弹簧;

80、移位取桶装置;810、移位机构;811、移位电机;812、第七带轮;813、第八带轮;814、移位托盘;815、抬升导向杆;816、套筒;817、转轴;818、转盘;820、抬升取桶机构;821、抬升电机;822、第二齿轮;823、第三齿轮;824、抬升丝杆;825、抬升托盘;830、取桶盖;

90、启闭装置;910、启闭机构;911、踏板;912、启闭环;913、启闭盖一;914、启闭盖二;915、拉杆一;916、拉杆二;917、复位弹簧;920、安装环;921、第一导向槽;922、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1-32所示,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箱,包括设置于地面下方的固定支撑板架10、用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的分类存放系统,所述的分类存放系统设置于固定支撑板10上,分类存放系统包括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存放的可回收存放系统20、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存放的不可回收存放系统30。

如图3所示,上述的固定支撑板架10包括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的上防护板110、下防护板120、设置于上防护板110与下防护板120之间的安装架140,所述的上防护板110与下防护板120之间通过立柱130固定支撑,所述的立柱130设置有四个并且竖直分置于上防护板110、下防护板120的拐角处,立柱130的一端与上防护板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防护板120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防护板110与地面齐平,并且上防护板110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丢弃垃圾的开口二113,所述的开口二113设置有两个,一开口二113为丢弃可回收垃圾的开口、另一开口二113为丢弃不可回收垃圾的开口,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地埋式垃圾箱减小了垃圾箱的占地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不会对行人车辆造成不便,同时,将垃圾丢弃于地埋式垃圾箱内后,能够减小因垃圾霉变而散出的难闻性气味,有利于保持空气的清新。

如图2、图5所示,上述的可回收存放系统20、不可回收存放系统30均设置于上防护板110与下防护板120之间,并且可回收存放系统20、不可回收存放系统30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垃圾存放系统,所述的垃圾存放系统包括垃圾桶、用于对垃圾桶进行传送的传送装置40、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动的移动夹持装置50、用于取出垃圾桶的移位取桶装置80,所述的垃圾桶经传送装置40传送至移动夹持装置50,并且经移动夹持装置50移动至上防护板110中心处的开口二113的正下方,便于行人将垃圾经开口二113丢入垃圾桶内,装满垃圾的垃圾桶经移位取桶装置80取出。

如图6-9所示,所述的传送装置40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对传动机构进行安装固定的固定座460,所述的固定座460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下防护板120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座460上的主动滚筒440、从动滚筒450、传送电机410、同轴套接于传送电机410输出轴外的第一主动轮420、同轴连接于主动滚筒440驱动端的第一从动轮430,传送电机410的输出轴水平布置,所述的第一从动轮430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一主动轮420的中心轴线,所述的第一主动轮420、第一从动轮430为带轮或者链轮,并分别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的从动滚筒450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主动滚轮440的中心轴线,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环绕于主动滚筒440、从动滚筒450外并与两者构成闭合回路的传送带470,传送带470与主动滚筒440、从动滚筒450的侧壁接触并产生接触摩擦力,当需要对垃圾桶进行传送时,打开传送电机410,传送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420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轮430转动,第一从动轮430转动带动主动滚筒440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滚筒440转动后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传送带470运动,传送带470运动带动设置于传送带470上的垃圾桶运动,从而实现对垃圾桶的传送。

更为完善的,上述的传送带470的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与垃圾桶的底部相匹配,当对垃圾桶进行传送时,将垃圾桶放置于传送带470的圆形凹槽处,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传动电机410工作并带动传送带470运动的过程中,传动电机410会产生震动现象,并使传送带470震动,当传送带470震动时,将垃圾桶设置于传送带470上圆形凹槽内能够避免垃圾桶发生倾倒现象,保证对垃圾桶传送的稳定性。

上述的第一主动轮420带动主动滚筒440转动的过程中,固定座460能够对主动滚筒440进行支撑,由于受到加工精度的影响,主动滚筒440的中心轴与固定座460的轴孔之间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影响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通过同轴套接于主动滚筒440的中心轴与固定座460的轴孔之间的轴承480能够消除主动滚筒440的中心轴与固定座460的轴孔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传动机构的稳定性。

