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597发布日期:2019-01-29 16:4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检测仪器,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已经形成了几种通用的尺寸规格,但是有可能一家厂商有生产不同规格的电池极片,或是在电池极片的加工时,在考虑到预留切除的余料,并不一定所有的极片都是同样的宽度。在电池极片检测的时候,如同一台检测仪器能够适用不同的尺寸的极片,这将大量地减少公司的生产成本、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等。

对于极片收放卷装置,通常存在两种问题将影响收放卷质量和提高检测装置与极片之间的不良应力,即装置对卷轴的宽幅匹配性以及收放卷时极片与卷辊之间的位移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与检测机构之间不良应力小的极片收放卷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包括机座、支撑座、一对轴接座、一对轴接柱和承接辊,所述轴接座与所述支撑座通过第一丝杆、第一滑轨连接;一轴接柱连接驱动轮;所述机座与支撑座通过第二滑轨连接;

还包括检测器、控制系统和第一气缸;所述承接辊用于承接卷辊收卷或放卷的极片;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承接辊辊体边缘;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卷辊与极片之间的位移差异信号并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信号逻辑运算并指令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机座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接柱包括轴帽和轴杆,所述轴帽呈锥形且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轴帽与轴杆通过套接于轴杆上的轴向承载球轴承和径向承载球轴承联动。

进一步地,一轴接柱连接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动方向与所述轴接柱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机座通过推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杆体,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机座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推臂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臂设有向下延伸的扣持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轨呈工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限位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极片收放卷装置,放卷辊宽度调节机构设有用于轴接卷辊的轴接柱,且通过丝杆调节轴接柱的相对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幅的卷轴,且在收放卷过程中,可有效根据极片与卷辊之间的位置信号差异而调节支撑座相对于机座的位置,从而实现平行收放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座与支撑座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机座与支撑座的连接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4为轴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0、卷辊;1、机座;11、滑块;2、支撑座;21、第一滑轨;22、第二滑轨;23、第一丝杆;24、限位块;3、轴接座;4、轴接柱;41、轴帽;411、长槽;42、轴杆;5、承接辊;6、检测器;7、第一气缸;71、第一缸体;72、第一杆体;8、第二气缸;9、推臂;91、扣持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机座1、支撑座2、一对轴接座3、一对轴接柱4和承接辊5,轴接座3与支撑座2通过第一丝杆23、第一滑轨21连接;一轴接柱4连接驱动轮;机座1与支撑座2通过第二滑轨22连接;

还包括检测器6、控制系统和第一气缸7;承接辊5用于承接卷辊0收卷或放卷的极片;检测器6设置于承接辊5辊体边缘;检测器6用于检测卷辊0与极片之间的位移差异信号并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信号逻辑运算并指令第一气缸7驱动支撑座2相对于机座1滑动。

该极片收放卷装置通过轴接座3与第一滑轨21的匹配,以调整轴接柱4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宽幅的极片卷辊0。在收放卷过程中,不同宽幅的极片卷辊0收放卷时产生的偏移不同,通过实时监控以及实时调整支撑座2相对于机座1的距离,进而能保持实时平行收放卷,减少极片与检测装置之间的不良应力。

本发明的极片收放卷装置,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轴接柱4对卷辊0的卡接牢固性以及避免卷辊0对轴接柱4的不良应力,轴接柱4包括轴帽41和轴杆42,轴帽41呈锥形且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长槽411。即锥形设计有助于卡紧卷辊0,采用长槽411设计能提高卷辊0与轴接柱4的卡紧程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避免卡死或在轴接柱4上留下痕迹。

本发明提供的极片收放卷装置,轴帽41与轴杆42通过套接于轴杆42上的轴向承载球轴承和径向承载球轴承联动。即高速旋转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轴帽41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受到的应力传导至轴杆42上。提高轴杆42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的极片收放卷装置,一轴接柱4连接驱动轮另一轴接柱4连接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的推动方向与轴接柱4的轴向平行。即在动态收放卷过程中,能有效避免径向产生的不良应力,从而实现动态卡紧力度平衡。

本发明中的极片收放卷装置,第一气缸7与机座1通过推臂9相连接。第一气缸7带动推臂9位移,从而推动支撑座2相对于机座1平行位移。第一气缸7相对于轴接柱4平行设置,推臂9相对于轴接柱4垂直设置,推臂9与支撑座2采用多个螺钉固定连接。

第一气缸7包括第一缸体71和第一杆体72,第一缸体71与机座1枢轴连接,第一杆体72与推臂9枢轴连接。采用该种联接方式,第一气缸7仅传导轴向方向的推动力,能有效减少径向的不良应力。

第一气缸7推动支撑座2平行位移的原理如下所示:气缸在受到控制系统指令后第一缸体71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推动杆体沿轴向位移,以带动推臂9轴向位移,进而使支撑座2相对于机座1平行位移。

为了提高推臂9对支撑座2位移的平整性,推臂9设有向下延伸的扣持凸起91。即推臂9在推动支撑座2位移时,呈t字型受力面,从而能保持在轴向上推动。

第二滑轨22作为支撑座2与机座1的滑动连接部件,其优选的形状呈工字形,即能有效防止支撑座2与机座1脱位。

为了提高支撑座2与机座1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地在,机座1上设置有与第二滑轨22相匹配的滑块11。每一第二滑轨22上至少有两个滑块11。支撑座2上设置有与滑块11相匹配的限位块24,以防止滑块11脱位。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包括机座、支撑座、一对轴接座、一对轴接柱和承接辊,所述轴接座与所述支撑座通过第一丝杆、第一滑轨连接;一轴接柱连接驱动轮;所述机座与支撑座通过第二滑轨连接;还包括检测器、控制系统和第一气缸。该极片收放卷装置可以容纳不同宽幅的极片卷辊,且在收放卷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极片与卷辊之间发生偏移而平行收放卷。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峰;叶长春;黄家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