垃圾桶经传送装置40传送至移动夹持装置50处,移动夹持装置50能够将垃圾桶移动至上防护板110中心处的开口二113的正下方,所述的移动夹持装置50安装于上述的安装架140上,所述的安装架140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移动限位板142,所述的移动限位板14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述传送带470的传送方向,所述的移动限位板142与下防护板120之间通过支撑杆141固定连接,移动限位板14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141,并且支撑杆1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防护板120,所述的两移动限位板14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145,两移动限位板14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相对布置的连接块146,安装板145与连接块146之间为垃圾桶的移动区域。

如图11-13所示,上述的传送带470的输出端处于两移动限位板142之间并且处于其下方,垃圾桶经传送带470传送至移动夹持装置50处,所述的移动夹持装置50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510、用于对垃圾桶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520,所述的移动机构510设置于移动限位板142上,所述的移动机构510包括安装于上述安装板145上的移动电机511、同轴套接于移动电机511输出轴外的第二主动轮512、第三主动轮513、活动连接于上述安装板145与连接块146之间的丝杆,所述的移动电机511的输出轴水平布置并且与上述传动带470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的丝杆包括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所述的第一丝杆516的输入端穿过一移动限位板142上的安装板145、输出端与一移动限位板142上的连接块146活动连接,第二丝杆517的输入端穿过另一移动限位板142上的安装板145、输出端与另一移动限位板142上的连接块146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丝杆516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丝杆517的中心轴线,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移动机构510还包括同轴套接于第一丝杆516输入端的第三从动轮514、同轴套接于第二丝杆517输入端的第二从动轮515,所述的第二主动轮512、第二从动轮515、第三主动轮513、第三从动轮514为带轮或者链轮,并且第二主动轮512与第二从动轮515之间、第三主动轮513与第三从动轮514之间分别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的夹持机构520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丝母与第一丝杆516连接、第二夹持机构通过丝母与第二丝杆517连接,开启移动电机511,移动电机5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512、第三主动轮513同步转动,第二主动轮512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515转动并带动第二丝杆517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三主动轮513转动带动第三从动轮514转动并带动第一丝杆516绕自身轴线转动,为了提高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移动的稳定性,所述的两移动限位板142上的安装板145与连接块146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的第一导向杆518,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518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套,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的转动可使得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保持同步运动并且沿第一导向杆518的导向方向运动。

如图14-15所示,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夹持构件,所述的夹持构件包括夹持电机521、套接于夹持电机521输出轴外的第一齿轮522、与第一齿轮522相啮合的齿条523,所述的夹持电机521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水平布置并且平行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夹持构件还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夹持的夹持触头524,所述的夹持触头524通过夹持杆与齿条523固定连接,并且夹持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夹持触头524的夹持面背离夹持杆,并且该夹持面为与垃圾桶的侧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面,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触头524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触头524相对设置,所述的夹持构件外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防护壳525,所述的防护壳525套设于第一齿轮522、齿条523外,所述的夹持杆外套设有用于对其移动进行支撑导向的导向壳527,导向壳527的导向方向垂直于垃圾桶的移动方向,所述的导向壳527与防护壳525固定连接,开启夹持电机521、夹持电机521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22同步转动,第一齿轮522转动带动齿条523移动并带动夹持触头524沿着导向壳527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第一齿轮522的方向移动,上述的滑套为设置于导向壳527上的滑块526,滑块526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构成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上述的垃圾桶经移动夹持装置50移动至上防护板110中心处的开口二113的正下方时,行人可将垃圾经开口二113丢弃至垃圾桶内,由于开口二113与垃圾桶的开口之间存在高度差,当行人丢弃垃圾时,垃圾易偏离垃圾桶的开口而掉落至垃圾桶外,不利于对垃圾进行存放,因此,垃圾桶的正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60能够将垃圾桶提升,并且使垃圾桶的开口与开口二相靠近,便于行人将垃圾丢弃至垃圾桶内。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顶升机构60包括固定于下防护板120上的底座610、竖直设置于底座610上的自动伸缩杆620、水平设置于自动伸缩杆620顶部的顶升托盘630,当垃圾桶移动至顶升托盘630的正上方时,自动伸缩杆620伸长并且使顶升托盘630抵触垃圾桶的底部,此时,开启夹持电机521,撤销对垃圾桶的夹紧,自动伸缩杆620继续伸长使垃圾桶的开口靠近防护板110上的开口二113,所述的自动伸缩杆620外设置有对其进行保护的外壳640,所述的外壳640与底座610固定连接。

当垃圾桶经顶升机构60被抬高时,垃圾桶的重心较高,不够稳固,当存放垃圾时容易发生倾倒现象,因此,需要对垃圾桶进行锁定,保证垃圾桶的稳定性,上述的安装架140上设置有用于对垃圾桶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70。

如图25-27所示,上述的安装架140上设置有限位环143,所述的限位环143设置于上防护板110上的开口二113的正下方且靠近开口二113,所述的限位环143与移动限位板142之间通过固定杆144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环143的内环面上相对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定机构70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长度方向指向限位环143的中心。

所述的锁定机构70设置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的锁定机构70包括设置于上述安装孔内的锁定块710、锁定弹簧720,所述的锁定弹簧720设置于锁定块710与限位环143的外环面之间,所述的锁定弹簧720的一端与限位环143的外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定块710固定连接,锁定弹簧720的弹力可推动锁定块710朝向限位环143的中心运动,所述的锁定机构70包括锁定状态与分离状态,并且能够由锁定状态向分离状态自由切换。

上述垃圾桶的开口处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外置台阶,所述的外置台阶的上下两面倾斜设置且分别为上斜面与下斜面,沿着垃圾桶开口中心指向开口边沿的方向上,外置台阶的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的锁定块710上且远离锁定弹簧720的一端设置有两斜面并分别为顶斜面与底斜面,并且两斜面之间距离的连线呈竖直方向布置,沿着限位环143的外环面指向其中心的方向上,两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垃圾桶被顶升机构60抬高的过程中,垃圾桶开口处的外置台阶抵触锁定块710,锁定机构70由分离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垃圾桶外置台阶的上斜面与锁定块710的底斜面抵触并且相对滑动,锁定块710向远离限位环143的中心移动,当垃圾桶外置台阶的下斜面与锁定块710的顶斜面抵触时,锁定机构70完成对垃圾桶的锁定。

所述的垃圾桶在存放垃圾的过程中,其质量逐渐增大,由于垃圾桶与垃圾的重力作用,垃圾桶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当垃圾桶装满垃圾时,垃圾桶以及垃圾桶内的垃圾重力达到锁定机构70的临界值,垃圾桶与垃圾的重力作用使锁定机构70由锁定状态切换为分离状态,垃圾桶与锁定机构70分离,上述的移位取桶装置80能够将装满垃圾并且与锁定机构70分离的垃圾桶取出。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限位环143的内环面上设置有传感器143a,所述的传感器143a为位移传感器,当垃圾桶装满垃圾后,位移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并传递至移位取桶装置80上,移位取桶装置80接收感应信号后对垃圾桶进行取桶操作。

如图18-24所示,所述的移位取桶装置80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位的移位机构810、用于对垃圾桶进行抬升的抬升取桶机构820,所述的移位机构810包括与上述限位环143固定连接并且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移位提供动力的移位电机811、同轴套接于移位电机811输出轴外的移位主动轮812,所述的移位电机811的输出轴竖直设置,所述的移位机构810还包括移位托盘814,所述的移位托盘814设置于被锁定机构70锁定的垃圾桶的一侧且处于该垃圾桶的下方,所述的移动托盘8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818,转盘818的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转轴817,所述的转轴817外套接有套筒816,套筒816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转轴817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的套筒816与限位环143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817的一端与转盘818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套筒816的中心孔并且同轴套接有移位从动轮813,所述的移位主动轮812、移位从动轮813为带轮或链轮,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当对垃圾桶进行移位时,开启移位电机811、移位电机8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移位主动轮812同步转动,移位主动轮812转动带动移位从动轮813转动,移位从动轮813转动带动转轴817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817转动带动转盘818转动并带动移动托盘814绕转轴817的中心轴线转动,当垃圾桶装满垃圾时,上述的位移传感器向移位机构810传递感应信号,移动托盘814转动至垃圾桶的底部,此时,垃圾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锁定机构70分离并滑落至移动托盘814上,接着移动托盘814进行复位转动,完成对垃圾桶的移位。

如图31所示,上述的上防护板11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桶取出的开口一112,移位机构810将垃圾桶移动至开口一112的正下方,此时,设置于移位机构810上的抬升取桶机构820能够对垃圾桶进行抬升,便于将垃圾桶经上防护板110上的开口一112取出。

如图20-22所示,所述的抬升取桶机构820包括用于对垃圾桶进行抬升提供动力的抬升电机821、同轴套接于抬升电机821输出轴外的第二齿轮822、抬升丝杆824、第三齿轮823,所述的抬升电机821与移位托盘814固定连接,并且抬升电机821的输出轴竖直设置,所述的抬升丝杆824竖直设置于抬升电机821一侧并且其输入端穿过移位托盘814的盘面,所述的第三齿轮823同轴套接于抬升丝杆824的输入端并且与第二齿轮822相啮合,所述的抬升取桶机构820还包括设置于移位托盘814上方的抬升托盘825,抬升托盘825的边沿处设置有与抬升丝杆824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移位托盘814的边沿处竖直设置有抬升导向杆815,开启抬升电机821,抬升电机82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822同步转动,第二齿轮822转动带动第三齿轮823转动并带动抬升丝杆824绕自身轴线转动,抬升丝杆824绕自身轴线转动使抬升托盘825沿着抬升导向杆815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移位托盘814的方向移动,抬升托盘82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设置于抬升托盘825上的垃圾桶上升并且上升至上防护板110的开口一112处。

更为具体的,上防护板110的开口一112处设置有取桶盖830,所述的取桶盖830为推拉盖,便于工作人员开启取桶。

由于上防护板110上设置有开口二113,当垃圾桶处于开口二113的正下方时,若遇到阴雨天气,雨水淋落至垃圾桶内,垃圾桶内的垃圾经雨水浸泡后便会加快变质,并且产生恶臭的气味,不利于空气的净化保护,又由于该垃圾箱为地埋式,垃圾桶的开口与地面齐平/低于地面,当行人经过时容易迈入垃圾桶内,对行人造成伤害,因此,所述的上防护板110的开口二113处设置有能够启闭的垃圾盖,所述的垃圾盖能够使垃圾桶的开口处于打开与关闭状态。

当行人向垃圾桶内丢弃垃圾时,需打开垃圾盖,而打开垃圾盖时,行人需要下蹲开启,造成垃圾桶的使用不便,上述的垃圾盖采用脚踏旋移的开启方式能够避免行人下蹲,方便行人将垃圾丢弃至垃圾桶内,所述的脚踏旋移的开启方式通过设置于垃圾桶开口上方的启闭装置90实现。

如图28-30所示,上述的启闭装置90包括同轴设置于限位环143上方的安装环920、设置于安装环920上的启闭机构910,所述的安装环920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外置台阶,并且两外置台阶之间构成环形槽,所述的启闭机构910包括同轴套接于安装环920外的启闭环912、启闭盖一913、启闭盖二914,所述的启闭环912处于环形槽内,启闭环912的圆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踏板911,所述的启闭环912的圆环上相对设置有拉杆一915、拉杆二916,拉杆一915与拉杆二916呈弧形,所述的拉杆一915的远离踏板911的一端与启闭环912铰接并且该铰接处为支点一、另一端连接于启闭盖一913的一端,启闭盖一913的另一端与安装环920铰接,拉杆二916靠近踏板911的一端与启闭环912铰接并且该铰接处为支点二、另一端连接于启闭盖二914的一端,启闭盖二914的另一端与安装环920铰接,上述的拉杆一915与启闭环912铰接的轴芯线、启闭盖一913与安装环920铰接的轴芯线、拉杆二916与启闭环912铰接的轴芯线、启闭盖二914与安装环920铰接的轴芯线垂直于启闭环912的转动方向,所述的启闭盖一913、启闭盖二914的形状相同且拼接后形成与垃圾桶的开口相匹配的圆形板盖,上述的安装环920的外置台阶上设置有用于对启闭盖一913、启闭盖二914的开合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槽921、第二导向槽922,当开启启闭盖一913、启闭盖二914时,踩踏踏板911并使启闭环912转动,启闭环912转动带动上述的支点一、支点二绕启闭环912的圆周方向转动,拉杆一915拉动启闭盖一913、拉杆二916拉动启闭盖二914,启闭盖一913与启闭盖二914由闭合状态切换为分离状态。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踏板911与上防护板11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917,复位弹簧917的一端与踏板9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防护板110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917的弹力能够使启闭环912复位,并且使启闭盖一913与启闭盖二914由分离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

如图31所示,上防护板110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踏板911进行导向的弧形槽111,所述的弧形槽111的导向方向沿着开口二113的圆周方向。

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转换式垃圾收治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垃圾桶的传送过程;

s1.打开传送电机410,传送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420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轮430转动,第一从动轮430转动带动主动滚筒440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滚筒440转动后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传送带470运动,传送带470运动带动设置于传送带470上的垃圾桶运动,从而实现对垃圾桶的传送;

(二)垃圾桶的移动夹持过程;

s2.垃圾桶经传送装置40传送至安装架140处,并且由安装于安装架140上的移动夹持装置50对其进行移动,开启夹持电机521、夹持电机521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22同步转动,第一齿轮522转动带动齿条523移动并带动夹持触头524沿着导向壳527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第一齿轮522的方向移动,两夹持触头524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完成对垃圾桶的夹持;

s3.开启移动电机511,移动电机5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512、第三主动轮513同步转动,第二主动轮512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515转动并带动第二丝杆517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三主动轮513转动带动第三从动轮514转动并带动第一丝杆516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丝杆516、第二丝杆517转动使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杆518的导向方向向靠近连接块146的方向移动,并带动夹持机构520上的垃圾桶向靠近连接块146的方向移动;

(三)垃圾桶的抬升锁定过程;

s4.移动夹持装置50将垃圾桶移动至顶升机构60的正上方,开启夹持电机521,撤销对垃圾桶的夹紧,自动伸缩杆620继续伸长使垃圾桶的开口靠近安装架140上的限位环143并抵触锁定机构70,锁定机构70将垃圾桶锁定;

(四)垃圾桶的移位取桶过程;

s5.当对垃圾桶进行移位时,开启移位电机811、移位电机8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移位主动轮812同步转动,移位主动轮812转动带动移位从动轮813转动,移位从动轮813转动带动转轴817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817转动带动转盘818转动并带动移动托盘814绕转轴817的中心轴线转动,当垃圾桶装满垃圾时,上述的位移传感器向移位机构810传递感应信号,移动托盘814转动至垃圾桶的底部,此时,垃圾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锁定机构70分离并滑落至移动托盘814行,接着移动托盘814继续转动,完成对垃圾桶的移位;

s6.垃圾桶的提升取桶过程;

开启抬升电机821,抬升电机82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822同步转动,第二齿轮822转动带动第三齿轮823转动并带动抬升丝杆824绕自身轴线转动,抬升丝杆824绕自身轴线转动使抬升托盘825沿着抬升导向杆815的导向方向向远离移位托盘814的方向移动,抬升托盘82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设置于抬升托盘825上的垃圾桶上升并且上升至上防护板110的开口一112处;

(五)垃圾桶启闭装置90的启闭过程;

s7.踩踏踏板911并使启闭环912转动,启闭环912转动带动上述的支点一、支点二绕启闭环912的圆周方向转动,拉杆一915拉动启闭盖一913、拉杆二916拉动启闭盖二914,启闭盖一913与启闭盖二914由闭合状态切换为分离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